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解散病諸候(凡二十六論)
關燈
小
中
大
熨也。
或眩冒欲蹶,坐衣裳犯熱,宜淋頭,冷洗之。
或腰疼欲折,坐久坐下溫,宜常令床上冷水洗也。
或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坐寝處久下熱,又得溫、失食、失洗、不起行,但冷食、冷洗、當風立。
或心痛如剌,坐當食而不食,當洗而不洗,寒熱相結,氣不通,結在心中,口噤不得息,當校口,但與熱酒,任本性多少,其令酒氣兩得行,氣自通。
得噫,因以冷水澆淹手巾,着所苦處,溫複易之,自解。
解便速冷食,能多益善。
于諸痛之内,心痛最急,救之若赴湯火,乃可濟耳。
或有氣斷絕,不知人,時蹶,口不得開,病者不自知,當須傍人救之。
要以熱酒為性命之本。
不得下者,當斫齒,以酒灌咽中。
咽中塞逆,酒入腹還出者,但與勿止也。
出複内之,如此或半日,酒下氣蘇,酒不下者,便殺人也。
或下利如寒中,坐行止食飲犯熱所緻,人多疑冷病。
人又滞癖,皆犯熱所為,慎勿疑也,速脫衣、冷食飲、冷洗也。
或百節酸疼,坐卧太濃,又入溫被中,衣溫不脫衣故也。
卧下當極薄,單布不着棉也。
當薄且垢故,勿着新衣,多着故也。
雖冬寒,常當被頭受風,以冷石熨,衣帶不得系也。
若犯此酸悶者,但入冷水浴,勿忍病而畏浴也。
或矜戰惡寒,如傷寒,或發熱如瘧,坐失食忍饑,洗冷不行。
又坐食臭故也。
急冷洗起行。
或惡食如臭物,坐溫食作癖也,當急下之。
若不下,萬救終不瘥也。
或咽中痛,鼻塞,清涕出,坐溫衣近火故也。
但脫衣,冷水洗,當風,以冷石熨咽颡五六遍自瘥。
或胸脅氣逆,幹嘔,坐饑而不食,藥氣熏膈故也。
但冷食、冷凍飲料、冷洗即瘥。
或食下便出,不得安坐,有癖,但下之。
或淋不得小便,為入坐溫處及騎馬鞍,熱入膀胱也。
冷食,以冷水洗小腹,以冷石熨,一日即止。
或大行難,腹中牢固如蛇盤,坐犯溫,入積腹中,幹糞不去故也。
消酥若膏,便寒服一二升,浸潤則下;不下,更服即瘥。
或寒栗頭掉,不自支任,坐食少,藥氣行于肌膚,五髒失守,百脈搖動,與正氣争競故也。
努力強飲熱酒,以和其脈;強冷食、冷凍飲料,以定其髒;強起行,以調其關節。
酒行食充,關節以調,則洗了矣。
雲了者,是瑟然病除,神明了然之狀也。
或關節強直,不可屈伸,坐久停息,不自煩勞,藥氣停止,絡結不散越,沉滞于血中故也。
任力自溫,便冷洗即瘥。
雲任力自溫者,令行動出力,從勞則發溫也,非濃衣近火之溫也。
或小便稠數,坐熱食及啖諸含熱物餅黍之屬故也。
以冷水洗少腹,服栀子湯即瘥。
或失氣不可禁止者,坐犯溫不時洗故也。
冷洗自寒即止。
或遺糞不自覺,坐久坐下溫,熱氣上入胃,大腸不禁故也。
冷洗即瘥。
或目痛如剌,坐熱,熱氣沖肝,上奔兩眼故也。
勤冷食,清旦溫小便洗,不過三日即瘥。
