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宋通直郎辨驗藥材寇宗奭編撰 宋太醫助教辨驗藥材許洪校正 草部上品之上 遠志 商州威勝軍齊州 為君。

    味苦,溫,無毒。

    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利丈夫,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

    久服輕身不老,好顔色,延年。

    葉名小草,主益精,補陰氣,止虛損,夢洩。

    一名棘菀,一名葽繞,一名細草。

    生太山及冤句川谷。

    四月采根、葉陰幹。

    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殺天雄、附子毒,畏真珠、藜蘆、蜚蠊、齊蛤。

     《圖經》曰:今河、陝、京西州郡亦有之。

    根黃色形如蒿根。

    苗名小草,似麻黃而青,又如荜豆。

    葉亦有似大青而小者。

    三月開花白色,根長及一尺。

    四月采根、葉,陰幹。

    泗州出者花紅,根、葉俱大于他處。

    商州者根又黑色,俗傳夷門遠志最佳。

    《範汪方》治胸痹心痛,逆氣,膈中飲不下。

     《藥性論》雲:遠志畏蛴螬。

    治心神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堅壯陽道,主夢邪。

     陶隐居雲:按藥名無齊蛤,恐是百合。

    冤句縣屬兖州濟陰郡,今猶從彭城北蘭陵來。

    用之打去心取皮,今用一斤止得三兩皮。

    或雲:陶雲恐是百合,非也。

     《日華子》雲:主膈氣,驚魇,長肌肉,助筋骨,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

    服無忌。

     《抱樸子˙内篇》雲:陵陽仲子服遠志三十年,有子三十七人,開書所視,便記而不忘。

     雷公雲:遠志,凡使,先須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悶。

    去心了,用熟甘草湯浸一宿,漉出,暴幹用之也。

     《肘後方》:雲:治人心孔惛塞,多忘喜誤。

    丁酉日密自至市買遠志,着巾角中,還為末服之,勿令人知。

     細辛 華州 岢岚軍 味辛,溫,無毒。

    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孿,風濕痹痛,死肌,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痹#1,齆鼻,風痫癫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髒,益肝膽,通精氣。

    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

    一名小辛。

    生華陰山谷。

    二月及八月采根,陰幹。

    曾青、棗根為之使,惡狼毒、山茱萸、黃耆,畏消石、滑石,反藜蘆。

     《圖經》雲:今處處有之,然他處所出者,不及華州者真。

    其根細而其味極辛,故名之曰細辛。

    今人多以杜蘅當之。

    杜蘅吐人,用時須細辨耳。

    江淮俗呼為馬蹄香,以人多誤用,故此詳述之。

     《藥性論》雲:細辛,臣,忌生菜,味苦、辛。

    治咳逆上氣,惡風風頭,手足拘急,安五髒六腑,添膽氣,去皮風濕癢,能止眼風淚下,明目,開胸中滞,除齒痛,主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雷公雲:凡使,一一揀去雙葉,服之害人,須去頭土了,用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幹用之。

     禹錫雲:按範子雲:細辛出華陰,色白者苦#2。

     《外台秘要》:治卒客忤,停口#3不能言。

    細辛、桂心等分内口中。

     《别說》雲:謹按細辛非華陰者,不得為細辛用。

    若杜蘅之類,自應依本性于用爾。

    又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即氣悶塞不通者死。

     《聖惠方》雲:治口臭及?齒腫痛。

    細辛煮取濃汁熱含令#4吐,差。

     《衍義》曰:細辛,用根,今惟華州者佳,柔韌,極細直,深紫色,味極辛,嚼之習習如椒。

    治頭面#5風痛不可阙也。

    葉如葵葉,亦黑,非此則杜蘅也。

    杜蘅葉,形如馬蹄下,故俗雲馬蹄香。

    蓋根似白前,又似細辛。

    襄、漢間一種細辛,極細而直,色黃白,乃是鬼督郵,不可用。

     石斛 春州溫州 味甘,平,無毒。

    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髒,虛勞羸瘦,強陰,益精,補内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

    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定志除驚。

    一名林蘭,一名禁生,一名杜蘭,一名石遂。

    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

    七月、八月采莖,陰幹。

    陸英為之使,惡凝水石、巴豆,畏僵蠶、雷丸。

     《圖經》曰:今荊、湖、川、廣州郡及溫、台州亦有之,以廣南者為佳。

    在山谷中。

    五月生苗,莖似竹節,節間出碎葉。

    七月開花,十月結實,其根細長,黃色。

    或雲采莖以酒洗,捋蒸炙成,不用灰湯。

    其江南生者有二種:一種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6,一名麥斛;一種大如雀髀,名雀髀斛,惟生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