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集上
關燈
小
中
大
,重來憶望樂平生。
又 樂道忘機适本情,遊山玩水眼偏明。
老來不得安閑處,卻使東西南北行。
又 玄教開迷遠世情,世情絕盡道心明。
當初來後無多事,隻為情探有死生。
跋十老圖 十個閑人閑又清,清閑眼看甚分明。
教君試向閑中坐,閑裹功夫是怎生。
礬山先天觀住夏因時勸衆 西南仍有大兵荒,東北安居夏月涼。
宜向此間行吉善,勤修道德嵜香。
又 大劫紛紛到處荒,幸然此地得清涼。
勸君加志修真福,漸覺無為清淨香。
又 曾從先師曆大荒,歸來惟喜此清涼。
幹戈未息先康泰,蓋為人淳德行香。
又 人人未悟性多荒,安得逍逼心地涼。
識破機關歸物外,自然道德自然香。
又 煉性通真意不荒,任教造物變炎涼。
功成跨鶴歸蓬島,留得高名萬古香。
别礬山道友 物外逍遙遠世魔,無為無作保清和。
我來幾度人情熟,大理推窮善者多。
又 抱一無離物外遊,飄飄獨駕大神舟。
茫茫苦海人無數,誰肯灰心上釣鈎。
又 忠言普勸早回頭,勸不回頭陷九幽。
大聖無由提得出,目前認正早吞鈎。
詠先天觀殿後湧金池 作木牌於池面,戒物觸穢耳。
滾滾靈泉歲月深,分毫垢穢莫教侵。
世人隻見無涯水,唯我看時不盡金。
道過燕台清水村馬公宅宿滞雨 扶風邀我動天心,一夜雲生雨作霖。
萬物西成将有信,千金難買一知音。
述懷 學道年探始得成,一番魔過一番新。
頻逢魔處心休變,魔盡才明一點真。
又 七真修德動天顔,一舉玄風過玉關。
水調歌頭朋有驗,大開門戶倚燕山。
崞州赴供三絕 常足軒居恰一年,身心自覺稍安然。
教門使我知難兔,不避迢遙赴醮筵。
又 嶺北風寒自古傳,三冬遠涉雁門川。
道人慈惠堪為寶,度死哀生作善緣。
又 暫别燕城處順堂,代師行化曆他方。
本非留意攀緣動,醮主誠心不可忘。
題墨竹 墨君寫就四時春,葉葉枝枝迥絕塵。
奪得化工權在手,一番拈出一番新。
常足軒中自述 常足軒中山海全,更兼風月伴流年。
人求見者無他語,盡喚長春小洞天。
又 小軒山海盡方全,常足為名佚老年。
好向此間閑自在,更於何處覓壺天。
過晉安府南新莊贈杜道人 六歲出家九十一,一真明透四三七。
今朝幸遇宿緣深,法法俱忘事事畢。
偶得 收拾輪竿罷釣鈎,諸緣頓息便休休。
情忘意滅無多事,彼岸高登不用舟。
又 不迷香餌不吞鈎,便得安閑事事休。
雨笠煙蓑常作伴,清江穩駕一孤舟。
又 好把諸緣一筆鈎,修真須向死前休。
茫茫苦海波濤急,歸去來兮得岸舟。
示衆 塗川九夏清涼坐,祟義三冬自在眠。
隻為從來懷道念,雲遊到處得安然。
又 莫慮年深功未全,一朝行滿自忘眠。
修真非是尋常事,要識然中然不然。
又 普勸高明後學仙,莫貪嗜欲恣高眠。
時時道德相參問,自證元初合自然。
和寂通居士韻 修真功果若機梭,不是虛頭且恁麼。
頓悟寂通無欲處,個中消息自然和。
通仙觀作寄燕山馮公輩 一帶西山總屬燕,燕山堪可度殘年。
