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道寶經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之上。
春三月則變形,頭戴九清,口銜金錢,手執日象,立紫雲上,洞口上青。
夏三月,變形為九人,并衣青羽之衣,頭戴一月,執九色麾憧,在紫雲之上。
秋三月,變形為青白玄三色之光明,光明洞照。
《上清元始變化龜山元錄經》 左玄右玄 真人定志。
四老真人 在日中無影也。
太上真人 降于河上。
東方青帝少陽九靈真人,南方赤帝太陽南極真人,西方白帝少陰靈素真人,北方黑帝太陰玄靈真人,中央黃帝三靈真人,二十四真人 受事於方諸青童。
《後聖九玄道君列紀》 逍逼三清之中 《太上上清玉靈紫映經》 仙有九品 同九真。
下品日仙 學習太清金丹玉英,升乎太清明威。
魂成魄就 賓幹紫庭。
上仙白日升天 中品仙柄名山洞室。
真一自然。
金阙蘭台有瓊文玉字 應上仙也。
變化南官 遺骨胎變。
金仙 色如金光。
東嶽南嶽 三千九百裡海、東有仙人九萬,玉女二十四萬。
仙人居差陽官,去刀文山三千裡,中有神龍三百萬頭,仙人上天乘之。
真人修太一之道者,皆得三天之舉,沐浴東井 三綱六紀,金紫雕黃,變化無端。
久有神丹,金液九轉。
還丹訣在金書壬經。
玉清曜玄都,十聖回紫微,披雲出十天,飛天乘空飛,丹霄翼輕蓋,日月灌靈晖 出《二十四生圖》。
手挽日月 五通仙無上真人。
吐納煉五神 明真科。
情集七寶林 晃朗目月精,太上治紫台,衆真誦洞經。
駕龍 駕龍蹑玄波,濯足八天河,故能釋天羅地網,亦已過。
保子飛玄路 五靈度符籍。
巨槽高舶 譬大乘。
中舫 比中乘。
小舟 喻小乘。
紫銻錦者 用紫多比三乘。
十燈千燈 光映十方,照曜諸天。
三華者, 太之金房之名。
上士、 -成一生,志不避退,轉身登太極,位加仙卿。
法輪。
中士、 口味靈篇,三滅三生,志意審固,上遊太清,九官真人。
下士 愛山樂水,心如懷丹,端坐則與師寶相對,出入則與烏獸為韋,九滅九生,志願不退,遊冥五嶽飛行大元。
治黃金以取利 上士也。
上人者, 天士。
中人者, 人士。
下人者 地士。
天地開辟道德門戶。
上士受氣淳真,得飛軒之号;中士玄應玉宿,享中壽不死之術;下士金五百歲之命。
神聽者, 通無形。
心聽者, 知内情。
天寶丈人 是高上玉皇之氣,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
元始皇上丈人 形長九千萬丈。
春三月,則冠流精紫曜之冠,衣九光錦袍,佩九色無縫自然之绶,帶六山火玉,常乘碧蒼二色雲,坐九色師子,光明緯晔,在太清之上、玉虛之中。
夏三月,則化形一身九頭,長一千丈,又戴九色雲,衣月錦百變之光無縫之抱,帶九天仙煉之劍,乘丹紫三色之雲,坐九色之龍,在玉虛紫雲中。
秋三月,化形一身九鳳之頭,形長五千丈,衣九色班丈虎衣,乘七色之雲,在上清之上。
冬三月,則化形為青黑二色,光勃勃如日蝕也。
