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宋通直郎辨驗藥材寇宗奭編撰
宋太醫助教辨驗藥村許洪校正
玉石部中品
雄黃
味苦、甘,平、寒、大溫,有毒。
主寒熱,鼠瘘,惡瘡,疽痔,死肌,療疥蟲,?瘡,目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殺諸蛇虺毒,解藜蘆毒,悅澤人面。
煉食之,輕身神仙。
餌服之,皆飛入人腦中,勝鬼神,延年益壽,保中不饑。
得銅可作金。
一名黃食石。
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陽。
采無時。
《圖經》曰:雄黃,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陽,今階州山中有之。
形塊如丹砂,明澈不挾石,其色如雞冠者為真。
有青黑色而堅者名熏黃,有形色似真而氣臭者名臭黃,并不入服食藥,隻可療瘡疥耳。
其臭以醋洗之便可斷氣,足以亂真,用之尤宜細辨。
又階州接西戎界,出一種水窟雄黃,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處。
其石名青煙石、白鮮石。
雄黃出其中,其塊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豆,上有孔竅,其色深紅而微紫,體極輕虛,而功用勝于常雄黃,丹竈家尤所貴重。
或雲雄黃,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冷處時或有之,但不及西來者真好耳。
《唐本》注雲:出石門名石黃者,亦是雄黃,而通名黃食石。
而石門者最為劣爾,岩#1昌、武都者為佳,塊方數寸,明徹如雞冠,或以為枕,服之辟惡。
其青黑堅者,不入藥用。
若火飛之而療瘡亦無嫌。
又雲:惡者名熏黃,用熏瘡疥,故名之,無别熏黃也。
正#2觀年中以岩州新出有得方數尺者,但重脆不可全緻之爾。
《日華子》雲:雄黃,微毒。
治疥癬,風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蟲犬獸傷咬。
久服不饑。
通赤亮者為上,驗之,可以?#3蟲死者為真,臭氣少,細嚼口中含湯不激辣者,通用。
雷公雲:凡使,勿用熏雞黃、自死黃、夾膩黃。
其臭黃真似雄黃,隻是臭不堪用,時用以醋洗之三兩度,便無臭氣,勿誤用也。
次有夾膩黃,亦似雄黃,其内一重黃一重石,不堪用。
次有熏雞黃,亦似雄黃,如烏雞頭上冠也。
凡使,要似鹧鸪烏肝色為上。
《抱樸子》雲:雄黃當得武都山所出者,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其但純黃似雄黃色無光者,不任作仙藥,可以合理病藥耳。
《抱樸子》又雲:餌之法,或以蒸煮,或以酒服,或以消石化為水乃凝,之,或以豬胴#4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煉之,引之如布,白如冰。
服之皆令人長生,百病除,三屍下,瘢痕滅,白發黑,堕齒生,千日玉女來待,可使鬼神。
《太平廣記》:劉無名,成都人也。
志希延生,謂古方草木之藥,但愈疾得效,見火辄為灰燼,自不能固,豈有延生之力哉?乃入霧中山,嘗遇人教服雄黃,凡三十餘年。
一旦,有二人赤巾朱服,徑詣其室,劉問何人?對曰:我太山直事,追攝子耳,不知子以何衛,我已三日冥期,迫促而無計近子,将欲陰符譴責,以稽延獲罪,故見形相問。
劉曰:餘無他衛,但真心至道不視聲利,靜處幽山,志希度世而已。
