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時取之,青黑色,亦療鼠瘘。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形大小如斑貓,純青綠色,今出甯州。
雷公雲:芫青、斑貓、亭長、赤頭等四件,其#28樣各不同,所居、所食、所效各不同。
其芫青觜尖,背上有一畫黃。
斑貓背上一畫黃,一畫黑,觜尖處小點赤,在豆葉上居,食豆葉汁。
亭長形黑黃,在蔓葉上居,食蔓膠汁。
赤頭,額上有大紅一點,身黑。
用各有#29處。
凡修事芫青、斑貓、亭長、赤頭并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黃黑出,去麻子等,去兩翅、足并頭,用血餘裹,懸于東牆角上一夜,至明取用。
鼃音蛙 味甘,寒,無毒。
主小兒赤氣,肌瘡,臍傷,止痛,氣不足。
一名長股。
生水中,取無時。
《圖經》曰:鼃,《本經》不載所出州土,雲生水中,今處處有之。
似蝦蟆而背青綠色,俗謂之青鼃。
外有背作黃文者,人謂之金錢鼃。
陶隐居雲:蜂、蟻、鼃、蟬,其類最多,大腹而脊青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即《爾雅》所謂在水曰鼃#30者是也。
黑色者,南人呼為蛤子,食之至美,即今所謂之蛤,亦名水雞是也。
閩、蜀、浙東人以為珍候。
彼人雲食之補虛損,尤宜産婦,即此也。
陶隐居雲:凡蜂、蟻、鼃、蟬,其類最多。
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
又一種黑色,南人名為蛉#31子,食之至美。
又一種小#32形善鳴喚,名鼃子,此則是也。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蝦蟆屬也,居陸地,青脊善鳴,聲作鼃者是。
《日華子》雲:青鼃,性冷,治小兒熱#33,背有黃路者;名金線。
殺屍疰病蟲,去勞劣,解熱毒,身青綠者是也。
《千金方》:主小兒赤氣。
《衍義》曰:鼃,其色青,腹細嘴尖,後肱長,故善躍。
大其聲則曰蛙,小其聲則曰蛤,《月令》所謂雀入大水化為蛤者也。
唐˙韓退之詩一夜青蛙啼到曉者是。
此食之性平,解勞熱。
蜻蛉上音青,下音零 微寒。
強陰,止#34精。
《圖經》曰:蜻蛉,舊不載所出州郡,今所在水際多有之。
此有數種,當用青色大眼者為良。
其餘紅#35赤及黑色者不入用。
俗間正名蜻蜓,而不甚須也。
道家則多用之。
陶隐居雲:此有五六種,今用青色大眼者,一名諸乘,俗呼胡蜊,道家用以止精。
眼可化為青珠。
其餘黃細及黑者,不入藥用,一名蜻蜓。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蜻蜓六足四翼,好飛溪渠側。
《日華子》雲:蜻蜓,涼,無毒。
壯陽,暖水髒。
入藥去翼足,炒用良。
《衍義》曰:蜻蛉,其中一種最大,京師名為馬大頭者是,身綠色,雌者腰間一遭碧色。
用則當用雄者,陶隐居以謂青色大眼。
一類之中,元無青者,眼一類皆大。
此物生化于水中,故多飛水上。
唐˙杜甫雲:點水蜻蜓款款飛。
鼠婦 味酸,溫、微寒,無毒。
主氣癃,不得小便,痫痓,寒熱,利水道。
婦人月閉,血瘕,一名負燔#36音煩,一名?音伊蝛音威,一名蜲?。
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
《圖經》曰:鼠婦,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今處處有之。
多在下濕處甕器底及土坎中,常惹着鼠背,故名鼠負。
今作婦字,謬耳。
《爾雅》雲:蟠鼠,鼠負。
郭璞雲:甕器底蟲#37。
又雲:?蝛,蜲?。
《詩˙東山》雲:?蝛在室。
鄭箋雲:此物家無人則生。
然《本經》亦有此名,是今人所謂濕生蟲者也。
五月五日取。
古方有用者,張仲景主久瘧,大鼈甲丸中使之,以其主寒熱也。
陶隐居雲:一名鼠負,言鼠多在坎中,背則負之,今作婦字,如似乖理。
又一名鼠姑。
《日華子》雲:鼠婦蟲,有毒。
通#38小便,能堕胎。
《千金方》:治産後小便不利。
鼠婦七枚,一味熬為屑,作一服,酒調下。
《衍義》曰:鼠婦,此濕生蟲也,多足,其色如蚓,背有橫紋蹙起,大者長三四分,在處有之,磚甃及下濕處多,用處絕少。
衣魚 味鹹,溫,無毒。
主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上聲也背起,摩之。
又療淋,堕胎,塗瘡滅瘢。
