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好好色之地知終便是知得進到這處了如何保守得便終保守取便是終之修辭立其誠便是知終終之可與幾是未到那裡先見得個事幾便是見得到那裡可與存義便似守得個物事在一個是進一個是居進如日知其所亡隻管進前去居如月無亡其所能隻管日日恁地做【同上】
易之文言於乾九三實明學之始終而其所謂忠信所以進德者欲吾之心實明是理而真好惡之若其好好色而惡惡臭也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緻其實而尤先於言語之易放而難收也其曰修辭豈作文之謂哉今或者以修辭名左右之齋吾固未知其所謂然設若盡如文言之本指則猶恐此事當在忠信進德之後而未可以遽及若如或者賦詩之所詠歎則恐其於乾乾夕惕之意又益遠而不相似也【答鞏豐】
?淵問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曰且如胡說脫空誠意如何立說話一句是一句的确方立得誠居業如人住屋子日日如此
明道先生論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說得來如此動活流轉伊川以笃志解立其誠則緩了
伊川解修辭立誠作擇言笃志說得來寛不如明道說雲修其辭正為立已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實事
擇言是修辭笃志是立誠大率進德修業秪是一事進德是就心上說修業是就事上說【楊道夫録】
道夫問内積忠信是誠之於内擇言笃志是誠之於外否曰内積忠信是實心擇言笃志是實事又問知至至之是緻知知終終之是力行自今觀之固是如此然細思恐知至與知終屬緻知至之終之屬力行二者自相兼帶曰程子雲知至至之主知知終終之主行然某竊疑似亦不必如此說隻将忠信所以進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說自得蓋無一念之不誠所以進其德也德謂之進則是見得許多又進許多無一言之不實所以居其業也業謂之居便是知之至此又有以居之也【同上】
問修辭立其誠何故獨說辭得非隻舉一事而言否曰然也是言處多言是那發出來處人多是将言語做沒緊要容易說出來若一一要實這工夫自是大立其誠便是那後面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修辭立其誠其字當細玩忠信所以進德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誠即指忠信也【呂煇録】
問劉器之問誠之目於溫公曰當自不妄語入此易所謂修辭立其誠也答雲近之【答程洵】
内積忠信一言一動必忠必信是積也知至至之全在知字知終終之在着力守之【葉賀孫録】
問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恐是大略立個期限如此曰這個隻是個始終【呂煇録】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舊來所說未是遺書知至至之主知知終終之主終蓋上句則以知至為重而至之二字為輕下句則以知終為輕而終之二字為重也存義言其有以存是理而不失非有取乎不過之義也【答方士繇】
問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曰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方說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知至是知得到至處至之謂意思也随它到那處這裡便可與理會幾微處知終是知得到終處終之謂意思也随它到那裡這裡便可與存義存謂存主今日也存主在這裡明日也存主在這裡【葉賀孫録】
劉砺問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曰上至字是至處下至字是到那至處知終是終處終之是終之而不去蓋求必終於是而守之不去也先知為幾如人欲往長安雖未到長安然已知長安所在所謂可與幾也存者守而勿失既知得個道理如此則堅守而勿失所謂可與存義也【沈僴録】
知至至之知至則知字是輕至字是到那處至之則至字是實之字是虛如知得要到臨安是知至須是行到那裡方是至之大學知至知字是重至字是輕【葉賀孫録】
林問知至與知終終字與至字其義相近如何先生曰這處人都作兩段衮将去所以難得分曉知至與至之知終與終之分作四截說知至是知得到處知終是終其到處至之是須着行去到那處故曰知至至之終之是定要守到那處故曰知終終之上兩個知字卻一般舉遺書所謂知至至之主知也知終終之主終也均一知也上卻主知下卻主終要得守故如此【徐?録】
知至至之知其可至而行至之也知終終之知其可住而止之【錢木之録】
知至至之此知謂進德者也知終終之此知謂居業者也進德者日日新又日新進進而不已也居業日日守定在此也然必内有忠信方能修辭心不在時如何修得於乾言忠信者有健而無息之意於坤言敬者有順而有常之意【同上】
铢問知至至之緻知也知終終之力行也雖是如此知至知終皆緻知事至之終之皆力行事然知至至之主於知故可與幾知終終之主於行故可與存義如何先生曰知至至之者言此心所知者心真個到那所知田地雖行未到而心已到故其精微幾密一齊在此故曰可與幾知終終之者既知到極處便行進到極處此真實見於行事故天下義理都無走失故曰可與存義所謂知者不似今人草草略知得而已其所知處此心真個一一到那上也【知至至之進德之事以知得端的如此此心自實從此處去做便是進德處也○董铢録】
上下無常非為邪進退無恒非離羣是不如此隻要得及時又雲如此說也好【?淵録】
又曰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者進德修業九三已備此則欲其及時以進耳【董铢録】
