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四 婦人産後病諸候下(凡四十一論)
關燈
小
中
大
三十一、産後月水不利候
手太陽、少陰之經,主下為月水。
太陽小腸之經,少陰心之經也,心主血脈。
因産傷動血氣,其後虛損未複,而為風冷客于經絡,冷搏于血,則血凝澀,故令月水不利也。
三十二、産後月水不調候 夫産傷動血氣,虛損未複,而風邪冷熱之氣客于經絡,乍冷乍熱,冷則血結,熱則血消,故令血或多或少,乍在月前,乍在月後,故為不調也。
三十三、産後月水不通候 夫産傷動血氣,其後虛損未平複,為風冷所傷。
血之為性,得冷則凝結。
故風冷傷經,血結于胞絡之間,故令月水不通也。
凡血結月水不通,則變成血瘕,水血相并,後遇脾胃衰弱,肌肉虛者,變水腫也。
三十四、産後帶下候 帶下之病,由任脈虛損。
任脈為經絡之海。
産後血氣勞損未平複,為風冷所乘,傷于任脈,冷熱相交,冷多則白多,熱多則赤多也,相兼為帶下也。
又雲:帶下有三門,一曰胞門,二曰龍門,三曰玉門。
産後屬胞門,謂因産傷損胞絡故也。
三十五、産後崩中惡露不盡候 産傷于經血,其後虛損未平複,或勞役損動,而血暴崩下,遂因淋瀝不斷時來,故為崩中惡露不盡。
風崩中,若小腹急滿,為内有瘀血,不可斷之;斷之終不斷,而加小腹脹滿,為難矣。
若無瘀血,則可斷,易治也。
三十六、産後痢候 産後虛損未平複而起早,傷于風冷,風冷乘虛入于大腸,腸虛則洩,故令痢也。
産後痢若變為血痢,則難治,世謂之産子痢也。
三十七、産後痢腫候 因産勞傷榮衛,脾胃虛弱,風冷乘之,水谷不結,大腸虛則洩成利也。
痢而腫者,脾主土,候肌肉,土性本克水,今脾氣衰微,不能克消于水,水氣流溢,散在皮膚,故令腫也。
三十八、産後虛冷洞痢候 産勞傷而血氣虛極,風冷乘之,入于腸胃。
腸胃虛而暴得冷,腸虛則洩,遇冷極虛,故變洞痢也。
三十九、産後滞痢候 産後虛損,冷熱之氣客于腸間,熱乘血,血滲于腸則赤;冷搏腸間,津液則變白。
其冷熱相交,故赤白相雜,連滞不止,故謂滞利也。
四十、産後冷熱利候 産後髒虛,而冷熱之氣入于腸胃,腸虛則洩,故成冷熱痢。
凡利色青與白為冷,黃與赤為熱。
不止,熱甚則變生血,冷極則生白膿。
膿血相雜,冷熱不調,則變滞痢也。
四十一、産後客熱痢候 産後髒虛,而熱氣乘之,熱入于腸,腸虛則洩,故為客熱痢,色黃是也。
熱甚,則黃赤而有血也。
四十二、産後赤痢候 赤痢,血痢也。
因産後血虛,為熱氣所乘,熱搏血滲入腸,腸虛而洩,為血痢。
凡血痢,皆是多熱,熱血不止,蘊瘀成膿血痢也。
四十三、産後陰下脫候 産而陰脫者,由宿有虛冷,因産用力過度,其氣下沖,則陰下脫也。
四十四、産後陰道痛腫候 髒氣宿虛,因産風邪乘于陰,邪與血氣相搏,在其腠理,故令痛;血氣為邪所壅痞,故腫也。
四十五、産後陰道開候 子髒宿虛,因産冷氣乘之,血氣得冷不能相榮,故令開也。
四十六、産後遺尿候 因産用氣,傷于膀胱,而冷氣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遺尿。
多因産難所緻。
四十七、産後淋候 因産虛損,而熱氣客胞内,虛則起數,熱則洩少,故成淋也。
四十八、産後渴利候 渴利者,渴而引飲,随飲随小便,而謂之渴利也。
膀胱與腎為表裡,膀胱為津液之府。
婦人以腎系胞,産則血水俱下,傷損腎與膀胱之氣,津液竭燥,故令渴也。
而腎氣下通于陰,腎虛則不能制水,故小便數,是為渴利也。
四十九、産後小便數候 胞内宿有冷,因産氣虛,而冷發動,冷氣入胞,虛弱不能制其小便,故令數。
五十、産後尿血候 夫産傷損血氣,血氣則虛,而挾于熱,搏于血,血得熱流散,滲于胞,故血随尿出,是 五十一、産後大小便血候 夫産傷動血氣,腑髒勞損,血傷未複,而挾于熱,血得熱則妄行。
大腸及胞囊虛者,則血滲入之,故因大小便而血出也。
五十二、産後大小便不通候 大小腸宿有熱,因産則血水俱下,津液暴竭,本挾于熱,大小腸未調和,故令大小便澀結不通也。
五十三、産後大便不通候 腸胃本挾于熱,因産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腸胃痞澀,熱結腸胃,故大便不通也。
