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上清龍飛九道尺素隐訣

關燈
,妙思感於太寂,内念啟於自然。

    以明上皇元年三月三日元始啟旦,忽緻玄靈垂降白鸾之車,黑翮之鳳口銜素章,飛行羽經登空步虛真訣,玉精飛仙導煙,群神衛靈,晻霭九霄之上,煥赫玉虛之庭,來降於太真,玄授寶經。

    是日太真丈人方退齋上清,時太帝君、紫微三素元君、天帝、太微天帝君、高上玉皇之賓,鹹同降坐,焚百和之香,五色神官浮号玉位,列于紫宮,衆真禮經,旋行三周,三素元君起立西向,發玄朗之音,誦慶真羽章,以贊神經,其辭曰: 藹沫太虛館,靈風散奇香。

    蕭蕭玄景上,微飙翼太陽。

    素鸾迅飛鳳,口銜神羽章。

    翻翻振九霄,悲鳴煥玄梁。

    妙訣乘空發,清治道未央。

    群真并稱慶,稽首禮玉皇。

     誦畢。

    太帝君又起立,北向誦曰: 玄鳳迅雲翮,白鸾欣躊躇。

    飛香和芳華,流景耀雲衢。

    巨虬控長辔,飛仙互相扶。

    萬真慶嘉吉,欣鳳虛中遊。

    元始本無迹,玄感自相求。

    振羽不待駕,飄飄乘煙浮。

    寶章綜玄剛,五體禦靈符。

    稱慶衛福庭,旋香各三周。

     誦畢。

    天帝君起立東向,又謂曰: 素羽斑玄翮,乘浮落運回。

    流香溢十天,芳芝郁太微。

    靈章啟幽機,羽經朗玄輝。

    至道本無赜,持真景自飛。

    於是誦畢。

     太真丈人身建法衣,冠極天無量三寶玉冠,衣無縫九色飛空輝光羽章,左佩流鈴,右帶七元,正南而伏。

    太微天帝君起,命羽仙侍郎擎執金桉,請經,北向長跪,以授於太真,衆仙鹹稱善。

    太真立受經,面發金光,五體即生自然靈飛玉符。

    登攜衆真,共登白鸾之車,駕黑翮之鳳,以宴常陽。

    東之豪林碧水之境,扶桑之墟九源之口;西遊玄羽素野之域蒙汜之濱;南造朱陵極炎之精南夏之邑;北到朔陰洞玄之館寒水之鄉;中盤十絕黃氣陽精太玄玉京,金台玉室丹瓊之宮,遊朗十天,八域洞清。

    總領億真,無天不系,無幽不關,無氣不統,無仙不攝,普禦群神,自天帝以下,莫不範德於太真,仰宗於羽經也。

    於是帝君各浮玄宮,經劫七千,傳於太上大道君焉。

     上靈飛玉符,玄仙羽精自然之章,佩之七年,乘空飛行,上登七元。

    修羽經飛步之道,無此符則不得乘虛升玄。

    受者青錦九十尺盟天。

    登修之日,書左手掌心,即握碧霞而飛行。

    書青缯九寸,佩之左統,六甲十二神、玉女十二人侍左。

     下靈飛玉符,元始之精羽玄玉章,佩之九年,乘空飛行,上登五星。

    行飛步升玄之道,無此符則不得乘空而行也。

    受者素錦六十尺盟天。

    登修之日,書右手掌心,即能握素靈而飛行。

    書白缯九寸,佩之右統,六甲十二神、靈飛玉女十二人侍右。

     左靈飛玉符,玄氣始生之精素羽之章,佩之九年,乘空飛行,上登五星。

    行飛步升玄之道,無此符則不得蹑雲玄登也。

    受者丹錦八十尺盟天。

    登修之日,書左足跖,即能蹑空飛行。

    書绛缯九寸,佩之〔左〕統,六甲十二神、靈飛玉女十二人侍前。

     右靈飛玉符,元氣之精升玄羽章,佩之九年,得乘雲飛行步玉清。

    修飛步升玄之道,無此符不得蹑於七元,而升虛也。

    受者玄錦五十尺盟天。

    登修之日,書右足跖,即時蹑玄而飛。

    書皂缯九寸,佩之〔右〕統,六甲十二神、靈飛玉女十二人侍後。

     太靈飛玉符,陽氣黃精飛行羽章,佩之九年,面生金光,坐在立亡,飛行太虛。

    修飛步升玄之道,無此符則不得仰登皇魁,超升九玄。

    受者黃錦十二尺盟天。

    登修之日,書符於心,即能吐氣成雲,乘雲而行。

    書黃缯九寸,佩之左統,六甲十二神、靈飛玉女十二人侍身。

     凡修行存思七星之道,入室皆先服五符,然後書也。

    書及服,皆東向,叩齒十二通,仰咒曰: 玄虛紫清,飛行羽經,上映雲霞,下攝千靈,控禦六甲,運我身形,飛步天元,上舉鬥精,凝魂固魄,内填充盈,出空入玄,與氣常生。

     畢,服符,書五心,然後行事。

    如此九年,克得乘空禦雲,飛行太清。

     左右靈飛玉符,出於自然之氣,玄授太真,以登空步虛,舉魁蹑剛,纏落七玄,上升玉清之道,以備飛行羽經,得之者神仙,佩之者成真人,修之者緻白鸾之車,黑翮之鳳,來迎子身,上登玉宮,遊宴常陽。

    太上大道君以傳上元太素君、太微天帝君,施行道成,秘於太上靈都之宮。

    依科三千年一傳,不得輕洩,宣露天真,違盟負誓,身役鬼官,殃及九祖,充閉幽泉。

    前符并朱書。

     洞真上清龍飛九道尺素隐訣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