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傷寒病諸候下(凡四十四論)
關燈
小
中
大
風毒濕氣,滞于腎經。
腎主腰腳,今腎既濕,故腳弱而腫。
其人小腸有餘熱,即小便不利,則氣上,腳弱而氣上,故為腳氣也。
六十六、傷寒病後霍亂候 霍亂吐下,利止後,更發熱。
傷寒其脈微澀,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當利,本素嘔下利者,不治。
若其人似欲大便,但反失氣而仍不利,是為更屬陽明,便必強,二十二日愈。
所以然者,經竟故也。
下利後盒飯強,強則能食者愈。
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
若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惡寒脈浮而後利,利止必亡血。
六十七、傷寒病後瘧候 病後邪氣未散,陰陽尚虛,因為勞事,緻二氣交争,陰勝則發寒,陽勝則發熱,故寒熱往來,有時休作,而成瘧也。
六十八、傷寒病後渴利候 此謂大渴飲水,而小便多也。
其人先患勞損,大病之後,腎氣虛則熱,熱乘之則腎燥,腎燥則渴,渴則引水,腎虛則不能制水,故飲水數升,小便亦數升,名曰渴利也。
六十九、傷寒肺痿候 大發汗後,因複下之,則亡津液,而小便反利者,此為上虛不能制于下也。
虛邪中于肺,肺痿之病也。
欲咳而不能,唾濁涎沫,此為肺痿之病也。
七十、傷寒失聲候 邪客于肺,肺主聲而通于氣。
今外邪與真氣相搏,真氣虛而邪氣勝,故聲為之不通也。
七十一、傷寒夢洩精候 邪熱乘于腎,則陰氣虛,陰氣虛則夢交通。
腎藏精,今腎虛不能制于精,故因夢而洩。
七十二、傷寒勞複候 傷寒病新瘥,津液未複,血氣尚虛,若勞動早,更複成病,故勞複也。
若言語思慮則勞神,梳頭澡洗則勞力,勞則生熱,熱氣乘虛還入經絡,故複病也。
其脈沉緊者,宜下之。
七十三、傷寒病後食複候 傷寒病新瘥,及大病之後,脾胃尚虛,谷氣未複,若食豬肉、腸、血、肥魚及油膩物,必大下利,醫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
若食餅餌、KT黍、饴、HT、棗、栗諸果脯物,及牢強難消之物,胃氣虛弱,不能消化,必更結熱。
适以藥下之,則胃氣虛冷,大利難禁。
不下之必死,下之亦危,皆難救也。
大病之後,多坐此死,不可不慎護也。
夫病之新瘥後,但得食糜粥,甯少食乃饑,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引日轉久,可漸食羊肉糜若羹,慎不可食豬狗等肉。
七十四、傷寒病後令不複候 傷寒病後,多因勞動不節,飲食過度,更發于病,名之為複。
複者,謂複病如初也。
此由經絡尚虛,血氣未實,更緻于病耳。
令預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故雲令不複也。
七十五、傷寒陰陽易候 陰陽易病者,是男子婦人傷寒病新瘥未平複,而與之交接得病者,名為陰陽易也。
其男子病新瘥未平複,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陽易。
其婦人得病新瘥未平複,而男子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陰易。
若二男二女,并不相易。
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其毒,度着于人,如換易也。
其得病之狀,身體重,小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能舉,眼内生,四肢拘急,小腹痛,手足拳,皆即死。
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氣血虛,骨髓空竭,便恍恍吸吸,氣力轉少,着床不能搖動,起居仰人,或引歲月方死。
七十六、傷寒交接勞複候 夫傷寒病新瘥,未滿百日,氣力未平複而以房室者,略無不死也。
有得此病,愈後六十日,其人已能行射獵,因而房室,即吐涎而死。
病雖雲瘥,若未平複,不可交接,必小腹急痛,手足拘拳,二時之間亡。
《範汪方》雲:故督郵顧子獻,得病已瘥未健,詣華敷視脈,敷曰:雖瘥尚虛,未平複,陽氣不足,勿為勞事也,餘勞尚可,女勞即死。
臨死當吐舌數寸。
獻婦聞其瘥,從百餘裡來省之,住數宿止,交接之間,三日死。
婦人傷寒,雖瘥未滿百日,氣血骨髓未牢實,而合陰陽快者,當時乃未即覺惡,經日則令百節解離,經絡緩弱,氣血虛,骨髓空竭,便恍恍吸吸,氣力不足,着床不能動搖,起居仰人,食如故,是其證也。
丈夫亦然。
其新瘥,虛熱未除而快意交接者,皆即死。
若瘥後與童男交接者,多不發複,複者,亦不必死。
七十七、傷寒令不相染易候 傷寒之病,但人有自觸冒寒毒之氣生病者,此則不染着他人。
若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其乖戾之氣而發病者,此則多相染易。