玉真九天丈人 形長九千萬丈。
春三月,化形為鳳皇,一身九頭,頭戴九氣玄精冠,衣九色班衣,羽袍,乘十二色飛麟,坐五色蓮花之上,在太清紫虛之中。
夏三月,化形為龍身人頭,頭戴之二色光,衣青黃紫三色羽衣,口銜素绶,乘五色雲,坐五色師子,光照土清。
秋三月,化形為紫綠二色之光,如日月相沓。
冬三月,頭建飛精百變之冠,衣九色流光自然錦袍,佩通真之策,乘五色之雲,坐五色雲。
皇老三天丈人 形長三千萬丈。
春三月,頭建通精七寶珠冠,衣飛雲流光紫錦之抱,佩耳皇命神之章,常坐醜色百變之光,炜炜烽奕奕,在上清之上、洞虛之中。
思之,還長三寸三分。
夏三月,則化形為三頭一軀,戴青黃綠三色之雲,衣三色班文之袍,坐十二華光之上。
思之,還返真形。
秋三月,則化形通身黃金之色,項負十二色國光,衣須突百變之光錦袍,帶金虎鳳文之绶,坐三素景雲之上。
思之,還返真形。
冬三月,則化形為蒼綠紫三色之光,混合相纏如月之魄。
此則三天丈人反洞虛之炁,更受煉皇老三天之精。
思之還返真形。
高上靈寶九霄丈人 形長九千丈。
春三月,變形九人,狀如童子,各衣一色衣,口街日,衆坐九色雲上,映照三清。
夏三月,變為九色之光,如雲之升。
秋三月,頭建紫元流光九變之冠,衣丹錦七色文光之攝,帶三寶啟靈之策,佩七躍元章。
冬三月,變形九頭童子,坐绛雲之上。
道德丈人者 道德之父母。
天寶君 大洞之尊神。
《九天生神章》 靈寶君 洞玄之尊神。
神寶君 洞神之尊神。
青陽上府 始陽官中元景司空錄道君,足蹑五色履,手執威神之策,乘入輿之輪飛龜玄雲之車,參駕青龍。
青陽之府 玄微官中始景老子大道君,手執命神章,乘人景與青雲車,參駕蒼龍。
少陽上府 太微官中玄景玉光無極道君,姓王,諱元英,執招靈章,乘玄景綠輿五色雲車,參駕鳳皇。
太陽上府 紫微官中虛景太尉玄光道君,姓玄,諱伯央,戴平天曜精玉冠,手執制魔章,乘光明道輿赤雲車。
少陰上府 靈微陽官元景大一天道君,執命神策,乘玉筆五彩蓋朱紫雲車,參駕六龍。
太陰上府 精微兌官明景太和道君,着白絞素靈绶,執受命保生玉章,乘绛琳碧筆白雲車,參駕白虎。
陰晖上府 清微官洞景司錄太陽道君,着玄雲綠绶,乘玄景八光丹辇紫雲之車,參駕玄武。
陰精上府 道微官煉儀玄和道君,着玄雲五色绶,非徊玉筆,參駕玄鳳。
高上虛皇君 衣飛錦朱袍,戴日捧月光七十二色,又衣百變光明錦衣,如太素之行雲。
元始變化。
紫雲高上元皇道君 帶流光鳳章,乘紫碧二色雲,衣九彩飛天法衣,在紫虛之中。
上皇玉虛君 頭戴道精九變花冠,衣九色飛雲,狀如浮雲,在紫虛之内。
三天大明上皇君 佩流金火鈴七十二變。
上皇先生紫晨君 佩上相制靈之符,帶混真東蒙之策,坐九色蒼龍,在責靈之上,洞照上清。
紫虛皇上大帝君 建九氣流精紫曜冠,衣九色元縫自然之攝,佩七元夜光之章,帶元皇命真之策。
紫虛皇老上帝君 衣靈文日精袍,立玄雲中,坐九色靈龜,在青雲中。
玄虛太真洞景君 佩丹皇王帝帶招仙之劍,衣龜文之衣,變為靈龜三百六十文章,口銜七星,坐華蓋之下。
