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關燈
謹按虛皇天尊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獨拔常倫,若慎終如始,精至修煉,當福及七租,慶流一門。

    所謂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入道之門,積德之基,亦必由此始。

    開度之時,宜受初真之戒,其戒有十,爾當受之。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

     按傳曰:仙經萬卷,忠孝為先。

    蓋緻身事君,勤勞王事,所以答覆庇之恩也;修身慎行,善事父母,所以答生育之恩也;事師如事父母,所以答教誨之恩也。

    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乃報本之大者,加以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敬信神明,所以答造化之恩也。

    并前三事,謂之四恩。

    至於祝國延禧,除妖卻害,化民為善,裨王化之所未及,乃出家之忠也。

    生則誘其親,以惜福向道;死則為之,遷神福鄉。

    其處己,則離諸恩愛,息諸塵緣,專精一心,勤於學道。

    道功既就,則雖億劫種親,皆得超度,上可以報四重之恩,下可以濟三途之苦,乃出家之孝也。

    至於不仁者,欺心妄作,越禮非為;不信者,虛誕自矜,華辭惑衆。

    要當知大忠者,不昧其心,至一物不欺;大孝者,不悖於理,至一體皆愛。

    然則一語欺心,非忠也;一事悖禮,非孝也。

    故忠孝為諸戒之首,百行之源,學者之先務也。

    若能依上遵守而行,則可以盡節君親,推誠萬物矣。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夫陰賊潛謀者,是暗中使人為非,教唆詞訟之謂也。

    令人入於陷阱憲網之中而自得快樂,害物利己之念,迨不可勝言。

    若或返照回光,化人為善,則廣陰德,普濟群生,斯乃入道之第一義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蓋不殺生者,所以存仁愛也。

    夫禽獸旁生,性命同禀,有夫婦之配,有父子之情,有巢穴之居,有飲食之念,愛僧喜懼,何異於人。

    能懷恻隐之心,不忍殺戮而食,以證慈悲之行,不亦善乎?或心雖仁民愛物,而迹乃混俗衆中,有所未便,則不起意殺、不下手殺、不眼見殺三淨,是則飲食随緣,又何殺生之有?且聖賢於肉食,固未常必其有無,而仁愛之及物,亦何常間乎彼此,如網解三面,迹遠庖廚,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啟蟄不殺,方長不折。

    德惠之普,人蟲草木,一視同仁。

    後之不肉食者,果能然乎?又當知人生衣食之豐儉,皆因前世修積之淺深,今日分應所受,乃能節之,則當來之福益厚,莫可量也。

    果能如是,則慈惠以及昆蟲,豈虛言哉。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炁,當守真操,使無缺犯。

     蓋不淫邪者,所以戒亂倫也。

    夫有家者,特為繼後承先而設,故憑媒議通書娉,明白婚娶。

    又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以厚男女之别,則夫婦之道,禮所當然,實不犯他人之色,又何淫之有?娼妓之徒,名曰下賤,正以其苟合,亂人倫也。

    若親此輩,是與等矣。

    然前代仙師亦有遊戲妓門者,蓋或以試煉道心,令見境不動,或從化導有緣,令背塵合覺。

    後之凡夫,或引以證己,實乃左道濫遊,真妄不同,仙凡異緻。

    端人正士,自善主張,未必溺於其所惑也。

    其出家超俗者,皆因宿有善慶,所以獨拔常倫,果能頓息塵緣,斷絕色欲,精修道行,當證仙階,福及九祖,慶流一門。

    經曰:仙人道士,非有靈質,積精養炁,以成真者,此也。

    然或初基,未明志節,早宜修省,以勖将來,毋負善因,複堕塵網,當守真操,使毋缺犯,則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