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者勝。

    亦有生藥#7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

     陶隐居雲:今用石斛,出始興。

    生石上,細實,桑灰湯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為佳。

    近道亦有,次宣城間生栎樹上者,名木斛。

    其莖形長大而色淺。

    六安屬廬江,今始安亦出木斛,至虛長,不入丸散,惟可為酒漬、煮湯用爾#8。

    俗方最以補虛,療腳膝。

     《日華子》雲:治虛損劣弱,壯筋骨,暖水髒,輕身益智,平胃氣,逐虛邪。

     雷公雲:凡使,先去頭土,用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幹,卻用酥蒸,從巳至酉,卻徐徐焙幹用。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石斛,君。

    益氣除熱,主治男子腰腳軟弱,健陽,逐皮肌風痹,骨中久冷虛損,補腎,積精,腰痛,養腎氣,益力。

     《衍義》曰:石斛,細若小草,長三四寸,柔韌,折之如肉而實。

    今人多以木斛渾行,醫工亦不能明辨。

    世又謂之金钗石斛,蓋後人取象而言之,然其不輕#9将木斛折之中虛,如禾草,長尺餘,但色深若光澤而已。

    真石斛,治胃中虛熱有功。

     巴戟天 歸州滁州 味辛、甘,微溫,無毒。

    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髒,補中,增志,益氣,療頭面遊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利男子。

    生巴郡及下邳山谷。

    二月、八月采根,陰幹。

    覆盆子為之使,惡朝生、雷丸、丹參。

     《圖經》曰:今江淮、河東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川者佳。

    葉似茗,經冬不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

    葉似麥門冬。

    今兩種,但擊破視,其中紫而鮮潔者,僞也。

    真者擊破,其中雖紫,又有微白糁如粉色。

     陶隐居雲:今亦用建平、宜都者,狀如牡丹而細,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

     《唐本》注雲: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

    葉似茗,經冬不枯,根如連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

    連珠厚者為勝。

     《日華子》雲:味苦,安#10五髒,定心氣,除一切風,治邪氣,療水腫。

    又名不凋草,色紫如小念珠,有小孔子,堅硬難搗。

     雷公雲:凡使,須用枸杞子湯浸一宿,待稍軟漉出,卻用酒浸一伏時,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黃,去菊花,布拭令幹用。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紫巴戟天,使。

    能治男子夜夢,鬼交洩精,強陰,除頭面中風,主下氣,大風血癞。

    病人虛損,加而用之。

     《衍義》曰:巴戟天,本有心,幹縮時,偶自落,或可以抽摘,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子也。

    今人欲要中間紫色,則多僞以大豆汁沃之,不可不察。

    外堅難染,故先從中間紫色。

    有人嗜酒,日須五七杯。

    後患腳氣甚危,或教以巴戟半兩,糯米同炒,米微轉色,不用米,大黃一兩,剉、炒,同為末,熟蜜為丸,溫水下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

     赤箭 兖州 味辛,溫。

    主殺鬼精物,蠱毒惡氣,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

    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

    一名離母,一名鬼督郵。

    生陳倉川谷、雍州及太山、少室。

    三月、四月、八月采根,暴幹。

     《圖經》曰:赤箭,生陳倉川谷、雍州及泰山、少室,今江湖間亦有之,然不中藥用。

    謹按《抱樸子》雲:按仙方中,有合離草,一名獨搖,一名離母,所以謂之合離、離母者,此草為物,下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枚周環之,去大魁數尺,雖相須,而實不連,但以氣相屬耳。

     陶隐居雲:陳倉屬雍州扶風郡。

    按此草亦是芝類。

    雲莖赤如箭杆,葉生其端。

    根如人足,又雲如芋,有十二子為衛。

    有風不動,無風自搖。

    如此亦非俗所見,而徐長卿亦名鬼督郵。

    又複有鬼箭,莖有羽,其療并相似,而益人乖異,恐并非此赤箭。

     禹錫雲:按《藥性論》雲:赤箭,無毒。

     《别說》雲:謹按:今醫家見用天麻,即是此赤箭根。

    今《補注》與《圖經》所載,乃别是一物,中品之下又出天麻一目,注雲出郓州。

    考今之所出,赤箭根苗,乃自齊郓而來者為上。

    今翰林沈公括最為博識,嘗解此一說雲:古方用天麻者不用赤箭,用赤箭者即無天麻,方中諸藥皆同,而唯此名或别,即是天麻、赤箭本為一物,并合用根也。

    今中品之下,所别出天麻一目,乃與此赤箭所說,都不相幹,即明說#11是一物爾。

    然中品之下所為天麻者,世所未嘗見用,今就此赤箭根為天麻,則與今所用不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