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身,着青持。
辰日直符,龍頭人身,黃衣持。
巳日直符,蛇頭人身,赤衣持戟,有绋。
午日直符,馬頭人身,赤衣持戟。
未日直符,羊頭人身,黃衣持戟。
申日直符,猴頭人身,白衣持槍。
酉日直符,雞頭人身,白衣持槍。
戌日直符,狗頭人身,黃衣持槍。
亥日直符,猜頭人身,黑衣持鑲。
已上直符同嶽兵、勇猛鬼神,帶甲持戟。
天界直符,焦公奴。
地界直符,鄭元喜。
空界直符,張元伯。
驅邪院使,張天師。
披白魚鬣服,交泰冠,足蹑朱履,左手持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北鬥神劍。
傳教,譚先生。
松形鶴體,戴華陽巾,衣紫鶴氅,字淩虛。
傳教,饒先生。
眉目疏秀,形儀長五尺餘,舉止端雅,衣鶴氅,華陽帽。
東嶽差來補充統兵神将一員,裹朝天幞頭,皂繡金花袍,紅羅抹額,碧玉束帶,金鎖甲,蒼龍皴紋靴。
身長十二丈,執铿鋼長劍,乘赤馬,擁紅繡旗,主統吏兵,護衛正法。
若遇有救應,收擒鬼賊,誅伐行事。
乃主通傳教令,明白約束,激勵部伍,克敵克勝。
若有使令,即時受事。
事畢,明通報應。
助法神将,持黃钺斧,乘白馬,擁黃繡旗,衣冠甲冑,等同統兵神将,并齊心協志,統攝吏兵,衛護法師。
若有救應,收擒鬼賊,誅伐等事,皆同謀慮。
通傳教令,整肅兵威,制勝料敵,有所使令,明作報應。
二主将,十亞将,二十兵頭部伍,五龍神,五嶽主,精兵一千人。
一規儀使,二主簿官,十二曹使,四直功曹,一土地。
亞将十員,形貌不一,各長一丈,冠帶兜鍪,黃金甲,手執弓矢戈劍,各五色旗,乘馬。
二主将驅率所部兵衆,擁敵收擒誅伐,聽主将擊勵兵陣,務要威猛。
兵頭部伍長二十員,銀兜鍪,鎖甲,操利器。
身長九尺五寸,或乘或步,常佐十亞将驅策部伍,震動威猛,救應勤勞,務功立事。
防禦五龍神祇,應五人,常制禦龍神,防護道法。
若本院有所祈禱雨澤,助國利民,主驅發引龍,務降時雨。
若本院有收擒精怪誅伐,則破蕩窟穴,夷滅宮廟,摧裂山澤,掃蕩邪精,流布旺炁,治怪除妖。
左右震奮力士二人,掌立鬥獄,躬親護衛。
九獄主九人,本院有囚禁鬼神,系勘之事,各率神兵,堅固緊切,不得透漏,現露蹤迹聲色形狀,明使報應,解獄交付主者。
各要執持器杖枷械,系縛鞭撲之具。
精兵一千衆,各長九尺,衣雜彩衣,銅兜鍪,鐵甲,各執器仗弓劍,并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一亞将所管,二兩為一兵頭部伍長所管。
皆以英傑勇銳猛捷,收擒鬼賊,制伏精怪。
若鬼魅兇狂,敢行抗捍,則各整器械,盡力誅斬,務立功勳。
亞将部伍長明教令,無使懈慢。
直壇規儀一員,冠古大夫冠,衣古大夫服,佩劍,搢笏,履舄。
糾察将吏兵衆,務令整肅。
常有規儀。
若遇救應收擒,舉覺将吏兵衆,有功者舉賞,犯者無赦。
兵府行司主簿一員,從事四員,掌握兵籍名數。