太素高虛上極紫虛君 佩六山火玉,帶靈飛紫绶,衣三十二色法衣,在上清官。
虛明紫蘭中元高婷君 衣金紫章,佩金光之劍,立碧霞上,變為紫碧之光,如日之升。
紫虛三元紫精君 佩九天龍文帝書,帶日精劍,變為童子,頹雲角髻。
真陽元老玄一君 頭戴五色華蓋,手把五芝,變為日光,青色郁郁,在紫雲中。
太微天帝君 帶夜光寶草,身生三十二色寶光,手執金鈴,化為日光紫芒,在玉虛之中。
上元太素三元君 服紫氣浮虛錦,披九色龍錦羽裙,帶帝符龍書,坐太室中,如日之晖,如 金之精。
青靈陽安君 衣丹錦裘,戴飛龍,口銜月,手持紫绶。
高上太素君 三日之象,在元氣之中,紫霄之上也。
上清紫精三素君 衣蒼碧紫三色羽衣,混沌相纏,如雲之升。
皇清洞真君 在太虛中,照明十天。
皇上四老道中君 衣鳳文班裘,口銜七生。
玉晨太上大道君 帶明月之鈴,頭建角巾,手執金符,在五芝華山。
中央黃老君 帶交靈之绶,衣飛天羽衣。
太極大道元景君 帶寶仙之劍,頭有流金之光,照明七十四方,立玄龜上,散發至腰,在紫氣之中。
元英中真上老君 立九色師子上,把金枝。
中央黃老君 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以清虛上皇二年混爾自生,日晖重曜,連光映雲,五色翳蓋,慶煙玄停,自元玄之戶,手披萬寝之庭,太上授以九真口經八道秘言之章,為太極真人。
青腰帝君者 九陽元皇玉帝之弟子,以中皇元年歲在東維育於玄丘玉國天崖之天瓊林七寶之下,淇蒙九域之濱,諸化應圖,三旦啟晨,仍有九龍翼君側,七色瓊鳳蔭君身,神麟含芝以玄哺,天女吐精以灌身,玉童擲花以卻穢,神妃散華以攘塵,身如冠玉,面發金容,體生盡符,言劫金章,玄雲紫蓋生乎房,飛精流光映其庭,柄心明霞之境,遨浪玉國之墟,以紫雲為屋,青霞為城,黃金為殿,白玉為狀,金堂王陛,鳳阙四張,金童侍側,玉華執口,天仙羅衛,五千餘人備天之狩,羽騎如麟,玄氣九會,靈鳳煙披,青腰是紫,青帝君之别号,受元皇帝金玉紫書妙訣,皆九天之上書,八會之隐文也。
玉帝命高上直真總集實目,合為衆經,紫筆繕文,金簡為篇,皆雲上皇玄上之道以傳青腰帝君。
太微天帝君 生平始青之端,紫雲曜電,玄煙掩薄,丹晖纏絡,無幽不鑒,無上不睹,無下不視,年行二七,金容内發,玉華外映,澄流九霄之霞,遂受太帝之号。
南極總定錄上真禁君 以始皇元年歲在上午七月七日中時,於上上無量壽天玉國七寶洞虛鳳京紫台瓊林之下,稽首玉軒,虛皇道君告曰:金房度命回年之訣,秘在九天之上,太有之金台,玉室九曲之房,非中真所行。
此法九氣同根。
三光齊輪,修之萬遍,位加仙卿也。
太冥太虛太元 元始元初,萬一大神。
升天降地,經營六合之中 散則為氣,聚則為口,往來無門,出入無間,不行自至,不呼而應,故謂神入。
九幽玉匮 出《明真科律》。
東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 十方至真并乘飛雲丹輿綠筆,億萬乘騎浮空而來。
香林園中 為上智童子閑諸法心,靈寶五煉生屍。
