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嗽

關燈
、貝、茯苓、滑石、栀子、石斛而安。

    孫渭川令侄亦患此,氣逆欲死。

    孟英視之,口渴頭汗,二便不行。

    徑與生石膏、橘、貝、桂、苓、知母、花粉、杏、菀、海?等藥而愈。

     一耳姓回婦病哮,自以為寒,頻飲燒酒,不但病加,更兼嘔吐洩瀉,兩腳筋掣,既不能卧,又不能坐。

    孟英診曰:口苦而渴乎?瀉出如火乎?小溲不行乎?痰粘且韌乎?病者曰:誠如君言,想受寒太重使然。

    孟英曰:汝何愚耶!見證如是,猶謂受寒,設遇他醫,必然承教,況當此小寒之候,而哮喘與霍亂,世俗無不硬指為寒者。

    誤投姜、附,汝命休矣!與北沙參、生薏仁、冬瓜子、絲瓜絡、竹茹、石斛、枇杷葉、貝母、知母、栀子、蘆根、橄榄、海?、蘆菔汁為方,一劑知,二劑已。

    (眉批:哮證乃熱痰伏于肺絡也。

    至冬則熱為寒束,故應時而發。

    古人治法,于未寒時,先以滾痰丸下之,使冬時無熱可束則愈。

    但其法太峻,人多不敢用。

    今孟英以輕清通透之品,搜絡中之伏痰。

    斯有利而無弊,真可補古人所未及。

    ) 許守存久患痰嗽,孟英主滋水舒肝法,以陰虧而兼郁也。

    業已向愈,所親某亦涉獵醫書,謂滋陰藥不可過服,投以溫補。

    已而咳嗽複作,漸至咽痛,冬初又延診于孟英。

    曰:六脈皆數,見于水令,其不能春乎?果驗。

    世人不辨證之陰陽,但論藥之涼熱,因而偾事者多矣。

     鄭妪患咳嗽,自覺痰從腰下而起,吐出甚冷。

    醫作腎虛水泛治,漸至咽喉阻塞,飲食礙進,即勉強咽之,而胸次梗不能下,便溏溲頻,無一人不從虛論。

    孟英診曰:脈雖不甚有力,右部微有弦滑,苔色黃膩,豈屬虛證?以葦莖湯合雪羹,加貝母、知母、花粉、竹茹、麥冬、枇杷葉、柿蒂等藥,進十餘劑而痊。

    (眉批:此證明明虛寒,何以作虛寒治不效?蓋虛寒乃此人之本體,而痰咳乃新受之外邪,不治其邪,而專補其虛,則邪無出路,以緻積補生熱,此舌苔之所以黃膩也。

    孟英以清熱化痰為治,尚是一半治病,一半治藥誤也。

    ) 邵奕堂室,以花甲之年,仲冬患喘嗽,藥之罔效。

    坐而不能卧者旬日矣。

    乞診于孟英。

    邵述病原雲:每進參湯則喘稍定,雖服補劑,仍易出汗,慮其欲脫。

    及察脈,弦滑右甚,孟英曰:甚矣,望聞問切之難!不可胸無權衡也。

    此證當憑脈設治,參湯切勿沾唇。

    以栝蒌、薤白、旋覆、蘇子、花粉、杏仁、蛤殼、茯苓、青黛、海?為方,而以竹瀝、菔汁和服。

    投匕即減,十餘帖全愈。

    同時有石媪者,患此極相似,脈見虛弦細滑。

    孟英于沙參、蛤殼、旋覆、杏仁、蘇子、貝母、桂枝、茯苓中,重加熟地而瘳。

    所謂病同體異,難執成方也。

     王緻青鹾尹令正患痰喘,胡某進補腎納氣,及二陳、三子諸方,證瀕于危。

    顧升庵參軍令延孟英診之。

    脈沉而澀,體冷自汗,宛似虛脫之證,惟二便不通,脘悶苔膩,是痰熱為補藥所遏,一身之氣機窒痹而不行也。

    與蒌、薤、旋、赭、杏、貝、栀、菀、兜鈴、海?、竹瀝等以開降,覆杯即減,再服而安。

     王彙涵室,年逾六旬,久患痰嗽,食減形消,夜不能眠,寝汗舌绛,廣服補劑,病日以增。

    孟英視之曰:固虛證之當補者,想未分經辨證,而囫囵颟顸,翻與證悖,是以無功。

    投以熟地、苁蓉、坎闆、胡桃、百合、石英、茯苓、冬蟲夏草等藥,一劑知,旬日愈。

    以其左脈弦細而虛,右尺寸皆數,為陰虧氣不潛納之候,及閱前服方,果雜用芪、術以助氣,二陳、故紙、附、桂等以劫陰也,宜乎愈補而愈劇矣。

     李華甫令正患頭震,孟英脈之弦滑,乃肝經郁怒火升也,投當歸龍荟丸而瘥。

    然不能懲忿,其病屢發之後,更兼溺秘腹脹,喘汗欲絕,亟邀孟英視之。

    脈甚弦澀,口苦苔黃,舌色紫黯,汛雖不愆,内有瘀滞也。

    以雪羹加金鈴、旋覆、栀子、滑石、桃仁、茺蔚、車前子、木通,仍吞龍荟丸,外以田蠃、大蒜、車前草搗貼臍下。

    服後果先下黑血,溲即随通,繼而更衣,糞色亦黑,遂愈。

     周光遠無疾而逝,其母夫人年逾七旬,遭此慘痛,漸生咳嗽,氣逆痰鹹,夜多漩溺,口苦不饑。

    孟英曰:根蒂虛而兼怫郁也。

    與沙參、甘草、麥冬、熟地、龜闆、石斛、貝母、蛤殼、小麥、大棗而安。

    (滋陰解郁,絲絲入扣。

    )迨夏間,吸暑而患腹痛滞下,小溲熱澀,其嗽複作,脈仍虛弦,略加軟數。

    但于前方增滑石,(去暑。

    )吞香連丸(治痢。

    )而瘳。

    因平昔畏藥,既愈即停。

    至仲秋嗽又作,惟口不苦而能食。

    因于前方去沙參,加高麗參、五味、石英、牛膝,熬膏頻服而痊。

    (眉批:此因不兼外邪,故加五味、牛膝等藥,徑固其本。

    若少兼外邪者,斷不可用。

    )十月下旬,天氣驟冷,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