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

關燈
極精微,凡用寒用熱,俱宜具此權衡,方無過當之弊。

    否則藥雖中病,而服之不止,反受其害矣。

    喻氏論中寒證亦具此意。

    )即于前方裁去姜、附、肉桂,加黃芪、石斛,服至旬日而愈。

    予謂此番之病,危同朝露,若非孟英,恐不能救。

    常聞張柳吟雲:但使病者聽孟英論病之無微不入,用藥之無處不到,源源本本,信筆成章,已覺疾瘳過半。

    古雲:檄愈頭風。

    良有以也。

     陳藝圃亦知醫,其室人于仲秋患霍亂轉筋,自診以為寒也,投熱劑勢益甚,延朱茂才視之,亦同乎主人之見也,病尤劇,始請孟英決之。

    曰:寒為外束之新邪,熱是内伏之真病。

    口苦而渴,姜、附不可投矣。

    與河間法,人皆不之信也。

    再與他醫商之,仍投熱藥,乃至口鼻出血而死。

    極其悔歎,始服孟英之卓見。

    予謂霍亂一證,近來時有,而醫皆不甚識得清楚,死于誤治者極多。

    孟英特著專論,雖急就成章,而辨晰簡當,略無支漏,實今日醫家首要之書,以其切于時用,不可不亟為熟讀而研究也。

     段堯卿之太夫人,患霍亂轉筋,年逾七十矣。

    孟英投自制連樸飲,三啜而瘳。

    霍亂案甚夥,不遑廣采,姑錄數則,以示一斑。

     陳妪年已七旬,患霍亂轉筋甚危,亟拉孟英救之,已目陷形消,肢冷音飒,脈伏無溺,口渴汗多,腹痛苔黃,自欲投井。

    令取西瓜汁先與恣飲,方用白虎加芩、連、黃柏、木瓜、威靈仙,略佐細辛分許為劑,覆杯即安。

    人皆疑用藥太涼,何以徑效?孟英曰:凡夏熱亢旱之年,入秋多有此病,豈非伏暑使然?況見證如是之熾烈乎?今秋餘已治愈多人,詢其病前有無影響,或曰:五心煩熱者數日矣;或曰:别無所苦,惟睹物皆紅如火,已而病即陡發。

    夫端倪如此,更為伏暑之的據焉。

     李華甫繼室,陡患霍亂而兼溺血如注,頭疼如劈,自汗息微,勢極危殆,迎孟英診視。

    脈極弦駛,是肝陽内熾,暑熱外侵。

    先用犀角、木通、滑石、栀子、竹茹、薏苡、銀花、茅根、菊葉為大劑,和入藕汁,送當歸龍荟丸,而霍亂即安,惟溺血雖減,而小溲時頭猶大痛,必使人緊抱其頭,重揿其巅,始可略耐,尚是風陽僭極,肺胃不清也。

    以葦莖湯去桃仁,加百合、白薇、元參、竹葉、西瓜翠衣、菊葉、蓮子心為方,和入童溺,仍吞龍荟丸,服旬日而愈。

    繼有祝氏婦,患溺血五六年矣,醫皆作淋治。

    孟英診視脈弦數,苔黃口苦,頭疼溺熱,曰:是溺血也,法宜清肝,與久淋當滋補者迥殊。

    病者極為首肯,蓋其出路自知,而赧于細述,故醫者但知其為淋也。

     陳楚珍仲媳,陡患霍亂,亟迓孟英治之。

    雲:昨晚曾食冷魚,夜深病作,想由寒重緻此,然臍間貼以回陽膏而不效,奈何?及診脈右甚滑數,口渴苔黃,令按胸下,果堅硬而痛。

    曰:吐瀉雖多,宿食戀膈,非寒證也。

    回陽膏亟為揭去,以石菖蒲、枳實、蘇葉、黃連、半夏、竹茹、海?、蘆菔為方服之,一劑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