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七 小兒雜病諸候三(凡四十五論)
關燈
小
中
大
六十四、注候
注之言住也,謂之風邪鬼氣留人身内也。
人無問大小,若血氣虛衰,則陰陽失守,風邪鬼氣因而客之,留在肌肉之間,連滞腑髒之内。
或皮膚掣動,遊易無常,或心腹刺痛,或體熱皮腫,沉滞至死。
死又注易傍人,故為注也。
小兒不能觸冒風邪,多因乳母解脫之時,不避溫涼暑濕,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軟弱,而為鬼氣所傷,故病也。
六十五、屍注候 屍注者,是五屍之中一屍注也。
人無問大小,腹内皆有屍蟲,屍蟲為性忌惡,多接引外邪,共為患害。
小兒血氣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屍注因而為病。
其狀沉默,不的知病處,或寒熱淋瀝,涉引歲月,遂至于死。
死又注易傍人,故名之為屍注也。
六十六、蠱注候 人聚蟲蛇雜類,以器皿盛之,令相啖食,餘一存者,即名為蠱,能變化。
或随飲食入腹,食人五髒。
小兒有中者,病狀與大人、老子無異,則心腹刺痛,懊悶。
急者即死,緩者涉曆歲月,漸深羸困,食心髒盡,痢血,心髒爛乃至死。
死又注易蠱人,故為蠱注也。
六十七、陰腫候 足少陰為腎之經,其氣下通于陰。
小兒有少陰之經虛而受風邪者,邪氣沖于陰,與血氣相搏結,則陰腫也。
六十八、腹脹候 腹脹,是冷氣客于髒故也。
小兒腑髒嫩弱,有風冷邪氣客之,搏于髒氣,則令腹脹。
若脾虛,冷移入于胃,食則不消。
若腸虛,冷氣乘之,則變下痢。
六十九、霍亂候 霍亂者,陰陽清濁二氣相幹,謂之氣亂,氣亂于腸胃之間,為霍亂也。
小兒腸胃嫩弱,因解脫逢風冷,乳哺不消,而變吐痢也。
或乳母觸冒風冷,食飲生冷物,皆冷氣流入乳,令乳變敗,兒若飲之,亦成霍亂吐痢。
皆是觸犯腑髒,使清濁之氣相幹,故霍亂也。
挾風而絡實者,則身發熱,頭痛體疼,而複吐痢。
凡小兒霍亂,皆須暫斷乳,亦以藥與乳母服,令血氣調适,乳汁溫和故也。
小兒吐痢不止,血氣變亂,即發驚痫也。
七十、吐痢候 吐痢者,由腸虛而胃氣逆故也。
小兒有解脫,而風冷入腸胃,腸胃虛則洩痢,胃氣逆則嘔吐。
此大體與霍亂相似而小輕,不劇悶頓,故直雲吐痢,亦不呼為霍亂也。
七十一、服湯中毒毒氣吐下候 春夏以湯下小兒,其腸胃脆嫩,不勝藥勢,遂吐下不止;藥氣熏髒腑,乃煩懊頓乏者,謂此為中毒,毒氣吐下也。
七十二、嘔吐逆候 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乳母匆遽以乳飲之,其氣尚逆,乳不得下,停滞胸膈,則胸滿氣急,令兒嘔逆變吐。
又,乳母将息取冷,冷氣入乳,乳變壞,不撚除之,仍以飲兒,冷乳入腹,與胃氣相逆,則腹脹痛,氣息喘急,亦令嘔吐。
又,解脫換易衣裳及洗浴,露兒身體,不避風冷,風冷因客膚腠,搏血氣則熱,入于胃,則腹脹痛而嘔逆吐也。
凡如此,風冷變壞之乳,非直令嘔吐,腸虛冷入于大腸,則為痢也 七十三、哕候 小兒哕,由哺乳冷,冷氣入胃,與胃氣相逆,冷折胃氣不通,則令哕也。
七十四、吐血候 小兒吐血者,是有熱氣盛而血虛,熱乘于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氣逆即血随氣上, 七十五、難乳候 凡小兒初生,看産人見兒出,急以手料拭兒口,無令惡血得入兒口,則兒腹内調和,無有疾病;若料拭不及時,則惡血穢露兒咽入腹,令心腹痞滿短氣,兒不能飲乳,謂之難乳。