吾門本即修真客,來向山中便是仙。
又 也無香餌也無鈎,空設輪竿傍釣舟。
目擊無言知這意,何須苦口勸同流。
贈石殿試 我有清閑欲付人,人無分量敢全真。
石中懷玉還能保,物外逍遙别是春。
過高家鋪 大山心裹小庵兒,暫過何曾一日期。
卻愛洞天人不到,遷延住了許多時。
又 三三兩兩小孩兒,也會擎拳作禮儀。
到處善緣天意順,前程不遠太平時。
又 隻因靜處見嬰兒,試問行人何日知。
功滿三千方際會,行成八百遇佳時。
過渾源亂嶺關 下冬一日出礬山,三九初行亂嶺關。
會衆送迎多歎息,道人難處也開顔。
又 時當歲久曆西山,才過關來又一關。
寒氣着須真老相,朔風吹面似童顔。
又 九九嚴凝雪滿山,恰如韓子渡藍關。
一行道衆真堪畫,雪鬓霜髯變老顔。
嶽神山小亭詩二絕 萬仞峰前一小亭,橫眠正坐眼中明。
目前大道人難見,終日逍遙自快情。
又 萬仞峰前一草庵,終朝興味坐偏甘。
有人來話人間事,閉目無言到晚參。
懷仁縣年日作 去年崇義添新歲,今日懷仁換舊年。
更過周天十二度,賀正甚處再團圓。
嶂州南陽村紫微觀和移刺中書陳秀玉韻 三教雖同人不同,既言西是必非東。
目前便是分明處,了一真通不二宮。
崇真觀劉講師請齋 初過鴉門逢地角,漸臨滹水見天涯。
如今反作中原地,四海和同即一家。
乙未暮春,因過交城縣秀野園,有詩三絕,以廣其秀野之意。
秀野新城當亂離,覃君好事特然奇。
園中花木俱非俗,家内兒童盡賦詩。
又 暮春秀野正當時,桑下妖紅别是奇。
兩事不偏誰得悟,圓明消息少人知。
又 因遊秀野過疏籬,入眼堪憐錦樹奇。
若解村東王老意,請公休記百花詩。
因得平遙縣清虛觀 每求淡薄念深山,卻得清虛佚老顔。
古柏靜觀堪作伴,無心無慮四時閑。
潞州東北吳兒谷口,黎涉二縣長官、會首,接送往來,不緻有失,兼立觀同積福行耳。
書來,以詩回答。
南北縱橫千裡山,君當要路涉黎間。
幸臨權勢宜方便,接引行人出險關。
贈斬寶童 蓬頭日用道心堅,好伴高公作小仙。
外學應緣除四相,内修活業保三田。
忻州張同知見請,未能即應,以詩答之。
平遙暫别到平陽,一個身軀幾處忙。
常恨功虧無變化,不能普照應諸方。
乙未季秋至介休縣洪山明霞觀作 洪山佳景洞天幽,下枕清岩瀑布流。
更上高原三四裡,興來閑步到泉頭。
過汾州義常村靈源觀土埪宿 土洞彎跧可避乖,寒冬打睡日高齋。
有時暴客專相訪,更入深埪不出來。
太原、平陽兩路經遊,迎送者無間斷。
兩路應緣春複秋,來迎去送暫無休。
人心不讓汾陽水,伴我西南直到頭。
詠河津紫金山老君峰 我來親筆記行蹤,四顧山河是要沖。
仙境清高名自古,至今呼作老君峰。
過河津士庶求詩 洪波三面北圍山,中建津城禹稷間。
道過相邀連信速,滿川香火盡開顔。
與西岩張閑話 莫問林泉莫問山,清虛都在片心間。
若能常把人情遠,遠盡人情便是閑。
題新張村庵 身輕豈慮天涯遠,性靜何愁地角賒。
京兆歸來當仲夏,清庵快意日将斜。
答楊漢卿 青霄有路果能攀,要識真閑非等閑。
