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宋通直郎辨驗藥材寇宗奭編撰
宋太醫助教辨驗藥材許洪校正
玉石部中品
磁石
味辛、鹹,寒,無毒。
主周痹。
禹錫等按:《蜀本》注雲:凡痹,随血脈上下,不能左右去者,為周痹。
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1酸痛,除大熱,煩滿及耳聾,養腎髒,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瘘,頸核,喉痛,小兒驚痫。
煉水飲之,亦令人有子。
一名玄石,一名處石,生太山川谷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
采無時。
柴胡為之使。
殺鐵毒,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
《圖經》曰:磁石,生太山山谷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
今慈州、徐州及南海傍山中皆有之。
慈州者,歲貢最佳,能吸鐵虛連十數針,或一二斤刀器回轉不落者尤真。
采無時。
其石中有孔,孔中黃赤色,其上有細毛,性溫,功用更勝。
謹按《南州異物志》雲: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鐵葉銅#2之者,至此多不得過。
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
按磁石一名玄石,而此下自有玄石條,雲生太山之陽,山陰有銅,銅者雌,鐵者雄。
主療頗亦相近,而寒溫銅鐵畏惡乃别。
蘇恭以為鐵液也。
是磁石中無孔,光澤純黑者,其功劣于磁石,又不能懸針。
今北蕃以磁石作禮物,其塊多光澤,又吸針無力,疑是此石,醫方罕用。
《藥性論》雲:磁石,臣。
味鹹,有小毒。
能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丹方#3用之。
陶隐居雲:今南方有好者,能懸吸針,虛連三四為佳。
殺鐵毒,消金。
《仙經》丹方黃白術用之。
陳藏器雲:磁石毛,味鹹,溫,無毒。
主補絕傷,益陽道,止小便白數,治腰腳,去瘡瘘,長肌膚,令人有子,宜入酒。
出相州北山。
磁石毛,鐵之母也。
取鐵如母之招子焉。
《本經》有磁石,不言毛。
毛、石功狀殊也。
又言磁石寒,此彌誤也。
《日華子》雲:磁石,味甘、澀,平。
治眼昏,筋骨赢弱,補五勞七傷,除煩燥#4,消腫毒,小兒誤吞鐵針等。
即細末,筋肉莫令斷,與磁石同下之。
雷公雲:凡使,勿誤用玄中石并中麻石。
此石之二真相似磁石,隻是吸鐵不得。
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鐵山石也。
誤服之,令人有惡瘡,不可療。
夫欲驗者,一斤磁石,四面隻吸鐵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隻吸得鐵八兩者,号曰續未石;四面隻吸得五兩已來者,号曰磁石。
《聖惠方》:治小兒誤吞針。
用磁石如棗核大,磨令光,鑽作竅,絲穿,令含針自出。
《外台秘要》:療丁腫。
取磁石搗為粉,酽醋和,封之,根即立出,差。
《鬼遺方》:治金瘡腸出,欲入之。
磁石、滑石各三兩為末,以白米飲調方寸匕服,日再服。
《衍義》曰:磁石,色輕紫,石上皲澀,可吸連針鐵,俗謂之熁鐵石。
養益腎氣,補填精髓,腎虛耳聾目昏皆用之。
入藥,須燒赤醋悴。
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争。
其治體大同小異,不可不分而為二也。
磨其石則能指南,然常偏東不全南也。
其法取新纩中獨縷,以半芥子許蠟,綴于針腰,無風處垂之,則針常指南。
以針橫貫燈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東#5位。
蓋丙為大火,庚辛金受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爾。