又雲:兒在胎之時,母取冷過度,冷氣入胞,令兒着冷,至兒生出,則喜腹痛,不肯飲乳,此則胎寒,亦名難乳也。
七十六、吐候 小兒吐者
人無問大小,若血氣虛衰,則陰陽失守,風邪鬼氣因而客之,留在肌肉之間,連滞腑髒之内。
或皮膚掣動,遊易無常,或心腹刺痛,或體熱皮腫,沉滞至死。
死又注易傍人,故為注也。
小兒不能觸冒風邪,多因乳母解脫之時,不避溫涼暑濕,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軟弱,而為鬼氣所傷,故病也。
六十五、屍注候 屍注者,是五屍之中一屍注也。
人無問大小,腹内皆有屍蟲,屍蟲為性忌惡,多接引外邪,共為患害。
小兒血氣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屍注因而為病。
其狀沉默,不的知病處,或寒熱淋瀝,涉引歲月,遂至于死。
死又注易傍人,故名之為屍注也。
六十六、蠱注候 人聚蟲蛇雜類,以器皿盛之,令相啖食,餘一存者,即名為蠱,能變化。
或随飲食入腹,食人五髒。
小兒有中者,病狀與大人、老子無異,則心腹刺痛,懊悶。
急者即死,緩者涉曆歲月,漸深羸困,食心髒盡,痢血,心髒爛乃至死。
死又注易蠱人,故為蠱注也。
六十七、陰腫候 足少陰為腎之經,其氣下通于陰。
小兒有少陰之經虛而受風邪者,邪氣沖于陰,與血氣相搏結,則陰腫也。
六十八、腹脹候 腹脹,是冷氣客于髒故也。
小兒腑髒嫩弱,有風冷邪氣客之,搏于髒氣,則令腹脹。
若脾虛,冷移入于胃,食則不消。
若腸虛,冷氣乘之,則變下痢。
六十九、霍亂候 霍亂者,陰陽清濁二氣相幹,謂之氣亂,氣亂于腸胃之間,為霍亂也。
小兒腸胃嫩弱,因解脫逢風冷,乳哺不消,而變吐痢也。
或乳母觸冒風冷,食飲生冷物,皆冷氣流入乳,令乳變敗,兒若飲之,亦成霍亂吐痢。
皆是觸犯腑髒,使清濁之氣相幹,故霍亂也。
挾風而絡實者,則身發熱,頭痛體疼,而複吐痢。
凡小兒霍亂,皆須暫斷乳,亦以藥與乳母服,令血氣調适,乳汁溫和故也。
小兒吐痢不止,血氣變亂,即發驚痫也。
七十、吐痢候 吐痢者,由腸虛而胃氣逆故也。
小兒有解脫,而風冷入腸胃,腸胃虛則洩痢,胃氣逆則嘔吐。
此大體與霍亂相似而小輕,不劇悶頓,故直雲吐痢,亦不呼為霍亂也。
七十一、服湯中毒毒氣吐下候 春夏以湯下小兒,其腸胃脆嫩,不勝藥勢,遂吐下不止;藥氣熏髒腑,乃煩懊頓乏者,謂此為中毒,毒氣吐下也。
七十二、嘔吐逆候 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乳母匆遽以乳飲之,其氣尚逆,乳不得下,停滞胸膈,則胸滿氣急,令兒嘔逆變吐。
又,乳母将息取冷,冷氣入乳,乳變壞,不撚除之,仍以飲兒,冷乳入腹,與胃氣相逆,則腹脹痛,氣息喘急,亦令嘔吐。
又,解脫換易衣裳及洗浴,露兒身體,不避風冷,風冷因客膚腠,搏血氣則熱,入于胃,則腹脹痛而嘔逆吐也。
凡如此,風冷變壞之乳,非直令嘔吐,腸虛冷入于大腸,則為痢也 七十三、哕候 小兒哕,由哺乳冷,冷氣入胃,與胃氣相逆,冷折胃氣不通,則令哕也。
七十四、吐血候 小兒吐血者,是有熱氣盛而血虛,熱乘于血,血性得熱則流散妄行,氣逆即血随氣上, 七十五、難乳候 凡小兒初生,看産人見兒出,急以手料拭兒口,無令惡血得入兒口,則兒腹内調和,無有疾病;若料拭不及時,則惡血穢露兒咽入腹,令心腹痞滿短氣,兒不能飲乳,謂之難乳。
又雲:兒在胎之時,母取冷過度,冷氣入胞,令兒着冷,至兒生出,則喜腹痛,不肯飲乳,此則胎寒,亦名難乳也。
七十六、吐候 小兒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