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象數論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始贊數也又如樂首二十四減一以三乗得六十有九増入所得表即是表數也
去?數半之則得贊去冬至日數矣
?以七百二十九贊加踦赢配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二贊而為一日故半之即得去冬至日數矣如樂首二百有七増二贊半之是一百五日
偶為所得日之夜奇為所得明日之晝也
二贊一晝一夜率一首而四日有半奇首之次九為偶首初一之晝此言奇偶統七百二十九贊也如樂首増一贊二百有八則偶乃是夷首次九之夜増二贊則奇為明日之晝
求星從牽牛始除筭盡則是其日也
冬至日在牛一度中首之初一也日行一度已得日數依星度除之則得如樂首一百五日從牛一度除之盡是為胃五度
星度
牛【八】 女【十二】虛【十】 危【十七】室【十六】壁【九】 奎【十六】婁【十二】胃【十四】昴【十一】畢【十六】觜【二】 參【九】 井【三十一】鬼【四】 柳【十五】星【七】 張【十八】翼【十八】轸【十七】角【十二】亢【九】 氐【十五】房【五】 心【五】 尾【十八】箕【十一】鬥【二十六】
?圖曰泰積之要始于十有八策終于二十有四天地人各十八并之五十四
并始終策數半之為泰中
并五十四于十八為七十二
泰中之數三十有六策以律七百二十九贊凡二萬六千二百二十四策為太積
猶易二篇之策也每贊三十有六乗之得太積策數
七十二策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滿焉以合嵗之日而律厯行
一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七十二策二贊晝夜之數也太積策數于嵗日不及四分日之三應増五十四策此踦赢所繇作也
王涯揲蓍法
三十六策虛三挂一中分左右以三數左置餘以三數右置餘合左右正策數之為三者七而後一一數之及八以為二及九以為三不及八不及九從三三之數而以三七為一○老泉蘇氏曰是苟以牽合乎一扐之言而不知夫八者須挂一扐三而後成而扐終不可以三也羲按左右一揲之餘其挂扐之數不三即六三者得三十策三七之餘為九六者得二十七策三七之餘為六更無得二十九策可以為八也然王氏雖謬不以餘策而論猶為未失其傳也
胡雙湖揲蓍法
三揲有餘一餘二餘三而無餘七餘八餘九之理解者甚多皆不通意者子雲之法以餘一準七餘二準八餘三準九隻餘一二三則七八九自定矣故曰餘七為一八為二九為三隻倒用一字故難解若作餘一為七二為八三為九人無不曉矣○羲按胡氏舎正策而論餘數失之逺矣南宋以後揲蓍者皆尚簡便而置正策不獨太?也然易之餘數與正策相合故論之不為失太?餘數直置之不用者無可推之理假如胡氏所言一刻有餘一餘二餘三連挂則不得有餘一而有餘四二刻連挂則有餘三餘六而不得有餘一餘二然則三固準九六亦準九?之四位皆三而已豈可通哉
季彭山揲蓍法
太?揲法注家多不能通其説老泉以為傳之失者得其意矣葢?之虛三地之所以配天也而挂一于左手之策則天之所以運行乎地也其曰挂一非謂所用三十三策之中而挂其一也所用三十三策之中而挂其一則歸餘者與七八九之數不合矣故挂一者十策之中而挂其一也是三十三策之中分之為三而各挂一策所用實止三十策也範叔明曰十取出一名以為艻謂之艻者葢以識三十蓍之數也如此則當其中分左右也止揲左策以其所餘者或一或二或三以合于所虛之三所挂之三則得一者為七得二者為八得三者為九而右策亦不必揲矣故不再扐也意其傳之者失此法耳所幸範注略發此意尚得以尋其緒焉○羲按季氏牽合餘數故轉展愈誤也揚子之虛三老泉尚議之又從而挂其三乎據所引者範注而範雲艻猶成也合之為十取一以識之為艻中分其餘于左手之二以三搜之其所餘者并之于左手兩指間以識揲蓍之數也凡一挂再艻以成一方之位然則範之所謂艻者餘數也為從餘數可以識正防之數季氏用之證挂不亦疏乎?數曰别一以挂于左手之小指中分其餘以三搜之并餘于艻季氏曰挂三止搜左策不亦盡背之乎
乾坤鑿度一
自緯學禁絶之後其全書之見于今者幹鑿度而已而脫文誤字蕪不可理間常為之反覆推求其術有五一求所直部嵗置積筭以元嵗除之餘不滿部首嵗即為天元滿部首嵗除之為地元再滿部首嵗除之為人元不盡以紀嵗約之即所入部之年也以部上之幹支次其不滿紀嵗之年則得嵗次矣二求主嵗之卦置部首以來嵗數以三十二除之餘不足者從乾坤始二卦而當一嵗末筭即主嵗之卦三求世軌【世軌有二有唐堯世軌有文王世軌其用法則同】置積筭以大周三萬一千九百二十除之餘以七百六十而一為一軌不滿軌者即入軌之年也一軌消息一卦大周逢奇起複逢偶起姤四十二軌消息卦三周有半八十四軌消息卦七周所謂八十四戒也四求厄數軌意置大周以來年數【用文王世軌大周三萬二百四十】别用消息卦除之每一除為一厄【此屬過去】周而複始除至當下而止視其所直之年甲乙為饑丙丁為旱戊巳為中興庚辛為兵壬癸為水五求五徳終始置積筭以一千五百二十嵗除之餘以三百四嵗約之木金火水土相次為轉移之嵗五徳日數置部首以來積日以一百八十除之餘以三十六約之甲庚丙壬戊五子相次是其日也其積筭天元至文王受命之嵗二百七十五萬九千二百八十【脫一五字】嵗入戊午部二十九年伐崇侯作靈台改正朔戊午部之嵗為庚子二十九年則戊辰也以武王伐纣十三祀推之時嵗在己卯則文王受命為丁卯伐崇改朔乃是受命後一年之事鄭康成謂受命後五年為此非也康成雲三部首而一元一元而太嵗複于甲寅以甲寅為天元之嵗伐崇是戊午年而非戊午部也戊午年文王尚在羑裡豈能伐崇哉召诰周公攝政七年孔穎達疏此年入戊午部五十六嵗嵗在乙未上距伐纣十七年伐崇二十八年其為戊午部而非戊午年明矣不得甲寅為天元嵗首也今定天元至壬子【作象作象數論之嵗】二百七十六萬二千一百四十九嵗入人元庚子部五年
乾坤鑿度二
主嵗之卦以周易為序而爻之起貞則以六日七分之法為序内卦為貞外卦為悔故從初爻起為貞其卦于六日七分在某月即以某月起初爻陽卦左行隂卦右行兩卦以當一嵗前為陽後為隂左行者其次順數右行者其次逆數皆間一辰幹于卦序在四月巳坤于卦序在十月亥今幹初不起四月坤初不起十月者以十一月陽生五月隂生乾坤不與衆卦偶故幹貞于十一月子坤又不起于五月者五月與十一月皆陽辰間辰而次則相重矣故貞于六月未舎午而用未是退一辰也屯序在十二月蒙序在正月各以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