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部
關燈
小
中
大
子
一名木蜜
潤,解酒
甘平。
止渴除煩,潤五髒,解酒毒(葛根解酒毒,而發散不如枳。
屋外有枳樹,屋内釀酒多不佳。
趙以得治酒毒、房勞病熱者,加葛根于補氣血藥中,一貼微汗,反解怠,熱如故。
知氣血虛,不禁葛根之散也,必得枳方可,偶得幹者加入即愈。
《東坡集》曰:楊穎臣病消渴,日飲水數鬥,飯亦倍進,小便頻數,服消渴藥,日甚。
延張肱診之,笑曰:君幾誤死,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作十許丸,枳子煎湯吞之遂愈。
問其故,肱曰:消渴消中,皆脾弱腎敗、土不制水而成。
今穎臣脾脈極熱,腎脈不衰,當由酒果過度,積熱在脾,所以多食多飲,飲多溲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
麝香壞酒果,枳能勝酒,故假二物以去其酒果之毒也。
雷曰:凡使麝香,用當門子尤妙)。
俗名雞距,以實拳曲如雞距。
蜀呼為棘枸。
經霜黃赤,甚甘。
其葉入酒,酒化為水。
胡桃 補命門,肉潤,皮澀 味甘氣熱。
皮澀(皮斂肺定喘,固腎澀精。
今藥中罕用,昂謂若用之,當勝金櫻、蓮須也)肉潤,皮汁青黑,屬水入腎。
通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補氣養血。
佐補骨脂,一木一火,大補下焦(胡桃屬木,破故紙屬火,有木火相生之妙。
古雲:黃柏無知母,破故紙無胡桃,猶水母之無蝦也。
時珍曰:三焦者,無氣之别使;命門者,三焦之本原。
命門指所居之府而言,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所治之部而名,為出納、腐熟之司。
一為體,一為用也。
其體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節兩腎中央,系着于脊,下通二腎,上通心、肺貫腦。
為生命之源,相火之生,精氣之府,人物皆有之。
生人生物,皆由此出。
《内經》所謂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也。
《難經》誤以右腎為命門。
高陽生承謬脈訣,至朱肱、陳言、戴起宗始辟之。
夫腎命相通,藏精而惡燥,胡桃頗類其狀。
汁青黑,故入北方,佐破故紙,潤燥而調血,使精氣内充,血脈通利,諸疾自除矣。
男女交媾,皆禀此命火而結胎。
人之窮通壽夭,皆根于此),三焦通利,故上而虛寒喘嗽(能溫肺化痰。
洪邁有痰疾,晚對上谕以胡桃三枚、姜三片,卧時嚼服,即飲湯,複嚼姜、桃如前數,靜卧必愈。
邁如旨服,旦而痰消嗽止。
洪輯幼子病痰喘,夢觀音令服人參胡桃湯,服之而愈。
明日剝去皮,喘複作,仍連皮用,信宿而瘳。
蓋皮能斂肺也。
胡桃、蔥白、姜、茶等分,搗煎,能發汗散寒),下而腰腳虛痛(能補腎),内而心腹諸痛,外而瘡腫諸毒(能調中和營),皆可除也。
然動風痰,助腎火(連皮同燒細嚼三枚,能久戰),有痰火積熱者,少服。
油者有毒,故殺蟲治瘡。
殼外青皮,壓油烏髭發。
潤燥養血去皮用,斂澀連皮用。
龍眼肉 補心脾 甘溫歸脾。
益脾長智(一名益智),養心補血(心為脾母),故歸脾湯用之。
治思慮勞心脾,及湯風下血(心生血,脾統血。
思慮過多,則心脾傷而血耗,緻有健忘、怔忡、驚悸諸病。
歸脾湯能引血歸脾而生補之。
腸風亦由血不歸脾而妄行)。
荔枝核 宣散寒濕 甘澀而溫。
入肝腎。
散滞氣,辟寒邪。
治胃脘痛,婦人血氣痛(存性五錢,香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鹽湯或米飲下,名蠲痛散。
單服、醋湯下,亦效)。
其實雙結,核似睾丸(睾音臯,腎子也)故治疝卵腫,有述類象形之義(存性,酒調服,加茴香、青皮,各炒為末,酒服亦良)。
殼發痘瘡,燒存性用。
荔枝連殼研,止呃逆(生荔枝多食則醉,以殼浸水解之。
此即食物不消,還以本物解之之義)。
榧實 潤肺 甘澀。
潤肺(《本草》未嘗言潤,然潤劑也。
故寇氏雲:多食潤腸)殺蟲(有蟲積者,宜上旬日日食之,食一斤,蟲乃絕)。
海松子 潤燥 甘溫。
潤肺溫胃,散水除風。
治咳嗽(松子一兩,胡桃二兩,煉蜜和服,治肺燥咳嗽) 虛秘(同柏子仁、麻仁,溶蠟為丸,名三仁丸)。
出遼東雲南,松須五鬣。
落花生 補脾潤肺 辛能潤肺,香能舒脾。
果中佳品,出閩廣。
藤生花,落地而結實,故名(按:落花生《本草》未收,本無當醫藥之用,然能益脾潤肺,實佳果也。