情性磨聾離四相,
又 樂道忘機适本情,遊山玩水眼偏明。
老來不得安閑處,卻使東西南北行。
又 玄教開迷遠世情,世情絕盡道心明。
當初來後無多事,隻為情探有死生。
跋十老圖 十個閑人閑又清,清閑眼看甚分明。
教君試向閑中坐,閑裹功夫是怎生。
礬山先天觀住夏因時勸衆 西南仍有大兵荒,東北安居夏月涼。
宜向此間行吉善,勤修道德嵜香。
又 大劫紛紛到處荒,幸然此地得清涼。
勸君加志修真福,漸覺無為清淨香。
又 曾從先師曆大荒,歸來惟喜此清涼。
幹戈未息先康泰,蓋為人淳德行香。
又 人人未悟性多荒,安得逍逼心地涼。
識破機關歸物外,自然道德自然香。
又 煉性通真意不荒,任教造物變炎涼。
功成跨鶴歸蓬島,留得高名萬古香。
别礬山道友 物外逍遙遠世魔,無為無作保清和。
我來幾度人情熟,大理推窮善者多。
又 抱一無離物外遊,飄飄獨駕大神舟。
茫茫苦海人無數,誰肯灰心上釣鈎。
又 忠言普勸早回頭,勸不回頭陷九幽。
大聖無由提得出,目前認正早吞鈎。
詠先天觀殿後湧金池 作木牌於池面,戒物觸穢耳。
滾滾靈泉歲月深,分毫垢穢莫教侵。
世人隻見無涯水,唯我看時不盡金。
道過燕台清水村馬公宅宿滞雨 扶風邀我動天心,一夜雲生雨作霖。
萬物西成将有信,千金難買一知音。
述懷 學道年探始得成,一番魔過一番新。
頻逢魔處心休變,魔盡才明一點真。
又 七真修德動天顔,一舉玄風過玉關。
水調歌頭朋有驗,大開門戶倚燕山。
崞州赴供三絕 常足軒居恰一年,身心自覺稍安然。
教門使我知難兔,不避迢遙赴醮筵。
又 嶺北風寒自古傳,三冬遠涉雁門川。
道人慈惠堪為寶,度死哀生作善緣。
又 暫别燕城處順堂,代師行化曆他方。
本非留意攀緣動,醮主誠心不可忘。
題墨竹 墨君寫就四時春,葉葉枝枝迥絕塵。
奪得化工權在手,一番拈出一番新。
常足軒中自述 常足軒中山海全,更兼風月伴流年。
人求見者無他語,盡喚長春小洞天。
又 小軒山海盡方全,常足為名佚老年。
好向此間閑自在,更於何處覓壺天。
過晉安府南新莊贈杜道人 六歲出家九十一,一真明透四三七。
今朝幸遇宿緣深,法法俱忘事事畢。
偶得 收拾輪竿罷釣鈎,諸緣頓息便休休。
情忘意滅無多事,彼岸高登不用舟。
又 不迷香餌不吞鈎,便得安閑事事休。
雨笠煙蓑常作伴,清江穩駕一孤舟。
又 好把諸緣一筆鈎,修真須向死前休。
茫茫苦海波濤急,歸去來兮得岸舟。
示衆 塗川九夏清涼坐,祟義三冬自在眠。
隻為從來懷道念,雲遊到處得安然。
又 莫慮年深功未全,一朝行滿自忘眠。
修真非是尋常事,要識然中然不然。
又 普勸高明後學仙,莫貪嗜欲恣高眠。
時時道德相參問,自證元初合自然。
和寂通居士韻 修真功果若機梭,不是虛頭且恁麼。
頓悟寂通無欲處,個中消息自然和。
通仙觀作寄燕山馮公輩 一帶西山總屬燕,燕山堪可度殘年。
吾門本即修真客,來向山中便是仙。
又 也無香餌也無鈎,空設輪竿傍釣舟。
目擊無言知這意,何須苦口勸同流。
