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道寶經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經品第一
黃錦為地
丹金書之,紫金界之,盛以錦囊。
上古 經書中古、下古。
若有此文,則五帝營衛 玉童、玉女各三打人持書左右,九星玄覆,衆真神仙五嶽靈官日夕臨其房。
天皇内文 可以鎮宅。
三皇赤書五篇 煉於洞陽之館,台於流火之庭,生天立地,開化神明。
天子得之,鳳皇來儀,五星合度。
諸侯得之,列宿含光。
王侯庶人得之,玉質锵锵。
婦人得之,顔若太陽,色流三光,後妃君王。
飛入雲中 真文。
玉檢之文 出於九玄九天,分制三道。
天元此文,則三光分翳,五帝錯位,九運翻覆,七宿奔精。
地元此文,則九土淪陷,五嶽崩裂,山河倒傾。
三元之法 總合靈篇《大洞真經三十九章》。
此乃三五之秘号,真道之至精,三一之極章,玉清之禁記。
三奇之章 玉皇寶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官、大玄靈台玉房之中。
三錄 三元品誡。
金蘇、黃錄、玉蘇。
三經 三過監受。
三洞 玉清洞真,上清洞玄,太清洞神。
大洞真經 上清之高音,極真之微辭。
靈寶經 高仙之上品,虛元之至真,大道之幽寶,三皇之天文。
或雲太上玉策。
此三洞經符,道之綱紀,太虛之玄宗,上真首經,豈中仙之所聞? 洞神名仙寶之道 接三皇之世,洞玄名靈寶之道,救度五帝之世。
洞真名天寶之道,濟三代之後。
七部十部 妙經元始,以龍漢之年撰。
太上紫微宮中金格玉書 乃上聖之秘文。
赤金書青玉簡 太上玉訣。
三十六卷 十部經,皆刻金書字,書於玉簡,題其篇口於紫微南軒太玄都玉京。
五帝承符導引三光 五帝執符,萬口定錄。
君子終日不視 視亦元見。
終日不聽 聽亦元聞。
玄都正一之化 正一真人演《千真科經》。
太上無言,君子終日不言 言亦元所道。
善述者必通其言,必通其意 真人以神聽,聽可尊也;聖人以身 教;教可珍也。
聖址墜黃有必無,子未能别;言無必有, 子未能決 道有真僞,福有兇吉,罪有公私,明有纖密。
世三人 仙人紀法成等。
貴賤相使,賢愚相傾,善惡相顯。
無彼無我,無去無來。
彌綸萬劫,一切虛空 星宿不可得之數者,則我成道得仙已來,亦複如是。
虛空不可步度,知其裡數者,則我壽命亦複如是。
以法為源 洞玄、升玄皆是。
天地之人物 本皆是道,元髡鬃之精光,微妙之上玄。
默念 非空不非空,非法不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終非非終。
了了 昭見成元上真。
兩半成一 有無為兩半,不有不無為一正道。
離此四半 還登不虛。
了無非無,知有非有 安住中道正觀之城,反我兩半,處於自然,道業日新,念之增益,睹見法心,心相得見。
引道 清風蕩俗塵累。
太上重嗚天鼓三十六通 仰天祝曰:山川水陸,一切幽靈,三 界魔王,六官魔王,有國王王子,能 受持經,即當合力同共寶護。
混沌無形之中 開辟之先。
天之所報不疾而速,感之所期不行而至 金阙上聖命太極真人,使正一上玄玉郎王忠、鮑丘等,與茅盈四節燕胎流明神芝,長曜靈飛夜光洞草,佩玺服衣冠,北首畢。
四使者告盈曰:食太極四節隐芝者,位為真卿;食金阙燕胎玉芝者,位為司命;食東官流明金英者,位為司祿;食長曜靈飛者,位為真伯;食夜光洞草者,位為主總左右禦史之任。
子已盡食之矣,壽與天地,位當為司命上真東嶽上卿君,都統吳越之神仙,綜師江左之山源。
