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酒調藥二錢灌之,遂蘇。
及以藥滓塗咬處,良久,複灌二錢,其毒皆去。
問之,乃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同為末,止此耳。
後有中毒者用之,無不驗。
此藥雖不#19甚貴,然亦多有僞者。
蠍 味甘、辛,有毒。
療諸風瘾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澀,手足抽掣。
形緊小者良。
出青州者良。
《圖經》曰:按舊#20蠍,舊不着所出州土,注雲出青州者良,今京東#21西及河、陝#22州郡皆有之。
采無時。
用之欲緊小者。
今人捕得,皆火逼幹死收之。
方書謂之蛜蜥。
陶隐居《集驗方》雲:蠍有雌雄,雄者螫人痛止在一處,雌者痛牽諸處。
若是雄者,用井泥傅之,溫則易。
雌者當用瓦屋溝下泥傅之。
治中風抽掣手足,及小兒驚搐方,多用蠍。
《箧中方》治小兒風痫,取蠍五枚,以一大石榴割頭,去子,作甕子樣,内蠍其中,以頭蓋之,紙根#23和黃泥封裹,以微火炙幹,漸加火燒令通赤,良久去火,待冷去泥,取中焦黑者細研。
乳汁調半錢匕,灌之便#24定。
兒#25稍大,則以防風湯調服之。
禹錫雲:按《蜀本》雲:蠍,緊小者名蛜蜥。
段成式《酉陽雜俎》雲:鼠負蟲巨者,多化為蠍。
蠍子多負于背,嘗見一蠍負十餘子,子色猶白,才如稻粒。
陳州古倉有蠍,形如錢,螫人必死。
江南舊無蠍,開元初嘗有主簿,竹筒盛過江,至今江南往往有之,俗呼為主簿蟲。
蠍常為蝸所食,先以迹規之不複去。
蠍前謂之螫,後謂之虿。
《經驗方》:治小兒驚風。
用蠍一個,不失頭尾,薄荷四葉裹合,火上炙令薄荷焦,同碾為末,作四服,湯下。
大人風涎隻一服。
《杜壬方》:治耳聾。
因腎虛所緻,十年内一服愈。
蠍,至小者四十九枚,生姜如蠍大四十九片,二物銅器内,炒至生#26姜幹為度,為末。
并作一服,初夜溫酒下,至三更盡,盡量飲酒至醉,不妨。
次日即效。
《衍義》曰:蠍,大人、小兒通用,治小兒驚風,不可阙也。
有用全者,有隻用稍者,稍力尤功。
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或烈日中煦,蠍渴熱時,乃與青泥食之,既滿腹,以火逼殺之,故其色多赤,欲其體重而售之故也。
醫家用之,皆悉去土。
蝼蛄上音婁,下音姑 味鹹,寒,無毒。
主産難,出肉中刺,潰癰腫,下哽噎,解毒,除惡瘡。
一名蟪蛄,一名天蝼,一名螜音斛。
生東城平澤,夜出者良,夏至取,暴幹。
《圖經》曰:蝼蛄,生東城平澤,今處處有之。
穴地糞壤中而生,夜則出求食,人夜行忽見出,多打殺之,言其為鬼所使也。
夏至後取,暴幹,以夜出者良。
其自腰以前甚澀,主止大小便,或雲止小便。
自腰以後甚利,主下大小便。
若出拔刺,多用其腦,此一名螜。
《爾雅》雲:螜,天蝼。
《夏小正》篇雲:三月螜則鳴是也。
《廣雅》雲:一名碩鼠,《易》晉如碩鼠。
孔穎達《正義》雲:有五能而不能成技之蟲也。
又引蔡邕《勸學篇》雲:碩鼠五能不成一技術。
注雲: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免人。
《荀子》雲:梧鼠五技而窮。
并為此蝼蛄也。
今方家治石淋導水,用蝼蛄一#27枚,鹽二兩,同于新瓦上鋪蓋焙幹,研末。
溫酒調一錢匕,服之即愈。
陶隐居雲:以自出者,其自腰以前甚澀,主止大小便。
從腰以後甚利,主下大小便。
若出拔刺,多用其腦。
此物頗葉神鬼,昔人獄中得其蟪力者。
今人夜忽見出,多打殺之,言為鬼所使也。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爾雅》曰:螜,天蝼是也。
《圖經》雲:夏至取,今所在有。
《日華子》雲:冷,有毒。
治惡瘡水腫,頭面腫,入藥炒用之。
雷公雲:味鹹,無毒。
《聖惠方》:十種水病,腫滿喘促不得卧。
蝼蛄五枚,幹為末。
食前湯調半錢匕至一錢,小便通,效。
《外台秘要方》:治鲠。
蝼蛄腦一物吞,亦治刺不出,傅之,刺即出。
孫真人:治箭镞在咽喉,胸膈及針刺不出。
以蝼蛄搗取汁滴上,三五度箭頭自出。
《衍義》曰:蝼蛄,此蟲當立夏後,至夜則鳴,《月令》謂之蝼蝈鳴者是矣。
其聲如蚯蚓,此乃是五技而無一長者。
鲮鯉甲 微寒。
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瘘。
《圖經》曰:鲮鯉甲,舊不着所出州土,今湖嶺及金、商、均、房間深山大谷中皆有之。
似?而短小,色黑,又似鯉魚而有四足,能陸能水。