因世人謗之者多,附見于此,明其
止渴除煩,潤五髒,解酒毒(葛根解酒毒,而發散不如枳。
屋外有枳樹,屋内釀酒多不佳。
趙以得治酒毒、房勞病熱者,加葛根于補氣血藥中,一貼微汗,反解怠,熱如故。
知氣血虛,不禁葛根之散也,必得枳方可,偶得幹者加入即愈。
《東坡集》曰:楊穎臣病消渴,日飲水數鬥,飯亦倍進,小便頻數,服消渴藥,日甚。
延張肱診之,笑曰:君幾誤死,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作十許丸,枳子煎湯吞之遂愈。
問其故,肱曰:消渴消中,皆脾弱腎敗、土不制水而成。
今穎臣脾脈極熱,腎脈不衰,當由酒果過度,積熱在脾,所以多食多飲,飲多溲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
麝香壞酒果,枳能勝酒,故假二物以去其酒果之毒也。
雷曰:凡使麝香,用當門子尤妙)。
俗名雞距,以實拳曲如雞距。
蜀呼為棘枸。
經霜黃赤,甚甘。
其葉入酒,酒化為水。
胡桃 補命門,肉潤,皮澀 味甘氣熱。
皮澀(皮斂肺定喘,固腎澀精。
今藥中罕用,昂謂若用之,當勝金櫻、蓮須也)肉潤,皮汁青黑,屬水入腎。
通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補氣養血。
佐補骨脂,一木一火,大補下焦(胡桃屬木,破故紙屬火,有木火相生之妙。
古雲:黃柏無知母,破故紙無胡桃,猶水母之無蝦也。
時珍曰:三焦者,無氣之别使;命門者,三焦之本原。
命門指所居之府而言,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所治之部而名,為出納、腐熟之司。
一為體,一為用也。
其體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節兩腎中央,系着于脊,下通二腎,上通心、肺貫腦。
為生命之源,相火之生,精氣之府,人物皆有之。
生人生物,皆由此出。
《内經》所謂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也。
《難經》誤以右腎為命門。
高陽生承謬脈訣,至朱肱、陳言、戴起宗始辟之。
夫腎命相通,藏精而惡燥,胡桃頗類其狀。
汁青黑,故入北方,佐破故紙,潤燥而調血,使精氣内充,血脈通利,諸疾自除矣。
男女交媾,皆禀此命火而結胎。
人之窮通壽夭,皆根于此),三焦通利,故上而虛寒喘嗽(能溫肺化痰。
洪邁有痰疾,晚對上谕以胡桃三枚、姜三片,卧時嚼服,即飲湯,複嚼姜、桃如前數,靜卧必愈。
邁如旨服,旦而痰消嗽止。
洪輯幼子病痰喘,夢觀音令服人參胡桃湯,服之而愈。
明日剝去皮,喘複作,仍連皮用,信宿而瘳。
蓋皮能斂肺也。
胡桃、蔥白、姜、茶等分,搗煎,能發汗散寒),下而腰腳虛痛(能補腎),内而心腹諸痛,外而瘡腫諸毒(能調中和營),皆可除也。
然動風痰,助腎火(連皮同燒細嚼三枚,能久戰),有痰火積熱者,少服。
油者有毒,故殺蟲治瘡。
殼外青皮,壓油烏髭發。
潤燥養血去皮用,斂澀連皮用。
龍眼肉 補心脾 甘溫歸脾。
益脾長智(一名益智),養心補血(心為脾母),故歸脾湯用之。
治思慮勞心脾,及湯風下血(心生血,脾統血。
思慮過多,則心脾傷而血耗,緻有健忘、怔忡、驚悸諸病。
歸脾湯能引血歸脾而生補之。
腸風亦由血不歸脾而妄行)。
荔枝核 宣散寒濕 甘澀而溫。
入肝腎。
散滞氣,辟寒邪。
治胃脘痛,婦人血氣痛(存性五錢,香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鹽湯或米飲下,名蠲痛散。
單服、醋湯下,亦效)。
其實雙結,核似睾丸(睾音臯,腎子也)故治疝卵腫,有述類象形之義(存性,酒調服,加茴香、青皮,各炒為末,酒服亦良)。
殼發痘瘡,燒存性用。
荔枝連殼研,止呃逆(生荔枝多食則醉,以殼浸水解之。
此即食物不消,還以本物解之之義)。
榧實 潤肺 甘澀。
潤肺(《本草》未嘗言潤,然潤劑也。
故寇氏雲:多食潤腸)殺蟲(有蟲積者,宜上旬日日食之,食一斤,蟲乃絕)。
海松子 潤燥 甘溫。
潤肺溫胃,散水除風。
治咳嗽(松子一兩,胡桃二兩,煉蜜和服,治肺燥咳嗽) 虛秘(同柏子仁、麻仁,溶蠟為丸,名三仁丸)。
出遼東雲南,松須五鬣。
落花生 補脾潤肺 辛能潤肺,香能舒脾。
果中佳品,出閩廣。
藤生花,落地而結實,故名(按:落花生《本草》未收,本無當醫藥之用,然能益脾潤肺,實佳果也。
因世人謗之者多,附見于此,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