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有厚薄【阙】 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開厚者可以開而開之也難薄者開之也易開【阙】 天道與聖人一先生曰此段不如呂與叔分【阙】 曉呂曰蔽有淺深故為昬明蔽有開塞故為人物【雲雲】程子曰人生面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說性隻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雲雲】先生曰此繼之者善也指發處而言之也性之在人猶水之在山其清不可得而見也流出而見其清然後知其本清也所以孟子隻就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處指以示人使知性之本善也易所謂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先此所引繼之者善也在性之後蓋易以天道之流行者言此以人性之發見者言惟天道流行如此所以性發見亦如此如後段所謂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阙】嘗謂易在人便是心道在人便是性神在人便是【阙】緣他本原如此所以生出來個個亦如此一本故也【李闳祖録】
問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此言萬物各具是性但氣禀不同各以其性之所近者窺之故仁者隻見得他發生流動處而以為仁知者隻見得他貞靜處便以為智下此一等百姓日用之間習矣而不察所以君子之道鮮矣【呂煇録】
仁靜智動易中說仁者見之陽也智者見之隂也【阙】物事大抵有兩樣仁配春知配冬中庸說成已仁
也成物知也仁在我知在物孟子說學不厭知也敎不倦仁也又卻知在我仁在物見得這樣物事皆有動靜【湯泳録】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蘇曰屬目於無形者或見其意之所存故仁者以道為仁意存乎仁也知者以道為知意存乎知也賢者存意而妄見愚者日用而不知是以君子之道成之以性者鮮矣愚謂蘇氏不知仁知之根於性顧以仁知為妄見乃釋老之說聖人之言豈嘗有是哉謂之不見其全則或可矣又曰君子之道成之以性者鮮矣文義亦非【蘇氏易解辨】
問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本義雲顯者陽之仁也德之發也藏者隂之知也業之成也竊意以為天地之理動而陽則萬物之發生者皆其仁之顯着靜而隂則其用藏而不可見其顯諸仁則是其德之發見其藏諸用則萬物各得以為性是業之成也先生曰不如此這處極微難說又曰顯諸仁易說藏諸用極難說這用字如橫渠說一故神之用字一樣顯諸仁如春生夏長其發生彰露可見者藏諸用是所以生長者藏在裡面而不可見又這個有作先後說如元亨利貞之類有作表裡說處便見這裡又曰元亨利貞如也可表裡說所謂流行者别無物事隻是流行這個又曰譬之仁?出來便是恻隐之心便是顯諸仁仁便是藏諸用又曰仁便藏在恻隐之心裡面仁便是那骨子到得成就得數件事了一件事上便是一個仁便是那業處又曰流行時方且是公共一個到得一個便各具一個又曰恻隐之心方是那流行處到得親親仁民愛物方是成就處但盛德便屬之顯諸仁大業便屬之藏諸用
【阙】
<經部,易類,文公易說,卷十
又曰顯諸仁千條萬緒藏諸用隻是一個物事藏諸用是顯諸仁底骨子譬如一樹花此是顯諸仁及至此花結實則方各自成一實方衆花開成共此一樹花共一個性命及至結實成熟後一實又自成一個性命如魚子在腹中時與母共是一性命及子既生則一子自成一性命顯諸仁則千變萬化藏諸用則隻是一個物事一定而不可易張乖崖說公事未判時屬陽已判時屬隂便是此意公事未判生殺輕重皆未定在及已判了更不可易顯諸仁便是繼之者善也藏諸用是成之者性也天下萬物萬事其粲然發見處皆是顯然者然一事自是一事一物自成一物如元亨利貞元亨是發用流行處貞便是流行底骨子流行個甚麽隻是流行那貞而已或曰正如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也先生曰然顯諸仁似恕藏諸用似忠顯諸仁似以貫藏諸用似一水流而為川止而為淵激而為波浪雖所居不同然皆是水也水便是骨子其流處激處皆顯者也顯諸仁如恻隐藏諸用似仁也恻隐羞惡辭遜是非顯諸仁也仁義禮智藏諸用也隻是這一個恻隐随事發見及至成那事時一事各成一仁此便是藏諸用其發用時在這道理中發去及至成這事時又隻是這個道理一事各成一道理此便是業業是事之已成處事未成時不得謂之業盈德是顯諸仁處顯諸仁者德之所以盛藏諸