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
關燈
小
中
大
胡琴泉舅氏家一潘妪,年逾古稀,患霍亂轉筋瀕危。
孟英用自制蠶矢湯而瘳。
王某久患吐血,體極孱弱。
沈琴癡囑其丐孟英治之。
服藥甫有小愈,而酷暑之時,陡患霍亂轉筋,大汗如雨,一息如絲。
孟英視曰:陰血久奪,暑熱鸱張,吾《霍亂論》中之缺典也,姑變法救之。
用北沙參、枇杷葉、龍、牡、木瓜、扁豆、苡仁、滑石、桑葉、蠶沙、石斛、豆卷,投之良愈。
調理每日仍服滋補以治宿恙。
越二載,聞服溫補藥,緻血暴湧而亡。
戚媪者,年六十餘矣,自幼傭食于黃蓮泉家,忠勤敏幹,老而彌甚,主仆之誼,勝于親戚也。
(壬寅)秋間患霍亂轉筋,孟英視之,暑也。
投自制蠶矢湯,兩服而安。
三日後忽然倦卧,不能反側,氣少不能語言,不食不飲。
蓮泉惶懼,不暇遠緻孟英,即邀濟仁堂朱某診之。
以為霍亂皆屬于寒,且昏沉欲脫,疏附子理中湯與焉。
蓮泉知藥猛烈,不敢遽投,商之王安伯,安伯雲:以予度之,且勿服也。
若謂寒證,則前日之藥下咽即斃,吐瀉安能漸止乎?蓮泉聞之大悟,著人飛趕孟英,至而切其脈,曰:此高年之體,元氣随瀉而洩,固當補者。
第餘暑未清,熱藥在所禁耳。
若在孟浪之家,必以前之涼藥為未當,今日溫補為極是,縱下咽不及救,亦惟歸罪于前手寒涼之誤也。
設初起即誤死于溫補,而世人亦但知霍亂轉筋,是危險之證,從無一人能知此證有陰陽之異,治法有寒熱之殊,而一正其得失者。
此病之所以不易治,而醫之所以不可為也。
今君見姜、附而生疑,安伯察病機之已轉,好問者心虛,識機者智贍,二美相濟,遂使病者跳出鬼門關,醫者卸脫無妄罪,幸矣幸矣!乃以高麗參、麥冬、知母、萎蕤、木瓜、扁豆、石斛、白芍、苡仁、茯苓、蒺藜為方,服六劑始能言動,漸進飲食,調理月餘而健。
七月十八日夜,予患霍亂轉筋甚劇。
倉促間誤服青麟丸錢許,比曉急邀孟英診之,脈微弱如無,耳聾目陷,汗出肢冷,音啞肌削,危象畢呈。
(眉批:可見浙人禀賦之薄,若幽、冀之人,即誤服青麟丸數錢,亦不至如斯之甚也。
)藥恐遲滞,因囑家慈先濃煎高麗參湯,亟為接續,随以參、術、白芍、茯苓、附、桂、幹姜、木瓜、苡仁、扁豆、蓮實為方,一劑各證皆減。
次日複診,孟英曰:氣分偏虛,那堪吐瀉之洩奪?誤餌苦寒,微陽欲絕。
昨與真武、理中合法,脾胃之陽複辟矣,剛猛之品,可以撤去。
蓋吐瀉甚而津液傷,筋失其養則為之轉,薛生白比之痙病,例可推也。
凡治轉筋,最要顧其津液,若陽既回而再投剛烈,則津液不能複而内風動矣。
此治寒霍亂之用附、桂,亦貴有權衡,而不可漫無節制,緻堕前功也。
(此一段議論
孟英用自制蠶矢湯而瘳。
王某久患吐血,體極孱弱。
沈琴癡囑其丐孟英治之。
服藥甫有小愈,而酷暑之時,陡患霍亂轉筋,大汗如雨,一息如絲。
孟英視曰:陰血久奪,暑熱鸱張,吾《霍亂論》中之缺典也,姑變法救之。
用北沙參、枇杷葉、龍、牡、木瓜、扁豆、苡仁、滑石、桑葉、蠶沙、石斛、豆卷,投之良愈。
調理每日仍服滋補以治宿恙。
越二載,聞服溫補藥,緻血暴湧而亡。
戚媪者,年六十餘矣,自幼傭食于黃蓮泉家,忠勤敏幹,老而彌甚,主仆之誼,勝于親戚也。
投自制蠶矢湯,兩服而安。
三日後忽然倦卧,不能反側,氣少不能語言,不食不飲。
蓮泉惶懼,不暇遠緻孟英,即邀濟仁堂朱某診之。
以為霍亂皆屬于寒,且昏沉欲脫,疏附子理中湯與焉。
蓮泉知藥猛烈,不敢遽投,商之王安伯,安伯雲:以予度之,且勿服也。
若謂寒證,則前日之藥下咽即斃,吐瀉安能漸止乎?蓮泉聞之大悟,著人飛趕孟英,至而切其脈,曰:此高年之體,元氣随瀉而洩,固當補者。
第餘暑未清,熱藥在所禁耳。
若在孟浪之家,必以前之涼藥為未當,今日溫補為極是,縱下咽不及救,亦惟歸罪于前手寒涼之誤也。
設初起即誤死于溫補,而世人亦但知霍亂轉筋,是危險之證,從無一人能知此證有陰陽之異,治法有寒熱之殊,而一正其得失者。
此病之所以不易治,而醫之所以不可為也。
今君見姜、附而生疑,安伯察病機之已轉,好問者心虛,識機者智贍,二美相濟,遂使病者跳出鬼門關,醫者卸脫無妄罪,幸矣幸矣!乃以高麗參、麥冬、知母、萎蕤、木瓜、扁豆、石斛、白芍、苡仁、茯苓、蒺藜為方,服六劑始能言動,漸進飲食,調理月餘而健。
七月十八日夜,予患霍亂轉筋甚劇。
倉促間誤服青麟丸錢許,比曉急邀孟英診之,脈微弱如無,耳聾目陷,汗出肢冷,音啞肌削,危象畢呈。
)藥恐遲滞,因囑家慈先濃煎高麗參湯,亟為接續,随以參、術、白芍、茯苓、附、桂、幹姜、木瓜、苡仁、扁豆、蓮實為方,一劑各證皆減。
次日複診,孟英曰:氣分偏虛,那堪吐瀉之洩奪?誤餌苦寒,微陽欲絕。
昨與真武、理中合法,脾胃之陽複辟矣,剛猛之品,可以撤去。
蓋吐瀉甚而津液傷,筋失其養則為之轉,薛生白比之痙病,例可推也。
凡治轉筋,最要顧其津液,若陽既回而再投剛烈,則津液不能複而内風動矣。
此治寒霍亂之用附、桂,亦貴有權衡,而不可漫無節制,緻堕前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