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部藥隊

關燈
歸炒極黑,能治血血痢,炒焦則味苦,苦則澀血也。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白芍藥 〔害〕酸寒收斂,凡胃弱中寒作洩,腹中冷痛,及胃中覺冷等症,當禁。

    傷寒病在上焦之陽結忌用,血虛有熱者宜之。

    産後酒炒用,又曰産後忌用。

     丹溪曰:以其酸寒,伐生發之氣也。

    必不得已,酒炒用之可耳。

    時珍曰:産後肝血已虛,不可更瀉也。

    惡芒硝、石斛,畏硝石、鼈甲、小薊,反藜蘆。

     案:肝髒病患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

    朱顔注。

     〔利〕苦酸微寒,斂肺而涼血,制肝以安脾。

    心主血,涼血故補心,酸收而守其液也。

     及一切血病。

    同白術補脾,同參補氣,同歸地補血,同川芎瀉肝,同甘草名芍藥甘草湯,止腹痛。

    蓋腹痛,因營氣不從,逆于肉裡故也。

     〔修治〕八九月取根曬幹,用竹刀刮去皮并頭,锉切細,蜜水拌蒸。

    今多生用單瓣花者入藥。

    用酒炒制寒,醋炒行血。

    下痢後重不炒用。

    多服則損人目。

    汗多人服之,亦損元氣,夭人,為其淡而滲也。

    中寒者勿服。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茯苓神 〔害〕功專行水伐腎。

    病患腎虛,小便自利或不禁,虛寒精滑及陰虧而小便不利者,皆勿妄投。

    茯苓赤筋,若誤服之,令人瞳子并黑睛點小兼盲目。

    二茯俱惡白蔹,畏地榆、秦艽、鼈甲,忌米醋酸物、雄黃等。

    馬蔺為使。

     〔利〕味甘平淡,治與茯苓同功。

    入心之用居多,交心腎而安神、定志、開心、益智,療心虛驚悸,多恚善忘。

     〔修治〕搗細,于水盆中攪濁,浮者濾去之,曝幹切用。

    須于二八月采取陰幹。

    凡用去心。

    甯心用辰砂拌。

     按《神農本草經》止言茯苓,《别錄》始分茯神。

    茯神中守,而茯苓下利,白者入肺、膀胱氣分,赤者入心、小腸。

     茯苓木,又名黃松節,即茯神中心。

    松節散,乳香木瓜湯,治一切筋攣疼痛。

    乳香能伸筋,木瓜舒筋也。

     茯神心木,甯心神,療諸筋攣縮,偏風斜,心掣健忘。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豬心血 〔害〕宰豬驚氣入心,絕氣歸肝,俱不可多食。

     〔利〕用作補心藥之向導,蓋取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之意。

     〔修治〕用竹刀将豬心剖開取出,拌炒補心藥丹參之類。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琥珀 〔害〕淡滲傷陰,凡陰虛内熱,火炎水虧者,勿服。

    若血少而小便不利者,服之反緻燥急之苦。

     〔利〕甘平入心、肝、肺、膀胱四經,安神而鬼魅不侵。

    色赤入血分,故能消瘀血、破症瘕、生肌。

    能清肺而利小便。

    甘淡上行,能使肺氣下降,而通膀胱,故能治五淋。

    又能散瘀血,而生新血,去翳障而能明目。

    經曰: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凡淡滲藥,皆上行而後下降,琥珀脂入土而成寶,故能通塞以甯心定魂,以燥脾土之功。

     〔修治〕松脂入土年久結成。

    入地亦能結成。

    以手心摩熱拾芥者真,以柏子仁入瓦鍋同煎半日,搗末。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淮小麥 〔害〕小麥寒氣全在皮,故面去皮則熱,熱則壅滞動氣發渴助濕,令人體浮,皆其害也。

     凡大人脾胃有濕熱,及小兒食積肝脹,皆不宜服。

    然北人以之代飯,常禦而不為患者,此其地勢高燥,無濕熱重蒸之毒。

    故面性溫平,其功不減于稻粟耳。

    東南卑濕,春多雨水,其濕熱之氣,郁于内,故食之過多,每能發病也。

    夏月虐痢人,尤不宜食。

     〔利〕甘微寒,養心除煩,利溲止血,止渴收汗。

    浮小麥澀斂、涼心、止虛汗盜汗,治骨蒸勞熱。

    麸皮與浮麥同性,止汗之功稍遜。

    醋拌蒸,熨腰腳折傷,風濕痹痛,胃腹滞氣。

    能散血止痛。

    面筋甘涼,解熱和中。

     面甘溫,補虛養氣,助五髒、濃腸胃,北方者良。

    《素問》雲:麥屬火、心之谷也。

     〔修治〕秋種冬長,春秀夏實,具四時中和之氣。

    四月采,新麥性熱,陳麥平和。

    浮麥,即水淘浮起者,焙用。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合歡皮 〔害〕氣味平和,與病無忤。

     〔利〕甘平安五髒,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和血止痛,明目消腫,續筋骨,長肌肉,殺蟲,和調心脾,得酒良。

     〔修治〕采無時不拘,去粗皮炒用,入煎為末,熬膏外治并妙。

     心部藥隊〔補心次将〕 龍角 〔害〕同龍骨,見肝部。

     〔利〕辟邪治心病。

     〔修治〕亦同。

     心部藥隊〔瀉心猛将〕 牛黃 〔害〕小兒傷乳作瀉,脾胃虛寒者忌之。

    東垣雲:牛黃入肝,治筋,中風入藏者,用以入骨追風。

    若中府中經者,誤用之反引風入骨,如油入面,莫之能出,為害非輕。

    有平素積虛,而一時驟脫者,景嶽以非風名之,尤忌用之。

     〔利〕苦甘涼,瀉心主之熱,攝肝髒之魂,利痰涼驚,通竅辟邪,治中風入髒,驚痫口噤,能入筋骨以搜風,得丹皮菖蒲良,人參為使。

     心部藥隊〔瀉心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