太陽小腸之經,少陰心之經也,心主血脈。
因産傷動血氣,其後虛損未複,而為風冷客于經絡,冷搏于血,則血凝澀,故令月水不利也。
三十二、産後月水不調候 夫産傷動血氣,虛損未複,而風邪冷熱之氣客于經絡,乍冷乍熱,冷則血結,熱則血消,故令血或多或少,乍在月前,乍在月後,故為不調也。
三十三、産後月水不通候 夫産傷動血氣,其後虛損未平複,為風冷所傷。
血之為性,得冷則凝結。
故風冷傷經,血結于胞絡之間,故令月水不通也。
凡血結月水不通,則變成血瘕,水血相并,後遇脾胃衰弱,肌肉虛者,變水腫也。
三十四、産後帶下候 帶下之病,由任脈虛損。
任脈為經絡之海。
産後血氣勞損未平複,為風冷所乘,傷于任脈,冷熱相交,冷多則白多,熱多則赤多也,相兼為帶下也。
又雲:帶下有三門,一曰胞門,二曰龍門,三曰玉門。
産後屬胞門,謂因産傷損胞絡故也。
三十五、産後崩中惡露不盡候 産傷于經血,其後虛損未平複,或勞役損動,而血暴崩下,遂因淋瀝不斷時來,故為崩中惡露不盡。
風崩中,若小腹急滿,為内有瘀血,不可斷之;斷之終不斷,而加小腹脹滿,為難矣。
若無瘀血,則可斷,易治也。
三十六、産後痢候 産後虛損未平複而起早,傷于風冷,風冷乘虛入于大腸,腸虛則洩,故令痢也。
産後痢若變為血痢,則難治,世謂之産子痢也。
三十七、産後痢腫候 因産勞傷榮衛,脾胃虛弱,風冷乘之,水谷不結,大腸虛則洩成利也。
痢而腫者,脾主土,候肌肉,土性本克水,今脾氣衰微,不能克消于水,水氣流溢,散在皮膚,故令腫也。
三十八、産後虛冷洞痢候 産勞傷而血氣虛極,風冷乘之,入于腸胃。
腸胃虛而暴得冷,腸虛則洩,遇冷極虛,故變洞痢也。
三十九、産後滞痢候 産後虛損,冷熱之氣客于腸間,熱乘血,血滲于腸則赤;冷搏腸間,津液則變白。
其冷熱相交,故赤白相雜,連滞不止,故謂滞利也。
四十、産後冷熱利候 産後髒虛,而冷熱之氣入于腸胃,腸虛則洩,故成冷熱痢。
凡利色青與白為冷,黃與赤為熱。
不止,熱甚則變生血,冷極則生白膿。
膿血相雜,冷熱不調,則變滞痢也。
四十一、産後客熱痢候 産後髒虛,而熱氣乘之,熱入于腸,腸虛則洩,故為客熱痢,色黃是也。
熱甚,則黃赤而有血也。
四十二、産後赤痢候 赤痢,血痢也。
因産後血虛,為熱氣所乘,熱搏血滲入腸,腸虛而洩,為血痢。
凡血痢,皆是多熱,熱血不止,蘊瘀成膿血痢也。
四十三、産後陰下脫候 産而陰脫者,由宿有虛冷,因産用力過度,其氣下沖,則陰下脫也。
四十四、産後陰道痛腫候 髒氣宿虛,因産風邪乘于陰,邪與血氣相搏,在其腠理,故令痛;血氣為邪所壅痞,故腫也。
四十五、産後陰道開候 子髒宿虛,因産冷氣乘之,血氣得冷不能相榮,故令開也。
四十六、産後遺尿候 因産用氣,傷于膀胱,而冷氣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遺尿。
多因産難所緻。
四十七、産後淋候 因産虛損,而熱氣客胞内,虛則起數,熱則洩少,故成淋也。
四十八、産後渴利候 渴利者,渴而引飲,随飲随小便,而謂之渴利也。
膀胱與腎為表裡,膀胱為津液之府。
婦人以腎系胞,産則血水俱下,傷損腎與膀胱之氣,津液竭燥,故令渴也。
而腎氣下通于陰,腎虛則不能制水,故小便數,是為渴利也。
四十九、産後小便數候 胞内宿有冷,因産氣虛,而冷發動,冷氣入胞,虛弱不能制其小便,故令數。
五十、産後尿血候 夫産傷損血氣,血氣則虛,而挾于熱,搏于血,血得熱流散,滲于胞,故血随尿出,是 五十一、産後大小便血候 夫産傷動血氣,腑髒勞損,血傷未複,而挾于熱,血得熱則妄行。
大腸及胞囊虛者,則血滲入之,故因大小便而血出也。
五十二、産後大小便不通候 大小腸宿有熱,因産則血水俱下,津液暴竭,本挾于熱,大小腸未調和,故令大小便澀結不通也。
五十三、産後大便不通候 腸胃本挾于熱,因産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腸胃痞澀,熱結腸胃,故大便不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