或耳鳴如風聲,汁出,坐自勞出力過矣,房室不節,氣迸奔耳故也。
勤好飲食,稍稍行步,數食節情即止。
或口傷舌強爛燥,不得食,坐食少,谷氣不足,藥在胃脘中故也。
急作栀子豉湯。
或手足偏痛,諸節解、身體發癰瘡硬結,坐寝處久不自移徙,暴熱偏并,聚在一處,或硬結核痛,甚者,發如癰,覺便以冷水洗、冷石熨;微者,食頃散也;劇者,數日水不絕乃瘥。
洗之無限,要瘥為期。
若乃不瘥,即取磨刀石,火燒令熱赤,以石投苦酒中,石入苦酒皆破裂,因搗以汁,和塗癰上,三即瘥。
取糞中大蛴螬,搗令熟,以塗癰上,亦不過三再即瘥,尤良。
或飲酒不解,食不複下,乍寒乍熱,不洗便熱,洗複寒,甚者數十日,輕者數日,晝夜不得寐,愁憂恚怒,自驚跳悸恐,恍惚忘誤者,坐犯溫積久,寝處失節,食熱作癖内實,使熱與藥并行,寒熱交争。
雖以法救之,終不可解也。
吾嘗如此,對食垂涕,援刀欲自刺,未及得施,賴家親見迫奪,故事不行。
退而自惟,乃強食冷、飲水,遂止。
禍不成,若絲發矣。
凡有寒食散藥者,雖素聰明,發皆頑,告舍難喻也。
以此死者,不可勝計。
急飲三黃湯下之。
當吾之困也,舉家知親,皆以見分别,賴亡兄士元披方,得三黃湯方,合使吾服,大下即瘥。
自此常以救急也。
或脫衣便寒,着衣便熱,坐脫着之間無适,故小寒自可着,小溫便脫,即洗之即慧矣。
慎勿忍,使病發也。
洗可得了然瘥,忍之則病成矣。
或齒腫唇爛,齒牙搖痛,頰車噤,坐犯熱不時救故也。
當風張口,使冷氣入咽,漱寒水即瘥。
或周體患腫,不能自轉徙,坐久停息,久不飲酒
或眩冒欲蹶,坐衣裳犯熱,宜淋頭,冷洗之。
或腰疼欲折,坐久坐下溫,宜常令床上冷水洗也。
或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坐寝處久下熱,又得溫、失食、失洗、不起行,但冷食、冷洗、當風立。
或心痛如剌,坐當食而不食,當洗而不洗,寒熱相結,氣不通,結在心中,口噤不得息,當校口,但與熱酒,任本性多少,其令酒氣兩得行,氣自通。
得噫,因以冷水澆淹手巾,着所苦處,溫複易之,自解。
解便速冷食,能多益善。
于諸痛之内,心痛最急,救之若赴湯火,乃可濟耳。
或有氣斷絕,不知人,時蹶,口不得開,病者不自知,當須傍人救之。
要以熱酒為性命之本。
不得下者,當斫齒,以酒灌咽中。
咽中塞逆,酒入腹還出者,但與勿止也。
出複内之,如此或半日,酒下氣蘇,酒不下者,便殺人也。
或下利如寒中,坐行止食飲犯熱所緻,人多疑冷病。
人又滞癖,皆犯熱所為,慎勿疑也,速脫衣、冷食飲、冷洗也。
或百節酸疼,坐卧太濃,又入溫被中,衣溫不脫衣故也。
卧下當極薄,單布不着棉也。
當薄且垢故,勿着新衣,多着故也。
雖冬寒,常當被頭受風,以冷石熨,衣帶不得系也。
若犯此酸悶者,但入冷水浴,勿忍病而畏浴也。
或矜戰惡寒,如傷寒,或發熱如瘧,坐失食忍饑,洗冷不行。
又坐食臭故也。
急冷洗起行。
或惡食如臭物,坐溫食作癖也,當急下之。
若不下,萬救終不瘥也。