故須預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
腎主腰腳,今腎既濕,故腳弱而腫。
其人小腸有餘熱,即小便不利,則氣上,腳弱而氣上,故為腳氣也。
六十六、傷寒病後霍亂候 霍亂吐下,利止後,更發熱。
傷寒其脈微澀,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當利,本素嘔下利者,不治。
若其人似欲大便,但反失氣而仍不利,是為更屬陽明,便必強,二十二日愈。
所以然者,經竟故也。
下利後盒飯強,強則能食者愈。
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
若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惡寒脈浮而後利,利止必亡血。
六十七、傷寒病後瘧候 病後邪氣未散,陰陽尚虛,因為勞事,緻二氣交争,陰勝則發寒,陽勝則發熱,故寒熱往來,有時休作,而成瘧也。
六十八、傷寒病後渴利候 此謂大渴飲水,而小便多也。
其人先患勞損,大病之後,腎氣虛則熱,熱乘之則腎燥,腎燥則渴,渴則引水,腎虛則不能制水,故飲水數升,小便亦數升,名曰渴利也。
六十九、傷寒肺痿候 大發汗後,因複下之,則亡津液,而小便反利者,此為上虛不能制于下也。
虛邪中于肺,肺痿之病也。
欲咳而不能,唾濁涎沫,此為肺痿之病也。
七十、傷寒失聲候 邪客于肺,肺主聲而通于氣。
今外邪與真氣相搏,真氣虛而邪氣勝,故聲為之不通也。
七十一、傷寒夢洩精候 邪熱乘于腎,則陰氣虛,陰氣虛則夢交通。
腎藏精,今腎虛不能制于精,故因夢而洩。
七十二、傷寒勞複候 傷寒病新瘥,津液未複,血氣尚虛,若勞動早,更複成病,故勞複也。
若言語思慮則勞神,梳頭澡洗則勞力,勞則生熱,熱氣乘虛還入經絡,故複病也。
其脈沉緊者,宜下之。
七十三、傷寒病後食複候 傷寒病新瘥,及大病之後,脾胃尚虛,谷氣未複,若食豬肉、腸、血、肥魚及油膩物,必大下利,醫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
若食餅餌、KT黍、饴、HT、棗、栗諸果脯物,及牢強難消之物,胃氣虛弱,不能消化,必更結熱。
适以藥下之,則胃氣虛冷,大利難禁。
不下之必死,下之亦危,皆難救也。
大病之後,多坐此死,不可不慎護也。
夫病之新瘥後,但得食糜粥,甯少食乃饑,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引日轉久,可漸食羊肉糜若羹,慎不可食豬狗等肉。
七十四、傷寒病後令不複候 傷寒病後,多因勞動不節,飲食過度,更發于病,名之為複。
複者,謂複病如初也。
此由經絡尚虛,血氣未實,更緻于病耳。
令預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故雲令不複也。
七十五、傷寒陰陽易候 陰陽易病者,是男子婦人傷寒病新瘥未平複,而與之交接得病者,名為陰陽易也。
其男子病新瘥未平複,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陽易。
其婦人得病新瘥未平複,而男子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陰易。
若二男二女,并不相易。
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其毒,度着于人,如換易也。
其得病之狀,身體重,小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能舉,眼内生,四肢拘急,小腹痛,手足拳,皆即死。
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氣血虛,骨髓空竭,便恍恍吸吸,氣力轉少,着床不能搖動,起居仰人,或引歲月方死。
七十六、傷寒交接勞複候 夫傷寒病新瘥,未滿百日,氣力未平複而以房室者,略無不死也。
有得此病,愈後六十日,其人已能行射獵,因而房室,即吐涎而死。
病雖雲瘥,若未平複,不可交接,必小腹急痛,手足拘拳,二時之間亡。
《範汪方》雲:故督郵顧子獻,得病已瘥未健,詣華敷視脈,敷曰:雖瘥尚虛,未平複,陽氣不足,勿為勞事也,餘勞尚可,女勞即死。
臨死當吐舌數寸。
獻婦聞其瘥,從百餘裡來省之,住數宿止,交接之間,三日死。
婦人傷寒,雖瘥未滿百日,氣血骨髓未牢實,而合陰陽快者,當時乃未即覺惡,經日則令百節解離,經絡緩弱,氣血虛,骨髓空竭,便恍恍吸吸,氣力不足,着床不能動搖,起居仰人,食如故,是其證也。
丈夫亦然。
其新瘥,虛熱未除而快意交接者,皆即死。
若瘥後與童男交接者,多不發複,複者,亦不必死。
七十七、傷寒令不相染易候 傷寒之病,但人有自觸冒寒毒之氣生病者,此則不染着他人。
若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其乖戾之氣而發病者,此則多相染易。
故須預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