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
主淋煠腫痛,可作殺蛀蟲藥。
出上黨郡。
苗覆地蔓生,莖葉甚細,花作小朵,紫白,因舊莖而生。
新定。
草三棱根 味甘,平、溫,無毒。
療産後惡血,通月水,血結,堕胎,破積聚症瘕,止痛利氣。
一者雞爪三棱。
生蜀地。
二月、八月采。
今附。
合明草 味甘,寒,無毒。
主暴熱淋,小便赤澀,小兒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搗絞汁服。
生下濕地,葉如四出花,向夜即葉合。
新補。
見陳藏器。
鹿藥 味甘,溫,無毒。
主風血,去諸冷,益老起陽。
浸酒服之。
生姑藏以西。
苗、根并似黃精。
根,鹿好食。
今附。
敗天公 平。
主鬼疰精魅。
陶隐居雲:此人所戴竹笠之敗者也。
取上竹燒,酒服之。
一十一種陳藏器餘 毛茛 鈎吻注陶雲:鈎吻或是毛茛。
蘇雲:毛茛,是有毛石龍芮也。
《百一方》雲:菜中有水茛,葉圓而光,有毒。
生水旁,蟹多食之。
蘇雲:又注,似水茛,無毛,其毛葭似龍芮而有毒也。
陰命 鈎吻注陶雲:有一物名陰命,赤色,着木,懸其子。
生海中,有毒。
又雲:海姜,生海中,赤色,狀如龍芮,亦大毒,應是此也,今無的識之者。
毒菌 地漿注陶雲:山中多有毒菌,地漿解之。
地生者為菌;木生者為檽。
江東人呼為蕈。
《爾雅》雲:中馗菌。
注雲:地蕈子也。
或雲地雞,亦雲獐頭。
夜中光者有毒;煮不熟者有毒;煮訖照人無影者有毒;有惡蟲鳥從下過者有毒;欲爛無蟲者有毒;冬春無毒,及秋夏有毒者,為蛇過也。
草禹餘糧 注陶雲:南人又呼平澤中一藤如菝葜為餘糧。
言禹采此當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饑,調中止洩,健行不睡。
雲昔禹會諸侯,棄糧于地,化為此草,故名餘糧。
今多生海畔山谷之地。
鼠蓑草 莎草注陶雲:别有鼠蓑草,治體異此。
有名無用條有蓑草,味苦,寒。
主溫瘧寒熱,酸斯利氣。
生淮南山谷,即此也。
廉姜 杜若注陶雲:若似廉,按廉姜,熱。
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
似姜,生嶺南、劍南,人多食之。
草石蠶、蟲石蠶 注陶雲:今俗用草根,黑色,按草石蠶,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節如蠶,葉似卷柏。
山人取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本經》從蟲部出,複有蟲石蠶,已出《拾遺》。
漆姑草 杉木注陶雲:葉細細,多生石間。
按漆姑草,如鼠迹天#21,生階墀間陰處,氣辛烈。
主漆瘡,挼碎傅之,熱更易。
亦主溪毒瘡。
蘇雲:此蜀羊泉,羊泉是大草非細者,乃同名耳。
麂目 豆蔻注陶雲:麂目小冷。
按麂目雲:出嶺南,如麂目,食之發冷痰,餘别無功。
梨豆 蚺蛇注陶雲:蛇膽如梨豆,生江南。
蔓如葛,子如皂莢子,作狸首文,故名梨豆。
《爾雅》雲:慮,涉子。
人炒食之,一名虎涉,别無功。
諸草有毒 瓜兩蒂、兩鼻害人。
瓜瓠正苦有毒。
檐溜滴着菜有毒。
堇黃花害人。
芹赤葉害人。
菰首蜜食下痢。
生蔥不得雜白犬肉食之,令人九竅流血。
食戎葵并鳥肉,令人面無顔色。
食葵發狂犬咬。
食葫蔥、青魚令人腹生蟲。
薤不得和牛肉食,成症瘕痼疾。
婦人妊娠食幹姜,令胎肉消。
生蔥和雞子食變嗽。
蓼齑食生食,令氣奪乏,令陰痿。
九月食霜下瓜,血必冬發。
三月不得食陳菹,夏熱病發惡瘡。
瓠牛踐苗子即苦。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十九竟 #1下:原作『上』,據晦明軒本改。
下『之下』二字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陵:原作『棱』,據晦明軒本改。
#3音燼:原作一『音』字,在『荩』字上,據晦明軒本改。
#4竹:原與下『薄』字互竄,據晦明軒本移正。
#5食:晦明軒本作『瘡』。
#6汁:原作『外』,據晦明軒本改。
#7略:原作『各』,據晦明軒本改。
#8益:晦明軒本作『溢』。
按疑當作『镒』。
#9執:晦明軒本作『船』。
#10滁州:晦明軒本作『濕地』。
#11江南:晦明軒本作『細而』。
#12用:原作『州』,據晦明軒本改。
#13轸:晦明軒本作『疹』。
#14焙:晦明軒本作『瘡』。
#15緊硬:原作『桔梗』,據晦明軒本改。
#16歲: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17止:原作『上』,據晦明軒本改。
#18令:原作『合』,據晦明軒本改。