二使曰:子之黃光照灼于頂,迨高數尺,得非雄黃之功乎? 《太上八帝玄變經》:小丹法:用雄黃、柏子。
拘魂制魄方:柏子細篩去滓,松脂十斤,以和柏子、雄黃各二斤,色如赤李,合藥臼中複搗如蒸藥一日。
如餌,正坐北向,平旦頓服五丸,百日之後,與神人交見。
《明皇雜錄》:有黃門奉使交廣回周顧謂曰:此人腹中有絞龍。
上驚問黃門曰:卿有疾否?曰:臣馳馬大庾嶺,時當大熱,困且渴,遂飲水,覺腹中堅痞如杯#5。
周遂以消石及雄黃煮服之,立吐一物,長數寸,大如指,視之鱗甲具,投之水中,俄頃長數尺,複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生一龍矣。
《唐書》:甄立言究習方書,仕唐為太常丞。
有道人心腹滿煩,彌二歲,立言診曰:腹有蠱,誤食發而然。
令餌雄黃付劑,少選吐一蛇,如人小指,惟無目,燒之有發氣,乃愈。
《寶藏論》:雄黃,若以草藥伏住者,熟煉成汁,胎色不移;若将制諸藥成,汁并添得者,上可服食,中可點銅成金,下可變銀成金。
《千金方》:治婦人始覺有妊,養胎,轉女為男。
以一兩绛囊盛帶之。
又方:治耳聾,以雄黃、硫黃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
又方:治症瘕積聚,去三屍,益氣延年卻老。
以雄黃二兩,細研為末,九度水飛過,卻入新淨竹筒中盛,以蒸餅一塊塞筒口,蒸七度,用好粉脂一兩為丸如綠豆大。
日三服,酒下七丸、十丸。
三年後道成,益力不饑,玉女來侍。
《聖惠方》:治傷寒、狐惑毒,蝕下部皮#6外如?,痛癢不止。
以雄黃半兩,先用甕子一個口稍大者,内入灰上,如裝香火将雄黃燒之,候煙出當病處熏之。
《外台秘要》:治骨蒸極熱。
以一兩和小便一升,研如粉。
乃取黃理石一枚,方圓可一尺,以炭火燒之三食頃,極熱,灌雄黃汁于石上。
恐大熱不可近,宜着一片薄氈置石上,令患人脫衣坐石上。
冷停,以衣被圍繞身,勿令藥氣洩出,經三五度差。
《肘後方》:金瘡血内漏,以雄黃末如大豆,内瘡中。
又服五錢匕,血皆化為水,卒以小便服之。
《經驗方》:治馬汗入肉。
雄黃、白礬等分,更用烏梅三個、捶碎,巴豆一個,合研為細末。
以半錢匕油,調傅患處。
《博濟方》:治遍身風二靈散#7:雄黃、細辛等分,研令細,每服分作兩下,左邊疼嗅入右鼻,右邊疼嗅入左鼻,立效。
《續十全方》:治纏喉風。
雄黃一塊,新汲水磨,急灌,吐下,差。
《集驗方》:治卒魇。
雄黃搗為末細篩,以管吹入鼻孔中。
《傷寒類要》:治小腹痛滿,不得小便及療天行病。
雄黃細研,蜜丸如棗核,内溺孔中。
又方:殺齒蟲,以末如棗塞牙問。
《衍義》曰:雄黃非金苗。
今有金#8窟處無雄黃。
金條中言,金之所生,處處皆有雄黃,豈處處皆得也。
别法,治蛇咬,焚之熏蛇遠去。
又武都者,镌磨成物形,終不免其臭。
唐˙甄立言仕太常丞,有道人病心腹懑煩,彌二歲。
診曰:腹有蠱,誤食發而然,令餌雄黃一劑,少選吐一蛇如拇指,無目,燒之有發氣,乃愈。
此殺毒蟲之驗也。
食鹽 味鹹,溫,無毒。
主殺鬼蠱邪疰毒氣,下部?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堅肌骨。
多食傷肺,喜咳。
《圖經》曰:食鹽,舊不着所出州郡。
陶隐居雲:有東海、北海鹽,及河東鹽池,梁、益有鹽井,交、廣有南海鹽,西羌有山鹽,胡中有木鹽,而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河東鹽,今解州、安邑兩池所種鹽最為精好,是也。
又有并州兩監末鹽,乃刮鹹煎煉,不甚佳,其鹹蓋下品所著鹵鹹,生河東鹽池者,謂此也。
下品又有大靈,生邯鄲及河東池澤。
