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洞幽法師元妙宗編
上清北極天心正法鬥下靈文符咒
存變遺治訣
凡辟除瘟疫,治危病,斷傳屍疰氣,制伏狂邪鬼神,破不正符廟,并先精潔焚香,步綱畢,變神,默以虔告上清北極大帝後,便步鬥綱,念鬥咒,至破軍上,念天綱大聖咒,彈卻鬥訣後,以天丁訣,直至而行。
次依四季殿朝玉皇上帝。
錄其因依,節略事情,依式上奏,候玉皇敕旨。
卻往某人家,指揮二神将,随後至某人家門外。
用變神句呼神将,同用上帝及天丁訣,存帶去人為四直功曹,六丁六甲将軍,當界土地畢,後點取随身要用訣目耳。
北鬥七星局邪訣 存北鬥星覆鎮頭上,以綱柄指向前。
存兩手肘膊胸,為一座鬥星畢,後步北鬥七王入門,從貪狼步起,以綱柄指向前。
至廳上坐。
存己身為北極驅邪院使,左手執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劍。
如三天正一真人服飾。
交泰冠,魚鬣服,烏爪朱履。
左右存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二大神,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神。
六丁六甲将軍,當直日時二功曹,然後據事依法行持。
變神訣 凡行持遣敕,并先變神,掐本師訣,存為驅邪院使,天師服飾。
二神将,日時功曹立於左右訖,次用上帝訣。
次變神訣,念咒。
次遣用掐上帝訣,兩手俱作,叩齒三十六通。
次步綱如常法,微祝曰: 授太上法箓弟子,具位謹召年神月将六甲吏兵,今日今時,直符箓中神将,統兵助法神将一千兵馬,直日六丁騎吏兵馬,一合下來。
行神布氣。
又叩齒七通,咒曰:結變神印,念變神咒。
吾非凡之身,頭似黑雲,發如亂星,左目如日,右目如月,鼻如火鈴,耳如金锺。
上唇雨師,下唇風伯。
牙如劍樹,十指如功曹。
敕吾左肋岷山君,敕吾右肋廬山君,敕吾左足左雷将軍,敕吾右足右電将軍,敕吾脊骨泰山君,三十六禽,二十八宿,并應吾身,急急如律令。
識法中聖像 北極五靈老君,玄冠羽服煥然。
如望日輪中有帝王、仿髴左右侍玉女,策之徐徐,而侍從如帝姓遐諱明。
上台真君,身長一丈,面黃,吐黃氣,散發道裝,淺黃之衣,手執玉圭,乘三素玄雲,頂中有黃炁。
名虛精。
中台真君,身長一丈,面白光,吐白炁滿天下,道裝白衣,執白圭,乘白雲,頂中有白炁。
名六淳。
下台真君,身長一丈,面青有光芒,氣如絲,射暗立青氣中,道服青衣,執青圭。
名曲淳。
貪狼星君,身長一丈二尺,如曠野鬼帥,披發,面色青赤,左手拄白棒,右手按前。
巨門星君,如美婦人,披纓絡,戴五色花冠,執通明寶扇,青衣女子侍從。
祿存星君,如二十美丈夫,花貌,披草衣,執紙筆,正面立。
文曲星君,披發,執文字,騎五色雲龍,顔如婦女。
廉貞星君,獨髻,騎白龍,戴七寶冠。
從者四人,各執戟,随武曲。
武曲星君,象頭人面,仗劍,披纓絡。
從者四人,各執戟随從。
破軍星君,豬頭人面,手持歡喜團,披白素衣,口吐赤炁,光明奪日,立鬥柄頭。
輔星,冠冕服,執簡,如世宰輔之服。
七元星君,皆道裝黃衣,乘黃雲,白圭,頂中出玄氣。
弼星,绯衣,同七星。
長一丈,執圭,出五色雲氣。
天剛大聖上帝封為婆羅王,乃七元之領袖。
身長百尺,着素羅,披發,左手叉腰,右手仗劍,跌足丁立,面紫色。
頂中出氣兩條,一青一白,於青白中,複有赤炁如絲以訣取之。
真武,身長百尺,散發,金鎖甲冑。
足踏五色靈龜,又名螣蛇八卦之龜。
按劍,立眼,如電光。
凡用真武符,即取氣,以為功曹注入筆頭墨硯中,後以鬥訣書之。
左右執旗戟共九人,同乘黑雲。
天丁力士,绯衣大袖,弁冠,執戟。
姓句,名民子。
神将,皂衣,绯抹額,如神人。
統兵仗劍,助法執戟,或作将軍狀。
本師訣句之,咒曰: 北帝有将,職主驅邪。
神通廣大,利爪長牙。
威動天地,氣若雲霞。
統領吏兵,驅使夜叉。
後擁劍戟,前走雷車。
威風戛地,走右揚砂。
功賞正道,收捕精邪。
為禍等鬼,盡底擒拏。
急急如律令。
出将居左。
北帝有将,職主驅瘟。
上承聖旨,下救生民。
德合天地,威動乾坤。
腳踏滄海,頭戴昆侖。
後有力士,前擁三軍。
驅雷走火,劍戟如雲。
辟開人路,浍塞鬼門。
夜殺惡鬼,日吞五瘟。
一切禍鬼,捉赴帝君。
寸斬無赦,碎如微塵。
急急如律令。
出将居右。
功曹,戴冠,朱履,仗劍。
以本将日辰訣句之。
土地,白襕衫,裹幞頭,着靴,身長三尺二寸。
以本師訣句之。
