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集上
關燈
小
中
大
清和真人尹志平撰
七言絕句
金山
自宣德州至田相公營,約七八千裡,乃金山之北也。
西北行程近八千,卻成南下過金山。
金山更向西南望,才見陰山缥缈間。
又 曾從神仙日下遊,五千裡外水分頭。
時人隻解東溟注,不見長河西北流。
又 西出陰山萬裡多,一重山外一重河。
大河五次親曾渡,餘外山河未見他。
過大石林牙契丹國 大石是契丹語,學士名,林牙是小名。
中原呼大石林牙為國号。
遼因金破失家鄉,西走番戎萬裡疆。
十載經營無定止,卻來此地務農桑。
又 群雄戰力得農桑,大石林牙号國王。
幾帝聚兵成百萬,到今衰落亦城荒。
西域物熟,節氣比中原較早,故記之。
止渴黃梅已得嘗,充饑素椹又持将。
時當小滿才初夏,椹熟梅黃麥亦黃。
師适有他往,而雲水高人踵門者日無一二,因作此。
師去交朋來往稀,知心還似不相知。
胸中有志忘人事,與我真情正所宜。
唯太守家李提控日逐一過 此道難行步步高,時人見者謾徒勞。
隴西道友知何意,忙裹偷閑日一遭。
自詠 世念如今已不生,惟思道德未精誠。
蒙師訓教經千百,是處無過苦己行。
段公覓得小魚放生 乞得纖鱗兔受烹,放歸溪水任遊行。
莫言他日成鲸去,目下從容也暢情。
寶玄堂作 出門開眼見西山,隻為緣輕未得還。
身在葆光雖散誕,此心常憶白雲間。
和陳學士 西山終日有雲煙,隻為人心未了然。
誰肯回頭林下問,本來面目是真仙。
和趙講師 休向心田挂一毫,囑君四句記來牢。
衆中不見他人過,便許先生道德高。
劉宣差病索詩 欲求輕健得安然,試伴長春向寶玄。
百日消疏如肯受,他年骨壯自神全, 蒙師旨去山東,别燕京,偶得-絕 西域歸來萬裡餘,區區尚未得幽居。
他時若到安閑處,靜掩柴扉不出廬。
和王道錄 物物知空任去來,頭頭心上覺花開。
是非過耳休重問,道德終身莫下懷。
又 教風普振遇長春,豈擇官寮與士民。
個個攜将歸紫府,人人點化出紅塵。
真人有天上人間,四絕依韻奉和 天上真仙無事忙,人間愚昧自相妨。
不知心是根源主,終日空勞禮十方。
又 天上群仙心本同,人間萬法總虛空。
不知道德渾淪妙,猶自談西與說東。
又 天上莊嚴道力成,人間法像善經營。
不知上聖垂方便,執性昏昧幾個明。
又 天上真功達者稀,人間立像要歸依。
若人頓悟無生理,便是吾門最上機。
燕京會首問作福 作福須從損己求,修真隻要肯心休。
古今賢達無多事,福慧雙全第一流。
自詠 自顧微軀劣弱多,尋常五髒卻安和。
雖然未達青霄去,幸免今生苦戰魔。
又 人羨剛強是俊英,我憐柔弱得全生。
試觀舉世貪名者,盡在塵中苦戰争。
又 受教師真三十年,幾回責我不周全。
暗中速改即成老,死上頭來尚未圓。
寶玄堂下得房二間 兩間靜室一間空,片席安眠樂在中。
莫怪忘貧随分過,都緣造道未精通。
又 暖室明窗我則眠,返思天下有餘寒。
三冬誰得優遊過,多被刀兵歲歲殘。
又 靜室安居明更清,等閑不惹世間情。
從他外景魔千遍,一片真心不解驚。
又 本來一點最孤靈,染着人情萬事生。
欲要歸根清淨去,應須返樸入圓成。
又 用時行道學長春,舍則潛心默契真。
一性既通非内外,兩般消息沒疏親。
又 苦思奇句竟何争,無礙狂吟信筆成。
樂性發言聊暢道,興來自得不求名。
禅子出示墨竹圖索詩 收得黃山三兩竿,展開付與道人看。
任他塵世光陰急,不識榮枯與歲寒。
道友索茶 爽氣自生常灑落,睡魔戰退得清涼。
有為終是歸生滅,無事天然定久長。
登高 白露零時秋意深,紛紛紅葉墜寒林。
黃花亭上三般樂,把酒高歌遣興吟。
自省好靜 從來辯正在人先,睹事征求訪妙玄。
今日始知當日錯,忘言忘我性方全。
又 每見恣情招橫禍,未聞至道惹非災。
古今仙分緣何得,都是存心靜處來。
寶玄堂月下聞腰 燕山空闊夜彌清,坐聽征鴻一兩聲。
豪客營營心有着,幽人寂寂耳偏明。
又 寶玄秋後轉加清,靜夜沉沉聞雁聲。
默坐睡魔難着摸,月光心竅兩分明。
