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味甘,平。
能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壓丹石毒,去心胸煩熱。
葉主洩精病,治尿血,能補五髒,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日華子》雲:常山為使,通小便淋澀,壯陽,治脫精,心煩下氣。
禹錫雲:謹按《爾雅》雲:芣苢,馬舄。
馬舄,車前。
注:今車前草,大葉長穗,好生道邊,江東呼為蝦蟆衣。
疏引陸機疏雲:馬舄,一名車前,一名當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車前、當道也。
幽州人謂之牛#8舌草,可鬻作茹,大滑。
其子治婦人産難。
《外台秘要》:治尿血。
車前草搗絞取汁五合,空心服之。
《聖惠方》:治久患内障眼。
車前子、幹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屢試有效。
《百一方》:小便不通。
車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
又方:治石淋。
車前子二升,以絹囊盛,水八升,煮取三升。
不食盡服之,須臾石下。
《梅師方》:治妊娠患淋,水道熱不通。
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同以水五升,煎取升半,作二服。
《子母秘錄》:治橫生不得出,車前子末,酒服二錢匕。
《治瀉方》:歐陽文忠公嘗得暴下,國醫不能愈。
夫人雲:市人有此藥,三文一貼甚效。
夫人買之,以國醫藥雜進之,一服而愈。
後召賣藥者問其方,但用車前子一味為末,米飲下二錢匕。
雲利水道。
《衍義》曰:車前,陶隐居雲:其葉搗取汁服,療洩精。
大誤矣。
此藥甘滑,利小便,走洩精氣。
《經》雲主小便赤,下氣。
有人作菜食,小便不禁,幾為所誤。
木香 海州廣州 木香味辛,溫,無毒。
主邪氣,辟毒疫溫鬼,強志,主淋露,療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殺鬼精物,溫瘧蠱毒,行藥之精。
久服不夢寤魇寐,輕身緻神仙。
一名蜜香。
生永昌山谷。
《圖經》曰:惟廣州舶上有來者,他無所出。
陶隐居雲:江淮間亦有此種,名上青木香,不堪入藥甩。
《修養書》雲: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湯以浴,令人至老須發黑。
《藥性論》雲:木香,君,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逐諸擁氣上沖,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刺。
《唐本》注雲:此有二種,當以昆侖來者為佳,出西胡來者不善。
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花、其實黃黑,所在亦有之。
今按《别本》注雲:葉似署蓣而根大,花紫色,功多,為藥之要用。
陶雲不入藥,非。
《日華子》雲: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療羸瘦,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蕭炳雲:昆侖船上來,形如枯骨者良。
禹錫雲:謹按《蜀本》雲:今苑中種之,花黃,苗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皺軟而有毛。
《隋書》雲:樊子蓋為武威太守,車駕西巡,将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獻青木香以禦霧露。
《海藥》雲:謹按《山海經》雲:生東海昆侖山。
《外台秘要》:療腋臭方。
醶醋浸青木香,置腋下夾之,即愈。
《傷寒類要》:天行熱病,若發赤黑斑如瘑。
青木香二兩,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效。
《衍義》曰:木香,專洩決胸腹間滞塞冷氣,他則次之。
得橘皮、肉豆蔻、生姜相佐使絕佳,效尤速。
又一種,嘗自岷外出塞,得生青木香,特#9歸西洛。
葉如牛勞,但狹長,莖高三四他尺,花黃,一如金錢,其根則青木香也。
生嚼之,極辛香,尤行氣。
薏苡人 味甘,微寒,無毒。
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
久服輕身益氣。
其根,下三#10蟲。
一名解蠡,一名屋菼,一名起實,一名贛。
生真定平澤及田野。
八月采實,采根無時。
《圖經》曰:薏苡人,生真定平澤及田野,今所在有之。
春生苗,莖高三四尺。
葉如黍。
開紅白花作穗子。
五月、六月結實,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長,故名薏珠子。
小兒多以線#11穿如貫珠為戲。
古方大抵心肺藥多用之。
葛洪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脅痛者,剉根濃煮汁,服三升乃定。
今人多取葉為飲,香。
張仲景治風濕身煩疼,日哺劇者,與麻黃杏人薏苡人湯:麻黃三兩,杏人三十枚,甘草、薏苡人各一兩,四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陶隐居雲:真定縣屬常山郡,近道在處有,多生人家。
交址者子最大,彼土呼為幹珠。
馬援大取将還,人讒以為真珠也。
實重累者為良。
用之取中人。
今小兒病蛔蟲,取根煮汁作糜食之,甚香,而去蛔蟲大驗。
陳藏器餘雲:主消渴,煞蛔蟲。
根煮服,堕胎。
雷公曰:凡使,物#12用?米,顆大無味。
其?米,時人呼為粳?是也。
若薏苡人,顆小色青,味甘,咬着粘人齒。
大#13用一兩,以糯米二兩同熬,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若更以鹽湯煮,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能治熱風,筋脈孿急,能令人食。
