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關燈
者謂不挂一則無變所餘皆得五也惟挂一則所餘非五則九故能變第二第三變雖不挂亦有四八之變蓋不必挂也 今案三變皆挂蓋本大傳所謂四營而成易者予已論於前矣然其所以不可不挂者則又有兩說蓋三變之中前一變屬陽故其餘五九皆奇數後二變屬隂故其餘四八皆耦數屬陽者為陽三而為隂一圍三徑一之術【挂一而左一右三也挂一而左右皆二也挂一而左三右一也皆陽也挂一而左右皆四者隂也】屬隂者為隂二而為陽二皆以圍四用半之術也【挂一而左一右二也挂一而左二右一也陽也挂一而左三右四也挂一而左四右三也隂也】是皆以三變皆挂之法得之後兩變不挂則不得也【後兩變不挂則左一右三左二右二左三右一皆為陽惟左右皆四乃為隂】三變之後其可為老陽者十二可為老隂者四可為少隂者二十八可為少陽者二十雖多寡之不同而皆有法象【老隂陽數本皆八老者動而隂性本靜故損隂之四以歸於陽少隂陽數本皆二十少者靜而陽性本動故損陽之四以歸於隂】是亦以三變皆挂之法得之而後兩變不挂則不得也【後兩變不挂則老陽少隂皆二十七少陽九老隂一】郭氏僅見第二第三變可以不挂之一端爾而遂執以為說夫豈知其挂與不挂之為得失乃如此哉大抵郭氏他說偏滞雖多而其為法尚無甚戾獨此一義所差甚小而深有害於成卦變爻之法尤不可以不辨 過揲二十八策 圓圍三    方圍四用半    方圍四用半 三揲挂仂四 再揲挂仂八 初揲仂八 初揲挂一圓徑一   方徑一   方徑一 挂仂二十一策 過揲二十四策 方圍四用半  方圍四用半    方圍四用半 三揲挂仂八 再揲挂仂八 初揲仂八 初揲挂一方徑一   方徑一   方徑一 挂仂三十五策 過揲三十六策 圓圍三   圓圍三   圓圍三 三揲挂仂四 再揲挂仂四 初揲仂四 初揲挂一圓徑一   圓徑一  圓徑一 挂仂十三策 過揲三十二策 方圍四用半 圓圍三   圓圍三 三揲挂仂八 再揲挂仂四 初揲仂四 初揲仂一方徑一   圓徑一   圓徑一 挂仂十七策 五歲再閏圖 舊說 第一變 第二變 第三變 挂揲左 仂左揲右 仂右 挂  揲左 仂左揲右 仂右 挂 揲左 仂左 揲右 仂右 甲乙丙【閏】 丁戊【閏】  己庚辛【閏】  壬癸【閏】甲乙丙【閏】 丁戊【閏】 舊說挂一以象三者也仂謂歸奇於仂以象閏也五歲者一變之間一挂再揲再仂各當一歲之象也再閏者兩仂之歲為再閏之象也而後挂者又合餘?再分而挂以起後變之象也其文義象類既皆有條而不紊又通數之必五歲而再閏亦無不合 郭氏說 一變 二變 三變 四變 五變 六變 七變 八變 九變 挂仂 仂  仂  挂仂 仂  仂 挂仂 仂  仂 甲【閏】 乙  丙  丁【閏】 戊  己 庚【閏】 辛  壬 郭氏之說以挂為奇三變之中第一變挂仂第二第三變不挂而仂故以有挂有仂之變為挂無挂有仂之變為仂其有挂之仂又棄不數而曰歸奇必俟再仂者象閏之中閱再歲也然則挂象閏歲而不象三才仂反象不閏之歲而不象閏且必三仂而後複卦與大傳之文殊不相應又其閏必六歲而後再至亦不得為五歲而再閏矣 易象九為老陽七為少八為少隂六為老舊說陽以進為老隂以退為老九六者乾坤之象隂得兼隂隂不得兼陽此皆以意配之不然也九七八六之數陽順隂逆之理皆有所從來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凡歸餘之數有多有少多為隂如爻之耦少為陽如爻之奇三少乾也故曰老陽九揲而得之故其數九其策三十六兩多一少則一少為之主震坎艮也故皆謂之少陽【少在初為震中為坎末為艮】皆七揲而得之故其數七其策二十有八三多坤也故曰老隂六揲而得之故其數六其策二十有四兩少一多則一多為之主巽離兌也故皆謂之少隂【多在初為巽中為離末為兌】皆八揲而得之故其數八其策三十有二盈則變【純少陽盈純多隂盈】盈為老故老動而少靜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卦爻之辭皆九六者惟動則有占不動則無眹雖易亦不能占之國語謂正屯悔豫皆八遇泰之八是也今人以易筮者雖不動亦别爻辭斷之易中但有九六既不動則是七八安得用九六爻辭是流俗之過也 諸家揲?說惟筆談此論簡而盡但謂不動則易不能占與引國語之說為誤爾 諸家蔔筮 先生言易書本原於蔔筮又說邵子之學隻把元會運世四字貫盡天地萬物【郭友仁録】 京房卦氣用六日七分季通雲康節數亦用六日七分但不見康節說處【黃顯子録】 易是蔔筮書經世是推步底【阙】  若看時季通有個括例子說指要也 易是蔔筮之書經世是推步之書經世以十二卦管十二會綳定時節卻就中推吉兇消長堯之時是乾九五其書與易自不相幹隻是加一位推将去【李方子録】 聖人說數說得簡略高遠踈濶易中隻有個奇耦天一地二之數自然底數也大衍之數是揲?底數也惟此二者康節卻盡歸之於數切恐聖人必不為也或問康節此樹有數可推否康節曰可但須待其動方可推頃之一葉落便從此推去此樹是甚年生甚年當死凡起數靜則推不得須動處方推得去【黃顯子録】 ?