日中出岸,開鱗如死,令蟻入中,蟻滿便閉而入水,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故主蟻瘘為最。
亦主惡瘡疥癞,燒其甲,末,傅之。
楊炎《南行方》主山瘴瘧,有鲮鯉甲湯。
今人謂之穿山甲,近醫亦用燒灰,與少肉豆蔻末,飲調下,療腸痔疾。
又治人奶疼痛不可忍,用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主用三味搗為細末。
每服三錢,溫酒調下,不計時候。
《藥性論》雲:鲮鯉甲,使,有大毒。
治山瘴瘧,惡瘡,燒傅之。
陶隐居雲:其形似?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能陸能水。
出岸開鱗甲,伏如死,令蟻入中,忽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于是食之。
故主蟻瘘,方用亦稀,惟療瘡癞及諸疰疾爾。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生深山大谷中,金、房、均等州皆有之。
《日華子》雲:涼,有毒。
治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及痔漏,惡瘡,疥癬。
《千金翼方》:治蟻漏。
取鲮鯉甲二七枚,末,豬膏和傅之。
《簡要濟衆方》:治産後血氣上沖心成血暈。
穿山甲一兩,童子小便浸一宿,取出慢火炙令黃,為末。
每服一錢,狗膽少許,熱酒調下,非時服之。
《外台秘要方》:《肘後》治蟻入耳。
燒鱗鯉甲末,以水調灌之,即出。
《衍義》曰:鲮鯉甲,穴山而居,亦能水。
燒一兩存性,肉豆蔻仁三個,同為末,米飲調二錢,服,治氣痔,膿血;甚者加猬皮一兩,燒入,中病即已,不必盡劑。
芫青 味辛,微溫,有毒。
主蠱毒,風疰,鬼疰,堕胎。
三月取,暴幹。
《圖經》曰:芫青,《本經》不載出州土,今處處有之。
其形頗與斑貓相類,但純青綠色,背上一道黃文,尖喙。
三四月芫花發時乃生,多就花上采之,暴幹。
凡用斑貓、芫青、亭長之類,當以糯米同炒,看米色黃黑,即為熟,便出之。
去頭、足及翅翼,更以亂發裹之,挂屋東榮一宿,然後用之,則去毒矣。
陶隐居雲:芫花
及以藥滓塗咬處,良久,複灌二錢,其毒皆去。
問之,乃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同為末,止此耳。
後有中毒者用之,無不驗。
此藥雖不#19甚貴,然亦多有僞者。
蠍 味甘、辛,有毒。
療諸風瘾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澀,手足抽掣。
形緊小者良。
出青州者良。
《圖經》曰:按舊#20蠍,舊不着所出州土,注雲出青州者良,今京東#21西及河、陝#22州郡皆有之。
采無時。
用之欲緊小者。
今人捕得,皆火逼幹死收之。
方書謂之蛜蜥。
陶隐居《集驗方》雲:蠍有雌雄,雄者螫人痛止在一處,雌者痛牽諸處。
若是雄者,用井泥傅之,溫則易。
雌者當用瓦屋溝下泥傅之。
治中風抽掣手足,及小兒驚搐方,多用蠍。
《箧中方》治小兒風痫,取蠍五枚,以一大石榴割頭,去子,作甕子樣,内蠍其中,以頭蓋之,紙根#23和黃泥封裹,以微火炙幹,漸加火燒令通赤,良久去火,待冷去泥,取中焦黑者細研。
乳汁調半錢匕,灌之便#24定。
兒#25稍大,則以防風湯調服之。
禹錫雲:按《蜀本》雲:蠍,緊小者名蛜蜥。
段成式《酉陽雜俎》雲:鼠負蟲巨者,多化為蠍。
蠍子多負于背,嘗見一蠍負十餘子,子色猶白,才如稻粒。
陳州古倉有蠍,形如錢,螫人必死。
江南舊無蠍,開元初嘗有主簿,竹筒盛過江,至今江南往往有之,俗呼為主簿蟲。
蠍常為蝸所食,先以迹規之不複去。
蠍前謂之螫,後謂之虿。
《經驗方》:治小兒驚風。
用蠍一個,不失頭尾,薄荷四葉裹合,火上炙令薄荷焦,同碾為末,作四服,湯下。
大人風涎隻一服。
《杜壬方》:治耳聾。
因腎虛所緻,十年内一服愈。
蠍,至小者四十九枚,生姜如蠍大四十九片,二物銅器内,炒至生#26姜幹為度,為末。
并作一服,初夜溫酒下,至三更盡,盡量飲酒至醉,不妨。
次日即效。
《衍義》曰:蠍,大人、小兒通用,治小兒驚風,不可阙也。
有用全者,有隻用稍者,稍力尤功。
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或烈日中煦,蠍渴熱時,乃與青泥食之,既滿腹,以火逼殺之,故其色多赤,欲其體重而售之故也。
醫家用之,皆悉去土。
蝼蛄上音婁,下音姑 味鹹,寒,無毒。