須臾,五帝各乘方面色來,從韋官來下,受大帝之命授盈為司命東卿上真君,文以紫玉為似初文,刻之曰:惟盈爰自童蒙散發北山,情招上帝,感激太玄。
今授盈太玄真人司命神君,君秉操金石,丹心矯衆,今報以玉越綠旌八威之策,使征伐源澤, 折沖萬神。
君寒東林谷,今報以紫髦之節,藕敷花冠,招驅千靈,對山召雲。
君棄家獨往,故賜繡羽,紫帔丹青飛裙,使從容霄階,攜命玉真。
君步驟深薮,故報以班龍之輿,素虎之耕,使浮宴太空,飛輪帝庭。
君寒露霜雪,故報以曲晨寶益,瓊帷紅室,使遊盻九官,清靜溫密。
君潛形幽嶽,精思萬林,故報以神流火鈴,雙珠明月,可以上聞太極,通音上清。
君真心高靜,故報以錦旌繡旛,白羽玄竿,則可以呼召六陰,玉女侍軿。
君慈向觸物,陰德萬主,故報以鸾鳳之箫,金鐘玉磬,可以和神虛館,樂真舞靈。
君萬物不能散其感,千邪不能役其淳,故報紫琳之腴,玉漿金嬰,可以壽同三光,刻聞丹瓊。
盈心晖重離,神躍太霞,買人之長者,故以太元為号。
九德既備,今訓九事,給玉童玉女各四十人,令出入太敬,受事太極,治官赤城玉洞之府,動靜以聞。
盈伏受書,稽首再拜太元真人。
《茅君内傳》 前天後天 一始一終,小劫太劫。
功書玉剖 白日登天。
欲得苦海傾,常使愛河竭。
道無形狀 假言象以為津。
中和者,事之源。
正中之正,遣無所遣,得無所得,倚伏兼忘 亡心其所忘。
頓首經師之牖,乞啟重玄之阙。
等開實相,俱入玄門 譬如玄都玉城,開於八門,八方之人各随門入。
諸天實蕩蕩 萬道同一歸。
二盡 猶二死界,内有大期之死界,外有念念之死根。
《太極與仙公起居注》 超瑜二死界,過度三清基 天老請問。
玄名青錄白簡,陰陽之妙道,服禦之至術 皆神方秘訣也。
汝昔所聞,未為見也 當今所聞,乃為是聞。
天上、天下 皆得光明,地皆琉璃七寶,行樹夾路,兩邊一一,樹下皆有仙童玉女,手執香花,虛空神仙作萬種妓樂,一一國土皆有太上神尊,處七寶台,坐金床也。
法輸妙經 從無央數中來,如有恒河之劫,如是星普曜。
此經如月盛光,照曜十方;猶如三界暗暝,是經如日之出,普照諸天;猶如萬川之流,是經如湯谷之淵,為呂海之源,無不歸宗;猶如須彌之高,是經如玉京之山,無不包藏。
上理三光,中調陰陽,下開萬生。
修行是經不倦,立緻龍駕,白日飛行。
道德經 其德,若春以生萬物,若夏以養菊物,若秋以威萬物。
其德,若七寶,萬物珍之,若明鏡照萬物,若大國,無不備有,若山,萬物所依,若海藏有萬物,若月映照萬物,若日光照萬物。
其德,若地厚載萬物,若天廣覆一切。
故能彌綸天地,生四時。
上經為天,下經為地。
心如琉璃 太上決疑。
上.無不照,下無不通 通直達靈。
靈寶囿大法橋,示之以道 導之以法,令免三災八難之中。
開甘露不死諸門 延我入法,牆處無為室。
心王 住中道城,以法誠惠,為法牆塹。
無上三法 太極真人徐來勒之,諸天大聖會蓬萊。
稽首道前,太上道君坐寶花之上,左右仙童玉女數萬。
道君佩九色離羅之披,飛森霜球之袍,須史萬變之冠,帶晨冠日鈴之劍。
玄唱四振,鵬翩一撫,曜龍文於滄淵,煥朱此於川澤,翟天貌於蘭玉,發金精於幽谷,乘大順以禦至象,遊清神以混五濁,虛發九落,洞宴九覺,舞景扇虛,乘空把煙。
精修十行,以諸燈炬 照於邪暗,遊趣王城。
興大法雲 雨,一乘甘露,法牙生道。
一味雨十,二二法印 定我法門。
不死之宮 南極宋陵之官。
作人之大法,為世之良醫。
靈寶初門 德行之階梯。
得其門,則道室可究;行梯立,則功業日高。
往古來今 真一自然之道。
極微、極妙、極玄、極奧,非有、非無、非凡、非聖,智慧為舟航,擺除十纏。