天下所患無君不患無臣有如是君必有如是臣雖使而今無少閑也必有出來雲從龍風從虎隻怕不是真個龍虎若是真龍虎必生風緻雲也【沈僴録】
又曰本乎天者親上凡動物首向上是親乎上人類是也本乎地者親下凡植物本向下是親乎下草木是也禽獸首多橫所以無智此本康節說【董铢録】
問王弼說初上無隂陽定位如何先生雲伊川說隂陽奇耦豈容無也乾上九貴而無位需上九不當位乃爵位之位非隂陽之位此說極好
或問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答雲元亨是乾之用處利貞便是乾之意思如人在此說話便是發用處才默而不言自有個意思在那裡【呂煇録】
四端猶四德逐一言之則各自為界限分而言之則仁義又是一大界限故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如乾文言既曰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陳文蔚録】
利貞者性情也是對元亨而言動而發散在外靜時便收藏在内性情猶言體質【吳必大録】
又問利貞者性情也曰此性情如言本體元亨是發用處利貞是收斂歸本體處【體卻在下用卻在上】如春時發生到夏長茂條逹至秋結子有個收斂撮聚底意思但未堅實至冬方成在秋雖是已實漸欲脫去其本之時然受氣未足便種不生故須到冬方成人隻到秋冬疑若不見生意不知都已收斂在内如一株樹有千子結實各具生理卻将其子種之便可成千株樹剝卦碩果不食正是此義於此見得生生不窮之意天地大德曰生天地别無勾當隻是生而已這個道理直是自然無安排聖人亦隻是見得此機緘而發明出來耳程傳解四德隻就物上說最為明白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下得遂字尤好通書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複通即發見於外者複是性體【同上】
利貞者性情也是乾元之性情始而亨時是乾之發作處共是一個性情到那利貞處一個有一個性情百谷草木皆有個性情了元亨方是它開花結子時到這利貞時方見得它底性情就這上看乾之性情便見得這是那利貞誠之複處
又問一陽動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如何利貞處乃為乾之性情先生曰元亨者發見流行之處利貞乃其本體無所作用之實性情猶言情狀於其收斂無所作用方見得它情狀真實【董铢録】
不言所利是說不似坤利牝馬之貞但說利貞而已【?淵録】
不言所利明道說雲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乾也此語說得好
問乾不言所利程易謂無所不利故不言利如何先生曰是也乾則無所不利坤隻利牝馬之貞則有利不利矣【董铢録】
大哉乾乎陽氣方流行固己包了全體隂便在這裡了所以說剛健中正然不可道這裡卻夾雜些隂柔所以卻說純粹精
先生曰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觀其文勢隻是言此四者又純粹而精耳程易作六德解未安【董铢録】
問乾剛健中正或謂乾剛無柔不得言中正先生嘗言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靜耳以其流行之統體而言則但謂之乾而無所不包以動靜分之然後有隂陽剛柔之别所謂流行之統體指乾道而言邪先生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乾道變化各正性命隻乾便是氣之統體物之所資始物之所正性命豈非無所不包但自其氣之動而言則為陽自其氣之靜而言則為隂所以陽常兼隂隂不得兼陽陽大隂小隂必附陽皆此意也【董铢録】
剛健中正為其嫌於不中正所以說個中正陽剛自是全體豈得不中正這個因近日趙善譽者着一件物事說道隻乾坤二卦便偏了乾隻是剛底一邊坤隻是柔底一邊熹說與它道聖人做一部易如何卻将兩個偏底物事放在劈頭如何不讨個渾淪底放在那裡注中便是破它說
林學履問伊川雲中無不正正未必中也如何曰如君子而時中則是中無不正若君子有時不中即正未必中蓋正是骨子好了而所作事有未恰好處故未必中也【黃義剛録】
德者行之本君子以成德為行言德則行在其中矣【楊道夫録】
問行而未成如何曰隻是事業未就又問乾六爻皆聖人事安得有未成伊川雲未成是未着莫是如此否曰雖是聖人畢竟初九行而未成問此隻論事業不論德否曰不消如此費力且如伊尹居有莘之時便是行而未成【陳文蔚録】
學聚問辯聖人說得寛這個便是下面所謂君德兩處說君德皆如此
學聚問辯明善擇善盡心知性此皆是知皆始學之功也【楊道夫録】
問大抵學便踐履如何曰不可易雲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既探讨得是當且放頓寛大田地待觸類自然有會合處故曰寛以居之且未可說仁以行之【周谟録】
或躍在淵九四中不在人則其進而至乎九五之位亦無嫌矣但君子本非有此心故雲或躍而文言又以非為邪也等語釋之【答方士繇】
又問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聖人與天為一安有先後之殊曰隻是聖人意要如此天便順從先後相應不差毫厘也因說人常雲如鷄覆子啐啄同時不知是如此否時舉雲舊時家間常養鷄時舉時為兒童日候其雛之出見他母初未常啄蓋氣數才足便是橫迸裂開有時見其出之不利因用手略助之則其子下來便不長進以此見得這裡一毫人力有不能與先生笑而然之【潘時舉録】
問程易言天專言之則道也又曰天地者道也不知天地即道邪仰天地是形所以為天地乃道邪先生曰伊川此句熹未敢道是天地隻以形言先天而天弗違者如禮雖先王未之有而可以義起之類蓋雖天之所未為而吾意之所為自與道契天亦不能違也後天而奉天時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禮之類雖天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