主産難,出肉中刺,潰癰腫,下哽噎,解毒,除惡瘡。
一名蟪蛄,一名天蝼,一名螜音斛。
生東城平澤,夜出者良,夏至取,暴幹。
《圖經》曰:蝼蛄,生東城平澤,今處處有之。
穴地糞壤中而生,夜則出求食,人夜行忽見出,多打殺之,言其為鬼所使也。
夏至後取,暴幹,以夜出者良。
其自腰以前甚澀,主止大小便,或雲止小便。
自腰以後甚利,主下大小便。
若出拔刺,多用其腦,此一名螜。
《爾雅》雲:螜,天蝼。
《夏小正》篇雲:三月螜則鳴是也。
《廣雅》雲:一名碩鼠,《易》晉如碩鼠。
孔穎達《正義》雲:有五能而不能成技之蟲也。
又引蔡邕《勸學篇》雲:碩鼠五能不成一技術。
注雲: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遊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免人。
《荀子》雲:梧鼠五技而窮。
并為此蝼蛄也。
今方家治石淋導水,用蝼蛄一#27枚,鹽二兩,同于新瓦上鋪蓋焙幹,研末。
溫酒調一錢匕,服之即愈。
陶隐居雲:以自出者,其自腰以前甚澀,主止大小便。
從腰以後甚利,主下大小便。
若出拔刺,多用其腦。
此物頗葉神鬼,昔人獄中得其蟪力者。
今人夜忽見出,多打殺之,言為鬼所使也。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爾雅》曰:螜,天蝼是也。
《圖經》雲:夏至取,今所在有。
《日華子》雲:冷,有毒。
治惡瘡水腫,頭面腫,入藥炒用之。
雷公雲:味鹹,無毒。
《聖惠方》:十種水病,腫滿喘促不得卧。
蝼蛄五枚,幹為末。
食前湯調半錢匕至一錢,小便通,效。
《外台秘要方》:治鲠。
蝼蛄腦一物吞,亦治刺不出,傅之,刺即出。
孫真人:治箭镞在咽喉,胸膈及針刺不出。
以蝼蛄搗取汁滴上,三五度箭頭自出。
《衍義》曰:蝼蛄,此蟲當立夏後,至夜則鳴,《月令》謂之蝼蝈鳴者是矣。
其聲如蚯蚓,此乃是五技而無一長者。
鲮鯉甲 微寒。
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瘘。
《圖經》曰:鲮鯉甲,舊不着所出州土,今湖嶺及金、商、均、房間深山大谷中皆有之。
似?而短小,色黑,又似鯉魚而有四足,能陸能水。
日中出岸,開鱗如死,令蟻入中,蟻滿便閉而入水,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故主蟻瘘為最。
亦主惡瘡疥癞,燒其甲,末,傅之。
楊炎《南行方》主山瘴瘧,有鲮鯉甲湯。
今人謂之穿山甲,近醫亦用燒灰,與少肉豆蔻末,飲調下,療腸痔疾。
又治人奶疼痛不可忍,用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主用三味搗為細末。
每服三錢,溫酒調下,不計時候。
《藥性論》雲:鲮鯉甲,使,有大毒。
治山瘴瘧,惡瘡,燒傅之。
陶隐居雲:其形似?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能陸能水。
出岸開鱗甲,伏如死,令蟻入中,忽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于是食之。
故主蟻瘘,方用亦稀,惟療瘡癞及諸疰疾爾。
禹錫雲:按《蜀本圖經》雲:生深山大谷中,金、房、均等州皆有之。
《日華子》雲:涼,有毒。
治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及痔漏,惡瘡,疥癬。
《千金翼方》:治蟻漏。
取鲮鯉甲二七枚,末,豬膏和傅之。
《簡要濟衆方》:治産後血氣上沖心成血暈。
穿山甲一兩,童子小便浸一宿,取出慢火炙令黃,為末。
每服一錢,狗膽少許,熱酒調下,非時服之。
《外台秘要方》:《肘後》治蟻入耳。
燒鱗鯉甲末,以水調灌之,即出。
《衍義》曰:鲮鯉甲,穴山而居,亦能水。
燒一兩存性,肉豆蔻仁三個,同為末,米飲調二錢,服,治氣痔,膿血;甚者加猬皮一兩,燒入,中病即已,不必盡劑。
芫青 味辛,微溫,有毒。
主蠱毒,風疰,鬼疰,堕胎。
三月取,暴幹。
《圖經》曰:芫青,《本經》不載出州土,今處處有之。
其形頗與斑貓相類,但純青綠色,背上一道黃文,尖喙。
三四月芫花發時乃生,多就花上采之,暴幹。
凡用斑貓、芫青、亭長之類,當以糯米同炒,看米色黃黑,即為熟,便出之。
去頭、足及翅翼,更以亂發裹之,挂屋東榮一宿,然後用之,則去毒矣。
陶隐居雲: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