東方青光童子 名青上,字飛正,身作碧霞之色。
南方赤光童子 名丹晖,字玄紀,身作赤霞之色。
西方白光童子 名洪華,字回神,身作素霞之色。
北方黑光童子 名玄明上,字太陰,文身作皂霞之色。
中央黃光童子 名執巾一,字黃錄,身作黃霞之色, 如黃金之精。
金華擎洞經 捧香悉仙童,嘯歌徹玄都,嗚玉叩瑤锺。
金光童子、少野童子、始元童子 上清三天君列紀。
邪人不幹正士 妖不勝德。
天上來生清德道士 正一真人演千真科。
鈎深緻遠 當稱玄靜先生,或務玄先生,或宣道 生,或暢玄先生。
玄古先生 太上道君受其經,以傳玄都仙王。
紫府先生 年三千歲,盤桓洞室。
《上清變化 七十四方經》 皇上萬始先生 佩鳳文帶乘白雲。
上皇先生紫晨君 蓋二晖之胤,結晨之精,育龍煙於太空,過紫虛以通靈,托九玄以含秀,凝洪靈以成神,陶三氣以自濯,經玄母以法生,住曆劫而受化,感日吉而濯,為上皇元年天甲啟晨誕於神州八陽之大平丘中城洞淵之濱。
面發金容,體映玉光,五色紫章,七十二變,精曜玉顔。
神龍吐芝以灌洗,鸾鳳撫翼以蔭玄。
二景停晖於八朗,七元回精於匡晨。
金仙散香以混氣,神妃擲華以發煙。
五緯結絡,神秀紫天。
冷霞咽氣,吐納靈煙。
受号元皇,位發紫晨。
韋仙啟路,三道合明。
流霞吐威,逸駕九玄。
再登玉陛,三谒紫庭,遊盻瓊阙,要景三元。
攜挈五老,玉霄上賓。
金童舉雲而侍輪,玉女蹑虛而衛也。
五嶽先生 受法志真太上,丹簡墨绶。
天人上人 名入太上玄錄。
洞庭仙王别宮上人妙士 呼吸玄精。
至學之士 厲以玄科之匕曰。
南山道士 煉魄未陵。
聖匠 玄師之法。
上學弟子 中善弟子。
十轉弟子 上為飛天。
三景弟子
春三月則變形,頭戴九清,口銜金錢,手執日象,立紫雲上,洞口上青。
夏三月,變形為九人,并衣青羽之衣,頭戴一月,執九色麾憧,在紫雲之上。
秋三月,變形為青白玄三色之光明,光明洞照。
《上清元始變化龜山元錄經》 左玄右玄 真人定志。
四老真人 在日中無影也。
太上真人 降于河上。
東方青帝少陽九靈真人,南方赤帝太陽南極真人,西方白帝少陰靈素真人,北方黑帝太陰玄靈真人,中央黃帝三靈真人,二十四真人 受事於方諸青童。
《後聖九玄道君列紀》 逍逼三清之中 《太上上清玉靈紫映經》 仙有九品 同九真。
下品日仙 學習太清金丹玉英,升乎太清明威。
魂成魄就 賓幹紫庭。
上仙白日升天 中品仙柄名山洞室。
真一自然。
金阙蘭台有瓊文玉字 應上仙也。
變化南官 遺骨胎變。
金仙 色如金光。
東嶽南嶽 三千九百裡海、東有仙人九萬,玉女二十四萬。
仙人居差陽官,去刀文山三千裡,中有神龍三百萬頭,仙人上天乘之。
真人修太一之道者,皆得三天之舉,沐浴東井 三綱六紀,金紫雕黃,變化無端。
久有神丹,金液九轉。
還丹訣在金書壬經。
玉清曜玄都,十聖回紫微,披雲出十天,飛天乘空飛,丹霄翼輕蓋,日月灌靈晖 出《二十四生圖》。
手挽日月 五通仙無上真人。
吐納煉五神 明真科。
情集七寶林 晃朗目月精,太上治紫台,衆真誦洞經。
