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樞機雜說
關燈
小
中
大
,皆枯焦。
更指之,則複如故。
亦能使三軍之衆,各成一聚火也。
每作火燒他人,以水沃之,經日不滅,須博自指乃止也。
行大水中,非但己身不沾濡,能使從者數百人皆不沾。
又能於水上布席,坐飲食作樂,使人舞水上,不設而盡歡。
有疾病者,就恃自治,亦無以雲,為直指之,言愈即愈。
又能吞刀劍,及從壁中出入。
引鏡為刀,屈刀為鏡,可積時不改,須博指之,乃複故形也。
後入林,慮山中舍神丹而仙去矣。
叙朮 夫木乃辟塞邪津,氣遏鬼路矣。
餐其丸餌,則靈心四敷,榮衛輕盈。
服其煎散,則百疾瘳除,可以長生久視也。
合木方不錄。
南燭 兇年無谷,或窮不能得者,皆單服南燭,或和茯苓,或以蜜和南燭,或雜松柏葉也。
南燭草木搗,取汁以掩青龍之稻米,作藥服之。
其樹是木而似草,故号曰南燭草木,一名猴藥,一名男讀,一名後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
名山皆有,吳越最多。
《太真科》中卷雲:天子邦畿,有田千裡,供宗廟贍遐迩。
象日月之遙,故千裡也。
号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
天子所居,大衆歸集也。
《老君枕中開阖經》雲:此生氣常當安隐某身,勿得妄出也。
口是五災戶,心是八毒門。
□□□□□□□。
凡書符,先念三過。
部臨齧鱗。
書符於胡餅上,密咒七遍。
前符真書 每朝清旦,叩齒二十四通,持此咒三遍。
然後向東,以茅香湯,服符三丸。
咒曰:皇靈之寶珍,彌劫無衰朽。
精神常和同,算命自長久。
堅存不暫虧,能破諸殃咎。
真人秘此文,慎終常如首。
急急一如太上老君口勑律令。
通靈真香法 夫香者,所以降靈通神,傳言驿行,導達往來,表明遠近。
所以典香侍香、玉童玉女、香官使者,專司其職,不可輕也。
出三洞備煉科。
《流珠經》雲:燒異域穢臭毒惡辛烈之香,謂乳香、螺甲香。
此犯道禁,非真人常修行之香也。
真人愛紫微幽木之香,聞者皆喜。
謂沈水箋香。
胡香辛烈毒惡,真人惡之。
胡香謂乳香。
桐柏直人王子晉謂清虛真人王子登曰:昔蘇上卿愛燒辛烈之香,炁沖於中華天尊形像之前,地府上奏,太上惡之,乃退減仙位。
《神仙香譜》雲:世人多以乳香供天,夫乳香者,一名胡香,上帝與五星惡聞者,蓋炁味辛烈,熏穢故也。
螺甲麝臍,尤為所忌。
沈香、箋香、降真香、白檀香、蘇合香、青木香,此香上沖四十裡。
丁香、安息香,此香辟邪卻穢。
龍腦隻可用生者,熟龍腦,慮其木之炁間雜。
降真香珠法 以沈水香三斤,熏木香二斤,青木香九兩,雞舌香五兩,烏參三兩,雀頭香六兩,香白茞二兩,詹匐香二兩,白檀二兩,艾香三兩,安息香四兩,木蘭三兩,凡十二物。
别搗篩畢,内乾棗肉十兩,搗三萬杵,於白甕器中蒸一日,以白密三斤和,令相得搗,熟丸之如雞頭子,大青線穿之,曝令乾,名曰三真九和香珠丸。
壇内燒之,上徹九天,天真玉女聞之,降鑒於虛空之中。
出九天生神齋儀。
香油神燭法 《洞神經》香油法。
以沈水香九斤,青桂皮三斤,青木香十兩,真檀十兩,雞舌香八兩,蘇合香八兩,雀頭香十兩,零陵香十八兩,乾棗脂二十兩,藿香十兩,萱蘇六兩,白茞八兩,凡十二物。
先齋,取平、建、開、成日,東向或南向,锉,絹囊盛。
沈油中,七日勿開。
若搗節蜜和,陽燧火燒之,感降真靈。
出三洞道士修煉科。
神燭油法。
詹匐五兩,熏陸三兩,零陵香六兩,甘松六兩,白茅香三兩,烏參三兩,白茞三兩,凡七物。
锉令細,絹囊盛之,沈油中三日或五日、七日,然後用之然燈,财靈香馥郁,可以感降天真矣。
修香燈之要,必在彩籠罩之,護蟲拒風,而光延久爾。
齋壇燈燭之外,蠟炬以多為佳,不可阙也。
出九天生神儀。
香方 新茅香,二十兩,淨擇去浮皮,取淨十二兩,細锉,以蜜二兩同炒,令黃。
香附子,二兩锉。
丁香皮一兩半。
黃檀七兩,細锉。
降真香。
一兩。
右搗令均碎,煉好蜜二十四兩,和揉勻,以瓷器盛,埋陰地三、二尺,十日外取用。
每料用蜜拌和訖,入箋香粗末三兩。
清遠香方 甘松,十兩。
香白芷,三十兩。
玄參,五兩。
零陵香,六兩。
茅香,七兩。
丁香皮,五兩。
藿香,三兩。
香附子,三兩。
木麝,半斤。
降真香。
五兩。
右件淨洗,锉搗為粗末,煉蜜和之,器盛之,久窨。