主肺痿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
能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壓丹石毒,去心胸煩熱。
葉主洩精病,治尿血,能補五髒,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日華子》雲:常山為使,通小便淋澀,壯陽,治脫精,心煩下氣。
禹錫雲:謹按《爾雅》雲:芣苢,馬舄。
馬舄,車前。
注:今車前草,大葉長穗,好生道邊,江東呼為蝦蟆衣。
疏引陸機疏雲:馬舄,一名車前,一名當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車前、當道也。
幽州人謂之牛#8舌草,可鬻作茹,大滑。
其子治婦人産難。
《外台秘要》:治尿血。
車前草搗絞取汁五合,空心服之。
《聖惠方》:治久患内障眼。
車前子、幹地黃、麥門冬等分,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屢試有效。
《百一方》:小便不通。
車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
又方:治石淋。
車前子二升,以絹囊盛,水八升,煮取三升。
不食盡服之,須臾石下。
《梅師方》:治妊娠患淋,水道熱不通。
車前子五兩,葵根切一升,同以水五升,煎取升半,作二服。
《子母秘錄》:治橫生不得出,車前子末,酒服二錢匕。
《治瀉方》:歐陽文忠公嘗得暴下,國醫不能愈。
夫人雲:市人有此藥,三文一貼甚效。
夫人買之,以國醫藥雜進之,一服而愈。
後召賣藥者問其方,但用車前子一味為末,米飲下二錢匕。
雲利水道。
《衍義》曰:車前,陶隐居雲:其葉搗取汁服,療洩精。
大誤矣。
此藥甘滑,利小便,走洩精氣。
《經》雲主小便赤,下氣。
有人作菜食,小便不禁,幾為所誤。
木香 海州廣州 木香味辛,溫,無毒。
主邪氣,辟毒疫溫鬼,強志,主淋露,療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殺鬼精物,溫瘧蠱毒,行藥之精。
久服不夢寤魇寐,輕身緻神仙。
一名蜜香。
生永昌山谷。
《圖經》曰:惟廣州舶上有來者,他無所出。
陶隐居雲:江淮間亦有此種,名上青木香,不堪入藥甩。
《修養書》雲: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湯以浴,令人至老須發黑。
《藥性論》雲:木香,君,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症塊脹痛,逐諸擁氣上沖,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刺。
《唐本》注雲:此有二種,當以昆侖來者為佳,出西胡來者不善。
葉似羊蹄而長大,花如菊花、其實黃黑,所在亦有之。
今按《别本》注雲:葉似署蓣而根大,花紫色,功多,為藥之要用。
陶雲不入藥,非。
《日華子》雲: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療羸瘦,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蕭炳雲:昆侖船上來,形如枯骨者良。
禹錫雲:謹按《蜀本》雲:今苑中種之,花黃,苗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皺軟而有毛。
《隋書》雲:樊子蓋為武威太守,車駕西巡,将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獻青木香以禦霧露。
《海藥》雲:謹按《山海經》雲:生東海昆侖山。
《外台秘要》:療腋臭方。
醶醋浸青木香,置腋下夾之,即愈。
《傷寒類要》:天行熱病,若發赤黑斑如瘑。
青木香二兩,水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效。
《衍義》曰:木香,專洩決胸腹間滞塞冷氣,他則次之。
得橘皮、肉豆蔻、生姜相佐使絕佳,效尤速。
又一種,嘗自岷外出塞,得生青木香,特#9歸西洛。
葉如牛勞,但狹長,莖高三四他尺,花黃,一如金錢,其根則青木香也。
生嚼之,極辛香,尤行氣。
薏苡人 味甘,微寒,無毒。
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
久服輕身益氣。
其根,下三#10蟲。
一名解蠡,一名屋菼,一名起實,一名贛。
生真定平澤及田野。
八月采實,采根無時。
《圖經》曰:薏苡人,生真定平澤及田野,今所在有之。
春生苗,莖高三四尺。
葉如黍。
開紅白花作穗子。
五月、六月結實,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長,故名薏珠子。
小兒多以線#11穿如貫珠為戲。
古方大抵心肺藥多用之。
葛洪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脅痛者,剉根濃煮汁,服三升乃定。
今人多取葉為飲,香。
張仲景治風濕身煩疼,日哺劇者,與麻黃杏人薏苡人湯:麻黃三兩,杏人三十枚,甘草、薏苡人各一兩,四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陶隐居雲:真定縣屬常山郡,近道在處有,多生人家。
交址者子最大,彼土呼為幹珠。
馬援大取将還,人讒以為真珠也。
實重累者為良。
用之取中人。
今小兒病蛔蟲,取根煮汁作糜食之,甚香,而去蛔蟲大驗。
陳藏器餘雲:主消渴,煞蛔蟲。
根煮服,堕胎。
雷公曰:凡使,物#12用?米,顆大無味。
其?米,時人呼為粳?是也。
若薏苡人,顆小色青,味甘,咬着粘人齒。
大#13用一兩,以糯米二兩同熬,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若更以鹽湯煮,别是一般修制亦得。
禹錫雲:謹按《藥性論》雲:能治熱風,筋脈孿急,能令人食。
主肺痿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