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黃病諸候(凡二十八論)

關燈
十三、風黃候 凡人先患風濕,複遇冷氣相搏,則舉身疼痛,發熱而體黃也。

     十四、因黃發血候 此由脾胃大熱,熱傷于心,心主于血,熱氣盛,故發黃而動血,故因名為發血。

     十五、因黃發痢候 此由瘀熱在于脾胃,因而發黃,挾毒即下痢,故名為發痢。

     十六、因黃發痔候 此病由熱傷于心,心主血,熱盛則血随大便而下,名為血痔。

     十七、因黃發癖候 夫黃病皆是大熱所為。

    熱盛之時,必服冷藥,冷藥多則動舊癖。

     十八、因黃發病後小便澀兼石淋候 黃病後,小便澀,兼石淋,發黃膽,此皆由蓄熱所為。

    熱流小腸,小便澀少而痛,下物如沙石也。

     十九、因黃發吐候 黃病吐下之後,胃氣虛冷,其人宿病有寒飲,故發吐。

     二十、黃膽候 黃膽之病,此由酒食過度,腑髒不和,水谷相并,積于脾胃,複為風濕所搏,瘀結不散,熱氣郁蒸,故食已如饑,令身體面目爪甲及小便盡黃,而欲安卧。

     若身脈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必寒熱身痛。

    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疸而渴者,其病難治;疸而不渴,其病可治。

    發于陰部,其人必嘔;發于陽部,其人振 二十一、酒疸候 夫虛勞之人,若飲酒多,進谷少者,則胃内生熱。

    因大醉當風入水,則身目發黃,心中懊痛,足胫滿,小便黃,面發赤斑。

    若下之,久久變為黑疸,面目黑,心中如啖蒜齑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

    其脈浮弱,故知之。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當吐之則愈。

    其小便不利,其候當心中熱,足不熱,是其證明若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先吐之,沉弦,先下之。

     二十二、谷疸候 谷疸之狀,寒熱不食,食畢頭眩,心忪怫郁不安而發黃,由失饑大食,胃氣沖熏所緻。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為谷疸。

    雖下之,其腹必滿,其脈遲故也。

     二十三、女勞疸候 女勞疸之狀,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

    由大勞大熱而交接,交接竟入 二十四、黑疸候 黑疸之狀,苦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大便黑是也。

    夫黃膽、酒疸、女勞疸,久久多變為黑疸。

     二十五、九疸候 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腎疸,四曰腸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體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

     凡諸疸病,皆由飲食過度,醉酒勞傷,脾胃有瘀熱所緻。

    其病,身面皆發黃,但立名不 二十六、胞疸候 胞疸之病,小腸有熱,流于胞内,故大小便皆如柏汁,此為胞疸。

     二十七、風黃膽候 夫風濕在于腑髒,與熱氣相搏,便發于黃,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虛黑,名 二十八、濕疸候 濕疸病者,脾胃有熱,與濕氣相搏,故病苦身體疼,面目黃,小便不利,此為濕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