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然赤箭則言苗,用之有自表入裹之功;天麻則言根,用之有自内達外之理。

    根則抽苗徑直而上,苗則結子成熟而落,返從簳中而下,至上而生,以此粗可識其内外主治之理。

     《衍義》曰:赤箭,天麻苗也。

    然與天麻治療不同,故後人分之為二。

    《經》中言八月采根曝幹,故知此即苗也。

     庵子 秦州甯州 味苦,微寒、微溫,無毒。

    主五髒瘀血,腹中水氣,胪脹留熱,風寒濕痹,身體諸痛,療心下堅,膈中寒熱,周痹,婦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

    久服輕身延年不老,駏驉食之神仙。

     生雍州川谷,亦生上黨及道邊。

    十月采實,陰幹。

    荊實、薏苡為之使。

     《圖經》曰:今江淮亦有之。

    春生苗,葉如艾蒿,高三二尺。

    七月開花,八月結實,十月采,陰幹。

    今人通以九月采。

    江南人家多種此辟蛇。

    今人治打撲損,多用此法,飲散皆通,其效最速。

    服食方不見用。

     《日華子》雲:治腰腳重痛,膀胱疼,明目及骨節煩痛,不下食。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庵,使。

    味辛、苦。

    益氣,主男子陰痿不起,治心腹脹滿,能消瘀血。

     《廣利方》:治瘀血不散變成癰,搗生庵蒿,取汁一升服之。

     菥蓂子 味辛,微溫,無毒。

    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痹,補五髒,益精光,療心腹腰痛。

    久服輕身不老。

    一名蔑菥,一名大蕺,一名馬辛,一名大荠。

    生鹹陽川澤及道旁。

    四月、五月采,暴幹。

    得荊實、細辛良,惡幹姜、苦參。

     《圖經》曰:《爾雅》雲:菥蓂,大荠。

    郭璞雲:似荠,細葉,俗呼之曰老荠。

    蘇恭亦雲是大荠。

    又雲:然菥蓂味辛,大荠味甘。

    陳藏器以大荠當是葶苈,非菥蓂,菥蓂大而褊,葶苈細#12而圓,二物殊也。

    而《爾雅》自有葶苈,謂之蕇。

    注雲: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荠,大抵二物皆荠類,故人多不能細分,乃爾緻疑也。

    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

    崔元亮《海上方》療眼熱痛,淚不止,以菥蓂子一物,搗飾一為末,欲卧以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淚及惡物出,并去努肉。

    可三四十夜點之,甚佳。

     《藥性論》雲:菥蓂子,苦參為使。

    能治肝家積聚,眼目赤腫。

     陶隐居雲:今處處有之,是大荠子,俗用甚稀。

     陳藏器雲:菥蓂子,《本經》一名大荠。

    蘇引《爾雅》為注雲:大荠。

    大荠即葶苈,非菥蓂也。

    菥蓂大而褊,葶苈細而圓。

    二物殊别也。

     蓍實 秦州 味苦、酸,平,無毒。

    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

    久服不饑,不老,輕身。

    生少室山谷。

    八月、九月采實,日暴幹。

     《圖經》曰:今蔡州上蔡縣白龜祠傍,其生如蒿作叢,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莖,至多者三五十莖,生便條直,所以異于衆蒿也。

    秋後有花出于枝端,紅紫色,形如菊,八月、九月采實,日幹入藥。

    今醫家亦稀用。

    其莖為筮,以問鬼神知吉兇,故聖人贊之,謂之神物。

    《史記˙龜策傳》曰:龜千歲,乃遊于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狼,蟲無毒螫。

    徐廣注曰:劉向雲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莖。

    又褚先生雲: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黃#13雲覆之。

     《唐本》注雲: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莖為筮。

    陶誤用楮實為之。

    《本經》雲味苦,楮實味甘,其楮實移在木部也。

     卷柏 兖州海州 味辛、甘,溫、平、微寒,無毒。

    主五髒邪氣,女子陰中寒熱痛,症瘕,血閉,絕子,止咳逆,治脫肛,散淋結,頭中風眩,痿蹶,強陰益精。

    久服輕身和顔色,令人好容體。

    一名萬歲,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交時。

    生常山山谷石間。

    五月、七月采,陰幹。

     《圖經》曰:今關、陝、沂、兖諸州亦有之。

    宿根紫色多須。

    春生苗,似柏葉而細碎,拳攣如雞足,青黃色,高三五寸。

    無花、子,多生石上。

    五月、七月采,陰幹。

    去下近石有沙土處,用之。

     《藥性論》雲:卷柏,君。

    能治月經不通,屍疰鬼疰,腹痛,去百邪鬼魅。

     陶隐居雲:今出近道。

    叢生石土上,細葉似柏,卷屈狀如雞足,青黃色。

    用之,去下有沙土處。

     《日華子》雲:鎮心治邪,啼泣,除面皯,頭風,暖水髒。

    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膽龍 陸州山龍膽襄州 龍膽味苦,寒、大寒,無毒。

    主骨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