贈石殿試 我有清閑欲付人,人無分量敢全真。
石中懷玉還能保,物外逍遙别是春。
過高家鋪 大山心裹小庵兒,暫過何曾一日期。
卻愛洞天人不到,遷延住了許多時。
又 三三兩兩小孩兒,也會擎拳作禮儀。
到處善緣天意順,前程不遠太平時。
又 隻因靜處見嬰兒,試問行人何日知。
功滿三千方際會,行成八百遇佳時。
過渾源亂嶺關 下冬一日出礬山,三九初行亂嶺關。
會衆送迎多歎息,道人難處也開顔。
又 時當歲久曆西山,才過關來又一關。
寒氣着須真老相,朔風吹面似童顔。
又 九九嚴凝雪滿山,恰如韓子渡藍關。
一行道衆真堪畫,雪鬓霜髯變老顔。
嶽神山小亭詩二絕 萬仞峰前一小亭,橫眠正坐眼中明。
目前大道人難見,終日逍遙自快情。
又 萬仞峰前一草庵,終朝興味坐偏甘。
有人來話人間事,閉目無言到晚參。
懷仁縣年日作 去年崇義添新歲,今日懷仁換舊年。
更過周天十二度,賀正甚處再團圓。
嶂州南陽村紫微觀和移刺中書陳秀玉韻 三教雖同人不同,既言西是必非東。
目前便是分明處,了一真通不二宮。
崇真觀劉講師請齋 初過鴉門逢地角,漸臨滹水見天涯。
如今反作中原地,四海和同即一家。
乙未暮春,因過交城縣秀野園,有詩三絕,以廣其秀野之意。
秀野新城當亂離,覃君好事特然奇。
園中花木俱非俗,家内兒童盡賦詩。
又 暮春秀野正當時,桑下妖紅别是奇。
兩事不偏誰得悟,圓明消息少人知。
又 因遊秀野過疏籬,入眼堪憐錦樹奇。
若解村東王老意,請公休記百花詩。
因得平遙縣清虛觀 每求淡薄念深山,卻得清虛佚老顔。
古柏靜觀堪作伴,無心無慮四時閑。
潞州東北吳兒谷口,黎涉二縣長官、會首,接送往來,不緻有失,兼立觀同積福行耳。
書來,以詩回答。
南北縱橫千裡山,君當要路涉黎間。
幸臨權勢宜方便,接引行人出險關。
贈斬寶童 蓬頭日用道心堅,好伴高公作小仙。
外學應緣除四相,内修活業保三田。
忻州張同知見請,未能即應,以詩答之。
平遙暫别到平陽,一個身軀幾處忙。
常恨功虧無變化,不能普照應諸方。
乙未季秋至介休縣洪山明霞觀作 洪山佳景洞天幽,下枕清岩瀑布流。
更上高原三四裡,興來閑步到泉頭。
過汾州義常村靈源觀土埪宿 土洞彎跧可避乖,寒冬打睡日高齋。
有時暴客專相訪,更入深埪不出來。
太原、平陽兩路經遊,迎送者無間斷。
兩路應緣春複秋,來迎去送暫無休。
人心不讓汾陽水,伴我西南直到頭。
詠河津紫金山老君峰 我來親筆記行蹤,四顧山河是要沖。
仙境清高名自古,至今呼作老君峰。
過河津士庶求詩 洪波三面北圍山,中建津城禹稷間。
道過相邀連信速,滿川香火盡開顔。
與西岩張閑話 莫問林泉莫問山,清虛都在片心間。
若能常把人情遠,遠盡人情便是閑。
題新張村庵 身輕豈慮天涯遠,性靜何愁地角賒。
京兆歸來當仲夏,清庵快意日将斜。
答楊漢卿 青霄有路果能攀,要識真閑非等閑。
情性磨聾離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