或咽中痛,鼻塞,清涕出,坐溫衣近火故也。
但脫衣,冷水洗,當風,以冷石熨咽颡五六遍自瘥。
或胸脅氣逆,幹嘔,坐饑而不食,藥氣熏膈故也。
但冷食、冷凍飲料、冷洗即瘥。
或食下便出,不得安坐,有癖,但下之。
或淋不得小便,為入坐溫處及騎馬鞍,熱入膀胱也。
冷食,以冷水洗小腹,以冷石熨,一日即止。
或大行難,腹中牢固如蛇盤,坐犯溫,入積腹中,幹糞不去故也。
消酥若膏,便寒服一二升,浸潤則下;不下,更服即瘥。
或寒栗頭掉,不自支任,坐食少,藥氣行于肌膚,五髒失守,百脈搖動,與正氣争競故也。
努力強飲熱酒,以和其脈;強冷食、冷凍飲料,以定其髒;強起行,以調其關節。
酒行食充,關節以調,則洗了矣。
雲了者,是瑟然病除,神明了然之狀也。
或關節強直,不可屈伸,坐久停息,不自煩勞,藥氣停止,絡結不散越,沉滞于血中故也。
任力自溫,便冷洗即瘥。
雲任力自溫者,令行動出力,從勞則發溫也,非濃衣近火之溫也。
或小便稠數,坐熱食及啖諸含熱物餅黍之屬故也。
以冷水洗少腹,服栀子湯即瘥。
或失氣不可禁止者,坐犯溫不時洗故也。
冷洗自寒即止。
或遺糞不自覺,坐久坐下溫,熱氣上入胃,大腸不禁故也。
冷洗即瘥。
或目痛如剌,坐熱,熱氣沖肝,上奔兩眼故也。
勤冷食,清旦溫小便洗,不過三日即瘥。
或耳鳴如風聲,汁出,坐自勞出力過矣,房室不節,氣迸奔耳故也。
勤好飲食,稍稍行步,數食節情即止。
或口傷舌強爛燥,不得食,坐食少,谷氣不足,藥在胃脘中故也。
急作栀子豉湯。
或手足偏痛,諸節解、身體發癰瘡硬結,坐寝處久不自移徙,暴熱偏并,聚在一處,或硬結核痛,甚者,發如癰,覺便以冷水洗、冷石熨;微者,食頃散也;劇者,數日水不絕乃瘥。
洗之無限,要瘥為期。
若乃不瘥,即取磨刀石,火燒令熱赤,以石投苦酒中,石入苦酒皆破裂,因搗以汁,和塗癰上,三即瘥。
取糞中大蛴螬,搗令熟,以塗癰上,亦不過三再即瘥,尤良。
或飲酒不解,食不複下,乍寒乍熱,不洗便熱,洗複寒,甚者數十日,輕者數日,晝夜不得寐,愁憂恚怒,自驚跳悸恐,恍惚忘誤者,坐犯溫積久,寝處失節,食熱作癖内實,使熱與藥并行,寒熱交争。
雖以法救之,終不可解也。
吾嘗如此,對食垂涕,援刀欲自刺,未及得施,賴家親見迫奪,故事不行。
退而自惟,乃強食冷、飲水,遂止。
禍不成,若絲發矣。
凡有寒食散藥者,雖素聰明,發皆頑,告舍難喻也。
以此死者,不可勝計。
急飲三黃湯下之。
當吾之困也,舉家知親,皆以見分别,賴亡兄士元披方,得三黃湯方,合使吾服,大下即瘥。
自此常以救急也。
或脫衣便寒,着衣便熱,坐脫着之間無适,故小寒自可着,小溫便脫,即洗之即慧矣。
慎勿忍,使病發也。
洗可得了然瘥,忍之則病成矣。
或齒腫唇爛,齒牙搖痛,頰車噤,坐犯熱不時救故也。
當風張口,使冷氣入咽,漱寒水即瘥。
或周體患腫,不能自轉徙,坐久停息,久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