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黃病諸候(凡二十八論)

關燈
一、黃病候 黃病者,一身盡疼,發熱,面色洞黃。

    七、八日後,壯熱在裡,有血當下之法如肝狀。

    其人少腹内急。

     若其人眼睛澀疼,鼻骨疼,兩膊及項強,腰背急,即是患黃。

    多大便澀,但令得小便快,即不慮死。

    不用大便多,多即心腹脹不存。

    此由寒濕在表,則熱蓄于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搏,煩郁不得消,則大小便不通,故身體面目皆變黃色。

     凡黃候,其寸口近掌無脈,口鼻冷氣,并不可治也。

     二、急黃候 脾胃有熱,谷氣郁蒸,因為熱毒所加,故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雲急黃也。

    有得病即身體面目發黃者,有初不知是黃,死後乃身面黃者。

    其候,得病但發熱心戰者,是急黃也。

     三、黃汗候 黃汗之為病,身體洪腫,發熱,汗出不渴,狀如風水,汗染衣,色正黃,如柏汁,其脈自沉。

    此由脾胃有熱,汗出而入水中浴,若水入汗孔中,得成黃汗也。

     四、犯黃候 有得黃病已瘥,而将息失宜,飲食過度,犯觸禁忌,緻病發胃,名為犯黃候。

     五、勞黃候 脾髒中風,風與瘀熱相搏,故令身體發黃。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發,膀胱急,四肢煩,小便自利,名為勞黃。

     六、腦黃候 熱邪在骨髓,而腦為髓海,故熱氣從骨髓流入于腦,則身體發黃,頭腦痛,眉疼,名為 七、陰黃候 陽氣伏,陰氣盛,熱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黃,頭痛而不發熱,名為陰黃。

     八、内黃候 熱毒氣在脾胃,與谷氣相搏,熱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脹滿氣急,然後身面悉黃, 九、行黃候 瘀熱在脾髒,但肉微黃而身不甚熱,其人頭痛心煩,不廢行立,名為行黃。

     十、癖黃候 氣水飲停滞結聚成癖。

    因熱氣相搏,則郁蒸不散,故脅下滿痛而身發黃,名為癖黃。

     十一、噤黃候 心脾二髒有瘀熱所為。

    心主于舌,脾之絡脈出于舌下。

    若身面發黃,舌下大脈起青黑色,舌噤強,不能語,名為噤黃也。

     十二、五色黃候 凡人着黃,五種黃皆同。

    其人至困,冥漠不知東西者,看其左手脈,名手肝脈,兩筋中,其脈如有如無。

    又看近手屈肘前臂上,當有三歧脈,中央者,名為手肝脈;兩廂者,名歧脈。

    看時若肝脈全無,兩廂壞,其人十死一生,難可救濟。

    若中央脈近掌三指道有如不絕,其人必不死。

    脈經三日,漸徹至手掌,必得汗,汗罷必愈。

    婦人患黃,看右手脈。

     其人身熱,眼青黃,視其瞳子青,脈亦青,面色青者是,其由脾移熱于肝,肝色青也。

     其人身熱而發黃赤,視其眼赤,高視,心腹脹滿,脈赤便是,此由脾移熱于心。

    心色赤,故其人身熱而發赤黃,不可治,治之難瘥。

    其人身熱發黃白,視其舌下白垢生者是,此由脾移熱于肺,肺色白也。

    其人身熱發黑黃,視其唇黑眼黃,舌下脈黑者是,此由脾移熱于腎,腎色黑也,故其身熱而發黑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