駕龍 駕龍蹑玄波,濯足八天河,故能釋天羅地網,亦已過。
保子飛玄路 五靈度符籍。
巨槽高舶 譬大乘。
中舫 比中乘。
小舟 喻小乘。
紫銻錦者 用紫多比三乘。
十燈千燈 光映十方,照曜諸天。
三華者, 太之金房之名。
上士、 -成一生,志不避退,轉身登太極,位加仙卿。
法輪。
中士、 口味靈篇,三滅三生,志意審固,上遊太清,九官真人。
下士 愛山樂水,心如懷丹,端坐則與師寶相對,出入則與烏獸為韋,九滅九生,志願不退,遊冥五嶽飛行大元。
治黃金以取利 上士也。
上人者, 天士。
中人者, 人士。
下人者 地士。
天地開辟道德門戶。
上士受氣淳真,得飛軒之号;中士玄應玉宿,享中壽不死之術;下士金五百歲之命。
神聽者, 通無形。
心聽者, 知内情。
天寶丈人 是高上玉皇之氣,龍漢元年化生天寶君。
元始皇上丈人 形長九千萬丈。
春三月,則冠流精紫曜之冠,衣九光錦袍,佩九色無縫自然之绶,帶六山火玉,常乘碧蒼二色雲,坐九色師子,光明緯晔,在太清之上、玉虛之中。
夏三月,則化形一身九頭,長一千丈,又戴九色雲,衣月錦百變之光無縫之抱,帶九天仙煉之劍,乘丹紫三色之雲,坐九色之龍,在玉虛紫雲中。
秋三月,化形一身九鳳之頭,形長五千丈,衣九色班丈虎衣,乘七色之雲,在上清之上。
冬三月,則化形為青黑二色,光勃勃如日蝕也。
玉真九天丈人 形長九千萬丈。
春三月,化形為鳳皇,一身九頭,頭戴九氣玄精冠,衣九色班衣,羽袍,乘十二色飛麟,坐五色蓮花之上,在太清紫虛之中。
夏三月,化形為龍身人頭,頭戴之二色光,衣青黃紫三色羽衣,口銜素绶,乘五色雲,坐五色師子,光照土清。
秋三月,化形為紫綠二色之光,如日月相沓。
冬三月,頭建飛精百變之冠,衣九色流光自然錦袍,佩通真之策,乘五色之雲,坐五色雲。
皇老三天丈人 形長三千萬丈。
春三月,頭建通精七寶珠冠,衣飛雲流光紫錦之抱,佩耳皇命神之章,常坐醜色百變之光,炜炜烽奕奕,在上清之上、洞虛之中。
思之,還長三寸三分。
夏三月,則化形為三頭一軀,戴青黃綠三色之雲,衣三色班文之袍,坐十二華光之上。
思之,還返真形。
秋三月,則化形通身黃金之色,項負十二色國光,衣須突百變之光錦袍,帶金虎鳳文之绶,坐三素景雲之上。
思之,還返真形。
冬三月,則化形為蒼綠紫三色之光,混合相纏如月之魄。
此則三天丈人反洞虛之炁,更受煉皇老三天之精。
思之還返真形。
高上靈寶九霄丈人 形長九千丈。
春三月,變形九人,狀如童子,各衣一色衣,口街日,衆坐九色雲上,映照三清。
夏三月,變為九色之光,如雲之升。
秋三月,頭建紫元流光九變之冠,衣丹錦七色文光之攝,帶三寶啟靈之策,佩七躍元章。
冬三月,變形九頭童子,坐绛雲之上。
道德丈人者 道德之父母。
天寶君 大洞之尊神。
《九天生神章》 靈寶君 洞玄之尊神。
神寶君 洞神之尊神。
青陽上府 始陽官中元景司空錄道君,足蹑五色履,手執威神之策,乘入輿之輪飛龜玄雲之車,參駕青龍。
青陽之府 玄微官中始景老子大道君,手執命神章,乘人景與青雲車,參駕蒼龍。
