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義通釋卷五

關燈
元 胡炳文 撰 系辭上? 系辭本謂文王周公所作之辭系于卦爻之下者即今經文此篇乃孔子所述系辭之?也以其通論一經之大體凡例故無經可附而自分上下雲通曰上下系各十二章始皆言易簡終皆言易 在德行不在言辭示人學易之要深切矣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天地者陰陽形氣之實體乾坤者易中純陰純陽之卦名也卑髙者天地萬物上下之位貴賤者易中卦爻上下之位也動者陽之常靜者陰之常剛柔者易中卦爻陰陽之稱也方謂事情所向言事物善惡各以類分而吉兇者易中卦爻占決之辭也象者日月星辰之屬形者山川動植之屬變化者易中蓍策卦爻陰變為陽陽化為陰者也此言聖人作易因陰陽之實體為卦爻之法象莊周所謂易以道陰陽此之謂也 通曰朱子曰此非是因有天地而始定乾坤乃是觀天地即見易也蓋乾坤之卦未畫觀之天尊地卑乾坤之位已定矣貴賤之位未齊觀天地萬物之卑髙卦爻之貴賤已位矣易未有卦爻則未有剛柔之稱也天地間陽者常動可見其為剛陰者常靜可見其為柔矣易未有爻位則未有吉兇之辭也天地間事事物物善惡各以其類而分善者可知其為吉惡者可知其為兇也未有蓍卦固未見所謂陽變隂隂化陽也天成象地成形蓍卦之變化已于此乎見矣此一節言畫前之易固如是也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 此言易卦之變化也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蕩而為六十四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此變化之成象者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此變化之成形者此兩節又明易之見于實體者與上文相發明也 通曰剛柔二爻相摩而為八卦八卦相蕩而為六十四卦摩與蕩即上文所謂變化也六十四卦之中自有雷霆風雨日月寒暑變化而成象者也卦之中自有男女變化而成形者也此一節畫後之易又如此也大抵易之未畫卦爻之變化在天地實體中及其既畫天地萬物之變化又在卦爻實體中本義兩以實體言見在天地者即未畫之易在易者即是已畫之天地其體皆實而非虛也 幹知大始坤作成物 知猶主也幹主始物而坤作成之承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蓋凡物之屬乎陰陽者莫不如此大扺陽先隂後陽施陰受陽之輕清未形而陰之重濁有迹也 幹以易知坤以簡能 幹健而動即其所知便能始物而旡所難故為以易而知大始坤順而靜凡其所能皆從乎陽而不自作故為以簡而能成物 通曰本義曰此承上文男女而言乾坤之理蓋物凡陽皆屬幹之男凡陰皆屬坤之女一陰一陽可相有而不可相無然其理則陽主于始物陰不過作成之爾陽主始物自然而然胡為是之易也健故也陰但從陽自能成物胡為是之簡也順故也上兩節論陰陽之形體兼氣與形而言也此論隂陽之性情因氣與形而以理言也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人之所為如幹之易則其心明白而人易知如坤之簡則其事要約而人易從易知則與之同心者多故有親易從則與之協力者衆故有功有親則一于内故可久有功則兼于外故可大徳謂得于已者業謂成于事者上言乾坤之德不同此言人法乾坤之道至此則可以為賢矣 通曰前三節見得天地間物物有乾坤此一節見得人心自具一乾坤人之心如幹之易則明白易知同心者衆故可一于内而為賢人之德人之行事如坤之簡則要約易從協力者衆故可兼于外而為賢人之業蓋人之心本自明白正大本自與乾坤同體世人徃徃傾險使人不可近勞擾使人不可行故不可持久不可充拓卒自為小人之歸殊可惜也本義曰此言人能法乾坤之道至此則可以為賢人矣蓋為衆人言也夫子不敢遽言聖人姑曰可久可大姑曰賢人之德業欲衆人皆可至也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成位謂成人之位其中謂天地之中至此則體道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可以與天地參矣 通曰此章首言天地間有自然之易繼言易中有自然之天地末言天地與易不外乎自然之理所謂自然之理者何也易也簡也易簡而天下之理得者聖人理與心防自然得之者也成位乎其中者成人之位于天地之中也夫位乎天地之中者皆人也必聖人方能成人之位而無愧于為人焉然則必如此後謂之成人則前所謂賢于人者猶未也本義前曰至此則可以為賢人謂衆人皆可至也此曰至此則體道之極功聖人之能事蓋謂賢者所可至也朱子教人之意深矣右第一章 此章以造化之實明作經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見于天地而人兼體之也 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 象者物之似也此言聖人作易觀卦爻之象而系以辭也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言卦爻陰陽疊相推蕩而陰或變陽陽或化陰聖人所以觀象而系辭衆人所以因蓍而求卦者也 通曰易之道不外乎辭變象占吉兇占也占以辭而明故曰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象也變由象而出故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吉兇悔吝者易之辭也得失憂虞者事之變也得則吉失則兇憂虞雖未至兇然已足以緻悔而取羞矣蓋吉兇相對而悔吝居其中間悔自兇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兇也故聖人觀卦爻之中或有此象則系之以此辭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柔變而趨于剛者退極而進也剛化而趨于柔者進極而退也既變而剛則晝而陽矣既化而柔則夜而陰矣六爻初二為地三四為人五上為天動即變化也極至也三極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極也此明剛柔相推以生變化而變化之極複為剛柔流行于一卦六爻之間而占者得因所值以斷吉兇也通曰變者自柔而剛剛則複化化者自剛而柔柔則複變便如悔者自兇而吉吉則複吝吝者自吉而兇兇則複悔變化者剛柔之未定剛柔者變化之已成悔吝者吉兇之未定吉兇者悔吝之已成也一卦六爻之間莫不有三才太極之理此曰三極是卦爻已動之後各具一太極後曰易有太極者則卦爻未生之先統體一太極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易之序謂卦爻所着事理當然之次第玩者觀之詳通曰所居而安是安分所樂而玩是窮理君子安 分則窮理愈精窮理則安分愈固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而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象辭變已見上凡單言變者化在其中占謂其所值吉兇之決也 通曰象與變有剛柔變化之殊辭與占有吉兇悔吝之異君子居而學易已窮乎象與辭之理動而用易又适乎變與占之宜動靜無非易即無非天故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天地間剛柔變化無一時間人在大化中吉兇悔吝無一息停吉一而已兇悔吝三焉故上文示人以吉兇悔吝者聖人作易之事此獨吉而無兇悔吝者君子學易之功也右第二章 此章言聖人作易君子學易之事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 彖謂卦辭文王所作者爻謂爻辭周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