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一

關燈
中莫識。

    九#16真遼遠,亦無能訪之。

     《日華子》雲:雞蘇,暖。

    治肺痿,崩中,帶下,血痢,頭風目眩,産後中風及血不止。

    又名臭蘇、青白蘇#17。

     孟诜雲:雞蘇,一名水蘇。

    熟搗生葉,綿裹塞耳,療聾。

    又,頭風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

    産後中風,服之彌佳。

    可燒作灰汁及以煮汁,洗頭令發香,白屑不生。

    又雲:幹釀酒及清#18酒,常服之佳。

     《梅師方》:治吐血及下血并婦人漏下。

    雞蘇莖、葉煎取汁,飲之。

    又方:治鼻衄血不止。

    以生雞蘇五合,并香豉二合,合杵研,搓如棗核大,内鼻中,可止。

     香薷 味辛,微溫。

    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薷音柔。

     《圖經》曰:香薷,舊不着所出州土。

    陶隐居雲:家家有之。

    今所在皆種,但北土差少,似白蘇而葉更細。

    十月中采,幹之,一作香葇,俗呼香茸。

    霍亂轉筋,煮飲服之,無不差者。

    若四肢煩冷,汗出而渴者,加蓼子同切,煮飲。

     陶隐居雲:家家有此,惟供生食。

    十月中取,幹之,霍亂煮飲,無不差。

    作煎,除水腫尤良。

     《日華子》雲:無毒。

    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

     禹錫雲:按蕭炳雲:今新定、新安有石上者,彼人名石香葇,細而辛,更絕佳。

     孟诜雲:香葇,溫。

    又雲:香茸,去熱風。

    生菜中食,不可多食。

    卒轉筋,可煮汁頓服半升,止。

    又,幹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胡洽方》:治水病洪腫,香葇煎:取幹香葇五十斤,一物剉,内釜中,以水淹之,水出香葇上一寸,煮使氣力都盡,清澄之,嚴火煎,令可丸。

    一服五丸如梧子大,日漸增之,以小便利好。

     《外台秘要方》:治水病洪腫,氣脹,不消食。

    幹香薷五十斤焙,用濕者亦得,細剉内釜中,水浸之,出香薷上數寸,煮#19使氣盡,去滓清澄之,漸微火煎令可丸。

    服五丸如梧桐子大,日三,稍加之,以小便利為度。

     《千金方》:治口臭,香薷一把,以水一鬥,煮取三升,稍稍含之。

     《肘後方》: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

    香薷汁,服一升,日三服。

     《食醫心鏡方》:主心煩,去熱。

    取煎湯作羹煮粥及生食并佳。

     《子母秘錄方》:治小兒白秃發不生,汁出,慘痛。

    濃煮陳香薷汁,少許脂和胡粉,傳上。

     《衍義》曰:香薷,生山野,荊湖南、北,二川皆有。

    兩京作圃種,暑月亦作蔬菜,治霍亂不可阙也,用之無不效。

    葉如茵陳,花茸紫,在一邊成穗。

    凡四五十房為一穗,如荊芥穗,别是一種香,餘如《經》。

     假蘇 味辛,溫,無毒。

    主寒熱鼠瘘,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

    一名鼠蓂,一名姜芥。

    生漢中川澤。

     《圖經》曰:假蘇,荊芥也。

    生漢中川澤,今處處有之。

    葉似落藜而細,初生香辛可啖,人取作生菜。

    古方稀用。

    近世醫家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等為要藥。

    并取花實成穗者,暴幹入藥用,效甚速。

     陶隐居雲:方藥亦不複用。

     《唐本》注雲:此藥即菜中荊芥是也,姜、荊聲訛耳。

    先居草部中,今人食之,錄在菜部也。

     陳士良雲:荊芥,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疼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眼眩,手足筋急。

    本草呼為假蘇,又别。

    按假蘇葉銳圓,多野生,以香氣似蘇,故呼為蘇。

     《衍義》曰:假蘇,荊芥也,隻用穗。

    治産後血暈及中風,目帶上,四肢強直。

    為末二三錢,童子小便一小盞,調下咽,良久,即活,甚有驗。

    又治頭目風,荊芥穗、細辛、川芎等為末,飯後湯點二錢。

    風瘙遍身,濃煎湯淋渫或坐湯中。

     白蘘荷 微溫。

    主中蠱及瘧。

     《圖經》曰:白蘘荷,舊不着所出州土,今荊襄、江湖間多種之,北地亦有。

    春初生葉似甘蕉,根似姜而肥,其根莖堪為菹。

    其性好陰,在末下生者尤美。

     陶隐居雲:今人乃呼赤者為#20蘘荷,白者為覆菹,葉同一種爾。

    于人食之,赤者為勝。

    藥用白者。

    中蠱者服其汁,并卧其葉,即呼蠱主姓名。

    亦主諸溪毒、沙虱輩。

    多食損藥勢,又不利腳。

    人家種白蘘荷,亦雲辟蛇。

     《聖惠方》:治風冷失聲,咽喉不利。

    以蘘荷根二兩,研,絞取汁,酒一大盞,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半錢。

    《肘後方》同。

     《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