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汁飲,頻服之,以差為度。
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身作金色,照日有光。
亦有銀蛇,解銀藥毒。
人中金毒,候之法,合瞑取銀口中含,至曉銀變為金色者是也。
令人肉作雞腳裂。
生賓、澄州。
《圖經》曰:金蛇,出賓州。
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體作金色,照日有光、能解金毒。
亦有銀蛇,解銀五毒。
今不見有捕得者,而信州上饒縣靈山鄉出一種蛇,酷似此,彼人呼為金星地鳝,冬月收捕之,亦能解衆毒,止瀉洩及邪熱。
馬陸 味辛,溫,有毒。
主腹中大堅症,破積聚,息肉,惡瘡,白秃,療寒熱痞結,脅下滿。
一名百足,一名馬軸。
生玄菟川谷。
陶隐居雲:李雲此蟲形長五六寸,狀如大蛩,夏月登樹鳴,冬則蟄,今人呼為飛蚿蟲也,恐不必是馬陸爾。
今有一細黃蟲,狀如蜈蚣而甚長,俗名土蟲,雞食之醉悶亦至死。
書雲: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此蟲足甚多,寸寸斷便寸行,或欲相似,方家既不複用,市人亦無取者,未詳何者的是。
《唐本》注雲:此蟲大如細筆管,長三四寸,斑色,一如蚰蜓,襄陽人名為馬蚿,亦呼馬軸,亦名刀環蟲,以其死側卧,狀如刀環也。
有人自毒,服一枚便死也。
《衍義》曰:馬陸,即今百節蟲也,身如槎節,節有細蹙紋,起紫黑色,光潤,百足。
死則側卧狀如刀環也,長二三寸,尤者粗如小指。
西京上陽宮及内城磚牆中甚多,入藥至鮮。
地膽 味辛,寒,有毒。
主鬼疰,寒熱,鼠瘘,惡瘡,死肌,破症瘕,堕胎,蝕瘡中惡肉,鼻中息肉,散結氣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
一名阮青,一名蛙#43烏娲切。
生汶山川谷,八月取。
惡甘草。
《藥性論》雲:地膽,能宣出瘰疬根,從小便出,上亦吐之。
治鼻塞。
陶隐居雲:真者出梁州,狀如大馬蟻,有翼,僞者即斑貓所化,狀如大豆,大都療體略同,必不能得真爾,此亦可用,故有蚖青之名。
蚖字乃異,恐是相承誤矣。
《唐本》注雲:形如大馬蟻者,今見出邠州者是也。
狀如大豆者,未見也。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二月、三月、八月、九月,草菜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
珂 味鹹,平,無毒。
主目中翳,斷血,生肌。
貝類也,大如鳆,皮黃黑而骨白,以為馬飾。
生南海,取無時。
《海藥》雲:謹按《名醫别錄》雲:生南海,白如蚌。
主消翳膜及筋弩肉,并刮點之。
此外無諸要用也。
雷公雲:要冬采得色白膩#44者,并有白旋水紋。
勿令見火,立無用處。
夫用,以銅刀刮作末子,細研,用重絹羅篩過後,研千餘下用。
此物不入婦人藥中用。
螢火 味辛,微溫,無毒。
主明目,小兒火瘡,傷熱氣,蠱毒,鬼疰,通神精。
一名夜光,一名放光,一名照耀上以入切,下以灼切,一名即照音照。
生階地池澤。
七月七日取,陰幹。
陶隐居雲: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猶未如蟲,腹下已有光,數日便變而能飛。
方衛家捕取納酒中令死,乃幹之,俗藥用之亦稀。
海螺 《百一》雲:治目痛累年,或三四十年方。
取生螺一枚,洗之,内燥抹螺口開,以黃連一枚,納螺口中,令其螺飲黃連汁,以綿注取汁,着眦中。
孫真人:合菜食,治心痛。
海月 味辛,平,無毒。
主消渴下氣,令人能食,利五髒。
獨腳蜂 所用同前。
似小蜂,黑色,一足。
連樹根不得去,不能動搖,五月采取,出嶺南。
又有獨腳蟻,功用同蜂。
亦連樹根,不#45能動搖,出嶺南。
飛生蟲 無毒。
令人易産,取角,臨時執之。
亦得可燒末服少許,蟲如齧發,頭上有角。
兩頭蛇 見之令人不吉。
大如指,一頭無目無口,二頭俱能行。
出會稽,人雲是越王弩弦。
昔孫叔敖埋之,恐後人見之,将必死也。
人見蛇足,亦雲不佳。
