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
關燈
小
中
大
之藥,漫圖僥幸,何異鹦鹉學人言,而不知所以言耶!
邱小敏初發熱,即肢瘛腹痛,卧則昏谵,坐起即清,膈間痞悶,飲亦礙下,舌色紫腫,苔厚膩黃,身面赤色,龈腫而疼。
醫見其病情錯雜,初以為斑疹之候,進透發之劑,渾身冷汗。
又慮内閉外脫,灌以紫雪,病如故。
又疑熱入血室,用桃仁、茺蔚、丹皮、藕汁、童溲等藥。
又恐其虛,用西洋參、龜闆等味。
遂言蹇呃逆,正在徬徨,适病者登圊更衣,忽然昏暈,謂欲虛脫,欲進生脈散以固元氣。
舉家無措,所親姜柳湖請孟英往診之。
脈洪弦而兼滑數。
病屬暑濕,惟肝氣素郁,肺胃多痰,是以升降失常,邪氣壅塞。
卧即神昏者,乃濕熱上熏也,故坐起則爽;彼熱入血室,乃晝明了而夜谵語,非晝卧即昏,夜坐即明也。
治宜清展氣機,病必化瘧而解。
設以溫散表其汗,則邪熾而津劫;若以滋補固其元,則邪閉而正脫;誤用血分藥,則引邪入營;徒用寒潤法,則遏邪不化。
先以雪羹、栀、楝、旋、枳、連、蒌、芩、半、菖、茹、元參、銀花、絲瓜絡等出入為方,吞當歸龍荟丸。
果轉為瘧,各恙遞減,連下黑矢,半月後便色始正而瘧亦止,胃醒安谷而瘳。
停藥數日,偶因嗔怒,其瘧複作,寒少熱多,睛赤龈疼,汗多足冷,孟英曰:餘熱逗留,風陽内煽也。
視其苔灰黃夾黑,因謂其弟桂山曰:但看黑苔退淨,則邪自清矣。
仍予元參、白薇、知、芩、栀、茹、銀花、木通、絲瓜絡、菊葉等,送龍荟丸。
瘧即遞減,逾旬苔淨,眠食如常而起矣。
高魯川,家兄禮園之外舅也。
年近古稀,新秋患感,顧某進清解藥二劑熱即退。
以其年高遂用滋養,越日複熱,謂欲轉瘧,改用厚樸、姜、棗等藥,遂熱壯神昏,速孟英視之。
脈形滑數,舌心已黑,溲赤幹嘔,粥飲不入。
亟予元參、知母、花粉、銀花、竹茹、枇杷葉、蓮子心、栀子、白薇、西瓜翠衣為劑,數帖霍然。
許梅生仲郎恬甫,年未冠,仲秋患感,醫知其陰虛伏暑也,疊進清衛涼營之法,旬餘熱退,以為無慮矣。
惟六日不更衣,因用生地、麻仁、花粉等藥,服後果欲大解,及登圊大瀉一次,人即汗暈,急扶上榻,連瀉二三十次,滿床皆污,盡是黃水,身複發熱,肢痙音低,唇焦齒槁,苔色幹黃而渴,舌不能伸,目不欲張,速孟英勘之。
脈微細欲絕,而呼吸甚促,按其心下堅而且痛。
曰:疾不可為也。
緣初治失于開洩,胸中痞結而津液不能敷布,盡從下脫,攻補皆難措手矣。
翼日果殒。
四舍弟西甫年二十四歲,秋杪患感,至六日神漸昏,延孟英診之。
脈形澀滞,苔垢頭疼,氣逆汗頻,腰疼溲少,脘悶拒按,乃伏暑晚發而本元極虧也。
亟與開中,俾有去路。
小陷胸加栀、豉,菖、芩、白薇、翹、枳,蘆菔湯煎服。
一劑,脘不拒按,苔亦稍退,汗不達于下部,脈來軟而且澀。
改授茹、半、芩、栀、橘、翹、知、蛤、花粉、蓮子心之劑。
三帖脈轉弦數,大解未行,谵語不休,夜間熱熾,腿涼頭暈,濁熱上熏也。
以芩、蒌、栀、連、茹、翹、元參、白薇、丹皮、海?、竹葉投之,乃下堅黑大便,而圊後神暈,苔漸薄而轉黑。
為去芩、連、蒌、?,加犀角、鮮生地、知母、花粉。
兩帖,更衣仍黑,氣乃漸平,腿亦漸溫,熱渴均減,猶不知饑,脈軟而虛,苔退未淨。
乃去犀、翹,加西洋參、麥冬、銀花、菖蒲。
服三劑,又解黑矢,舌色始津,而寐不安神,汗多心悸。
因去知母、花粉、丹皮,加甘草、丹參、茯苓,而地黃用幹者。
兩帖,大解甚暢,胃漸知饑,稍納稀糜,力不勝啜,脈亦虛大,寐即神馳,乃邪未清而虛畢露也。
用西洋參、生地、龍齒、歸、芍、芩、甘、連、柏、麥冬、小麥。
服五劑,複下醬矢,而右脈尚虛大。
又六帖,糞色始正,汗減神安,脈漸柔和,寝食乃适。
嗣又食複數次,賴孟英活潑如龍,随機應變,竟以告愈,洵屬再生。
