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宋通直郎辨驗藥材寇宗奭編撰
宋太醫助教辨驗藥材許洪校正
人部
發髲音被
味苦,溫、小寒,無毒。
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痫,大人痓,仍自還神化。
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療小兒驚熱。
陶隐居雲:李雲是童男發。
神化之事,未見别方。
今俗中妪母,為小兒作雞子煎用發雜熬,良久得汁與小兒服,去痰熱,治百病。
而用發皆取其父梳頭亂者爾。
不知此發髲,審是何物?且髲字書記所無,或作蒜音,人今呼斑發為蒜發,書家亦呼亂發為鬈,恐髲即舜音也。
童男之理,未或全明。
《唐本》注雲:此發髲根也,年久者用之神效。
即發字誤矣。
既有亂發及頭垢,則阙髲明矣。
又頭垢功劣于發髲,猶去病用陳久者梳及船茹、敗天翁、蒲席皆此例。
甄立言作,亦發也,字書無髲字,但有發鬈。
鬈,發美貌,作丘權音,有聲無質,則髲為真者也。
禹錫雲:按《蜀本》雲:《本經》雲仍自還神化。
李雲神化之事,未見别方。
按《異苑》雲:人發變為鳝魚。
神化之異,應此者也。
《日華子》雲:發,溫。
止血悶血運,金瘡傷風,血痢,入藥燒灰,勿令絕過。
煎膏,長肉消瘀血也。
陳藏器雲:生人發挂果樹上,烏鳥不敢來食其實。
又人逃走,取此#1發于緯車上卻轉之,則迷亂不知所适矣。
《衍義》曰:發髲與亂發,自是兩等。
發髲味苦,即陳舊經年歲者。
如橘皮皆橘也,而取其陳者。
狼毒、麻黃、吳茱萸、半夏、枳實之類,皆須陳者,謂之六陳,入藥更良。
敗蒲亦然,此用發之義耳。
今人又謂之頭發。
其亂發條中,自無用髲之義,此二義甚明,亦不必如此過謂搜索。
亂發 微溫。
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兒驚痫,止血。
鼻衄,燒之吹内立已。
陶隐居雲:此常人頭發爾,與發髲療體相似。
《唐本》注雲:亂發灰,療轉胞,小便不通,赤白痢,哽噎,鼻衄,癰腫,狐尿刺,屍疰,丁腫,骨疽雜瘡。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亂發,使,味苦。
能消瘀血,關格不通,利水道。
《外台秘要》:治霍亂煩躁。
燒亂發如雞子大,鹽湯三升和服之,不吐再服。
《經驗方》:孩子熱瘡。
亂發一團梨許大,雞子黃煮熟,二物相和,于铫子内炭火上熬,初甚幹,少頃發焦,遂有液出,旋取置一瓷盞中,以液盡為度。
取此液傅熱瘡上,即以苦參粉粉之。
《梅師方》:治鼻衄出血,眩冒欲死。
燒亂發細研,水服方寸匕,須#2更吹鼻中,瘥。
《簡要濟衆方》:治小兒重舌欲死。
以亂發灰細研,以半錢傅舌下。
日不住用之。
蘇學士雲:亂發、露蜂房、蛇蛻皮各燒灰存性,每味取一錢匕,酒調服。
治瘡口久不合神驗。
老唐雲:收自己亂發,洗淨,幹,每一兩入椒五十粒,泥封固,入爐大火一煅如黑糟,細研。
酒服一錢匕,髭發長黑。
《衍義》:文具發髲條下。
人乳汁 主補五髒,令人肥白悅澤。
陶隐居雲:張蒼常服人乳,故年百歲餘,肥白如瓠。
《唐本》注雲:《别錄》雲:首生男乳,療目赤痛多淚,解馬肝牛肉毒,合豉濃汁服之神效。
又取和雀屎,去目赤胬肉。
《日華子》雲:人乳,冷。
益氣,治瘦悴,悅皮膚,潤毛發,點眼止淚。
并療赤目,使之明潤也。
《衍義》曰:人乳汁,治目之功多,何也?人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則能視。
蓋水入于經,則其血乃成。
又曰:上則為乳汁,下則為月水,故知乳汁則血也。
用以點目,豈有不相宜者。
血為陰,故其性冷。
髒寒人,如乳#3餅酪之類,不可多食。
雖曰牛、羊乳,然亦不出乎陰陽造化爾。
西戎更以駝、馬乳#4為酥酪。
老人患口瘡不能食,飲人熱乳,甚良。