三洞樞機雜說竟
更指之,則複如故。
亦能使三軍之衆,各成一聚火也。
每作火燒他人,以水沃之,經日不滅,須博自指乃止也。
行大水中,非但己身不沾濡,能使從者數百人皆不沾。
又能於水上布席,坐飲食作樂,使人舞水上,不設而盡歡。
有疾病者,就恃自治,亦無以雲,為直指之,言愈即愈。
又能吞刀劍,及從壁中出入。
引鏡為刀,屈刀為鏡,可積時不改,須博指之,乃複故形也。
後入林,慮山中舍神丹而仙去矣。
叙朮 夫木乃辟塞邪津,氣遏鬼路矣。
餐其丸餌,則靈心四敷,榮衛輕盈。
服其煎散,則百疾瘳除,可以長生久視也。
合木方不錄。
南燭 兇年無谷,或窮不能得者,皆單服南燭,或和茯苓,或以蜜和南燭,或雜松柏葉也。
南燭草木搗,取汁以掩青龍之稻米,作藥服之。
其樹是木而似草,故号曰南燭草木,一名猴藥,一名男讀,一名後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
名山皆有,吳越最多。
《太真科》中卷雲:天子邦畿,有田千裡,供宗廟贍遐迩。
象日月之遙,故千裡也。
号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
天子所居,大衆歸集也。
《老君枕中開阖經》雲:此生氣常當安隐某身,勿得妄出也。
口是五災戶,心是八毒門。
□□□□□□□。
凡書符,先念三過。
部臨齧鱗。
書符於胡餅上,密咒七遍。
前符真書 每朝清旦,叩齒二十四通,持此咒三遍。
然後向東,以茅香湯,服符三丸。
咒曰:皇靈之寶珍,彌劫無衰朽。
精神常和同,算命自長久。
堅存不暫虧,能破諸殃咎。
真人秘此文,慎終常如首。
急急一如太上老君口勑律令。
通靈真香法 夫香者,所以降靈通神,傳言驿行,導達往來,表明遠近。
所以典香侍香、玉童玉女、香官使者,專司其職,不可輕也。
出三洞備煉科。
《流珠經》雲:燒異域穢臭毒惡辛烈之香,謂乳香、螺甲香。
此犯道禁,非真人常修行之香也。
真人愛紫微幽木之香,聞者皆喜。
謂沈水箋香。
胡香辛烈毒惡,真人惡之。
胡香謂乳香。
桐柏直人王子晉謂清虛真人王子登曰:昔蘇上卿愛燒辛烈之香,炁沖於中華天尊形像之前,地府上奏,太上惡之,乃退減仙位。
《神仙香譜》雲:世人多以乳香供天,夫乳香者,一名胡香,上帝與五星惡聞者,蓋炁味辛烈,熏穢故也。
螺甲麝臍,尤為所忌。
沈香、箋香、降真香、白檀香、蘇合香、青木香,此香上沖四十裡。
丁香、安息香,此香辟邪卻穢。
龍腦隻可用生者,熟龍腦,慮其木之炁間雜。
降真香珠法 以沈水香三斤,熏木香二斤,青木香九兩,雞舌香五兩,烏參三兩,雀頭香六兩,香白茞二兩,詹匐香二兩,白檀二兩,艾香三兩,安息香四兩,木蘭三兩,凡十二物。
别搗篩畢,内乾棗肉十兩,搗三萬杵,於白甕器中蒸一日,以白密三斤和,令相得搗,熟丸之如雞頭子,大青線穿之,曝令乾,名曰三真九和香珠丸。
壇内燒之,上徹九天,天真玉女聞之,降鑒於虛空之中。
出九天生神齋儀。
香油神燭法 《洞神經》香油法。
以沈水香九斤,青桂皮三斤,青木香十兩,真檀十兩,雞舌香八兩,蘇合香八兩,雀頭香十兩,零陵香十八兩,乾棗脂二十兩,藿香十兩,萱蘇六兩,白茞八兩,凡十二物。
先齋,取平、建、開、成日,東向或南向,锉,絹囊盛。
沈油中,七日勿開。
若搗節蜜和,陽燧火燒之,感降真靈。
出三洞道士修煉科。
神燭油法。
詹匐五兩,熏陸三兩,零陵香六兩,甘松六兩,白茅香三兩,烏參三兩,白茞三兩,凡七物。
锉令細,絹囊盛之,沈油中三日或五日、七日,然後用之然燈,财靈香馥郁,可以感降天真矣。
修香燈之要,必在彩籠罩之,護蟲拒風,而光延久爾。
齋壇燈燭之外,蠟炬以多為佳,不可阙也。
出九天生神儀。
香方 新茅香,二十兩,淨擇去浮皮,取淨十二兩,細锉,以蜜二兩同炒,令黃。
香附子,二兩锉。
丁香皮一兩半。
黃檀七兩,細锉。
降真香。
一兩。
右搗令均碎,煉好蜜二十四兩,和揉勻,以瓷器盛,埋陰地三、二尺,十日外取用。
每料用蜜拌和訖,入箋香粗末三兩。
清遠香方 甘松,十兩。
香白芷,三十兩。
玄參,五兩。
零陵香,六兩。
茅香,七兩。
丁香皮,五兩。
藿香,三兩。
香附子,三兩。
木麝,半斤。
降真香。
五兩。
右件淨洗,锉搗為粗末,煉蜜和之,器盛之,久窨。
三洞樞機雜說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