登常存之岸,雨天妙花 骞林之花。
鼓天妓樂 天釣之樂。
太極太虛真人 告左仙公曰:昔受太上金日所說,真一升玄内教,初門第一,五帝所習。
此經是三業諸仙真人之父母 玉清隐書。
師資品第二 非師不行,非師不生,非師不度,非師不仙。
八景龍輿焉,可得挺太極玉關焉,可得登高則無上,深則無窮大聖人、大賢人,先事小師,求小道,事中師,求中道,事大師,求大道。
履止道為繩為墨,為法為則 神師、真師、道師、仙師、聖師、賢‘師。
師邊有九 一大慈,二大悲,三大喜,四大拾,五大善,六大法,七大功,八大化,九大德。
一天之中 号聖真仙,二十七等。
三一鏡其内,師友坦其外 三元真一。
昆侖玄圃宮 見正一真人,三天法師,上清真人,總仙大目馬。
長生法師,生三君,姓柏成,字芝蒿,乃中皇時人,歲在東經之際,誕子北海中山柏林之下,有甘露紫芝敕勃明珠三會交龍之華,生於寝處,母感白露而懷孕,年十四西歸公于臣靈,怕伊俱師,事黃谷先生,後遇玉清文始束玉金晖仙公,号日玉皇。
二道君授《大洞真經》。
萬鬼避三洞法師 凡受三洞法蘇之人,二切鬼神悉皆回槐 讀大洞真經三十九章者 上神之事也。
能提攜太上,攝命九真,高仙同品,司命齊倫,依太上黃素,曰十四方便。
得稱為大洞法師,光生萬真,位淮太極上仙也。
讀太丹隐書金華洞房 及雌一寶草者,精感太素,師降九具,五帝依太上黃素,日十四事方便,得稱三元法師,元景真人,隹帝 一高仙。
讀洞真玄經者 通玄達靈,開散七經,依大上黃素四十四方便,得稱洞玄法師上景真人,位準九官土仙。
名入南宮 真人之位,大上丹簡墨錄。
無上元君太玄童子 妙行真人,無極先生。
《明威》。
三元之宮 化應為九,九官,九神,三九二十有七階,九聖,九真,九仙,太上玉帝, 九煉上真。
三階 高者為聖,下者為仙,中為真。
十化 易身。
聖有九品 上聖,高聖,大聖,神聖,玄聖,真聖,仙聖,靈聖,至聖。
蛇得靈寶 化為神龍。
禽烏得之,變為鳳皇。
凡獸得之,改為麒麟。
凡夫得之,号曰聖人。
真有九品 同九聖。
上品曰聖 習學太玄,升于上清。
中品日真 習學太平,升于上清。
胞道胎靈 玉清官之下真,乃上清官之上真。
太極官之上真,乃上清官之下真。
上清官之下真,乃太清官之上真。
太極官之下真,次得九官之飛仙。
太上之道有三 《玉清隐書》、《神虎大符》、《金虎真符》。
行其道,得為太上之真,給玉童玉女各三千人,位為上真玉皇之君。
上真之道有六 《太上郁儀奔日文》、《太上結璘奔月章》、《太微帝君飛天經》、《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金阙靈書紫文一經》、《黃老八道九真中經》、總而行之,則為上清真人,給玉童玉女各三千人,位為諸天帝,萬真前導,鳳歌後從,玄約白帝,啟路飛龍。
《翼轅》 中真之道有七 《太丹隐書》、《朝真上經》、《玉帝神符》《三天正法鳳真之文》四真之章,太上金策方法:洞房玉字,上經六甲靈飛寶秘符,三皇内文,天文大字,青腰紫書,曲素訣辭,總而行之,則為上清中道真人,給玉帝玉女各三千人,位為上清左右卿相之師,行則紫旎之節,從萬神千真,前吹鳳唱,後奏天釣。
玄龍啟道,五帝參軒,飛行太虛。
下真之道有八 上清九化十變三九素語,丹景道精隐地八衛,天關三圖,玄黃玉書,神州七變七轉洞經绛綠,黃道玉白龍書,衆文素奏中章,五行秘符,五章玉玄,上元玉書,總而行之,則為上清下元真人,行則五色之節,玉女前嘯,九鳳後吹,八鸾白虬啟道,太極參軒,飛行倒景,遊遨紫房。
灌醜雲之華 從頂上灌五色之氣。