看雞冠花 群紅十日多零落,純紫三秋尚耐風。
莫似閑花看一例,性根察受不相同。
贈陳學士 談論各處見解,未知實際。
人間口鼓未能窮,出世清談與個中。
誰解窗朋猶紙隔,外頭裹面兩般風。
吳學士呈真人詩五篇和之 幸為男子長中州,好占仙标第一俦。
學取龐君并許氏,全家輕舉免荒丘。
又 一身本分樂幽居,免卻人間虛過譽。
性靜自然通正教,心閑何必苦看書。
又 修真無志望天然,推了明年又一年。
隻待陰公傳的信,此時何處覓神仙。
又 人無決烈不能閑,暮去朝來鬓漸斑。
都道林泉堪養道,古今幾個到家山。
天長觀作 浮名輕染即成魔,況複人情事轉多。
着景因循無決斷,前程終久待如何。
陳學士覓冠簪詩 愛與人交心見心,等閑未肯許冠簪。
先生骨相非塵俗,林下何時肯重尋。
燕京劉會首出家,要住西山上方雲峰觀,贈詩二首。
教在幽燕大闡開,度人千萬會中來。
唯君得味心先覺,靜住西山更莫回。
又 入道彭城最有緣,專投誓狀叩重玄。
而今便作雲峰主,未到蓬萊已是仙。
寶玄堂偶得 看破身空萬法空,寂然不動感而通。
真常應物渾無礙,變化神靈顯聖功。
又 日逐東生西複沉,浮雲短景更相侵。
行年六十老将至,但向虛齋寶寸陰。
捉住無明 莫縱無明業火生,無明起處是真情。
觸來看破無明妙,便把無明作我明。
修行五更頌 晚參罷後一更初,收拾靈光入太虛。
耳内不聞塵事亂,性中寂寂樂無餘。
又 二更寂寂樂真閑,一氣綿綿任往還。
行滿三田陰鬼滅,功成九轉列仙班。
又 三更三點一陽生,六甲三元五氣清。
不是性根超造化,如何命寶得圓成。
又 四更魔退罷驅兵,穩睡安眠賀太平。
夢裹分明無所着,覺來依舊有餘清。
又 五更五點五更殘,一志堅剛靜若山。
休道神仙無處覓,長生隻在寸心問。
苦辭真人往缙山 大劫紛紛尚未安,辭師别衆鐵心肝。
道人決烈将何喻,死到頭來更是難。
甲申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辭師,會劉便宜留數日,以數騎送至缙山道院。
數騎翩翩别古
西北行程近八千,卻成南下過金山。
金山更向西南望,才見陰山缥缈間。
又 曾從神仙日下遊,五千裡外水分頭。
時人隻解東溟注,不見長河西北流。
又 西出陰山萬裡多,一重山外一重河。
大河五次親曾渡,餘外山河未見他。
過大石林牙契丹國 大石是契丹語,學士名,林牙是小名。
中原呼大石林牙為國号。
遼因金破失家鄉,西走番戎萬裡疆。
十載經營無定止,卻來此地務農桑。
又 群雄戰力得農桑,大石林牙号國王。
幾帝聚兵成百萬,到今衰落亦城荒。
西域物熟,節氣比中原較早,故記之。
止渴黃梅已得嘗,充饑素椹又持将。
時當小滿才初夏,椹熟梅黃麥亦黃。
師适有他往,而雲水高人踵門者日無一二,因作此。
師去交朋來往稀,知心還似不相知。
胸中有志忘人事,與我真情正所宜。
唯太守家李提控日逐一過 此道難行步步高,時人見者謾徒勞。
隴西道友知何意,忙裹偷閑日一遭。
自詠 世念如今已不生,惟思道德未精誠。
蒙師訓教經千百,是處無過苦己行。
段公覓得小魚放生 乞得纖鱗兔受烹,放歸溪水任遊行。
莫言他日成鲸去,目下從容也暢情。
寶玄堂作 出門開眼見西山,隻為緣輕未得還。
身在葆光雖散誕,此心常憶白雲間。
和陳學士 西山終日有雲煙,隻為人心未了然。
誰肯回頭林下問,本來面目是真仙。
和趙講師 休向心田挂一毫,囑君四句記來牢。
衆中不見他人過,便許先生道德高。
劉宣差病索詩 欲求輕健得安然,試伴長春向寶玄。
百日消疏如肯受,他年骨壯自神全, 蒙師旨去山東,别燕京,偶得-絕 西域歸來萬裡餘,區區尚未得幽居。
他時若到安閑處,靜掩柴扉不出廬。
和王道錄 物物知空任去來,頭頭心上覺花開。
是非過耳休重問,道德終身莫下懷。
又 教風普振遇長春,豈擇官寮與士民。
個個攜将歸紫府,人人點化出紅塵。
真人有天上人間,四絕依韻奉和 天上真仙無事忙,人間愚昧自相妨。
不知心是根源主,終日空勞禮十方。
又 天上群仙心本同,人間萬法總虛空。