蘇恭雲:大鹽即河東印鹽,人之常食者,刑#9粗于末鹽,乃似今解鹽
主寒熱,鼠瘘,惡瘡,疽痔,死肌,療疥蟲,?瘡,目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殺諸蛇虺毒,解藜蘆毒,悅澤人面。
煉食之,輕身神仙。
餌服之,皆飛入人腦中,勝鬼神,延年益壽,保中不饑。
得銅可作金。
一名黃食石。
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陽。
采無時。
《圖經》曰:雄黃,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陽,今階州山中有之。
形塊如丹砂,明澈不挾石,其色如雞冠者為真。
有青黑色而堅者名熏黃,有形色似真而氣臭者名臭黃,并不入服食藥,隻可療瘡疥耳。
其臭以醋洗之便可斷氣,足以亂真,用之尤宜細辨。
又階州接西戎界,出一種水窟雄黃,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處。
其石名青煙石、白鮮石。
雄黃出其中,其塊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豆,上有孔竅,其色深紅而微紫,體極輕虛,而功用勝于常雄黃,丹竈家尤所貴重。
或雲雄黃,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冷處時或有之,但不及西來者真好耳。
《唐本》注雲:出石門名石黃者,亦是雄黃,而通名黃食石。
而石門者最為劣爾,岩#1昌、武都者為佳,塊方數寸,明徹如雞冠,或以為枕,服之辟惡。
其青黑堅者,不入藥用。
若火飛之而療瘡亦無嫌。
又雲:惡者名熏黃,用熏瘡疥,故名之,無别熏黃也。
正#2觀年中以岩州新出有得方數尺者,但重脆不可全緻之爾。
《日華子》雲:雄黃,微毒。
治疥癬,風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蟲犬獸傷咬。
久服不饑。
通赤亮者為上,驗之,可以?#3蟲死者為真,臭氣少,細嚼口中含湯不激辣者,通用。
雷公雲:凡使,勿用熏雞黃、自死黃、夾膩黃。
其臭黃真似雄黃,隻是臭不堪用,時用以醋洗之三兩度,便無臭氣,勿誤用也。
次有夾膩黃,亦似雄黃,其内一重黃一重石,不堪用。
次有熏雞黃,亦似雄黃,如烏雞頭上冠也。
凡使,要似鹧鸪烏肝色為上。
《抱樸子》雲:雄黃當得武都山所出者,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其但純黃似雄黃色無光者,不任作仙藥,可以合理病藥耳。
《抱樸子》又雲:餌之法,或以蒸煮,或以酒服,或以消石化為水乃凝,之,或以豬胴#4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煉之,引之如布,白如冰。
服之皆令人長生,百病除,三屍下,瘢痕滅,白發黑,堕齒生,千日玉女來待,可使鬼神。
《太平廣記》:劉無名,成都人也。
志希延生,謂古方草木之藥,但愈疾得效,見火辄為灰燼,自不能固,豈有延生之力哉?乃入霧中山,嘗遇人教服雄黃,凡三十餘年。
一旦,有二人赤巾朱服,徑詣其室,劉問何人?對曰:我太山直事,追攝子耳,不知子以何衛,我已三日冥期,迫促而無計近子,将欲陰符譴責,以稽延獲罪,故見形相問。
劉曰:餘無他衛,但真心至道不視聲利,靜處幽山,志希度世而已。
二使曰:子之黃光照灼于頂,迨高數尺,得非雄黃之功乎? 《太上八帝玄變經》:小丹法:用雄黃、柏子。
拘魂制魄方:柏子細篩去滓,松脂十斤,以和柏子、雄黃各二斤,色如赤李,合藥臼中複搗如蒸藥一日。