玄石 味鹹,溫,無毒。
主大人小兒驚痫,女子絕孕,小腹冷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
一名玄水石,一名處石。
生太山之陽。
山陰有銅,銅者雌,黑者雄。
惡松脂、柏實、菌桂。
《圖經》具磁石下。
陶隐居雲:《本經》磁石,一名玄石。
《别錄》各一種。
今按其一名處石既同,療體又相似,而寒溫銅鐵及畏惡有異。
俗方既不複用之,亦無識其形者,不知與磁石相類否。
《唐本》注雲:此物鐵液也,但不能拾針,療體如經,劣于磁石。
磁石中有細孔,孔中黃赤色,初破好者,能連十針,一斤鐵刀亦被回轉。
其無孔,光澤純黑者,玄石也,不能吸針。
凝水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除時氣熱盛,五髒伏熱,胃中熱,煩滿,止渴,水腫,小腹痹。
久服不饑。
一名白水石,一名寒水石,一名淩水石。
色如雲母可析者良,鹽之精也。
生常山山谷,又中水縣及邯鄲。
解巴豆毒。
畏地榆。
《藥性論》雲:寒水石,能壓丹石毒風,去心煩渴悶,解傷寒複勞。
陶隐居雲:常山屬并州;中水縣屬河間郡;邯鄲即趙郡,并屬冀州域。
此處地皆鹹鹵,故雲鹽精,而碎之亦似樸消。
此石未置水中,夏月能為冰者佳。
《唐本》注雲:此石有兩種,有縱理、橫理,色清明者為佳。
或雲縱理為寒水石,橫理為凝水石。
今出同州韓城,色青黃,理如雲母為良;出澄城者,斜理文,色白,為劣也。
禹錫雲:按吳氏雲:神農:辛。
岐伯、醫和、扁鵲:甘,無毒。
季氏:大寒。
或生郡鄹,采無時。
如雲母色。
雷公雲:凡使,先須用生姜自然汁煮,汁盡為度,細研如粉用。
每修十兩,用姜汁一镒。
《傷寒類要》:治肉瘅,其人小便白。
以凝水石主之也。
《丹房鏡源》雲:凝水石可作油衣,可食,制丹砂為匮伏玄精。
《經驗方》:治小兒丹毒,皮膚熱赤。
用寒水石半兩,白土二分,搗羅為末,用米醋調傅之愈。
《集驗方》:治風熱心躁,口幹狂言,渾身壯熱,及中諸毒
主周痹。
禹錫等按:《蜀本》注雲:凡痹,随血脈上下,不能左右去者,為周痹。
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1酸痛,除大熱,煩滿及耳聾,養腎髒,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瘘,頸核,喉痛,小兒驚痫。
煉水飲之,亦令人有子。
一名玄石,一名處石,生太山川谷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
采無時。
柴胡為之使。
殺鐵毒,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
《圖經》曰:磁石,生太山山谷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
今慈州、徐州及南海傍山中皆有之。
慈州者,歲貢最佳,能吸鐵虛連十數針,或一二斤刀器回轉不落者尤真。
采無時。
其石中有孔,孔中黃赤色,其上有細毛,性溫,功用更勝。
謹按《南州異物志》雲: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徼外大舟以鐵葉銅#2之者,至此多不得過。
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
按磁石一名玄石,而此下自有玄石條,雲生太山之陽,山陰有銅,銅者雌,鐵者雄。
主療頗亦相近,而寒溫銅鐵畏惡乃别。
蘇恭以為鐵液也。
是磁石中無孔,光澤純黑者,其功劣于磁石,又不能懸針。
今北蕃以磁石作禮物,其塊多光澤,又吸針無力,疑是此石,醫方罕用。
《藥性論》雲:磁石,臣。
味鹹,有小毒。
能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丹方#3用之。
陶隐居雲:今南方有好者,能懸吸針,虛連三四為佳。
殺鐵毒,消金。
《仙經》丹方黃白術用之。
陳藏器雲:磁石毛,味鹹,溫,無毒。
