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二

關燈
以為食品之佳味,獨螫獨目及兩目相向者,皆有大毒,不可食。

    其黃能化漆為水,故塗漆瘡用之。

    黃并肉熬末,以内金瘡中,筋斷亦可續。

    黃并螫燒煙,可以集鼠于庭。

    爪入藥最多。

    胡洽療孕婦殭仆,胎轉上搶心困笃,有蟹爪湯之類是也。

     陶隐居雲:蟹類甚多,蝤音遒?音謀、擁劍、彭螖音越皆是,并不入藥。

    惟蟹最多有用,仙方以化漆為水,服之長生。

    以黑犬血灌之二#12日,燒之,諸鼠畢至。

    未被霜甚有毒,雲食水莨音建所為,人中之,不即療多死。

    目相向者亦殺人,服冬瓜汁、紫蘇汁及大黃丸皆得差。

    海邊又有彭蜞、擁劍,似彭螖而大,似蟹而小,不可食。

    蔡谟初渡往,不識而啖之,幾死,歎曰:讀《爾雅》不熟,幾為勸學所誤。

     《日華子》雲:螃蟹,涼,微毒。

    治産後肚痛,血不下,并酒服。

    筋骨折損傷,生搗,炒罯,良。

    腳爪,破宿血,止産後血閉、肚痛,酒及醋湯煎服,良。

    又雲:蝤蛑,冷,無毒。

    解熱氣,治小兒痞氣。

     孟诜雲:蟹,主散諸熱。

    治胃氣,理經脈,消食。

    八月輸芒後食好,未輸時為長未成。

    就醋食之,利肢節,去五髒中煩悶氣。

    其物雖形狀惡,食甚宜人。

     《百一方》:金瘡方。

    續筋多取蟹黃及腦并足中肉熬末,納瘡中。

     《簡要濟衆方》:小兄解顱不合。

    生蟹足骨半兩,焙幹,白斂半兩,為末。

    用乳汁和,貼骨縫上,以差為度。

     《楊氏産乳方》:妊娠人不得食螃蟹,令兒橫生也。

     《衍義》曰:蟹,伊、洛絕少,今多自京師來,京師亦自河北置之。

    今河北沿邊滄、瀛州等處所出甚多,徐州亦有,但不及河北者。

    小兒解顱,以螫并白及爛搗,塗顖上,顱合。

    此物極動風,體有風疾人,不可食,屢見其事。

    洎#13北人取之,當八九月蟹浪之時,直于塘泺岸上,伺其出水而拾之。

    又夜則以燈火照捕,始得之。

    時黃與白滿殼,凡收藏十數日,不死亦不食。

    此物每至夏末秋初,則如蟬蛻解。

    當日名蟹之意,必取此義。

     蚱蚱音笮,又音側蟬 味鹹、甘,寒,無毒。

    主小兒驚痫,夜啼,癫病,寒熱,驚悸,婦人乳難,胞衣不出,又堕胎。

    生楊柳上。

    五月采,蒸幹之,勿令蠹。

     《圖經》曰:蚱蟬,《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但雲生楊柳上,今在處有之。

    陶隐居以為啞蟬。

    蘇恭以為鳴蟬。

    二說不同。

    按字書解蚱字雲:蟬聲也。

    《月令》:仲夏之月,蟬始鳴,言五月始有此蟬鳴也。

    而《本經》亦雲五月采,正與《月令》所記始鳴者同時。

    如此蘇說得之矣。

    蟬類甚多,《爾雅》雲:蝒#14,馬蜩。

    郭璞注雲:蜩中最大者為馬蟬。

    今夏中所鳴者,比衆蟬最大。

    陶又引《詩》鳴蜩嘒嘒,雲是形大而黑,昔人所啖者。

    又禮冠之飾#15附蟬者,亦黑而大,皆此類也。

     《藥性論》雲:蚱蟬,使,味酸。

    治小兒驚哭不止,殺疳蟲,去壯熱,治腸中幽幽作聲。

    又雲:蟬蛻,使,主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痫,兼能止渴。

     《唐本》注雲:《别錄》雲,殼名枯蟬,一名伏?音育。

    主小兒痫,女人生子不出。

    灰服之,主久痢。

    又雲:蚱者,鳴蟬也,主小兒痫,絕不能言。

    今雲啞蟬,啞者則雌蟬也,極乖體用,按諸蟲獸,雄者為良。

     雷公雲:味鹹,無毒。

     《聖惠方》:治風頭旋。

    用蟬殼二兩,微炒為末。

    非時溫酒下一錢匕。

     《集驗方》:治風氣客皮膚,瘙癢不已。

    蟬蛻、薄荷葉等分,為末。

    酒調一錢匕,日三服。

     《禦藥院方》:治頭風目眩。

    蟬蛻末,飲湯下。

     《衍義》曰:蚱蟬,夏月身與聲皆大者是。

    始終一般聲,仍皆乘昏夜方出土中,升高處,背殼拆蟬出。

    所以皆夜出者,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幹其殼而不能蛻也。

    至時寒則墜地,小兒蓄之,雖數日亦不須食。

    古人以謂飲風,信有之,蓋不糞而溺,亦可見矣。

    西川有蟬花,乃是蟬在殼中不出,而化為花,自頂中出。

    又殼治目昏翳。

    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甚良。

     蟬花 味甘,寒,無毒。

    主小兒天吊,驚痫瘈瘲,夜啼心悸。

    所在皆有,七月采。

    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土上。

     《圖經》曰:文具蚱蟬條下。

     雷公雲: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後,于屋下東角懸幹,去甲土後,用漿水煮一日,至夜焙幹,碾細用之。