少陽上府 太微官中玄景玉光無極道君,姓王,諱元英,執招靈章,乘玄景綠輿五色雲車,參駕鳳皇。
太陽上府 紫微官中虛景太尉玄光道君,姓玄,諱伯央,戴平天曜精玉冠,手執制魔章,乘光明道輿赤雲車。
少陰上府 靈微陽官元景大一天道君,執命神策,乘玉筆五彩蓋朱紫雲車,參駕六龍。
太陰上府 精微兌官明景太和道君,着白絞素靈绶,執受命保生玉章,乘绛琳碧筆白雲車,參駕白虎。
陰晖上府 清微官洞景司錄太陽道君,着玄雲綠绶,乘玄景八光丹辇紫雲之車,參駕玄武。
陰精上府 道微官煉儀玄和道君,着玄雲五色绶,非徊玉筆,參駕玄鳳。
高上虛皇君 衣飛錦朱袍,戴日捧月光七十二色,又衣百變光明錦衣,如太素之行雲。
元始變化。
紫雲高上元皇道君 帶流光鳳章,乘紫碧二色雲,衣九彩飛天法衣,在紫虛之中。
上皇玉虛君 頭戴道精九變花冠,衣九色飛雲,狀如浮雲,在紫虛之内。
三天大明上皇君 佩流金火鈴七十二變。
上皇先生紫晨君 佩上相制靈之符,帶混真東蒙之策,坐九色蒼龍,在責靈之上,洞照上清。
紫虛皇上大帝君 建九氣流精紫曜冠,衣九色元縫自然之攝,佩七元夜光之章,帶元皇命真之策。
紫虛皇老上帝君 衣靈文日精袍,立玄雲中,坐九色靈龜,在青雲中。
玄虛太真洞景君 佩丹皇王帝帶招仙之劍,衣龜文之衣,變為靈龜三百六十文章,口銜七星,坐華蓋之下。
太素高虛上極紫虛君 佩六山火玉,帶靈飛紫绶,衣三十二色法衣,在上清官。
虛明紫蘭中元高婷君 衣金紫章,佩金光之劍,立碧霞上,變為紫碧之光,如日之升。
紫虛三元紫精君 佩九天龍文帝書,帶日精劍,變為童子,頹雲角髻。
真陽元老玄一君 頭戴五色華蓋,手把五芝,變為日光,青色郁郁,在紫雲中。
太微天帝君 帶夜光寶草,身生三十二色寶光,手執金鈴,化為日光紫芒,在玉虛之中。
上元太素三元君 服紫氣浮虛錦,披九色龍錦羽裙,帶帝符龍書,坐太室中,如日之晖,如 金之精。
青靈陽安君 衣丹錦裘,戴飛龍,口銜月,手持紫绶。
高上太素君 三日之象,在元氣之中,紫霄之上也。
上清紫精三素君 衣蒼碧紫三色羽衣,混沌相纏,如雲之升。
皇清洞真君 在太虛中,照明十天。
皇上四老道中君 衣鳳文班裘,口銜七生。
玉晨太上大道君 帶明月之鈴,頭建角巾,手執金符,在五芝華山。
中央黃老君 帶交靈之绶,衣飛天羽衣。
太極大道元景君 帶寶仙之劍,頭有流金之光,照明七十四方,立玄龜上,散發至腰,在紫氣之中。
元英中真上老君 立九色師子上,把金枝。
中央黃老君 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以清虛上皇二年混爾自生,日晖重曜,連光映雲,五色翳蓋,慶煙玄停,自元玄之戶,手披萬寝之庭,太上授以九真口經八道秘言之章,為太極真人。