上虛紫映九霄真王 形長九千萬丈,以冬三月鎮建金華飛天寇,衣日月流精文袍,佩流金鳳玺,帶百變交金之劍,立九色蓮花紫雲之中,光明洞照玉清
上古 經書中古、下古。
若有此文,則五帝營衛 玉童、玉女各三打人持書左右,九星玄覆,衆真神仙五嶽靈官日夕臨其房。
天皇内文 可以鎮宅。
三皇赤書五篇 煉於洞陽之館,台於流火之庭,生天立地,開化神明。
天子得之,鳳皇來儀,五星合度。
諸侯得之,列宿含光。
王侯庶人得之,玉質锵锵。
婦人得之,顔若太陽,色流三光,後妃君王。
飛入雲中 真文。
玉檢之文 出於九玄九天,分制三道。
天元此文,則三光分翳,五帝錯位,九運翻覆,七宿奔精。
地元此文,則九土淪陷,五嶽崩裂,山河倒傾。
三元之法 總合靈篇《大洞真經三十九章》。
此乃三五之秘号,真道之至精,三一之極章,玉清之禁記。
三奇之章 玉皇寶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官、大玄靈台玉房之中。
三錄 三元品誡。
金蘇、黃錄、玉蘇。
三經 三過監受。
三洞 玉清洞真,上清洞玄,太清洞神。
大洞真經 上清之高音,極真之微辭。
靈寶經 高仙之上品,虛元之至真,大道之幽寶,三皇之天文。
或雲太上玉策。
此三洞經符,道之綱紀,太虛之玄宗,上真首經,豈中仙之所聞? 洞神名仙寶之道 接三皇之世,洞玄名靈寶之道,救度五帝之世。
洞真名天寶之道,濟三代之後。
七部十部 妙經元始,以龍漢之年撰。
太上紫微宮中金格玉書 乃上聖之秘文。
赤金書青玉簡 太上玉訣。
三十六卷 十部經,皆刻金書字,書於玉簡,題其篇口於紫微南軒太玄都玉京。
五帝承符導引三光 五帝執符,萬口定錄。
君子終日不視 視亦元見。
終日不聽 聽亦元聞。
玄都正一之化 正一真人演《千真科經》。
太上無言,君子終日不言 言亦元所道。
善述者必通其言,必通其意 真人以神聽,聽可尊也;聖人以身 教;教可珍也。
聖址墜黃有必無,子未能别;言無必有, 子未能決 道有真僞,福有兇吉,罪有公私,明有纖密。
世三人 仙人紀法成等。
貴賤相使,賢愚相傾,善惡相顯。
無彼無我,無去無來。
彌綸萬劫,一切虛空 星宿不可得之數者,則我成道得仙已來,亦複如是。
虛空不可步度,知其裡數者,則我壽命亦複如是。
以法為源 洞玄、升玄皆是。
天地之人物 本皆是道,元髡鬃之精光,微妙之上玄。
默念 非空不非空,非法不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終非非終。
了了 昭見成元上真。
兩半成一 有無為兩半,不有不無為一正道。
離此四半 還登不虛。
了無非無,知有非有 安住中道正觀之城,反我兩半,處於自然,道業日新,念之增益,睹見法心,心相得見。
引道 清風蕩俗塵累。
太上重嗚天鼓三十六通 仰天祝曰:山川水陸,一切幽靈,三 界魔王,六官魔王,有國王王子,能 受持經,即當合力同共寶護。
混沌無形之中 開辟之先。
天之所報不疾而速,感之所期不行而至 金阙上聖命太極真人,使正一上玄玉郎王忠、鮑丘等,與茅盈四節燕胎流明神芝,長曜靈飛夜光洞草,佩玺服衣冠,北首畢。
四使者告盈曰:食太極四節隐芝者,位為真卿;食金阙燕胎玉芝者,位為司命;食東官流明金英者,位為司祿;食長曜靈飛者,位為真伯;食夜光洞草者,位為主總左右禦史之任。
子已盡食之矣,壽與天地,位當為司命上真東嶽上卿君,都統吳越之神仙,綜師江左之山源。
須臾,五帝各乘方面色來,從韋官來下,受大帝之命授盈為司命東卿上真君,文以紫玉為似初文,刻之曰:惟盈爰自童蒙散發北山,情招上帝,感激太玄。
