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卦一日看卦辭彖象兩日看六爻一日統看方子細因吳宜之記不起雲然【李闳祖録】
舊與朋友說話每怪其不解人意而不知其所以然者近方覺得學者讀了書聽了話皆不曾着心記當紬繹玩味至有兩年看一部易傳卻不能解得緊要處雖其根鈍使然亦是不肯用力乃知橫渠教人讀書必欲成誦真是學者第一義須是如此已上方有着力處也【答張洽】
讀書如論孟是直說日用眼前事文理無可疑先儒說得雖淺卻别無穿鑿壞了處如詩易之類則為先儒穿鑿所壞使人不見當來立言本意此又是一種功夫直是要人虛心平氣本文之下打疊教空蕩蕩地不要留一字先儒舊說莫問他是何人所說所尊所親所憎所惡一切莫問而唯本文本意是求則聖賢之指得矣若於此處先有私主便為所蔽而不得其文意之正此猶夏蟲井蛙所以卒見笑於大方之家也【答呂祖儉】
器遠問格物當窮究萬物之理令歸一如何曰事事物物各自有理如何硬要揑合得隻是才遇一事即就一事竟究其理少閑多了自然會貫通如一案有許多器用逐一理會得少閑便自見得都是案上合有底物事若是要看一件曉未得又去看一様看那個未了又看一個到後一齊都曉不得如人讀書初未理會得卻不去究心理會問他易如何便說中間說話與書甚處相類問他書如何便雲與詩甚處相類一齊都沒理會所以程子說所謂窮理者非欲盡窮天下之理又非是止窮得一理便到積累多後自當脫然有悟處此語是親切【葉賀孫録】
今将六經做時文最說得無道理是易與春秋他經猶自可【徐容録】
先生問此去做甚工夫對曰正欲請教先易後詩可否先生曰既嘗看詩不若先詩後易【吳必大録】
示及兩卷各已批注對還幸細考之語孟更須寛心細意看令通徹易則恐未易讀如此穿鑿似枉費心力也蓋易本蔔筮之書故先王設官掌於太蔔而不列於學校學校所教詩書禮樂而已至孔子乃於其中推出所以設卦觀象系辭之旨而因以識夫吉兇進退存亡之道蓋聖人當時已曉蔔筮之法與其詞意所在【如說田狩即實是田狩說祭祀即實是祭祀征伐昬媾之類皆然非譬喻也】故就其間推此理耳若在今日則已不得其法又不曉其詞而暗中摸索妄起私意竊恐便有聖賢複生亦未易通與其虛費心力於此不若且看詩書禮樂之為明白而易知也然大學論孟中庸又在四者之先須都理會得透徹方可略看易之大指亦未為晚今論語尚爾未通豈宜遽及此邪【答黎沈季】
易難看學者不若且看大學中庸語孟詩書較好商量【楊與立語畧】
問看易答雲未好看易易自難看易本因蔔筮而設推原隂陽消長之理吉兇悔吝之道先儒講解失聖人意處多待用心力去求是費多少時光不如且先讀論語等書某枉費多年工夫近來於詩易畧得聖人之意今學者不如且看大學語孟中庸四書且就見成道理精心細求自應有得【徐?録】
某嘗說詩書是隔一重兩重說易春秋是隔三重四重說春秋義例易爻象雖是聖人立下今說者用之各信已見然於人倫大綱皆通但未知曾得聖人當初本說否且不如讓渠如此說且存取大意得三綱五常不至廢墜足矣今欲直得聖人本意不差未須理會他經先須於論語孟子中專意
說及讀易曰易是個無形影底物不如且先讀詩書禮卻緊要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陳淳録】
易隻是空說個道理隻就此理會能見得如何不如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一句便是一句一件事便是一件事【同上】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未始及易夫子常所教人隻是如此今人便先為一種玄妙之說【廖德明録】
學者欲看易曰聖人不曾教學者看易詩書執禮皆以為教獨不及易至於假我數年卒以學易乃是聖人自說非學者事蓋易是個極難理會底物事非他書之比如古者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隻是以此四者亦不及於易蓋易隻是個蔔筮書藏於太史太蔔以占吉兇亦未有許多說話及孔子始取而敷繹為十翼彖象系辭文言雜卦之類方說出道理來當初隻是蔔筮之書耳
蘇宜久辭歸問歸去意欲觀易如何曰而今若教公讀易隻看古注及近世數家注又非某之本心若必欲教公依某之易看某底又隻說得三分自有六七分曉不得亦非所以為教如此看來則易便是個難理會底物事卒急看未得不若且未要理會聖人雲詩書執禮皆雅言也看來聖人教人不過隻是此數者【沈僴録】
先生因蘇丈問要看易謂之曰易難看而今道要教公依先儒解看則非某之本心道要教公依某底看則又也不敢說如某說底也隻說得三四分有七八分理會不得所以說易難看聖人所謂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今既看詩了且看書或看禮禮頭緒多亦難看某思得一說欲看禮且看溫公書儀蓋他是推古禮為之其中雖有得失然於今日便可得用如冠昬喪祭之類皆可行若能先看此則古禮少閑亦自易理會記曰不學操缦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此之謂也【呂煇録】
先生因與朋友言及易曰易非學者之急務也某平生也費了些精神理會易與詩然其得力則未若語孟之多也易與詩中所得似雞肋焉
所示易說足見玩意之深不勝歎服此經舊亦嘗伏讀然每病其未有入處乃承見喻使反複其論蓋久不知其所以對也顧厚意不可以終辭姑以己意略疏其後未知當否惟高明裁之複有以警誨之則幸甚大抵聖經惟論孟文詞平易而切於日用讀之疑少而益多若易春秋尤為隐奧而難知者是以平日畏之而不敢輕讀也【答趙善佐】
文公易說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