問易與經世書同異曰易是蔔筮經世是推步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又從裡面細推去【甘節録】 王天悅雪夜見康節於山中猶見其俨然危坐蓋其心地虛明所以推得天地萬物之理其數以隂陽剛柔四者為準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隻管推之無窮有太陽太隂少陽少隂太剛太柔少剛少柔今人推他數不行亦是無他胷中【廖德明録】 康節易數出於希夷他在靜中推見得天地萬物之理如此又與他數合所以自樂今道藏中有此卦數【阙魏伯陽參同契魏東漢時人○廖德明録】 先生因說郭子和易謂諸友曰且如揲?一事可謂小小隻所見不明便錯了子和有?卦辨疑說前人不是不知疏中說得最備隻是有一字錯更有一段在乾卦疏中劉禹錫說得亦近柳子厚曾有書與之辨【先生阙和設○襲蓋卿録】 易說雲數者策之所宗而策為已定之數熹竊謂數是自然之數策即?之莖數也禮曰龜為蔔筴為筮是已老陽一爻過揲三十六策故積六爻而得二百一十有六策耳【與郭子和】 又雲大衍之數五十是為自然之數皆不可窮其義熹竊謂既謂之數恐必有可窮之理【同上】 又雲奇者所挂之一也仂者左右兩揲之餘也得左右兩揲之餘寘於前以奇歸之也熹竊謂奇者左右四揲之餘也仂指間也謂四揲左手之策而歸其餘於無名指間四揲右手之策而歸其餘於中指之間也一挂之間凡再仂則五歲之間凡再閏之象也 又雲三多三少人言其數雖不差而其名非矣熹竊謂多少之說雖不經見然實以一約四以奇為少以耦為多而已九八者兩其四也隂之耦也故謂之多五四者一其四也陽之奇也故謂之少奇陽體圓其法徑一圍三而用其全故少之數三耦隂體方其法徑一圍四而用其半故多之數二歸奇積三三而為九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三十六矣歸奇積三二而為六者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二十四矣歸奇積二三一二而為八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三十二矣歸奇積二二一三而為七則其過揲者四之而為二十八矣過揲之數雖先得之然其數衆而繁歸奇之數雖後得之然其數寡而約紀數之法以約禦繁不以衆制寡故先儒舊說專以多少決隂陽之老少而過揲之數亦冥會焉初非有異說也然七八九六所以為隂陽之老少者其說又本於圖書定於四象詳見後段其歸奇之數亦因揲而得之耳大抵河圖洛書者七八九六之祖也四象之形體次第者其父也歸奇之奇耦方圓者其子也過揲而以四乘之者其孫也今自歸奇以上皆棄不録而獨以過揲四乘之數為說恐未究象數之本原也 又雲四營而後有爻又曰一挂再仂仂共為三變而成一爻熹竊謂四營方成一變故雲成易易即變也積十二營三挂六仂乃成三變然後成爻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熹竊謂此一節乃孔子發明伏羲畫卦自然之形體次第最為切要古今說者惟康節明道二先生為能之故康節之言曰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猶根之有幹幹之有枝愈大則愈小愈細則愈繁而明道先生以為加一倍法其發明孔子之言又可謂最切要矣蓋以河圖洛書論之太極者虛其中之象也兩儀者隂陽奇耦之象也四象者河圖之一合六二合七三合八四合九洛書之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也八卦者河圖四正四隅之位洛書四實四虛之數也以卦畫言之太極者象數未形之全體也兩儀者一為陽而一為隂陽數一而隂數二也四象者陽之上生一陽則為□而謂之太陽生一隂則為□而謂之少隂隂之上生一陽則為□而謂之少陽生一隂則為□而謂之太隂也四象既立則太陽居一而含九少隂居二而含八少陽居三而含七太隂居四而含六此六七八九之數所由定也八卦者太陽之上生一陽則為而名乾生一隂則為而名兌少隂之上生一陽則為而名離生一隂則為而名震少陽之上生一陽則為而名巽生一隂則為而名坎太隂之上生一陽則為而名艮生一隂則為而名坤康節先天之說所謂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者蓋謂此也至於八卦之上又各生一隂一陽則為四畫者十有六經雖無文而康節所謂八分為十六者此也四畫之上又各有一隂一陽則為五畫者三十有二經雖無文而康節所謂十六分為三十二者此也五畫之上又各生一隂一陽則為六畫之卦六十有四而八卦相重又各得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次其在圖可見矣今既以七八九六為四象又以揲之以四為四象疑或有未安也【與郭子和】 沈君易書詞太汗漫讀之多所未解不敢遽下語其間揲?右手餘五之說甚新而整似若有理但恐不可謂之歸奇尚有可疑耳易於六經最為難讀穿穴太深附會太巧恐轉失本指故頃嘗為之說欲以簡易通之然所未通處極多未有可下手處隻得阙其所不知庶幾不至大差缪耳【答方?】 文公易說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