主補絕傷,益陽道,止小便白數,治腰腳,去瘡瘘,長肌膚,令人有子,宜入酒。
出相州北山。
磁石毛,鐵之母也。
取鐵如母之招子焉。
《本經》有磁石,不言毛。
毛、石功狀殊也。
又言磁石寒,此彌誤也。
《日華子》雲:磁石,味甘、澀,平。
治眼昏,筋骨赢弱,補五勞七傷,除煩燥#4,消腫毒,小兒誤吞鐵針等。
即細末,筋肉莫令斷,與磁石同下之。
雷公雲:凡使,勿誤用玄中石并中麻石。
此石之二真相似磁石,隻是吸鐵不得。
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鐵山石也。
誤服之,令人有惡瘡,不可療。
夫欲驗者,一斤磁石,四面隻吸鐵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隻吸得鐵八兩者,号曰續未石;四面隻吸得五兩已來者,号曰磁石。
《聖惠方》:治小兒誤吞針。
用磁石如棗核大,磨令光,鑽作竅,絲穿,令含針自出。
《外台秘要》:療丁腫。
取磁石搗為粉,酽醋和,封之,根即立出,差。
《鬼遺方》:治金瘡腸出,欲入之。
磁石、滑石各三兩為末,以白米飲調方寸匕服,日再服。
《衍義》曰:磁石,色輕紫,石上皲澀,可吸連針鐵,俗謂之熁鐵石。
養益腎氣,補填精髓,腎虛耳聾目昏皆用之。
入藥,須燒赤醋悴。
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争。
其治體大同小異,不可不分而為二也。
磨其石則能指南,然常偏東不全南也。
其法取新纩中獨縷,以半芥子許蠟,綴于針腰,無風處垂之,則針常指南。
以針橫貫燈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東#5位。
蓋丙為大火,庚辛金受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爾。
玄石 味鹹,溫,無毒。
主大人小兒驚痫,女子絕孕,小腹冷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
一名玄水石,一名處石。
生太山之陽。
山陰有銅,銅者雌,黑者雄。
惡松脂、柏實、菌桂。
《圖經》具磁石下。
陶隐居雲:《本經》磁石,一名玄石。
《别錄》各一種。
今按其一名處石既同,療體又相似,而寒溫銅鐵及畏惡有異。
俗方既不複用之,亦無識其形者,不知與磁石相類否。
《唐本》注雲:此物鐵液也,但不能拾針,療體如經,劣于磁石。
磁石中有細孔,孔中黃赤色,初破好者,能連十針,一斤鐵刀亦被回轉。
其無孔,光澤純黑者,玄石也,不能吸針。
凝水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
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除時氣熱盛,五髒伏熱,胃中熱,煩滿,止渴,水腫,小腹痹。
久服不饑。
一名白水石,一名寒水石,一名淩水石。
色如雲母可析者良,鹽之精也。
生常山山谷,又中水縣及邯鄲。
解巴豆毒。
畏地榆。
《藥性論》雲:寒水石,能壓丹石毒風,去心煩渴悶,解傷寒複勞。
陶隐居雲:常山屬并州;中水縣屬河間郡;邯鄲即趙郡,并屬冀州域。
此處地皆鹹鹵,故雲鹽精,而碎之亦似樸消。
此石未置水中,夏月能為冰者佳。
《唐本》注雲:此石有兩種,有縱理、橫理,色清明者為佳。
或雲縱理為寒水石,橫理為凝水石。
今出同州韓城,色青黃,理如雲母為良;出澄城者,斜理文,色白,為劣也。
禹錫雲:按吳氏雲:神農:辛。
岐伯、醫和、扁鵲:甘,無毒。
季氏:大寒。
或生郡鄹,采無時。
如雲母色。
雷公雲:凡使,先須用生姜自然汁煮,汁盡為度,細研如粉用。
每修十兩,用姜汁一镒。
《傷寒類要》:治肉瘅,其人小便白。
以凝水石主之也。
《丹房鏡源》雲:凝水石可作油衣,可食,制丹砂為匮伏玄精。
《經驗方》:治小兒丹毒,皮膚熱赤。
用寒水石半兩,白土二分,搗羅為末,用米醋調傅之愈。
《集驗方》:治風熱心躁,口幹狂言,渾身壯熱,及中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