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瘧病諸候(凡十四論)

關燈
凡瘧先發如食傾,乃可以治之,過之則失時。

     二、溫瘧候 夫溫瘧與寒瘧安舍?溫瘧者,得之冬中于風寒,寒氣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脈肉消釋,腠理發洩,因有所用力,邪氣與汗偕出。

    此病藏于腎,其氣先從内出之于外,如此則陰虛而陽盛,則熱。

    衰則氣複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瘧先寒而後熱,此由夏傷于大暑,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凄滄之水寒,寒之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則病盛矣。

    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

    先傷于寒而後傷于風,故先寒而後熱,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先傷于風而後傷于寒,故先熱而後寒,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夫病瘧六七日,但見熱者,溫瘧矣。

     三、瘧候 夫瘧者,夏傷于暑也。

    其病秋則寒甚,冬則寒輕,春則惡風,夏則多汗者,然其蓄作有時。

    以瘧之始發,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痛,寒去則外内皆熱,頭痛而渴欲飲,何氣使然?此陰陽上下交争,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陽并于陰,則陰實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颔;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

    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内熱,内外皆熱,則喘而渴欲飲。

    此得之夏傷于暑,熱氣盛,藏之于皮膚之間,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

    此令汗出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乃得之,及以浴,水氣舍于皮膚之内,與衛氣并居。

    衛氣者,晝日行陽,夜行于陰,此氣得陽如外出,得陰如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

     其間日而作者,謂其氣之舍深,内搏于陰,陽氣獨發,陰邪内着,陰與陽争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

     四、間日瘧候 此由邪氣與衛氣俱行于風府,而有時相失不相得,故邪氣内搏五髒,則道遠氣深,故其行遲,不能與衛氣偕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五、風瘧候 夫瘧皆生于風。

    風者,陽氣也,陽主熱,故衛氣每至于風府,則腠理開,開則邪入,邪入則病作。

    先傷于風,故發熱而後寒栗。

     六、瘅瘧候 夫瘅瘧者,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洩,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于皮膚之内,分肉之間而發。

    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

    其氣不及之陰,故但熱而不寒,熱氣内藏于心,而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铄脫肉,故命曰瘅瘧。

    其狀,但熱不寒,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惋,手足熱而嘔也。

     七、山瘴瘧候 此病生于嶺南,帶山瘴之氣。

    其狀,發寒熱,休作有時,皆由山溪源嶺嶂濕毒氣故也。

     其病重于傷暑之瘧。

     八、痰實瘧候 痰實瘧者,謂患人胸膈先有停痰結實,因成瘧病,則令人心下脹滿,氣逆煩嘔也。

     九、寒熱瘧候 夫瘧者,風寒之氣也。

    邪并于陰則寒,并于陽則熱,故發作皆寒熱也。

     十、往來寒熱瘧候 此由寒氣并于陰則發寒,風氣并于陽則發熱,陰陽二氣更實更虛,故寒熱更往來也。

     十一、寒瘧候 此由陰陽相并,陽虛則陰勝,陰勝則寒。

    寒發于内而并于外,所以内外俱寒,故病發但戰栗而鼓颔頤也。

     十二、勞瘧候 凡瘧積久不瘥者,則表裡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複,故疾雖暫間,小勞便發。

     十三、發作無時瘧候 夫衛氣一日一夜大會于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入,邪入則病作。

    當其時,陰陽相并,随其所勝,故生寒熱,故動作皆有早晏者。

    若腑髒受邪,内外失守,邪氣妄行,所以休作無時也。

     十四、久瘧候 夫瘧,皆由傷暑及傷風所為,熱盛之時,發汗吐下過度,腑髒空虛,榮衛傷損,邪氣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

    夫瘧歲歲發,至三歲發,連月發不解,脅下有痞,治之不得攻其痞,但得虛其津液。

    先其時發其汗,服湯已,先小寒者,引衣自溫覆汗出,小便自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