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
關燈
小
中
大
、花粉、膽星、牛黃、鼈甲、珍珠、竹黃、竹葉、竹瀝、竹茹為方。
三劑,兩手漸柔,汗亦漸收。
又五劑,熱退痰降,脈較和,而自言自答,日夜不休。
乃去羚、斛、珠、黃,加西洋參、生地、大塊朱砂兩許。
(太多。
)服之聒絮不減,或疑為癫,似有搖惑之意。
孟英恐其再誤,囑邀許芷卿商之。
芷卿極言治法之絲絲入扣,複于方中,加青黛、龍、牡,(熱在心而用肝腎藥,宜乎不效。
)服二劑,仍喋喋不已。
孟英苦思數四,徑于前方加木通一錢,(眉批:用木通精當。
凡心經蘊熱用犀角、黃連等藥,必兼木通,其效乃捷,以能引心經之熱從小腸出也。
)投匕即效。
次日病者自雲:前此小溲業已通暢,不甚覺熱,昨藥服後,似有一團熱氣從心頭直趨于下,由溺而洩。
從此神氣安谧,粥食漸加,兩腿能動,大解亦堅。
忽咽腫大痛,水飲不下。
孟英曰:餘火上炎也。
仍與前方,更吹錫類散而安。
唯臀瘡未斂,腿痛不已,乃下焦氣血傷殘。
改用參、芪、歸、芍、生地、合歡、山藥、麥冬、牛膝、石斛、木瓜、桑枝、藕肉,數服痛止餐加,又與峻補生肌而愈。
杭城溫元帥,例于五月十六日出巡遣疫。
有魏氏女者,家住橫河橋之北,會過其門,将及天曉,适有帶發頭陀由門前趨過,瞥見之大為驚駴,注目視之,知為僧也,遂亦釋然,而次日即不知饑,眩暈便秘。
醫謂神虛,投補數帖,反至時欲昏厥。
(不問何證,概投溫補,何其愚耶?)更醫作中風治,勢益甚。
旬日後,孟英持其脈,弦伏而滑,胸腹無脹悶之苦,旬餘不更衣,是驚則氣亂,挾痰逆升,正仲聖所謂諸厥應下者,下其痰與氣也。
以旋、赭、栀、連、雪羹、楝、貝、金箔、竹瀝、菔汁為方,并以鐵器燒紅淬醋,令吸其氣,二劑厥止,旬日而瘳。
王瘦石禀屬陰虧,卒聞驚吓之聲,而氣逆肢冷,自汗息微,速孟英視之。
身面皆青綠之色,脈沉弦而細,乃素傷憂慮,而風陽陡動也。
與牡蛎四兩,鼈甲二兩,蛤殼一兩,石英五錢,龍齒、小麥、辰砂、麥冬、茯神、貝母、竹茹為方,一劑知,二劑已,續以滋養而瘳。
(眉批:凡陰虛之體,血不足以養肝,則肝陽易僭,用大劑鎮逆養陰開郁治法,絲絲入扣,宜乎應手辄效也。
) 顧媪因比鄰失火,幾焚其廬,驚吓之餘,不能起榻,脅痛偏右,便秘神瞀,身面發黃,醫雲濕熱,治之罔效,乞診孟英。
脈澀而弦,按之甚軟,曰:此因驚恐氣結不行所緻。
予沙參、桑葉、栀子、絲瓜絡、冬瓜子、葦莖、枇杷葉、旋覆、蔥須、竹茹,數劑而痊。
三劑,兩手漸柔,汗亦漸收。
又五劑,熱退痰降,脈較和,而自言自答,日夜不休。
乃去羚、斛、珠、黃,加西洋參、生地、大塊朱砂兩許。
)服之聒絮不減,或疑為癫,似有搖惑之意。
孟英恐其再誤,囑邀許芷卿商之。
芷卿極言治法之絲絲入扣,複于方中,加青黛、龍、牡,
)服二劑,仍喋喋不已。
孟英苦思數四,徑于前方加木通一錢,
凡心經蘊熱用犀角、黃連等藥,必兼木通,其效乃捷,以能引心經之熱從小腸出也。
)投匕即效。
次日病者自雲:前此小溲業已通暢,不甚覺熱,昨藥服後,似有一團熱氣從心頭直趨于下,由溺而洩。
從此神氣安谧,粥食漸加,兩腿能動,大解亦堅。
忽咽腫大痛,水飲不下。
孟英曰:餘火上炎也。
仍與前方,更吹錫類散而安。
唯臀瘡未斂,腿痛不已,乃下焦氣血傷殘。
改用參、芪、歸、芍、生地、合歡、山藥、麥冬、牛膝、石斛、木瓜、桑枝、藕肉,數服痛止餐加,又與峻補生肌而愈。
杭城溫元帥,例于五月十六日出巡遣疫。
有魏氏女者,家住橫河橋之北,會過其門,将及天曉,适有帶發頭陀由門前趨過,瞥見之大為驚駴,注目視之,知為僧也,遂亦釋然,而次日即不知饑,眩暈便秘。
醫謂神虛,投補數帖,反至時欲昏厥。
旬日後,孟英持其脈,弦伏而滑,胸腹無脹悶之苦,旬餘不更衣,是驚則氣亂,挾痰逆升,正仲聖所謂諸厥應下者,下其痰與氣也。
以旋、赭、栀、連、雪羹、楝、貝、金箔、竹瀝、菔汁為方,并以鐵器燒紅淬醋,令吸其氣,二劑厥止,旬日而瘳。
王瘦石禀屬陰虧,卒聞驚吓之聲,而氣逆肢冷,自汗息微,速孟英視之。
身面皆青綠之色,脈沉弦而細,乃素傷憂慮,而風陽陡動也。
與牡蛎四兩,鼈甲二兩,蛤殼一兩,石英五錢,龍齒、小麥、辰砂、麥冬、茯神、貝母、竹茹為方,一劑知,二劑已,續以滋養而瘳。
) 顧媪因比鄰失火,幾焚其廬,驚吓之餘,不能起榻,脅痛偏右,便秘神瞀,身面發黃,醫雲濕熱,治之罔效,乞診孟英。
脈澀而弦,按之甚軟,曰:此因驚恐氣結不行所緻。
予沙參、桑葉、栀子、絲瓜絡、冬瓜子、葦莖、枇杷葉、旋覆、蔥須、竹茹,數劑而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