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内外玉景經解

關燈
根也,以其非根是以榮枯代謝、日改月化而根不與也。

    真人者,歸根複命,獨成其天,則彼盜誇之徒,文探利劍、飲食貨财、責着追求,有系於此,皆屬枝葉。

    所以真人負甲持符,開門備關,屏絕外物,回光反照,則雲為動靜皆由根出而元虛妄之咎,故日實是根也。

     紫清章 紫清上皇大道君 此則元為之皇,有作之君,總号一帝也。

    首章離而為二,此篇合而為一者,以上篇論真人之道、屏絕外物、回光反照、等不等觀得元分别,見谛成道,名為真人故。

    夫元為之皇,有作之君,總歸一帝,更出互用,其道微妙,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真人乃能知之。

     太玄太和俠侍端,化生萬物使我仙 太玄者,北方玄天,孳萌化物,以固靈根。

    太和者,東方蒼天,委和生物,以達靈芒。

    二神俠侍,尊歸一帝,而仙道達矣。

    蓋仙道雖廣,要在存生。

    故自北之束,以應陽中,化生之理於此備矣。

    然四時成歲,天道乃全,止乎陽中,特其端耳。

     飛升十天駕玉輸,晝夜七日思勿眠。

     天數唯九,今言十天,則其一虛也,亦猶大衍虛一,妙本在焉。

    古之真人,見谛成道,妙解一帝之旨,則可以超越九天之外,獨遊虛一之境,所謂飛升十天也。

    飛升者,與陽同波,故曰玉輪。

    玉,純陽也;輪,下道也。

    言乘純陽之氣,自下而升焉。

    夫陽動於下,複之時也。

    七日來複,複之數也,思所以上達也。

    乘純陽而上達者,非好眠之事也。

    古人聞道,淫思七日,至於骨立。

    立,反眠者也。

    然此修為之功,其於真人之道,蓋原始而言之。

     子能修之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

     化生萬物,使我仙者,帝使仙也。

    帝使仙者,自然而然也。

    是以我之我,内道也。

    子能修之可長存者,學所成也。

    學所成者,非自然也。

    是以子之子,下道也。

    夫道非自然,非不自然。

    此文獨以自然為非者,所以立教也。

    教立則學與自然同於一緻。

     是由精誠亦由專 精誠而專、乃積功成煉之事也。

    誠,元疑也;專,不貳也。

    元疑於物,物亦應焉;不貳於心,神亦凝焉。

    商丘開信妄以為實,故泳河而得珠,元疑而物應也。

    佝償丈人,不以萬物易蜩之翼,故元往而不得,不貳而神凝也。

    學道之人,存想三官,萬神應念,精誠至矣。

    然物或問之,鮮不失墜,故當斷滅因綠,屏棄名利,一心志道,道可得矣。

     内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緻神。

     内守堅固,乃精誠而專之事也。

    内守者,元他求也。

    元他求,則專矣。

    堅固者,執而不拾也。

    執而不拾則誠矣,專而元他求則不失真矣。

    加以執而不拾,則真中之真也。

    然專而元他,執而不拾,則或蔽而不通,故虛中恬淡,所以救其蔽也。

    虛中則不專於内守者也。

    恬淡則不專於堅固者也,然則内守堅固着法者也,虛中恬淡離相者也,非着法不足以入道,非離相不足以得道,得道則非求於神,神自緻矣。

     百谷章 百谷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 土地精者,不足以養神而可以養形也。

    邪魔腥者,不足以養形而其發聞又加穢焉。

    加穢而雲美者,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不足以養神而雲精者,言猶有以輔其真也,以其着於土地則有親下之理,其與飛升十天不可同日而語也。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

     神明之容,以清虛條達為善,飲食厭飲溺於馮氣,失其清虛則臭亂矣。

    胎氣者,所受於天,渾淪和合,生理内發,自然堅凝,及夫視聽食息交攻於外,日鑿一竅而胎氣零矣。

    神明臭亂日以變滅,則非所以反老也,胎氣散亡則非所以還嬰也。

    魂所以為靈也,神明散亂終身不靈,故三魂忽忽也。

    魄系於形者也,胎氣散亡,形體毀憊,故魄糜傾也。

     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甯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食氣者所以使之聚而不散也。

    太和者,少陽之氣,委和而生,口為其官,漱咽靈液,以生光華。

    此皆生理之本,不假外物,自足為養,故能不死也。

    黃甯者,混康之所以為康也。

    脾部之官,消谷散氣,主治百病,故常運而不甯。

    今以真氣自養,不假外物,則元所主治,故能甯而康也。

    論日:前章雲,内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政神,則是積功成煉,以成真人,故此章絕棄外物,以真氣自養,則可以不死也。

    至於初學之徒,天真未完,神守未固,則所以補相生理,蓋亦元所不備,外物之養固未可以絕棄也。

    故天産養精而神氣泰定,地産養形而膚革充盈,則所藉脾胃合德政功,芳澤滋榮,其補大矣。

    是以太倉明童主調百谷,兼資五味,推煉緻新,運動元方。

    所居之官,謂之黃庭。

    庭者,布治之地,中部老君所以有為也。

    至於積功成煉,内守堅固,則百谷五味一切棄絕,虛中恬淡則脾胃之官同於虛室,故其所入,謂之黃甯。

    黃甯者,雖未離乎形色,而近於寂然不動者矣。

    十天真人所以元為自然,蓋本於此。

     黃庭内外玉景經解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