蛇以桑薪燒之,則足出見,無可怪也。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三十四竟 #1渴:原作『濕』,據晦明軒本改。
#2食:晦明軒本作『良』。
#3良:晦明軒本作『涼』。
#4胡:晦明軒本作『湖』。
#5扁:晦明軒本作『為』。
#6神:晦明軒本作『藥』。
#7後:晦明軒本作『彼』。
#8左:晦明軒本作『今』,屬下讀。
#9及:晦明軒本作『吸』。
#10樂:晦明軒本作『泺』。
#11又:晦明軒本作『極』。
#12弓:晦明軒本作『水』。
#13小兒大腸頭得惡瘡癰熱議者:晦明軒本作『小兒大人忽得惡瘡未辨識者』。
#14斡:原作『幹』,據晦明軒本改。
#15及:晦明軒本作『極』。
#16号:晦明軒本『号』上有『寒』字。
#17候:晦明軒本作『得』。
#18及:晦明軒本作『極』。
#19不: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0按舊:晦明軒本無此二字。
#21東:原作『木』,據晦明軒本改。
#22陝:原作『夾』,據晦明軒本改。
#23根:晦明軒本作『筋』。
#24便:原作『更』,據晦明軒本改。
#25兒:原作『與』,據晦明軒本改。
#26生:原作『柱』,據晦明軒本改。
#27一:晦明軒本作『七』。
#28其:原作『一』,據晦明軒本改。
#29有:晦明軒本『有』下有『長』字。
#30鼃:原作『蛙』,據晦明軒本改。
#31蛉:晦明軒本作『蛤』。
#32小:原作『下』,據晦明軒本改。
#33熱:晦明軒本『熱』下有『瘡』字。
#34止:原作『上』,據晦明軒本改。
#35紅:晦明軒本作『黃』。
#36燔:晦明軒本作『蟠』。
#37蟲:原作『二』,據晦明軒本改。
#38通: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39周:晦明軒本『周』下有『封』字。
#40以:晦明軒本作『使』,獨字為句。
#41腹:晦明軒本作『腸』。
#42主:原作『至』,據晦明軒本政。
#43蛙:晦明軒本『蛙』上有『青』字。
#44膩:原作『二』,據晦明軒本改。
#45不:晦明軒本作『下』,屬上讀。
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身作金色,照日有光。
亦有銀蛇,解銀藥毒。
人中金毒,候之法,合瞑取銀口中含,至曉銀變為金色者是也。
令人肉作雞腳裂。
生賓、澄州。
《圖經》曰:金蛇,出賓州。
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體作金色,照日有光、能解金毒。
亦有銀蛇,解銀五毒。
今不見有捕得者,而信州上饒縣靈山鄉出一種蛇,酷似此,彼人呼為金星地鳝,冬月收捕之,亦能解衆毒,止瀉洩及邪熱。
馬陸 味辛,溫,有毒。
主腹中大堅症,破積聚,息肉,惡瘡,白秃,療寒熱痞結,脅下滿。
一名百足,一名馬軸。
生玄菟川谷。
陶隐居雲:李雲此蟲形長五六寸,狀如大蛩,夏月登樹鳴,冬則蟄,今人呼為飛蚿蟲也,恐不必是馬陸爾。
今有一細黃蟲,狀如蜈蚣而甚長,俗名土蟲,雞食之醉悶亦至死。
書雲: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此蟲足甚多,寸寸斷便寸行,或欲相似,方家既不複用,市人亦無取者,未詳何者的是。
《唐本》注雲:此蟲大如細筆管,長三四寸,斑色,一如蚰蜓,襄陽人名為馬蚿,亦呼馬軸,亦名刀環蟲,以其死側卧,狀如刀環也。
有人自毒,服一枚便死也。
《衍義》曰:馬陸,即今百節蟲也,身如槎節,節有細蹙紋,起紫黑色,光潤,百足。
死則側卧狀如刀環也,長二三寸,尤者粗如小指。
西京上陽宮及内城磚牆中甚多,入藥至鮮。
地膽 味辛,寒,有毒。
主鬼疰,寒熱,鼠瘘,惡瘡,死肌,破症瘕,堕胎,蝕瘡中惡肉,鼻中息肉,散結氣石淋,去子,服一刀圭即下。
一名阮青,一名蛙#43烏娲切。
生汶山川谷,八月取。
惡甘草。
《藥性論》雲:地膽,能宣出瘰疬根,從小便出,上亦吐之。
治鼻塞。
陶隐居雲:真者出梁州,狀如大馬蟻,有翼,僞者即斑貓所化,狀如大豆,大都療體略同,必不能得真爾,此亦可用,故有蚖青之名。
