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面二陽便是巽卦【林學蒙録】
乾坤三索則七八固有六子之象然不可謂之六子之策若謂少隂陽為六子之策則乾坤為無少隂陽乎
八卦次序是伏羲底時未有文王次序三索而為六子這自是文王底各自有這道理【?淵録】
卦象指文王卦言所以乾言為寒為冰【同上】
為乾【音幹】卦其究為躁卦此卦是巽下一爻夔則為乾便是純陽而躁動此蓋言巽反為震震為決躁故為躁卦亦不系大綱領處無得工夫去點檢他這般處若恁地逐段理會來也無意思【同上】
八卦之性情謂之性者言其性如此又謂之情者言其發用處亦如此如乾之健本性如此用時亦如此也【同上】
序卦傳
序卦首言天地萬物男女夫婦是因鹹恒為夫婦之道說起非如舊人分天道人事之說大率上經用乾坤坎離為始終下經便當用艮兌巽震為始終【?淵録】
卦有反有對乾坤坎離是反艮兌震巽是對乾坤坎離倒轉也隻是四卦艮兌巽震倒轉則為中孚頤小過大過其餘皆是對卦【同上】
序卦雜卦聖人去這裡見有那無緊要底道理也說則個了過去然雜卦中亦有說得極精處【同上】
問序卦或以為非聖人之書信乎曰此沙随程氏之說也先儒亦以為非聖人之藴某以為謂之非易之精則可謂非易之藴則不可周子分精與藴字甚分明序卦卻正是易之藴事事夾雜都有在裡面問何謂易之精曰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便是易之精問如序卦中亦見消長進退之義喚做不是精不得曰此正是事事夾雜都在裡而正是藴須是自一個生出來以至於無窮便是精【楊道夫録】
問晉序卦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傳曰物無壯而終止之理既壯盛則必進竊意物進而後至於壯盛既壯盛則衰退繼之矣今曰壯盛則必進此義如何答雲物固有壯而後進者亦有進而後壯者各随其事而言難以一說拘也且以十二月卦論大壯之為夬夬之為乾豈非壯而後進乎至乾乃極而衰耳
問序卦中如所謂緩必有所失似此等事恐後人道不到先生曰然問緩字恐不是遲緩之緩乃是懈怠之意故曰解緩也曰緩是散意問如縱弛之類否曰然
問序卦中有一二處不可曉處如六十四卦獨不言鹹卦何也曰夫婦之道即鹹也問恐亦如上經不言乾坤但言天地則乾坤可見否曰然問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何也曰動則過矣故小過亦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問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壯與晉何别曰不但如此壯而已又更須進一步也【楊道夫録】
雜卦傳
雜卦反對之義隻是反覆則其吉兇禍福動靜剛柔皆相反了曰是如此不知如何末稍數卦又不對了大畜時也也曉不得又與無妄不相反是如何臨觀更有與求之義臨以二陽言之則二陽可以臨上四隂以卦中爻言之則六五上六又以上而臨下觀自下而臨上則為觀是平聲自上而為物之觀是去聲噬嗑食也贲無色也義可通但不相反謙輕是自謙抑不自尊重女待男而行所以為漸
剛柔雖若各有所偏必相錯而後得中然在乾坤二卦之全體當剛而剛當柔而柔則不待相錯而不害其為全矣其爻位之無過不及者如乾坤之二五亦不待相錯而不害其為中矣隂陽變化而太極之妙無不在焉於此蓋可見也今謂乾剛坤柔便有所偏恐於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詞有不通者其論四爻過不及之淺深則為精密非他說之所及矣【答虞大中】
問謙輕而豫怠也謙何以為輕曰輕是自卑小之義悅豫之極便放倒了如上爻冥豫是也【金去僞録】
伊川說未濟男之窮也為三陽失位以為斯義也得之成都隐者見張欽夫說伊川之在涪也一日讀易有箍桶人以此問伊川伊川不能答其人雲三陽失位故伊川記之不知此語火珠林上已有蓋伊川未曾看雜書所以被它說動了
正訛
乾卦有兩個其唯聖人乎王肅本卻以一個做愚人此必有自改得恁地亂道如中庸小人之中庸王肅作小人反中庸這卻又改得是【葉賀孫録】
比吉也也字羨當雲比吉比輔也解比字下順從也解吉字【輔廣録】
否之匪人近見一說謂不當有之匪人三字蓋由比之匪人而誤若以音言則比自去聲否自上聲字義已不同若以義言則比之匪人為附非其人否之匪人為否塞非人道語脈又不同決是衍字其彖傳之文遂亦因之而誤如坎象之樽酒簋簋下複因誤讀而加貳字也不記是何人說姑記於此雲【記易誤】
問益卦彖辭木道乃行程傳以為木字本益字之誤如何先生曰看來隻是木字渙卦說乘木有功中孚說乘木舟虛以此見得隻是木字又問或擊之先生曰或字衆無定主之辭言非但一人擊之也立心勿恒勿字隻是不字非禁止之辭此處亦可疑且阙之
未濟亦不知極也極字未詳考上下韻亦不葉或恐是敬字今且阙之或雲當作拯字
守位曰仁釋文仁作人伯恭常欲擔當此以為當從釋文【?淵録】
加我數年無大過恐隻是聖人之謙辭蓋知吉兇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然後可以無大過耳謂易道無大過差雖是程先生說然文意恐不甚安謂使後人不敢輕立說聖人未必有此意然在今日深足以有警於學者【答江默】
其人天且劓天當作而【黃顯子録】
小本易傳尚作誤字已令兒子具禀大本校雠不為不精尚有阙誤【答呂伯恭】
婺本易傳聖字亦誤用王氏字說聖字從壬不當從壬【吳必大録】
東萊聰明看義理卻不子細向嘗與校程易引噬嗑卦和而且治處一本治作洽據治字於理為是他硬執要作洽字和已有洽意下洽字不得緣他先讀史多所以看麤着眼讀書須是先經為本而後讀史也【黃義剛録】
古易音訓最後數版有欲改易處今寫去所欲全換者兩版并第三十四版之末行五字此已是依元版大小及行字踈密寫定今但隻令人依此寫過看令不錯誤然後分付匠人改之為佳此隻是修改舊版但密為之勿以語人使之如不聞者乃佳若與人商量必有以僞學相沮難反緻傳播者此不可不戒也【答滕珙】
麻衣心易頃歲嘗略見之固已疑其詞意凡近不類一二百年前文字今得黃君所傳細讀之益信所疑之不謬也如所謂雷自天下而發山自天上而墜之類皆無理之妄談所謂一陽生於于月而應在卯月之類乃術家之小數所謂由破體煉之乃成全體則爐火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