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前
關燈
小
中
大
局醫黃秀元之輿人韓名諒者,有兒婦重身患熱病,局中諸醫皆慮胎隕,率以補血為方,旬日後勢已垂危,浼人求孟英診之。
曰:胎早腐矣,宜急下之,或可冀幸,若欲保胎,則吾不知也。
其家力懇疏方,遂以調胃承氣合犀角地黃湯,加西洋參、麥冬、知母、石斛、牛膝投之,胎落果已臭爛,而神氣即清,熱亦漸緩。
次與西洋參、元參、生地、知母、麥冬、丹參、丹皮、茯苓、山楂、石斛、豆卷(一本作“豆豉”)、茺蔚、琥珀等藥調之,粥食日加,旬日而愈。
滿洲少婦,懷妊漏血,醫投補藥漏如故,間或不漏則吐血。
延逾二載,腹中漸動,孕已無疑。
然血久溢于上下,甚至納食即吐,多醫不能治。
孟英診之,脈滑數有力,是氣實而血熱也。
證不屬虛,補藥反能助病,愈補愈漏。
胎無血蔭而不長,其所以不堕者,氣分堅實耳。
予大劑清營藥,血溢遂止。
而稀沫頻吐,得飲即嘔,口渴心忡,氣短似促。
乃用西洋參、麥冬、知母、石斛、枇杷葉、竹茹、柿蒂、生白芍、木瓜,重加烏梅投之,(清肺柔肝、益氣生津,與證針鋒相對。
)覆杯即安,次日能吃飯矣。
朱砥齋司李之夫人,屢患半産,每懷妊服保胎藥卒無效。
今秋受孕後病嗽,孟英視之,盡屏溫補,純與清肺。
或诘其故,曰:胎之不固,或由元氣之弱者,宜補正;或由病氣之侵耳,宜治病。
今右寸脈滑大搏指,吾治其病,正所以保其胎。
苟不知其所以然,而徒以俗尚保胎之藥投之,則肺氣愈壅,咳逆愈盛,震動胞系,其胎必堕矣。
朱極欽佩。
服之良效。
次年夏,誕子甚茁壯。
(眉批:通達之論。
凡病俱宜如此看。
) 李華甫繼室,娠三月而崩,孟英按脈弦洪而數,與大劑生地、銀花、茅根、柏葉、青蒿、白薇、黃芩、續斷、驢皮膠、藕節、胎發灰、海螵蛸而安。
奈不能安逸,越數日胎堕複崩。
孟英于前方去後六味,加犀角、竹茹、元參為治。
或謂胎前宜涼,産後則否,乃招專科暨蕭山竹林寺僧治之,鹹用溫藥,且執暴崩宜補。
服藥數劑,虛象日著,時時汗出昏暈,畏聞人聲,懶言息微,不食不眠,間有呃忒,崩仍不止,皆束手待斃矣。
複邀孟英視之,曰:此執死書以治活病也。
夫血因熱而崩,胎因崩而堕。
豈胎堕之後,熱即化為寒乎?(妙語解頤。
)參、術、姜、桂、棕灰、五味之類,溫補酸澀,既助其熱,血益奔流,又窒其氣,津亦潛消,緻現以上諸證。
脈或
曰:胎早腐矣,宜急下之,或可冀幸,若欲保胎,則吾不知也。
其家力懇疏方,遂以調胃承氣合犀角地黃湯,加西洋參、麥冬、知母、石斛、牛膝投之,胎落果已臭爛,而神氣即清,熱亦漸緩。
次與西洋參、元參、生地、知母、麥冬、丹參、丹皮、茯苓、山楂、石斛、豆卷
滿洲少婦,懷妊漏血,醫投補藥漏如故,間或不漏則吐血。
延逾二載,腹中漸動,孕已無疑。
然血久溢于上下,甚至納食即吐,多醫不能治。
孟英診之,脈滑數有力,是氣實而血熱也。
證不屬虛,補藥反能助病,愈補愈漏。
胎無血蔭而不長,其所以不堕者,氣分堅實耳。
予大劑清營藥,血溢遂止。
而稀沫頻吐,得飲即嘔,口渴心忡,氣短似促。
乃用西洋參、麥冬、知母、石斛、枇杷葉、竹茹、柿蒂、生白芍、木瓜,重加烏梅投之,
)覆杯即安,次日能吃飯矣。
朱砥齋司李之夫人,屢患半産,每懷妊服保胎藥卒無效。
今秋受孕後病嗽,孟英視之,盡屏溫補,純與清肺。
或诘其故,曰:胎之不固,或由元氣之弱者,宜補正;或由病氣之侵耳,宜治病。
今右寸脈滑大搏指,吾治其病,正所以保其胎。
苟不知其所以然,而徒以俗尚保胎之藥投之,則肺氣愈壅,咳逆愈盛,震動胞系,其胎必堕矣。
朱極欽佩。
服之良效。
次年夏,誕子甚茁壯。
凡病俱宜如此看。
) 李華甫繼室,娠三月而崩,孟英按脈弦洪而數,與大劑生地、銀花、茅根、柏葉、青蒿、白薇、黃芩、續斷、驢皮膠、藕節、胎發灰、海螵蛸而安。
奈不能安逸,越數日胎堕複崩。
孟英于前方去後六味,加犀角、竹茹、元參為治。
或謂胎前宜涼,産後則否,乃招專科暨蕭山竹林寺僧治之,鹹用溫藥,且執暴崩宜補。
服藥數劑,虛象日著,時時汗出昏暈,畏聞人聲,懶言息微,不食不眠,間有呃忒,崩仍不止,皆束手待斃矣。
複邀孟英視之,曰:此執死書以治活病也。
夫血因熱而崩,胎因崩而堕。
豈胎堕之後,熱即化為寒乎?
)參、術、姜、桂、棕灰、五味之類,溫補酸澀,既助其熱,血益奔流,又窒其氣,津亦潛消,緻現以上諸證。
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