一名白魚,一名蟫音談。
生鹹陽平澤。
《圖經》曰:衣魚,生鹹陽平澤,今處處有之。
衣中乃少,而多在書卷中。
《爾雅》所謂蟫潭,尋兩音,白魚。
郭璞雲:衣、書中蟲,一名蛃魚是也。
段成式雲:補阙張周#39見壁上瓜子化為白魚,因知《列子》朽瓜為魚之言不虛也。
古方主小兒淋閉,取以摩臍及小腹,溺即通。
又合鷹屎、殭蠶同傅瘡瘢即滅。
今人謂之壁魚,俗傳壁魚入道經函中,因蠹食神仙字,則身有五色,人能得而吞之,可緻神仙。
唐˙張湯之少子,惑其說,乃多書神仙字,碎剪置瓶中,取壁魚投之,冀其蠹食而不能得,遂緻心疾。
蛃音丙。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衣中白魚,以#40有毒,利小便。
《千金方》:治沙石草落目中,咪,不出。
白魚以乳汁和,注目中。
《外台秘要方》:主眼翳。
白魚末,注少許于翳中。
《孫真人方》:卒患偏風,口喎語澀。
取白魚摩耳下。
喎向左摩右,向右摩左,正即止。
《子母秘錄方》:治婦人無故遺血溺。
衣中白魚三十個,納陰中。
《衍義》曰:衣魚,多在故書中,久不動,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紙中也。
身有厚粉,手搐之則落,亦齧毳衣,用處亦少。
其形稍似魚,其尾又分二歧,世用以滅瘢痕。
甲香 味鹹,平,無毒。
主心腹滿痛,氣急,止痢,下淋。
生南海。
《圖經》曰:甲香,生南海,今嶺外、閩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
海蠡之掩也。
《南州異物志》曰:甲香,大者如瓯面,前邊直攙長數寸,圍殼疽?有刺。
其掩雜衆香燒之使益芳,獨燒則臭。
一名流螺。
諸螺之中,流最厚味是也。
其蠡大如小拳,青黃色,長四五寸。
人亦啖其肉。
今醫方稀用。
蠡音螺。
《唐本》注雲:蠡大如小拳,青黃色,長四五寸,取?燒灰用之。
南人亦煮其肉啖,亦無損益也。
《海藥》雲:和氣清神,主腹#41風瘘痔。
陳氏雲:主#42甲疽,瘘瘡,蛇、蠍、蜂螫,疥癬,頭瘡,嚵瘡。
甲煎,口脂用也。
《廣州記》雲:南人常食,若龜鼈之類。
又有小甲香,若螺子狀。
取其蒂而修成也。
《衍義》曰:甲香,善能管香煙,與沉、檀、龍、麝用之,甚佳。
金蛇 無毒。
解生金毒。
人中金藥毒者,取蛇四寸,炙令黃,煮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形大小如斑貓,純青綠色,今出甯州。
雷公雲:芫青、斑貓、亭長、赤頭等四件,其#28樣各不同,所居、所食、所效各不同。
其芫青觜尖,背上有一畫黃。
斑貓背上一畫黃,一畫黑,觜尖處小點赤,在豆葉上居,食豆葉汁。
亭長形黑黃,在蔓葉上居,食蔓膠汁。
赤頭,額上有大紅一點,身黑。
用各有#29處。
凡修事芫青、斑貓、亭長、赤頭并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黃黑出,去麻子等,去兩翅、足并頭,用血餘裹,懸于東牆角上一夜,至明取用。
鼃音蛙 味甘,寒,無毒。
主小兒赤氣,肌瘡,臍傷,止痛,氣不足。
一名長股。
生水中,取無時。
《圖經》曰:鼃,《本經》不載所出州土,雲生水中,今處處有之。
似蝦蟆而背青綠色,俗謂之青鼃。
外有背作黃文者,人謂之金錢鼃。
陶隐居雲:蜂、蟻、鼃、蟬,其類最多,大腹而脊青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即《爾雅》所謂在水曰鼃#30者是也。
黑色者,南人呼為蛤子,食之至美,即今所謂之蛤,亦名水雞是也。
閩、蜀、浙東人以為珍候。
彼人雲食之補虛損,尤宜産婦,即此也。
陶隐居雲:凡蜂、蟻、鼃、蟬,其類最多。
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
又一種黑色,南人名為蛉#31子,食之至美。
又一種小#32形善鳴喚,名鼃子,此則是也。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蝦蟆屬也,居陸地,青脊善鳴,聲作鼃者是。
《日華子》雲:青鼃,性冷,治小兒熱#33,背有黃路者;名金線。
殺屍疰病蟲,去勞劣,解熱毒,身青綠者是也。
《千金方》:主小兒赤氣。
《衍義》曰:鼃,其色青,腹細嘴尖,後肱長,故善躍。
大其聲則曰蛙,小其聲則曰蛤,《月令》所謂雀入大水化為蛤者也。
唐˙韓退之詩一夜青蛙啼到曉者是。
此食之性平,解勞熱。
蜻蛉上音青,下音零 微寒。
強陰,止#34精。