蚖字乃異,恐是相承誤矣。
《唐本》注雲:形如大馬蟻者,今見出邠州者是也。
狀如大豆者,未見也。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二月、三月、八月、九月,草菜上取之,形倍黑色,芫青所化也。
珂 味鹹,平,無毒。
主目中翳,斷血,生肌。
貝類也,大如鳆,皮黃黑而骨白,以為馬飾。
生南海,取無時。
《海藥》雲:謹按《名醫别錄》雲:生南海,白如蚌。
主消翳膜及筋弩肉,并刮點之。
此外無諸要用也。
雷公雲:要冬采得色白膩#44者,并有白旋水紋。
勿令見火,立無用處。
夫用,以銅刀刮作末子,細研,用重絹羅篩過後,研千餘下用。
此物不入婦人藥中用。
螢火 味辛,微溫,無毒。
主明目,小兒火瘡,傷熱氣,蠱毒,鬼疰,通神精。
一名夜光,一名放光,一名照耀上以入切,下以灼切,一名即照音照。
生階地池澤。
七月七日取,陰幹。
陶隐居雲: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猶未如蟲,腹下已有光,數日便變而能飛。
方衛家捕取納酒中令死,乃幹之,俗藥用之亦稀。
海螺 《百一》雲:治目痛累年,或三四十年方。
取生螺一枚,洗之,内燥抹螺口開,以黃連一枚,納螺口中,令其螺飲黃連汁,以綿注取汁,着眦中。
孫真人:合菜食,治心痛。
海月 味辛,平,無毒。
主消渴下氣,令人能食,利五髒。
獨腳蜂 所用同前。
似小蜂,黑色,一足。
連樹根不得去,不能動搖,五月采取,出嶺南。
又有獨腳蟻,功用同蜂。
亦連樹根,不#45能動搖,出嶺南。
飛生蟲 無毒。
令人易産,取角,臨時執之。
亦得可燒末服少許,蟲如齧發,頭上有角。
兩頭蛇 見之令人不吉。
大如指,一頭無目無口,二頭俱能行。
出會稽,人雲是越王弩弦。
昔孫叔敖埋之,恐後人見之,将必死也。
人見蛇足,亦雲不佳。
蛇以桑薪燒之,則足出見,無可怪也。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三十四竟 #1渴:原作『濕』,據晦明軒本改。
#2食:晦明軒本作『良』。
#3良:晦明軒本作『涼』。
#4胡:晦明軒本作『湖』。
#5扁:晦明軒本作『為』。
#6神:晦明軒本作『藥』。
#7後:晦明軒本作『彼』。
#8左:晦明軒本作『今』,屬下讀。
#9及:晦明軒本作『吸』。
#10樂:晦明軒本作『泺』。
#11又:晦明軒本作『極』。
#12弓:晦明軒本作『水』。
#13小兒大腸頭得惡瘡癰熱議者:晦明軒本作『小兒大人忽得惡瘡未辨識者』。
#14斡:原作『幹』,據晦明軒本改。
#15及:晦明軒本作『極』。
#16号:晦明軒本『号』上有『寒』字。
#17候:晦明軒本作『得』。
#18及:晦明軒本作『極』。
#19不: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0按舊:晦明軒本無此二字。
#21東:原作『木』,據晦明軒本改。
#22陝:原作『夾』,據晦明軒本改。
#23根:晦明軒本作『筋』。
#24便:原作『更』,據晦明軒本改。
#25兒:原作『與』,據晦明軒本改。
#26生:原作『柱』,據晦明軒本改。
#27一:晦明軒本作『七』。
#28其:原作『一』,據晦明軒本改。
#29有:晦明軒本『有』下有『長』字。
#30鼃:原作『蛙』,據晦明軒本改。
#31蛉:晦明軒本作『蛤』。
#32小:原作『下』,據晦明軒本改。
#33熱:晦明軒本『熱』下有『瘡』字。
#34止:原作『上』,據晦明軒本改。
#35紅:晦明軒本作『黃』。
#36燔:晦明軒本作『蟠』。
#37蟲:原作『二』,據晦明軒本改。
#38通: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39周:晦明軒本『周』下有『封』字。
#40以:晦明軒本作『使』,獨字為句。
#41腹:晦明軒本作『腸』。
#42主:原作『至』,據晦明軒本政。
#43蛙:晦明軒本『蛙』上有『青』字。
#44膩:原作『二』,據晦明軒本改。
#45不:晦明軒本作『下』,屬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