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丹工異同辨

關燈
波搖似水迫。

     白蓮真人曰: 男女金丹地不同,陰陽一理實相通。

    清心寡欲為根本,築基先要斬赤龍。

     無心子曰: 男子精液陽中陰,女子精液陰中陽;快尋明師求指破,返老還童在故鄉。

     七日天心如可複,此是上乘一妙着;以後便同男子工,般般口訣要師說。

     呂祖曰: 婦人修煉,如男子一樣,難得者是皎潔。

    須知婦人之欲,過于男子。

    或到經水已過之後,其心如蓮之初放,乘天之雨露,才結其實,婦人若無男子,則孤陰矣。

     貞一子曰: 大道不問男女,皆能有成。

    故男子道成為真人,女子道成為元君。

    自來丹經言男子修煉之功,至詳且悉,女子修煉之道,多不論及。

    間有論及此者,不過略露一般,非薄女修也。

    推其意,以為人同此性命,即同一工夫,言男修,而女子之工不煩言解矣。

    不知男子外陽内陰,女子外陰内陽,秉性不同,形骸各别,雖同一性命,其行持大有不同者。

    《修真辯難》曰:"男子下手以煉氣為要,女子下手以煉形為要。

    "許祖曰:"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經。

    "其初關逈然各别,至煉己得藥、還丹溫養、結胎出神諸事,雖與男子同,而細微節次,未嘗無大同小異之殊。

     壬辰春,适有坤女問道,仆以多看古書,證其所授。

    而丹經言:"女修者獨少,難以考證異同。

    "爰不恤洩漏天機之罪,因将其所以同者何如,所以異者何如,并逐節次第形于楮墨,以為問津程途。

    俾得尋文釋義,不緻魚目混珠,果能深知力行,庶幾可成無上至道,而諸瑤池之會,不難與男仙同谒木公,共朝金母矣。

     天陽地陰,幹剛坤順,陰無陽不長,陽無陰不生,剛柔得其中和,水火始能既濟,陰陽必有匹偶,人物由茲孕生。

    是乾坤皆秉真元之氣,男女各具不死之身。

    幹曰大生,可以道成正覺;坤曰廣生,亦能果證元君,如謂坤陰難入仙道,何以王母長處昆侖?嫦娥竊梁間之丹,永作月宮皇後;逍遙讀漆園之書,自号瑤池谪仙。

    洛神、巫女,自古維昭;紫姑、湘妃,于今為烈,迹載史篇,固可考也。

    身秉坤德,豈不能乎? 女子原來命有三,紫白黃光不似男。

    少上衰中成在下,關頭一錯要深谙。

     氣穴即血元也,即乳房也,在中一寸三分,非兩乳也。

    男命即在丹田,故以下田為氣穴。

    女命在乳房,故以乳房為氣穴。

    陰極變陽,從氣穴化陰血,而流形于外,故斬赤龍須從陰生之處用工,久久行持,形自隐矣。

    若以男子臍下一寸三分中之氣穴指之,則誤矣。

     許祖雲:"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經。

    "蓋女子之經為生人之始信,經返成氣,則乳縮如男子,而經自不漏。

    若男子則煉精化氣,陰根縮如童子,而精自不漏。

    不漏而後命可延。

     又雲:"女子修到經不漏,其後性命工夫,與男子之功,大同小異,患無人以訣破其妙耳!" 柔人行道,與剛人不同,而其成功比剛人亦易。

    剛人伏氣三年,柔人一年可伏,以丹在身中,故也。

     孫不二元君曰: 男女本一氣,清濁動靜異;女人欲修真,切使真元聚。

     陰中有元陽,存清勿以棄;明此色與欲,本來無所累。

     屏除貪嗔癡,割斷憂思慮;去濁修清性,不堕諸惡趣。

     寂靜守無為,我即男子具;無無無其形,有有有其意。

     内視色聲空,絲毫無沾滞;仗土為坤基,一陽本自地。

     鉛汞固不同,氣神無二義;渺渺空靈心,心神能為制。

     一氣反春和,飛出雲霄去;偕汝太清遊,是曰真如偈。

     夫幹道動,坤道靜,欲修性命,務須從靜。

    汝今原靜,又何以修?坤道濁,幹道清,欲修性命,務須求清。

    惟能以濁修清,是以入道證果。

     《長生胎元神用經》曰:"成功之後,男子關元氣聚精,女人胎澤不結嬰,雖動于欲,不能與神争。

    "此是成胎之中【後】真精返為神,此是上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