今授盈太玄真人司命神君,君秉操金石,丹心矯衆,今報以玉越綠旌八威之策,使征伐源澤, 折沖萬神。
君寒東林谷,今報以紫髦之節,藕敷花冠,招驅千靈,對山召雲。
君棄家獨往,故賜繡羽,紫帔丹青飛裙,使從容霄階,攜命玉真。
君步驟深薮,故報以班龍之輿,素虎之耕,使浮宴太空,飛輪帝庭。
君寒露霜雪,故報以曲晨寶益,瓊帷紅室,使遊盻九官,清靜溫密。
君潛形幽嶽,精思萬林,故報以神流火鈴,雙珠明月,可以上聞太極,通音上清。
君真心高靜,故報以錦旌繡旛,白羽玄竿,則可以呼召六陰,玉女侍軿。
君慈向觸物,陰德萬主,故報以鸾鳳之箫,金鐘玉磬,可以和神虛館,樂真舞靈。
君萬物不能散其感,千邪不能役其淳,故報紫琳之腴,玉漿金嬰,可以壽同三光,刻聞丹瓊。
盈心晖重離,神躍太霞,買人之長者,故以太元為号。
九德既備,今訓九事,給玉童玉女各四十人,令出入太敬,受事太極,治官赤城玉洞之府,動靜以聞。
盈伏受書,稽首再拜太元真人。
《茅君内傳》 前天後天 一始一終,小劫太劫。
功書玉剖 白日登天。
欲得苦海傾,常使愛河竭。
道無形狀 假言象以為津。
中和者,事之源。
正中之正,遣無所遣,得無所得,倚伏兼忘 亡心其所忘。
頓首經師之牖,乞啟重玄之阙。
等開實相,俱入玄門 譬如玄都玉城,開於八門,八方之人各随門入。
諸天實蕩蕩 萬道同一歸。
二盡 猶二死界,内有大期之死界,外有念念之死根。
《太極與仙公起居注》 超瑜二死界,過度三清基 天老請問。
玄名青錄白簡,陰陽之妙道,服禦之至術 皆神方秘訣也。
汝昔所聞,未為見也 當今所聞,乃為是聞。
天上、天下 皆得光明,地皆琉璃七寶,行樹夾路,兩邊一一,樹下皆有仙童玉女,手執香花,虛空神仙作萬種妓樂,一一國土皆有太上神尊,處七寶台,坐金床也。
法輸妙經 從無央數中來,如有恒河之劫,如是星普曜。
此經如月盛光,照曜十方;猶如三界暗暝,是經如日之出,普照諸天;猶如萬川之流,是經如湯谷之淵,為呂海之源,無不歸宗;猶如須彌之高,是經如玉京之山,無不包藏。
上理三光,中調陰陽,下開萬生。
修行是經不倦,立緻龍駕,白日飛行。
道德經 其德,若春以生萬物,若夏以養菊物,若秋以威萬物。
其德,若七寶,萬物珍之,若明鏡照萬物,若大國,無不備有,若山,萬物所依,若海藏有萬物,若月映照萬物,若日光照萬物。
其德,若地厚載萬物,若天廣覆一切。
故能彌綸天地,生四時。
上經為天,下經為地。
心如琉璃 太上決疑。
上.無不照,下無不通 通直達靈。
靈寶囿大法橋,示之以道 導之以法,令免三災八難之中。
開甘露不死諸門 延我入法,牆處無為室。
心王 住中道城,以法誠惠,為法牆塹。
無上三法 太極真人徐來勒之,諸天大聖會蓬萊。
稽首道前,太上道君坐寶花之上,左右仙童玉女數萬。
道君佩九色離羅之披,飛森霜球之袍,須史萬變之冠,帶晨冠日鈴之劍。
玄唱四振,鵬翩一撫,曜龍文於滄淵,煥朱此於川澤,翟天貌於蘭玉,發金精於幽谷,乘大順以禦至象,遊清神以混五濁,虛發九落,洞宴九覺,舞景扇虛,乘空把煙。
精修十行,以諸燈炬 照於邪暗,遊趣王城。
興大法雲 雨,一乘甘露,法牙生道。
一味雨十,二二法印 定我法門。
不死之宮 南極宋陵之官。
作人之大法,為世之良醫。
靈寶初門 德行之階梯。
得其門,則道室可究;行梯立,則功業日高。
往古來今 真一自然之道。
極微、極妙、極玄、極奧,非有、非無、非凡、非聖,智慧為舟航,擺除十纏。
登常存之岸,雨天妙花 骞林之花。
鼓天妓樂 天釣之樂。
太極太虛真人 告左仙公曰:昔受太上金日所說,真一升玄内教,初門第一,五帝所習。
此經是三業諸仙真人之父母 玉清隐書。