不知道德渾淪妙,猶自談西與說東。
又 天上莊嚴道力成,人間法像善經營。
不知上聖垂方便,執性昏昧幾個明。
又 天上真功達者稀,人間立像要歸依。
若人頓悟無生理,便是吾門最上機。
燕京會首問作福 作福須從損己求,修真隻要肯心休。
古今賢達無多事,福慧雙全第一流。
自詠 自顧微軀劣弱多,尋常五髒卻安和。
雖然未達青霄去,幸免今生苦戰魔。
又 人羨剛強是俊英,我憐柔弱得全生。
試觀舉世貪名者,盡在塵中苦戰争。
又 受教師真三十年,幾回責我不周全。
暗中速改即成老,死上頭來尚未圓。
寶玄堂下得房二間 兩間靜室一間空,片席安眠樂在中。
莫怪忘貧随分過,都緣造道未精通。
又 暖室明窗我則眠,返思天下有餘寒。
三冬誰得優遊過,多被刀兵歲歲殘。
又 靜室安居明更清,等閑不惹世間情。
從他外景魔千遍,一片真心不解驚。
又 本來一點最孤靈,染着人情萬事生。
欲要歸根清淨去,應須返樸入圓成。
又 用時行道學長春,舍則潛心默契真。
一性既通非内外,兩般消息沒疏親。
又 苦思奇句竟何争,無礙狂吟信筆成。
樂性發言聊暢道,興來自得不求名。
禅子出示墨竹圖索詩 收得黃山三兩竿,展開付與道人看。
任他塵世光陰急,不識榮枯與歲寒。
道友索茶 爽氣自生常灑落,睡魔戰退得清涼。
有為終是歸生滅,無事天然定久長。
登高 白露零時秋意深,紛紛紅葉墜寒林。
黃花亭上三般樂,把酒高歌遣興吟。
自省好靜 從來辯正在人先,睹事征求訪妙玄。
今日始知當日錯,忘言忘我性方全。
又 每見恣情招橫禍,未聞至道惹非災。
古今仙分緣何得,都是存心靜處來。
寶玄堂月下聞腰 燕山空闊夜彌清,坐聽征鴻一兩聲。
豪客營營心有着,幽人寂寂耳偏明。
又 寶玄秋後轉加清,靜夜沉沉聞雁聲。
默坐睡魔難着摸,月光心竅兩分明。
看雞冠花 群紅十日多零落,純紫三秋尚耐風。
莫似閑花看一例,性根察受不相同。
贈陳學士 談論各處見解,未知實際。
人間口鼓未能窮,出世清談與個中。
誰解窗朋猶紙隔,外頭裹面兩般風。
吳學士呈真人詩五篇和之 幸為男子長中州,好占仙标第一俦。
學取龐君并許氏,全家輕舉免荒丘。
又 一身本分樂幽居,免卻人間虛過譽。
性靜自然通正教,心閑何必苦看書。
又 修真無志望天然,推了明年又一年。
隻待陰公傳的信,此時何處覓神仙。
又 人無決烈不能閑,暮去朝來鬓漸斑。
都道林泉堪養道,古今幾個到家山。
天長觀作 浮名輕染即成魔,況複人情事轉多。
着景因循無決斷,前程終久待如何。
陳學士覓冠簪詩 愛與人交心見心,等閑未肯許冠簪。
先生骨相非塵俗,林下何時肯重尋。
燕京劉會首出家,要住西山上方雲峰觀,贈詩二首。
教在幽燕大闡開,度人千萬會中來。
唯君得味心先覺,靜住西山更莫回。
又 入道彭城最有緣,專投誓狀叩重玄。
而今便作雲峰主,未到蓬萊已是仙。
寶玄堂偶得 看破身空萬法空,寂然不動感而通。
真常應物渾無礙,變化神靈顯聖功。
又 日逐東生西複沉,浮雲短景更相侵。
行年六十老将至,但向虛齋寶寸陰。
捉住無明 莫縱無明業火生,無明起處是真情。
觸來看破無明妙,便把無明作我明。
修行五更頌 晚參罷後一更初,收拾靈光入太虛。
耳内不聞塵事亂,性中寂寂樂無餘。
又 二更寂寂樂真閑,一氣綿綿任往還。
行滿三田陰鬼滅,功成九轉列仙班。
又 三更三點一陽生,六甲三元五氣清。
不是性根超造化,如何命寶得圓成。
又 四更魔退罷驅兵,穩睡安眠賀太平。
夢裹分明無所着,覺來依舊有餘清。
又 五更五點五更殘,一志堅剛靜若山。
休道神仙無處覓,長生隻在寸心問。
苦辭真人往缙山 大劫紛紛尚未安,辭師别衆鐵心肝。
道人決烈将何喻,死到頭來更是難。
甲申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辭師,會劉便宜留數日,以數騎送至缙山道院。
數騎翩翩别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