     《衍義》曰:文具蚱蟬條下。

     蛴螬 味鹹,微溫、微寒,有毒。

    主惡血,血瘀痹氣,破折血在脅下堅滿痛,月閉,目中淫膚,青翳白膜,療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踒折,血結,金瘡内塞,産後中寒,下乳汁。

    一名蟦扶文切蛴,一名音肥齊,一名齊。

    生河内平澤及人家積糞草中。

    取無時,反行者良。

    蜚蠊為之使,惡附子。

     《圖經》曰:蛴螬,生河内平澤及人家積糞草中,今處處有之。

    大者有如足大指,以背行反駃于腳,采無時。

    反行者良。

    此《爾雅》所謂蟦,蛴螬。

    郭璞雲:在糞土中者是也。

    而諸朽木中蠹蟲,形相似,但潔白于糞土中者,即《爾雅》所雲:蝤蛴,蠍。

    又雲:蛴,蛣?。

    又雲:蠍,桑蟲。

    郭雲:在木中雖通名蠍,所在異者是此也。

    蘇恭以謂入藥當用木中者,乃與《本經》雲生積糞草中相戾矣。

     《藥性論》雲:蛴螬,臣。

    汁,主滴目中,去翳障。

    主血止痛。

     陶隐居雲:大者如足大指,以背行,反駃于腳,雜豬蹄作羹,與乳母不能别之。

    《詩》雲:領如蝤蛴,今此别之#16,名以蛴字在下,恐此雲蛴螬倒爾。

     《唐本》注雲:此蟲有在糞聚,或在腐柳樹中者,内外潔白;土糞中者,皮黃内黑黯。

    形色既異,土木又殊,當以木中者為勝。

    采雖無時,亦宜取冬月為佳。

    按《爾雅》一名蠍音曷,一名蛣?,一名蝤蛴。

    今按陳藏器《本草》雲:蛴螬,主赤白遊。

    以物發破碎,蛴螬汁塗之。

     禹錫雲:按《蜀本》注雲:今據《爾雅》:蟦,蛴螬。

    注雲:在糞土中。

     《本經》亦雲:一名蟦蛴。

    又雲:生積糞草中。

    則此外恐非也,今諸朽樹中蠹蟲,俗通謂之蠍,莫知其主療,惟柳#17樹中者,近方用之,治眼得效。

     《外台秘要方》:《删繁》丹走皮中浸淫,名火丹,方:取蛴螬末傅之。

     《千金方》:治稻、麥芒入眼。

    取蛴螬,以新布覆目上,持蛴螬從布上摩之,其芒出着布上,良也。

     《百一方》:諸竹木刺得在肉中不出,蛴螬碎之傅刺上,立出。

     《衍義》曰:蛴螬,此蟲諸腐木根下有之。

    構木津甘,故根下多有此蟲,其木身未有完者。

    亦有生于糞土中者,雖肥大,但腹中黑,不若木中者,雖瘦而稍白。

    生研,水絞汁,濾清飲下妙#18。

     烏賊魚骨 味鹹,微溫,無毒。

    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症瘕,無子,驚氣入腹,腹痛環臍,陰中寒腫,令人有子。

    又止瘡多膿汁不燥。

    肉,味酸,平,主益氣強志。

    生東海池澤。

    取無時。

    惡白斂、白及、附子。

     《圖經》曰:烏賊魚,出東海池澤,今近海州郡皆有之。

    雲:是?烏所化,今其口腳猶存,頗相似,故名烏鲗,能吸波噀墨以溷水,所以自衛,使水匿不能為人所害。

    又雲:性嗜烏,每暴水上,有飛烏過,謂其已死,便啄其腹,則卷取而食之,以此得名,言為烏之賊害也。

    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傍。

    隻一骨,厚三四分,似小舟輕虛而白。

    又有兩須如帶,可以自纜,故别名纜魚。

    《南越志》雲:烏賊有碇,遇風便虬前一須下碇而往#19碇,亦纜之義也。

    腹中血及膽,正如墨,中以書也,世謂烏賊懷墨而知禮。

     《藥性論》雲:烏賊魚骨,使,有小毒。

    止婦人漏血,主耳聾。

     陶隐居雲:此是?音剝烏所化作,今其口腳具存,尤相似爾。

    用其骨亦炙之。

    其魚腹中有墨,今作好墨用之。

     《唐本》注雲:此魚骨,療牛、馬目中障翳,亦療人目中翳,用之良也。

     陳藏器雲:烏賊魚骨,主小兒痢下,細研為末,飲下之。

    亦主婦人血瘕,殺小蟲并水中蟲,投骨于井中,蟲死。

    腹中墨,主血刺心痛,醋摩服之。

    海人雲:昔秦王東遊,棄算袋于海,化為此魚。

    其形一如算袋,兩帶極長,墨尤在腹也。

     孟诜雲:烏賊骨,主目中一切翳。

    細研,和蜜點之。

    又,骨末治眼中熱淚。

     《日華子》雲:烏賊魚,通月經。

    骨療血門#20,殺蟲。

    心痛甚者,炒其墨,醋調服也。

    又名纜魚,須腳悉在眼前,風波稍急,即以須粘石為纜。

     《食療》雲:骨,主小兒、大人下痢,炙令黃,去皮細研成粉,粥中調服之良。

    其骨能銷一切目中浮翳。

    細研和蜜點之,妙。

    又,點馬眼熱淚甚良。

    久食之,主絕嗣無子,益精。

    其魚腹中有墨一片,堪用書字。

     《聖惠方》:治傷寒熱毒氣攻眼,生赤白翳。

    用烏賊魚骨一兩,不用夫#21皮,杵末,入龍腦少許更研令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