師資品第二 非師不行,非師不生,非師不度,非師不仙。
八景龍輿焉,可得挺太極玉關焉,可得登高則無上,深則無窮大聖人、大賢人,先事小師,求小道,事中師,求中道,事大師,求大道。
履止道為繩為墨,為法為則 神師、真師、道師、仙師、聖師、賢‘師。
師邊有九 一大慈,二大悲,三大喜,四大拾,五大善,六大法,七大功,八大化,九大德。
一天之中 号聖真仙,二十七等。
三一鏡其内,師友坦其外 三元真一。
昆侖玄圃宮 見正一真人,三天法師,上清真人,總仙大目馬。
長生法師,生三君,姓柏成,字芝蒿,乃中皇時人,歲在東經之際,誕子北海中山柏林之下,有甘露紫芝敕勃明珠三會交龍之華,生於寝處,母感白露而懷孕,年十四西歸公于臣靈,怕伊俱師,事黃谷先生,後遇玉清文始束玉金晖仙公,号日玉皇。
二道君授《大洞真經》。
萬鬼避三洞法師 凡受三洞法蘇之人,二切鬼神悉皆回槐 讀大洞真經三十九章者 上神之事也。
能提攜太上,攝命九真,高仙同品,司命齊倫,依太上黃素,曰十四方便。
得稱為大洞法師,光生萬真,位淮太極上仙也。
讀太丹隐書金華洞房 及雌一寶草者,精感太素,師降九具,五帝依太上黃素,日十四事方便,得稱三元法師,元景真人,隹帝 一高仙。
讀洞真玄經者 通玄達靈,開散七經,依大上黃素四十四方便,得稱洞玄法師上景真人,位準九官土仙。
名入南宮 真人之位,大上丹簡墨錄。
無上元君太玄童子 妙行真人,無極先生。
《明威》。
三元之宮 化應為九,九官,九神,三九二十有七階,九聖,九真,九仙,太上玉帝, 九煉上真。
三階 高者為聖,下者為仙,中為真。
十化 易身。
聖有九品 上聖,高聖,大聖,神聖,玄聖,真聖,仙聖,靈聖,至聖。
蛇得靈寶 化為神龍。
禽烏得之,變為鳳皇。
凡獸得之,改為麒麟。
凡夫得之,号曰聖人。
真有九品 同九聖。
上品曰聖 習學太玄,升于上清。
中品日真 習學太平,升于上清。
胞道胎靈 玉清官之下真,乃上清官之上真。
太極官之上真,乃上清官之下真。
上清官之下真,乃太清官之上真。
太極官之下真,次得九官之飛仙。
太上之道有三 《玉清隐書》、《神虎大符》、《金虎真符》。
行其道,得為太上之真,給玉童玉女各三千人,位為上真玉皇之君。
上真之道有六 《太上郁儀奔日文》、《太上結璘奔月章》、《太微帝君飛天經》、《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金阙靈書紫文一經》、《黃老八道九真中經》、總而行之,則為上清真人,給玉童玉女各三千人,位為諸天帝,萬真前導,鳳歌後從,玄約白帝,啟路飛龍。
《翼轅》 中真之道有七 《太丹隐書》、《朝真上經》、《玉帝神符》《三天正法鳳真之文》四真之章,太上金策方法:洞房玉字,上經六甲靈飛寶秘符,三皇内文,天文大字,青腰紫書,曲素訣辭,總而行之,則為上清中道真人,給玉帝玉女各三千人,位為上清左右卿相之師,行則紫旎之節,從萬神千真,前吹鳳唱,後奏天釣。
玄龍啟道,五帝參軒,飛行太虛。
下真之道有八 上清九化十變三九素語,丹景道精隐地八衛,天關三圖,玄黃玉書,神州七變七轉洞經绛綠,黃道玉白龍書,衆文素奏中章,五行秘符,五章玉玄,上元玉書,總而行之,則為上清下元真人,行則五色之節,玉女前嘯,九鳳後吹,八鸾白虬啟道,太極參軒,飛行倒景,遊遨紫房。
灌醜雲之華 從頂上灌五色之氣。
上虛紫映九霄真王 形長九千萬丈,以冬三月鎮建金華飛天寇,衣日月流精文袍,佩流金鳳玺,帶百變交金之劍,立九色蓮花紫雲之中,光明洞照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