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樞機雜說

關燈
者,正欲與冢氣相接也。

    墓之東北為絕命,西北為九厄,此皆冢訟之兇地。

    若見亡者於其間,益其驗也。

    若遇此夢者,卧覺,當正向上三啄齒,而祝之曰:太元上玄九都紫天,理魂護命高素真人,我受上法,受教泰玄;長生久視,身飛體仙;冢墓永安,鬼訟塞閑,魂魄和悅,惡氣不煙;遊魅岡象,敢幹我神;北帝打制,收氣入淵;得錄上皇,謹奏玉晨。

    如此者再祝,又三叩齒,則不夢夢冢墓及家死鬼。

    若常得惡夢不祥者,皆可按此法。

    於是鬼炁滅,邪魅散形也。

    又雲:手臂不護者,沈風毒炁在脈中結痾,痹骨使人然也。

    宜針灸則愈,又宜按北帝曲折之祝。

    若行之百過,病亦消除也。

    先以一手,徐徐按摩疾臂。

    良久畢,乃瞑目内視,咽唾三過,叩齒三通,正心微祝曰:太上四玄,五華六庭。

    三魂七魄,天開地精。

    神府營衛,天胎上明。

    四支百神,九節萬靈。

    受錄玉晨,刊書玉城。

    玉童侍身,玉童護命。

    永齊一景,飛仙上清。

    長與日月,年俱後傾。

    超騰升仙,得整太平。

    流風結痾,注鬼五飛。

    魍魅冢氣,陰氣相徊。

    淩我四支,幹家盛衰。

    太一天丁,龍虎曜威。

    斬鬼不祥,風邪即摧。

    考注匿訟,百毒隐非。

    使我複常,日月同晖。

    考注見犯北辰,忮如幹明上威。

    昔唐覽居山,為鬼所擊,舉身不授如綿囊。

    有道人教,按此法,皆即除之。

    此北帝曲折之法,諸疾有曲折者,用此法皆佳,不但風痹不授而已。

    唐覽今在華山合虹,丹服得不死。

    真人問曰:凡人何故數有病乎?神人答曰:故肝神去,出遊不時還,目無明也。

    心神去不在,其唇青白也。

    肺神去不在,其鼻不通也。

    腎神去不在,其耳聾也。

    脾神去不在,令人口不知甘也。

    頭神去不在,令人眴冥也。

    腹神去不在,令人中央甚不調,無所能化也。

    四肢神去,令人不能自移也。

    夫精神,其性常居空閑,不居混濁。

    欲思其神,皆當齋戒,懸象室中,百病消亡。

    不齋不戒,精神不肯還反人也,皆上天共訴人也。

    所以,人病積多,死者不絕。

    又雲:以兩手摩拭面目,令小熱,以為常,每欲數也。

    人之将老面皺者,先從兩目下始也。

    人之體衰氣少者,先從兩腎間始也。

    謂此二處,皺衰之戶牖,氣力之關津。

    故起居常行此法,以辟皺衰,而氣力常保康和也。

     《靈寶天地運度經》雲:靈寶自然運度,有大陽九大百六也,小陽九小百六也。

    三千六百六十年,為小陽九小百六也。

    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

    夫天息謂之陽九,地虧謂之百六。

    至金氏之後甲申之歲,是天地運度否泰所終。

    陽九會至時,道德方明,兇醜頓釋,聖君受任於壬辰之年也。

     《黃素四十四方經》雲:常夜寝欲合眼時,以手撫心三過,閉目微祝曰:太靈九宮,太一守房。

    百神參位,魂魄和同。

    長生不死,塞滅邪兇。

    祝畢而寝,此名為九宮隐祝寝魂之法。

    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甯,常吉利也。

    又耳鳴者,外使入也。

    耳神嬌女雲:宜即聲锺,以聞九宮,使知外人來入,令備也。

    聲锺者,是今耳鳴之音也。

    其聞之者,錯手掩耳而祝曰:赤子在宮,九真在房。

    清聽神命,亦察不祥。

    太一流火,以滅萬兇。

     聖真仙品 聖真仙,各三合為九品。

    九品又各有三合,為二十七品。

    玉清以聖為正位,上清以真為正位,太清以仙為正位。

    至於聖亦稱真,真亦稱聖,仙亦稱真,真亦稱仙,仙亦稱聖,聖亦稱仙。

    一千年一聖,五百年一真,一百五十年一仙,百年一賢也。

     《無上真人文始内傳》雲:諸天神王,散花燒香,以供養得道之人也。

    又雲:太上遣繡衣使者,傳命與君喜。

     《莊子·秋水第十七篇》雲: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鲦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耶?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耶?惠子曰:我非子,故不知子矣。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

    惠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方謙之字道沖,冀州趙邦柏人縣人,外身濟物,山家多患山瘧,寄名即斷。

    人有請其方者,謙之答曰:心正可以治邪,吾居貧無财可施,常誦法輪《道德經》随喜衆善,慈悲衆惡,如此可以自治,亦能治他也。

     《神仙傳》,麻姑以米擲地,視米堕地,皆成丹砂。

    王方平笑曰:姑故年少也,吾老耳了,不喜複作此曹狡狯變化也。

     孫博河東人,有清才,能屬文,乃學道,治墨子之術。

    能使草木金石皆為火,光照數裡。

    亦能使我身成炎火,口中吐火,指大樹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