一勞力人發熱,左脅疼,咳嗽礙眠,痰出甚臭,苔黃舌绛,渴飲谵語,便秘溲赤,脈形滑數,乃伏暑
醫見其病情錯雜,初以為斑疹之候,進透發之劑,渾身冷汗。
又慮内閉外脫,灌以紫雪,病如故。
又疑熱入血室,用桃仁、茺蔚、丹皮、藕汁、童溲等藥。
又恐其虛,用西洋參、龜闆等味。
遂言蹇呃逆,正在徬徨,适病者登圊更衣,忽然昏暈,謂欲虛脫,欲進生脈散以固元氣。
舉家無措,所親姜柳湖請孟英往診之。
脈洪弦而兼滑數。
病屬暑濕,惟肝氣素郁,肺胃多痰,是以升降失常,邪氣壅塞。
卧即神昏者,乃濕熱上熏也,故坐起則爽;彼熱入血室,乃晝明了而夜谵語,非晝卧即昏,夜坐即明也。
治宜清展氣機,病必化瘧而解。
設以溫散表其汗,則邪熾而津劫;若以滋補固其元,則邪閉而正脫;誤用血分藥,則引邪入營;徒用寒潤法,則遏邪不化。
先以雪羹、栀、楝、旋、枳、連、蒌、芩、半、菖、茹、元參、銀花、絲瓜絡等出入為方,吞當歸龍荟丸。
果轉為瘧,各恙遞減,連下黑矢,半月後便色始正而瘧亦止,胃醒安谷而瘳。
停藥數日,偶因嗔怒,其瘧複作,寒少熱多,睛赤龈疼,汗多足冷,孟英曰:餘熱逗留,風陽内煽也。
視其苔灰黃夾黑,因謂其弟桂山曰:但看黑苔退淨,則邪自清矣。
仍予元參、白薇、知、芩、栀、茹、銀花、木通、絲瓜絡、菊葉等,送龍荟丸。
瘧即遞減,逾旬苔淨,眠食如常而起矣。
高魯川,家兄禮園之外舅也。
年近古稀,新秋患感,顧某進清解藥二劑熱即退。
以其年高遂用滋養,越日複熱,謂欲轉瘧,改用厚樸、姜、棗等藥,遂熱壯神昏,速孟英視之。
脈形滑數,舌心已黑,溲赤幹嘔,粥飲不入。
亟予元參、知母、花粉、銀花、竹茹、枇杷葉、蓮子心、栀子、白薇、西瓜翠衣為劑,數帖霍然。
許梅生仲郎恬甫,年未冠,仲秋患感,醫知其陰虛伏暑也,疊進清衛涼營之法,旬餘熱退,以為無慮矣。
惟六日不更衣,因用生地、麻仁、花粉等藥,服後果欲大解,及登圊大瀉一次,人即汗暈,急扶上榻,連瀉二三十次,滿床皆污,盡是黃水,身複發熱,肢痙音低,唇焦齒槁,苔色幹黃而渴,舌不能伸,目不欲張,速孟英勘之。
脈微細欲絕,而呼吸甚促,按其心下堅而且痛。
曰:疾不可為也。
緣初治失于開洩,胸中痞結而津液不能敷布,盡從下脫,攻補皆難措手矣。
翼日果殒。
四舍弟西甫年二十四歲,秋杪患感,至六日神漸昏,延孟英診之。
脈形澀滞,苔垢頭疼,氣逆汗頻,腰疼溲少,脘悶拒按,乃伏暑晚發而本元極虧也。
亟與開中,俾有去路。
小陷胸加栀、豉,菖、芩、白薇、翹、枳,蘆菔湯煎服。
一劑,脘不拒按,苔亦稍退,汗不達于下部,脈來軟而且澀。
改授茹、半、芩、栀、橘、翹、知、蛤、花粉、蓮子心之劑。
三帖脈轉弦數,大解未行,谵語不休,夜間熱熾,腿涼頭暈,濁熱上熏也。
以芩、蒌、栀、連、茹、翹、元參、白薇、丹皮、海?、竹葉投之,乃下堅黑大便,而圊後神暈,苔漸薄而轉黑。
為去芩、連、蒌、?,加犀角、鮮生地、知母、花粉。
兩帖,更衣仍黑,氣乃漸平,腿亦漸溫,熱渴均減,猶不知饑,脈軟而虛,苔退未淨。
乃去犀、翹,加西洋參、麥冬、銀花、菖蒲。
服三劑,又解黑矢,舌色始津,而寐不安神,汗多心悸。
因去知母、花粉、丹皮,加甘草、丹參、茯苓,而地黃用幹者。
兩帖,大解甚暢,胃漸知饑,稍納稀糜,力不勝啜,脈亦虛大,寐即神馳,乃邪未清而虛畢露也。
用西洋參、生地、龍齒、歸、芍、芩、甘、連、柏、麥冬、小麥。
服五劑,複下醬矢,而右脈尚虛大。
又六帖,糞色始正,汗減神安,脈漸柔和,寝食乃适。
嗣又食複數次,賴孟英活潑如龍,随機應變,竟以告愈,洵屬再生。
一勞力人發熱,左脅疼,咳嗽礙眠,痰出甚臭,苔黃舌绛,渴飲谵語,便秘溲赤,脈形滑數,乃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