《聖惠方》:治卒中風不語,舌根強硬
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痫,大人痓,仍自還神化。
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療小兒驚熱。
陶隐居雲:李雲是童男發。
神化之事,未見别方。
今俗中妪母,為小兒作雞子煎用發雜熬,良久得汁與小兒服,去痰熱,治百病。
而用發皆取其父梳頭亂者爾。
不知此發髲,審是何物?且髲字書記所無,或作蒜音,人今呼斑發為蒜發,書家亦呼亂發為鬈,恐髲即舜音也。
童男之理,未或全明。
《唐本》注雲:此發髲根也,年久者用之神效。
即發字誤矣。
既有亂發及頭垢,則阙髲明矣。
又頭垢功劣于發髲,猶去病用陳久者梳及船茹、敗天翁、蒲席皆此例。
甄立言作,亦發也,字書無髲字,但有發鬈。
鬈,發美貌,作丘權音,有聲無質,則髲為真者也。
禹錫雲:按《蜀本》雲:《本經》雲仍自還神化。
李雲神化之事,未見别方。
按《異苑》雲:人發變為鳝魚。
神化之異,應此者也。
《日華子》雲:發,溫。
止血悶血運,金瘡傷風,血痢,入藥燒灰,勿令絕過。
煎膏,長肉消瘀血也。
陳藏器雲:生人發挂果樹上,烏鳥不敢來食其實。
又人逃走,取此#1發于緯車上卻轉之,則迷亂不知所适矣。
《衍義》曰:發髲與亂發,自是兩等。
發髲味苦,即陳舊經年歲者。
如橘皮皆橘也,而取其陳者。
狼毒、麻黃、吳茱萸、半夏、枳實之類,皆須陳者,謂之六陳,入藥更良。
敗蒲亦然,此用發之義耳。
今人又謂之頭發。
其亂發條中,自無用髲之義,此二義甚明,亦不必如此過謂搜索。
亂發 微溫。
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兒驚痫,止血。
鼻衄,燒之吹内立已。
陶隐居雲:此常人頭發爾,與發髲療體相似。
《唐本》注雲:亂發灰,療轉胞,小便不通,赤白痢,哽噎,鼻衄,癰腫,狐尿刺,屍疰,丁腫,骨疽雜瘡。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亂發,使,味苦。
能消瘀血,關格不通,利水道。
《外台秘要》:治霍亂煩躁。
燒亂發如雞子大,鹽湯三升和服之,不吐再服。
《經驗方》:孩子熱瘡。
亂發一團梨許大,雞子黃煮熟,二物相和,于铫子内炭火上熬,初甚幹,少頃發焦,遂有液出,旋取置一瓷盞中,以液盡為度。
取此液傅熱瘡上,即以苦參粉粉之。
《梅師方》:治鼻衄出血,眩冒欲死。
燒亂發細研,水服方寸匕,須#2更吹鼻中,瘥。
《簡要濟衆方》:治小兒重舌欲死。
以亂發灰細研,以半錢傅舌下。
日不住用之。
蘇學士雲:亂發、露蜂房、蛇蛻皮各燒灰存性,每味取一錢匕,酒調服。
治瘡口久不合神驗。
老唐雲:收自己亂發,洗淨,幹,每一兩入椒五十粒,泥封固,入爐大火一煅如黑糟,細研。
酒服一錢匕,髭發長黑。
《衍義》:文具發髲條下。
人乳汁 主補五髒,令人肥白悅澤。
陶隐居雲:張蒼常服人乳,故年百歲餘,肥白如瓠。
《唐本》注雲:《别錄》雲:首生男乳,療目赤痛多淚,解馬肝牛肉毒,合豉濃汁服之神效。
又取和雀屎,去目赤胬肉。
《日華子》雲:人乳,冷。
益氣,治瘦悴,悅皮膚,潤毛發,點眼止淚。
并療赤目,使之明潤也。
《衍義》曰:人乳汁,治目之功多,何也?人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則能視。
蓋水入于經,則其血乃成。
又曰:上則為乳汁,下則為月水,故知乳汁則血也。
用以點目,豈有不相宜者。
血為陰,故其性冷。
髒寒人,如乳#3餅酪之類,不可多食。
雖曰牛、羊乳,然亦不出乎陰陽造化爾。
西戎更以駝、馬乳#4為酥酪。
老人患口瘡不能食,飲人熱乳,甚良。
《聖惠方》:治卒中風不語,舌根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