續仙傳卷中

關燈
其所往矣。

     李珏 李珏,廣陵江陽人也。

    世居城市,販耀自業。

    而珏性迥端謹,異於常輩。

    年十五,随父販耀。

    父适他行,以珏專其事。

    人有耀之,與耀,珏即授之鬥升鬥,俾令自量,不計時之貴餞,一鬥隻求兩文利,以資父母。

    歲月既深,衣物甚豐,父怪而問之,具以實對。

    父曰:細吾之所業,同流者衆,無不用出入升鬥,出輕入重,以窺厚利。

    雖官司以春'秋較推,然終莫斷其弊。

    一衫吾早唔之,但一升鬥,出入皆用之,自以為無偏久矣。

    汝今更出入任之自量,吾不可及也。

    然衣食豐給,豈非神明之助也?後父母殁世,及珏年八十餘,不改其業。

    适李珏出相,節制淮南,而珏以新節使同姓名,極以自驚,乃改名寬。

    李珏下車後,數月修道。

    齋次,夜夢入洞府中,見景色正春,煙花爛慢,翔鸾舞鶴,彩雲瑞霞,樓閣連延。

    珏獨步其下,見石壁光瑩,填金書字,列人姓名,内有李珏,字長二尺餘。

    珏視之極喜,自謂生於明代,久曆顯官,又升宰輔,能無功德及於天下?今洞府有名,我仙人也。

    再三為喜。

    方喜之際,有二仙童自石壁左右出,珏問:此何所也?曰:華陽洞天。

    此姓名非相公也。

    珏驚複問:非珏,何人也?仙童曰:此相公江陽部民也。

    珏及曉,曆記前事,益自驚歎。

    問於道士,無有知者。

    複思試召江陽官屬請之,亦莫知一也。

    乃令府城内外求訪同姓名者。

    數日經營,裡巷相推,乃得李寬舊名珏。

    及聞於珏、乃以車畢迎之入府,緻诤室。

    齋沐恤拜為道兄,一家敬事,朝夕參禮。

    李寬情素恬澹,道貌秀異,須長尺餘,皓然可愛。

    年六十時,曾有道者教其胎息,亦久不食。

    珏愈敬之。

    及月餘,乃問:道兄平生得何道術,服煉何藥?珏曾夢入洞府,見石壁姓名,仙童所指,是以迎請師事,願以相授。

    辭以不知道衛服煉之事。

    珏複虔拜,以問寬所修如何。

    寬以愚民不知所修,遂具販耀以對。

    珏再三審問,咨嗟曰:此常人之難事,陰功不可及也。

    複曰:乃知世之富貴,動靜有損。

    雖在貧賤,用心獲佑。

    名書仙籍,以警塵俗。

    又問胎息不食之由,亦以實對。

    珏日師其胎息。

    後李寬州百餘歲,輕健異常,忽告子孫曰:吾寄世多年,雖然養氣,亦無益汝輩。

    一夕而卒。

    三日棺裂,啟#5視之,衣帶不解,如蟬蛻焉,已屍解矣。

     王可交 王可交,蘇,州昆山人也。

    以耕釣自業,居於松江南趙屯村。

    年三十餘,莫知其道。

    常取大魚自喜,以槌擊殺,煮之,搗蒜蠢以食。

    常謂樂無以及。

    一旦棹漁舟,方鼓植高歌入江,行數裡問,忽見一彩畫花舫漾於中流,有道士七人,皆少年,玉冠霞被,服色各異。

    侍從十餘人,鬃角雲發。

    又四人,黃冠乘舫。

    一人呼可交姓名,方驚異,不覺漁舟已近舫側。

    一道士令鬃角引可交上舫,見七人面前各有青玉盤,酒器果子皆瑩徹有光,可交莫識。

    有女妓十餘人悉持樂器。

    可交遠立於筵之末,褊拜七人。

    共視可交,一人曰:好骨相,合有仙分。

    生於凡賤問,已炙破矣。

    一與酒吃,侍者瀉酒於樽中,酒再三瀉之不出。

    侍者具以告。

    道士曰:酒之靈物,必若得入口,當換其骨。

    瀉之不出,亦乃命也。

    一人日;與栗吃。

    俄有一人於筵中取二栗,侍者送與可交,令吃。

    視之,其栗青赤,光如棗,長二寸許。

    齧之有核,非人問之栗,内脆而甘。

    久之,食方盡。

    一人曰:王可交已見之矣,可令去。

    命一黃衣送上岸,乃於舫邊覓所乘漁舟,不見。

    黃衣曰:不必漁舟,但合眼自到。

    於是合眼,若風水林木浩浩之聲。

    令開眼,已到。

    及開眼,失黃衣所在,但見峰巒重疊,松梧參天。

    坐於路中石上,及望見有門樓,人出入。

    俄頃,采樵者并僧十餘人到,問可交何人。

    可交具以前事對。

    又問:何日離家?可交日;今日早離家。

    又問:今日是何日?是三月三日。

    樵者與僧驚曰:今日是九月九日,去三月三日已半年餘。

    可交問:此地是何所?僧曰:此是天台山瀑布寺前也。

    又問:此去華亭多少地?僧曰:水陸千餘裡。

    可交自訝不已。

    為僧邀歸寺,設食。

    可交但言飽,不喜聞食氣,唯飲水耳。

    衆僧審問,極異之,乃以狀白唐興縣,以達台州,聞於廉使王諷。

    諷素奉道,召見,極以為非常之事,神仙變化不可測也。

    可交身長七尺餘,儀貌殊異,言語清爽。

    諷歎曰:此誠真人也。

    又以同姓,益敬之,飾以道服,而遣人往蘇州以請所貫。

    具言可交三月三日乘漁舟入江不歸,家人尋得漁舟,謂恐堕水而死,妻子已招魂葬矣。

    王諷具以奏聞,韶稱其異。

    後可交卻歸鄉裡,備話曆曆。

    及與鄉人到江上,指所逢花舫之處依然。

    可交食栗之後已絕谷,動靜若有神助,不複耕釣,乃挈妻子往四明山。

    二十餘年,複出明州賣藥,使人沽酒。

    得錢但施於人。

    時言藥則壺公所授,酒則餘杭阿母相傳。

    藥極松疾,酒甚醉人。

    明州裡巷皆言王仙人藥酒,世問不及。

    道俗多圖其形像,有患店及邪魅者,圖於其側即愈。

    後三十餘年,卻入四明山不複出。

    今人時見者。

     李升 李升,字雲舉,自言江夏人,唐德宗甲午年生。

    幼而聰悟。

    及長,博通旱書,能文,機捷,出口成章。

    為性高古,師於少室山道士,學煉氣養形之術。

    常布衣遊行天下。

    時元積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