凡将吏兵衆,誅伐救療,錄功畫過,畫一申聞機宜,許置同贊長,副審而行之。
随兵從事八人,主随主将,掌職庶事。
有職備使,未有常任。
随事使令,通傳号令。
當直年月日時使者四員,以精兵協佐,機宜謹密,句呼鬼神,通傳号令,奉受文诰,進發表章,關文狀牒,明通報應,無辄稽遲。
直壇土地一員,以行司所到處土地,充主管界内鬼神,本院有關告,通傳教令,句集搜捉邪祟,傳遞關牒。
行司所主,隔絕兇惡小人,虎狼毒蛇,厭穢不祥,伏屍注炁,檢察遏絕,無不叮咛。
監兵廚主吏一員,掌本院飲食羞膳。
凡宴飨庖馔,務在精潔,驅逐鼠蟻蠅蟲貓犬諸穢。
若有鬼賊偷藏及有亵污,仰立顯威靈,務令驚畏。
職各有任,故莫可阙。
發功曹法咒 敕某日當直功曹使者,谛聽吾言。
吾奉上天敕命,佐天行化,助國救民,治病除妖,剪邪立正。
使汝上天,為吾徑赴天曹。
使汝入地,為吾直往地府。
使汝入水,為吾徑入水府。
三界之内,應有邪祟鬼神,不問高下,速就逐處收捉。
吾今治病除妖,更莫住滞。
明承牒命,無辄故違,禀救奉行。
急急,吾在壇前卓劍相待。
右手掐四指根,如抛劍在目前。
發土地咒 天靈地靈,天地交并。
承帖土地,不得留停。
速去速來,吾在壇前卓劍相待。
書符訣 凡書符,先須告三界直符使者,今關告符中所請。
符中諸大聖衆,願降威光,灌注符筆。
凡欲為人書符行法,及自修真,步綱履鬥,皆須随陰陽日行用,若不依此,少驗無靈矣。
陽日、甲丙戊庚壬。
陰日,乙丁己辛癸。
凡欲書符,便用鬥訣。
三台星形,逐星落筆,取炁灌注筆中
辰日直符,龍頭人身,黃衣持。
巳日直符,蛇頭人身,赤衣持戟,有绋。
午日直符,馬頭人身,赤衣持戟。
未日直符,羊頭人身,黃衣持戟。
申日直符,猴頭人身,白衣持槍。
酉日直符,雞頭人身,白衣持槍。
戌日直符,狗頭人身,黃衣持槍。
亥日直符,猜頭人身,黑衣持鑲。
已上直符同嶽兵、勇猛鬼神,帶甲持戟。
天界直符,焦公奴。
地界直符,鄭元喜。
空界直符,張元伯。
驅邪院使,張天師。
披白魚鬣服,交泰冠,足蹑朱履,左手持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北鬥神劍。
傳教,譚先生。
松形鶴體,戴華陽巾,衣紫鶴氅,字淩虛。
傳教,饒先生。
眉目疏秀,形儀長五尺餘,舉止端雅,衣鶴氅,華陽帽。
東嶽差來補充統兵神将一員,裹朝天幞頭,皂繡金花袍,紅羅抹額,碧玉束帶,金鎖甲,蒼龍皴紋靴。
身長十二丈,執铿鋼長劍,乘赤馬,擁紅繡旗,主統吏兵,護衛正法。
若遇有救應,收擒鬼賊,誅伐行事。
乃主通傳教令,明白約束,激勵部伍,克敵克勝。
若有使令,即時受事。
事畢,明通報應。
助法神将,持黃钺斧,乘白馬,擁黃繡旗,衣冠甲冑,等同統兵神将,并齊心協志,統攝吏兵,衛護法師。
若有救應,收擒鬼賊,誅伐等事,皆同謀慮。
通傳教令,整肅兵威,制勝料敵,有所使令,明作報應。
二主将,十亞将,二十兵頭部伍,五龍神,五嶽主,精兵一千人。
一規儀使,二主簿官,十二曹使,四直功曹,一土地。