青腰帝君者 九陽元皇玉帝之弟子,以中皇元年歲在東維育於玄丘玉國天崖之天瓊林七寶之下,淇蒙九域之濱,諸化應圖,三旦啟晨,仍有九龍翼君側,七色瓊鳳蔭君身,神麟含芝以玄哺,天女吐精以灌身,玉童擲花以卻穢,神妃散華以攘塵,身如冠玉,面發金容,體生盡符,言劫金章,玄雲紫蓋生乎房,飛精流光映其庭,柄心明霞之境,遨浪玉國之墟,以紫雲為屋,青霞為城,黃金為殿,白玉為狀,金堂王陛,鳳阙四張,金童侍側,玉華執口,天仙羅衛,五千餘人備天之狩,羽騎如麟,玄氣九會,靈鳳煙披,青腰是紫,青帝君之别号,受元皇帝金玉紫書妙訣,皆九天之上書,八會之隐文也。
玉帝命高上直真總集實目,合為衆經,紫筆繕文,金簡為篇,皆雲上皇玄上之道以傳青腰帝君。
太微天帝君 生平始青之端,紫雲曜電,玄煙掩薄,丹晖纏絡,無幽不鑒,無上不睹,無下不視,年行二七,金容内發,玉華外映,澄流九霄之霞,遂受太帝之号。
南極總定錄上真禁君 以始皇元年歲在上午七月七日中時,於上上無量壽天玉國七寶洞虛鳳京紫台瓊林之下,稽首玉軒,虛皇道君告曰:金房度命回年之訣,秘在九天之上,太有之金台,玉室九曲之房,非中真所行。
此法九氣同根。
三光齊輪,修之萬遍,位加仙卿也。
太冥太虛太元 元始元初,萬一大神。
升天降地,經營六合之中 散則為氣,聚則為口,往來無門,出入無間,不行自至,不呼而應,故謂神入。
九幽玉匮 出《明真科律》。
東方無極飛天神王長生大聖 十方至真并乘飛雲丹輿綠筆,億萬乘騎浮空而來。
香林園中 為上智童子閑諸法心,靈寶五煉生屍。
東方青光童子 名青上,字飛正,身作碧霞之色。
南方赤光童子 名丹晖,字玄紀,身作赤霞之色。
西方白光童子 名洪華,字回神,身作素霞之色。
北方黑光童子 名玄明上,字太陰,文身作皂霞之色。
中央黃光童子 名執巾一,字黃錄,身作黃霞之色, 如黃金之精。
金華擎洞經 捧香悉仙童,嘯歌徹玄都,嗚玉叩瑤锺。
金光童子、少野童子、始元童子 上清三天君列紀。
邪人不幹正士 妖不勝德。
天上來生清德道士 正一真人演千真科。
鈎深緻遠 當稱玄靜先生,或務玄先生,或宣道 生,或暢玄先生。
玄古先生 太上道君受其經,以傳玄都仙王。
紫府先生 年三千歲,盤桓洞室。
《上清變化 七十四方經》 皇上萬始先生 佩鳳文帶乘白雲。
上皇先生紫晨君 蓋二晖之胤,結晨之精,育龍煙於太空,過紫虛以通靈,托九玄以含秀,凝洪靈以成神,陶三氣以自濯,經玄母以法生,住曆劫而受化,感日吉而濯,為上皇元年天甲啟晨誕於神州八陽之大平丘中城洞淵之濱。
面發金容,體映玉光,五色紫章,七十二變,精曜玉顔。
神龍吐芝以灌洗,鸾鳳撫翼以蔭玄。
二景停晖於八朗,七元回精於匡晨。
金仙散香以混氣,神妃擲華以發煙。
五緯結絡,神秀紫天。
冷霞咽氣,吐納靈煙。
受号元皇,位發紫晨。
韋仙啟路,三道合明。
流霞吐威,逸駕九玄。
再登玉陛,三谒紫庭,遊盻瓊阙,要景三元。
攜挈五老,玉霄上賓。
金童舉雲而侍輪,玉女蹑虛而衛也。
五嶽先生 受法志真太上,丹簡墨绶。
天人上人 名入太上玄錄。
洞庭仙王别宮上人妙士 呼吸玄精。
至學之士 厲以玄科之匕曰。
南山道士 煉魄未陵。
聖匠 玄師之法。
上學弟子 中善弟子。
十轉弟子 上為飛天。
三景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