#19菜:晦明軒本作『菹』。
#20心中:晦明軒本無此二字。
#21天:晦明軒本作『大』。
主淋煠腫痛,可作殺蛀蟲藥。
出上黨郡。
苗覆地蔓生,莖葉甚細,花作小朵,紫白,因舊莖而生。
新定。
草三棱根 味甘,平、溫,無毒。
療産後惡血,通月水,血結,堕胎,破積聚症瘕,止痛利氣。
一者雞爪三棱。
生蜀地。
二月、八月采。
今附。
合明草 味甘,寒,無毒。
主暴熱淋,小便赤澀,小兒瘛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搗絞汁服。
生下濕地,葉如四出花,向夜即葉合。
新補。
見陳藏器。
鹿藥 味甘,溫,無毒。
主風血,去諸冷,益老起陽。
浸酒服之。
生姑藏以西。
苗、根并似黃精。
根,鹿好食。
今附。
敗天公 平。
主鬼疰精魅。
陶隐居雲:此人所戴竹笠之敗者也。
取上竹燒,酒服之。
一十一種陳藏器餘 毛茛 鈎吻注陶雲:鈎吻或是毛茛。
蘇雲:毛茛,是有毛石龍芮也。
《百一方》雲:菜中有水茛,葉圓而光,有毒。
生水旁,蟹多食之。
蘇雲:又注,似水茛,無毛,其毛葭似龍芮而有毒也。
陰命 鈎吻注陶雲:有一物名陰命,赤色,着木,懸其子。
生海中,有毒。
又雲:海姜,生海中,赤色,狀如龍芮,亦大毒,應是此也,今無的識之者。
毒菌 地漿注陶雲:山中多有毒菌,地漿解之。
地生者為菌;木生者為檽。
江東人呼為蕈。
《爾雅》雲:中馗菌。
注雲:地蕈子也。
或雲地雞,亦雲獐頭。
夜中光者有毒;煮不熟者有毒;煮訖照人無影者有毒;有惡蟲鳥從下過者有毒;欲爛無蟲者有毒;冬春無毒,及秋夏有毒者,為蛇過也。
草禹餘糧 注陶雲:南人又呼平澤中一藤如菝葜為餘糧。
言禹采此當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饑,調中止洩,健行不睡。
雲昔禹會諸侯,棄糧于地,化為此草,故名餘糧。
今多生海畔山谷之地。
鼠蓑草 莎草注陶雲:别有鼠蓑草,治體異此。
有名無用條有蓑草,味苦,寒。
主溫瘧寒熱,酸斯利氣。
生淮南山谷,即此也。
廉姜 杜若注陶雲:若似廉,按廉姜,熱。
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
似姜,生嶺南、劍南,人多食之。
草石蠶、蟲石蠶 注陶雲:今俗用草根,黑色,按草石蠶,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節如蠶,葉似卷柏。
山人取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本經》從蟲部出,複有蟲石蠶,已出《拾遺》。
漆姑草 杉木注陶雲:葉細細,多生石間。
按漆姑草,如鼠迹天#21,生階墀間陰處,氣辛烈。
主漆瘡,挼碎傅之,熱更易。
亦主溪毒瘡。
蘇雲:此蜀羊泉,羊泉是大草非細者,乃同名耳。
麂目 豆蔻注陶雲:麂目小冷。
按麂目雲:出嶺南,如麂目,食之發冷痰,餘别無功。
梨豆 蚺蛇注陶雲:蛇膽如梨豆,生江南。
蔓如葛,子如皂莢子,作狸首文,故名梨豆。
《爾雅》雲:慮,涉子。
人炒食之,一名虎涉,别無功。
諸草有毒 瓜兩蒂、兩鼻害人。
瓜瓠正苦有毒。
檐溜滴着菜有毒。
堇黃花害人。
芹赤葉害人。
菰首蜜食下痢。
生蔥不得雜白犬肉食之,令人九竅流血。
食戎葵并鳥肉,令人面無顔色。
食葵發狂犬咬。
食葫蔥、青魚令人腹生蟲。
薤不得和牛肉食,成症瘕痼疾。
婦人妊娠食幹姜,令胎肉消。
生蔥和雞子食變嗽。
蓼齑食生食,令氣奪乏,令陰痿。
九月食霜下瓜,血必冬發。
三月不得食陳菹,夏熱病發惡瘡。
瓠牛踐苗子即苦。
圖經衍義本草卷之十九竟 #1下:原作『上』,據晦明軒本改。
下『之下』二字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2陵:原作『棱』,據晦明軒本改。
#3音燼:原作一『音』字,在『荩』字上,據晦明軒本改。
#4竹:原與下『薄』字互竄,據晦明軒本移正。
#5食:晦明軒本作『瘡』。
#6汁:原作『外』,據晦明軒本改。
#7略:原作『各』,據晦明軒本改。
#8益:晦明軒本作『溢』。
按疑當作『镒』。
#9執:晦明軒本作『船』。
#10滁州:晦明軒本作『濕地』。
#11江南:晦明軒本作『細而』。
#12用:原作『州』,據晦明軒本改。
#13轸:晦明軒本作『疹』。
#14焙:晦明軒本作『瘡』。
#15緊硬:原作『桔梗』,據晦明軒本改。
#16歲:原脫,據晦明軒本補。
#17止:原作『上』,據晦明軒本改。
#18令:原作『合』,據晦明軒本改。
#19菜:晦明軒本作『菹』。
#20心中:晦明軒本無此二字。
#21天:晦明軒本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