亞将十員,形貌不一,各長一丈,冠帶兜鍪,黃金甲,手執弓矢戈劍,各五色旗,乘馬。
二主将驅率所部兵衆,擁敵收擒誅伐,聽主将擊勵兵陣,務要威猛。
兵頭部伍長二十員,銀兜鍪,鎖甲,操利器。
身長九尺五寸,或乘或步,常佐十亞将驅策部伍,震動威猛,救應勤勞,務功立事。
防禦五龍神祇,應五人,常制禦龍神,防護道法。
若本院有所祈禱雨澤,助國利民,主驅發引龍,務降時雨。
若本院有收擒精怪誅伐,則破蕩窟穴,夷滅宮廟,摧裂山澤,掃蕩邪精,流布旺炁,治怪除妖。
左右震奮力士二人,掌立鬥獄,躬親護衛。
九獄主九人,本院有囚禁鬼神,系勘之事,各率神兵,堅固緊切,不得透漏,現露蹤迹聲色形狀,明使報應,解獄交付主者。
各要執持器杖枷械,系縛鞭撲之具。
精兵一千衆,各長九尺,衣雜彩衣,銅兜鍪,鐵甲,各執器仗弓劍,并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一亞将所管,二兩為一兵頭部伍長所管。
皆以英傑勇銳猛捷,收擒鬼賊,制伏精怪。
若鬼魅兇狂,敢行抗捍,則各整器械,盡力誅斬,務立功勳。
亞将部伍長明教令,無使懈慢。
直壇規儀一員,冠古大夫冠,衣古大夫服,佩劍,搢笏,履舄。
糾察将吏兵衆,務令整肅。
常有規儀。
若遇救應收擒,舉覺将吏兵衆,有功者舉賞,犯者無赦。
兵府行司主簿一員,從事四員,掌握兵籍名數。
凡将吏兵衆,誅伐救療,錄功畫過,畫一申聞機宜,許置同贊長,副審而行之。
随兵從事八人,主随主将,掌職庶事。
有職備使,未有常任。
随事使令,通傳号令。
當直年月日時使者四員,以精兵協佐,機宜謹密,句呼鬼神,通傳号令,奉受文诰,進發表章,關文狀牒,明通報應,無辄稽遲。
直壇土地一員,以行司所到處土地,充主管界内鬼神,本院有關告,通傳教令,句集搜捉邪祟,傳遞關牒。
行司所主,隔絕兇惡小人,虎狼毒蛇,厭穢不祥,伏屍注炁,檢察遏絕,無不叮咛。
監兵廚主吏一員,掌本院飲食羞膳。
凡宴飨庖馔,務在精潔,驅逐鼠蟻蠅蟲貓犬諸穢。
若有鬼賊偷藏及有亵污,仰立顯威靈,務令驚畏。
職各有任,故莫可阙。
發功曹法咒 敕某日當直功曹使者,谛聽吾言。
吾奉上天敕命,佐天行化,助國救民,治病除妖,剪邪立正。
使汝上天,為吾徑赴天曹。
使汝入地,為吾直往地府。
使汝入水,為吾徑入水府。
三界之内,應有邪祟鬼神,不問高下,速就逐處收捉。
吾今治病除妖,更莫住滞。
明承牒命,無辄故違,禀救奉行。
急急,吾在壇前卓劍相待。
右手掐四指根,如抛劍在目前。
發土地咒 天靈地靈,天地交并。
承帖土地,不得留停。
速去速來,吾在壇前卓劍相待。
書符訣 凡書符,先須告三界直符使者,今關告符中所請。
符中諸大聖衆,願降威光,灌注符筆。
凡欲為人書符行法,及自修真,步綱履鬥,皆須随陰陽日行用,若不依此,少驗無靈矣。
陽日、甲丙戊庚壬。
陰日,乙丁己辛癸。
凡欲書符,便用鬥訣。
三台星形,逐星落筆,取炁灌注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