如餌,正坐北向,平旦頓服五丸,百日之後,與神人交見。
《明皇雜錄》:有黃門奉使交廣回周顧謂曰:此人腹中有絞龍。
上驚問黃門曰:卿有疾否?曰:臣馳馬大庾嶺,時當大熱,困且渴,遂飲水,覺腹中堅痞如杯#5。
周遂以消石及雄黃煮服之,立吐一物,長數寸,大如指,視之鱗甲具,投之水中,俄頃長數尺,複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生一龍矣。
《唐書》:甄立言究習方書,仕唐為太常丞。
有道人心腹滿煩,彌二歲,立言診曰:腹有蠱,誤食發而然。
令餌雄黃付劑,少選吐一蛇,如人小指,惟無目,燒之有發氣,乃愈。
《寶藏論》:雄黃,若以草藥伏住者,熟煉成汁,胎色不移;若将制諸藥成,汁并添得者,上可服食,中可點銅成金,下可變銀成金。
《千金方》:治婦人始覺有妊,養胎,轉女為男。
以一兩绛囊盛帶之。
又方:治耳聾,以雄黃、硫黃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
又方:治症瘕積聚,去三屍,益氣延年卻老。
以雄黃二兩,細研為末,九度水飛過,卻入新淨竹筒中盛,以蒸餅一塊塞筒口,蒸七度,用好粉脂一兩為丸如綠豆大。
日三服,酒下七丸、十丸。
三年後道成,益力不饑,玉女來侍。
《聖惠方》:治傷寒、狐惑毒,蝕下部皮#6外如?,痛癢不止。
以雄黃半兩,先用甕子一個口稍大者,内入灰上,如裝香火将雄黃燒之,候煙出當病處熏之。
《外台秘要》:治骨蒸極熱。
以一兩和小便一升,研如粉。
乃取黃理石一枚,方圓可一尺,以炭火燒之三食頃,極熱,灌雄黃汁于石上。
恐大熱不可近,宜着一片薄氈置石上,令患人脫衣坐石上。
冷停,以衣被圍繞身,勿令藥氣洩出,經三五度差。
《肘後方》:金瘡血内漏,以雄黃末如大豆,内瘡中。
又服五錢匕,血皆化為水,卒以小便服之。
《經驗方》:治馬汗入肉。
雄黃、白礬等分,更用烏梅三個、捶碎,巴豆一個,合研為細末。
以半錢匕油,調傅患處。
《博濟方》:治遍身風二靈散#7:雄黃、細辛等分,研令細,每服分作兩下,左邊疼嗅入右鼻,右邊疼嗅入左鼻,立效。
《續十全方》:治纏喉風。
雄黃一塊,新汲水磨,急灌,吐下,差。
《集驗方》:治卒魇。
雄黃搗為末細篩,以管吹入鼻孔中。
《傷寒類要》:治小腹痛滿,不得小便及療天行病。
雄黃細研,蜜丸如棗核,内溺孔中。
又方:殺齒蟲,以末如棗塞牙問。
《衍義》曰:雄黃非金苗。
今有金#8窟處無雄黃。
金條中言,金之所生,處處皆有雄黃,豈處處皆得也。
别法,治蛇咬,焚之熏蛇遠去。
又武都者,镌磨成物形,終不免其臭。
唐˙甄立言仕太常丞,有道人病心腹懑煩,彌二歲。
診曰:腹有蠱,誤食發而然,令餌雄黃一劑,少選吐一蛇如拇指,無目,燒之有發氣,乃愈。
此殺毒蟲之驗也。
食鹽 味鹹,溫,無毒。
主殺鬼蠱邪疰毒氣,下部?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堅肌骨。
多食傷肺,喜咳。
《圖經》曰:食鹽,舊不着所出州郡。
陶隐居雲:有東海、北海鹽,及河東鹽池,梁、益有鹽井,交、廣有南海鹽,西羌有山鹽,胡中有木鹽,而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河東鹽,今解州、安邑兩池所種鹽最為精好,是也。
又有并州兩監末鹽,乃刮鹹煎煉,不甚佳,其鹹蓋下品所著鹵鹹,生河東鹽池者,謂此也。
下品又有大靈,生邯鄲及河東池澤。
蘇恭雲:大鹽即河東印鹽,人之常食者,刑#9粗于末鹽,乃似今解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