用者業之所以成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此正是顯諸仁藏諸用底時節盛德大業便是顯諸仁藏諸用成就處也又如耳之能聽目之能視口之能言手之能執足之能行此是發用處也畢竟怎生恁地發用釋氏便将這些子來瞞人秀才不識都被他瞞又雲如一叢禾他初生共這一根結成許多苖葉花實共成這一個性命及至結實收成則一粒各成一性命隻管生生不已所謂日新也富有之謂大業言萬物萬事無非得此理所謂富有也日新是隻管運用流行生生不已道家修養有納甲之法他隻用乾坤震兌艮巽共六卦流行運用而不用坎離坎離便是那六卦流行底骨子所以流行運用者隻流行此坎離而已便是顯諸仁藏諸用之說也
顯諸仁【流行發見處】藏諸用【流行發見底物】正如谷喻仁是藏諸用也及發為親親仁民愛物一事又各自成一仁【萬人傑録】
問鼔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荅雲明道兩對極好天地無心而成化聖人有心而無為無心便是不憂成化便是鼓萬物天地鼔萬物亦何嘗有心來【周谟録】
問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天地則任其自然聖人贊化育則不能無憂曰聖人人也安得無憂但聖人之憂憂得恰好不過憂耳【林夔孫録】
天地造化是自然聖人雖生知安行然畢竟是有心去做所以說不與聖人同憂【?淵録】
盛德大業一章先生雲既說盛德大業又說他隻管恁地生去所以接之以生生之謂易又曰又漸漸說去易上去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乾便隻略成一個形象到得坤處便都呈見出許多法來又曰到坤處都細了萬法一齊出見又曰效字如效順效忠效力之效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占出這事變人便依他這個做便通變之謂事看來聖人到這處便說在占上去則此書分明是要占矣隂陽不測之謂神是緫結這一段不測者是在這裡又在那裡便隻是這一個物事走來走去無處不在六十四卦都說了這又說三百八十四爻許多變化都隻是這一個物事周流其間
大極分開隻是兩個隂陽都括盡了天下物事
盛德大業至矣哉隻是說易之理非指聖人而言【吳必大録】易曰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須是如此方得天下事無所不當理會若才工夫不到業無由得大少間措諸事業便有欠阙此便有病【沈僴録】
盛德大業至矣哉是贊歎上面顯諸仁藏諸用自富有至效法是說其理如此用處卻在那極數與通變上面蓋說上面許多底道理要做這般用【黃顯子録】
先說個富有方始說日新此與說宇宙相似先是有這物事了方始相連相續去自富有至效法是說其理如此用處卻在那極數知來與通變上面蓋說上面許多道理要做這用【?淵録】
問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隂陽不測之謂神要思而得之明道提此三句說意是何如曰此三句也是緊要須是看得本文方得問德是得於已底業是發出來底德便是本生生之謂易便是體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便隻是裡面交錯底曰乾坤其易之緼易是一塊乾坤是在裡面往來底聖人作易便是如此又問隂陽不測之謂神便是妙用處曰便是包括許多道理【林夔孫録】
成象之謂乾謂風霆雨露日星隻是個象效法之謂坤效力之效效法則效其形法而可見也【易本義效訓呈與此録異○萬人傑録】
問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曰此依舊隻是隂陽凡屬陽者便隻有個象而已象是方做未成之意便如日月星辰亦無實體隻是個懸象如此效者陳也如今人言效力之效法是一成已定之物如條法亦是一成已定之法可以形狀者乾便略坤便備【吳必大録】
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效呈也如禮記中效犬者左效羊者右之效效順效忠效力也蓋乾隻是成得這個大象坤便呈出他那法來
效法之謂坤到這個坤時都子細詳密了一個是一個模樣效猶呈一似說效羊效犬效馬言呈出許多物大槩乾底隻是做得個形象到得坤底則漸次詳密資始資生於此可見【?淵録】
陳埴問夫子之言性與天道子貢始得聞而歎美之舊時說性與天道便在這文章裡文章處即是天道曰此學禅者之說若此孟子也不用說性善易中也不須說隂陽不測之謂神這道理也着知子貢當初未知得到這裡方始得聞耳【徐?録】
文公易說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