《圖經》曰:蜻蛉,舊不載所出州郡,今所在水際多有之。
此有數種,當用青色大眼者為良。
其餘紅#35赤及黑色者不入用。
俗間正名蜻蜓,而不甚須也。
道家則多用之。
陶隐居雲:此有五六種,今用青色大眼者,一名諸乘,俗呼胡蜊,道家用以止精。
眼可化為青珠。
其餘黃細及黑者,不入藥用,一名蜻蜓。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蜻蜓六足四翼,好飛溪渠側。
《日華子》雲:蜻蜓,涼,無毒。
壯陽,暖水髒。
入藥去翼足,炒用良。
《衍義》曰:蜻蛉,其中一種最大,京師名為馬大頭者是,身綠色,雌者腰間一遭碧色。
用則當用雄者,陶隐居以謂青色大眼。
一類之中,元無青者,眼一類皆大。
此物生化于水中,故多飛水上。
唐˙杜甫雲:點水蜻蜓款款飛。
鼠婦 味酸,溫、微寒,無毒。
主氣癃,不得小便,痫痓,寒熱,利水道。
婦人月閉,血瘕,一名負燔#36音煩,一名?音伊蝛音威,一名蜲?。
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
《圖經》曰:鼠婦,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今處處有之。
多在下濕處甕器底及土坎中,常惹着鼠背,故名鼠負。
今作婦字,謬耳。
《爾雅》雲:蟠鼠,鼠負。
郭璞雲:甕器底蟲#37。
又雲:?蝛,蜲?。
《詩˙東山》雲:?蝛在室。
鄭箋雲:此物家無人則生。
然《本經》亦有此名,是今人所謂濕生蟲者也。
五月五日取。
古方有用者,張仲景主久瘧,大鼈甲丸中使之,以其主寒熱也。
陶隐居雲:一名鼠負,言鼠多在坎中,背則負之,今作婦字,如似乖理。
又一名鼠姑。
《日華子》雲:鼠婦蟲,有毒。
通#38小便,能堕胎。
《千金方》:治産後小便不利。
鼠婦七枚,一味熬為屑,作一服,酒調下。
《衍義》曰:鼠婦,此濕生蟲也,多足,其色如蚓,背有橫紋蹙起,大者長三四分,在處有之,磚甃及下濕處多,用處絕少。
衣魚 味鹹,溫,無毒。
主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上聲也背起,摩之。
又療淋,堕胎,塗瘡滅瘢。
一名白魚,一名蟫音談。
生鹹陽平澤。
《圖經》曰:衣魚,生鹹陽平澤,今處處有之。
衣中乃少,而多在書卷中。
《爾雅》所謂蟫潭,尋兩音,白魚。
郭璞雲:衣、書中蟲,一名蛃魚是也。
段成式雲:補阙張周#39見壁上瓜子化為白魚,因知《列子》朽瓜為魚之言不虛也。
古方主小兒淋閉,取以摩臍及小腹,溺即通。
又合鷹屎、殭蠶同傅瘡瘢即滅。
今人謂之壁魚,俗傳壁魚入道經函中,因蠹食神仙字,則身有五色,人能得而吞之,可緻神仙。
唐˙張湯之少子,惑其說,乃多書神仙字,碎剪置瓶中,取壁魚投之,冀其蠹食而不能得,遂緻心疾。
蛃音丙。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衣中白魚,以#40有毒,利小便。
《千金方》:治沙石草落目中,咪,不出。
白魚以乳汁和,注目中。
《外台秘要方》:主眼翳。
白魚末,注少許于翳中。
《孫真人方》:卒患偏風,口喎語澀。
取白魚摩耳下。
喎向左摩右,向右摩左,正即止。
《子母秘錄方》:治婦人無故遺血溺。
衣中白魚三十個,納陰中。
《衍義》曰:衣魚,多在故書中,久不動,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紙中也。
身有厚粉,手搐之則落,亦齧毳衣,用處亦少。
其形稍似魚,其尾又分二歧,世用以滅瘢痕。
甲香 味鹹,平,無毒。
主心腹滿痛,氣急,止痢,下淋。
生南海。
《圖經》曰:甲香,生南海,今嶺外、閩中近海州郡及明州皆有之。
海蠡之掩也。
《南州異物志》曰:甲香,大者如瓯面,前邊直攙長數寸,圍殼疽?有刺。
其掩雜衆香燒之使益芳,獨燒則臭。
一名流螺。
諸螺之中,流最厚味是也。
其蠡大如小拳,青黃色,長四五寸。
人亦啖其肉。
今醫方稀用。
蠡音螺。
《唐本》注雲:蠡大如小拳,青黃色,長四五寸,取?燒灰用之。
南人亦煮其肉啖,亦無損益也。
《海藥》雲:和氣清神,主腹#41風瘘痔。
陳氏雲:主#42甲疽,瘘瘡,蛇、蠍、蜂螫,疥癬,頭瘡,嚵瘡。
甲煎,口脂用也。
《廣州記》雲:南人常食,若龜鼈之類。
又有小甲香,若螺子狀。
取其蒂而修成也。
《衍義》曰:甲香,善能管香煙,與沉、檀、龍、麝用之,甚佳。
金蛇 無毒。
解生金毒。
人中金藥毒者,取蛇四寸,炙令黃,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