子日直符,鼠頭人身,黑衣持鑲。
醜日直符,牛頭人身,黃衣,執如前。
寅日直符,虎頭人身,着青持。
者,戟上有赤芾。
卯日直符,兔頭人
次依四季殿朝玉皇上帝。
錄其因依,節略事情,依式上奏,候玉皇敕旨。
卻往某人家,指揮二神将,随後至某人家門外。
用變神句呼神将,同用上帝及天丁訣,存帶去人為四直功曹,六丁六甲将軍,當界土地畢,後點取随身要用訣目耳。
北鬥七星局邪訣 存北鬥星覆鎮頭上,以綱柄指向前。
存兩手肘膊胸,為一座鬥星畢,後步北鬥七王入門,從貪狼步起,以綱柄指向前。
至廳上坐。
存己身為北極驅邪院使,左手執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劍。
如三天正一真人服飾。
交泰冠,魚鬣服,烏爪朱履。
左右存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二大神,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神。
六丁六甲将軍,當直日時二功曹,然後據事依法行持。
變神訣 凡行持遣敕,并先變神,掐本師訣,存為驅邪院使,天師服飾。
二神将,日時功曹立於左右訖,次用上帝訣。
次變神訣,念咒。
次遣用掐上帝訣,兩手俱作,叩齒三十六通。
次步綱如常法,微祝曰: 授太上法箓弟子,具位謹召年神月将六甲吏兵,今日今時,直符箓中神将,統兵助法神将一千兵馬,直日六丁騎吏兵馬,一合下來。
行神布氣。
又叩齒七通,咒曰:結變神印,念變神咒。
吾非凡之身,頭似黑雲,發如亂星,左目如日,右目如月,鼻如火鈴,耳如金锺。
上唇雨師,下唇風伯。
牙如劍樹,十指如功曹。
敕吾左肋岷山君,敕吾右肋廬山君,敕吾左足左雷将軍,敕吾右足右電将軍,敕吾脊骨泰山君,三十六禽,二十八宿,并應吾身,急急如律令。
識法中聖像 北極五靈老君,玄冠羽服煥然。
如望日輪中有帝王、仿髴左右侍玉女,策之徐徐,而侍從如帝姓遐諱明。
上台真君,身長一丈,面黃,吐黃氣,散發道裝,淺黃之衣,手執玉圭,乘三素玄雲,頂中有黃炁。
名虛精。
中台真君,身長一丈,面白光,吐白炁滿天下,道裝白衣,執白圭,乘白雲,頂中有白炁。
名六淳。
下台真君,身長一丈,面青有光芒,氣如絲,射暗立青氣中,道服青衣,執青圭。
名曲淳。
貪狼星君,身長一丈二尺,如曠野鬼帥,披發,面色青赤,左手拄白棒,右手按前。
巨門星君,如美婦人,披纓絡,戴五色花冠,執通明寶扇,青衣女子侍從。
祿存星君,如二十美丈夫,花貌,披草衣,執紙筆,正面立。
文曲星君,披發,執文字,騎五色雲龍,顔如婦女。
廉貞星君,獨髻,騎白龍,戴七寶冠。
從者四人,各執戟,随武曲。
武曲星君,象頭人面,仗劍,披纓絡。
從者四人,各執戟随從。
破軍星君,豬頭人面,手持歡喜團,披白素衣,口吐赤炁,光明奪日,立鬥柄頭。
輔星,冠冕服,執簡,如世宰輔之服。
七元星君,皆道裝黃衣,乘黃雲,白圭,頂中出玄氣。
弼星,绯衣,同七星。
長一丈,執圭,出五色雲氣。
天剛大聖上帝封為婆羅王,乃七元之領袖。
身長百尺,着素羅,披發,左手叉腰,右手仗劍,跌足丁立,面紫色。
頂中出氣兩條,一青一白,於青白中,複有赤炁如絲以訣取之。
真武,身長百尺,散發,金鎖甲冑。
足踏五色靈龜,又名螣蛇八卦之龜。
按劍,立眼,如電光。
凡用真武符,即取氣,以為功曹注入筆頭墨硯中,後以鬥訣書之。
左右執旗戟共九人,同乘黑雲。
天丁力士,绯衣大袖,弁冠,執戟。
姓句,名民子。
神将,皂衣,绯抹額,如神人。
統兵仗劍,助法執戟,或作将軍狀。
本師訣句之,咒曰: 北帝有将,職主驅邪。
神通廣大,利爪長牙。
威動天地,氣若雲霞。
統領吏兵,驅使夜叉。
後擁劍戟,前走雷車。
威風戛地,走右揚砂。
功賞正道,收捕精邪。
為禍等鬼,盡底擒拏。
急急如律令。
出将居左。
北帝有将,職主驅瘟。
上承聖旨,下救生民。
德合天地,威動乾坤。
腳踏滄海,頭戴昆侖。
後有力士,前擁三軍。
驅雷走火,劍戟如雲。
辟開人路,浍塞鬼門。
夜殺惡鬼,日吞五瘟。
一切禍鬼,捉赴帝君。
寸斬無赦,碎如微塵。
急急如律令。
出将居右。
功曹,戴冠,朱履,仗劍。
以本将日辰訣句之。
土地,白襕衫,裹幞頭,着靴,身長三尺二寸。
以本師訣句之。
子日直符,鼠頭人身,黑衣持鑲。
醜日直符,牛頭人身,黃衣,執如前。
寅日直符,虎頭人身,着青持。
者,戟上有赤芾。
卯日直符,兔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