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大乘要訣妙經
關燈
小
中
大
經名:無上大來要訣妙經。
撰人不詳,似出於隋唐之際。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
無上大乘要訣妙經 爾時,天尊以龍漢之年,於大福堂國化作自然七寶玄台,衆寶粒飾,懸缯華蓋周覆一國;於中平坐,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極世界,一切朗然。
當是其時,大聖衆神、飛天神王、丹靈真老、太上三炁天君、玉晨上皇諸真人、左右二真、無量大衆一時同會。
三界大魔王、萬海中龍王、十方仙人乘光來至,奉獻珍寶價直無量,百和之香不焚自熏,天鈞妓樂同時俱作。
元始天王告太上大道君曰:子積勳重大,神智得道,教化衆生,開度一切,三便已達,萬聖之宗,悉為備矣。
然未得此無上大乘要訣,究竟常住無量大法。
累劫積德,今果之矣。
因授以無上大乘要訣:至法上無複色,下無複淵,究竟法身得不退轉,位如我也。
拜以三乘之法,濟度衆生:汝當勤行大慈之心,令諸衆生得離煩惱,超拔三界,為之橋梁。
於是,太上道君避座稽首,前受記旨,而作此言: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所以者何?我昔學道以來,獨處山林,或坐或行,每作是念:我亦同入法性,雲何天尊以小乘法而見濟度?然是我咎,非天尊也。
所以者何?若我發心,修行洞慧,必以大乘而得度脫。
我等智淺,聞有道法而便信受,遂獲仙度,支年而住,不聞有此無極大乘之法。
今蒙告誨,疑嫌泰然,今日乃知是道真子,從道中生,從法化生。
於是道君不勝欣釋,以偈頌曰: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
心懷太歡喜,疑綱皆夷朽。
令不失大乘,無滅壽長久。
能除衆生惱,我聞諸漏愈。
情斷住小乘,自責最上咎。
今獲無上記,至極諸苦解。
同共一法中,我昔未知此。
煩惱諸衆生,孰能達伏倚?積德行所招,今蒙甘露灑。
金色三十二,八十種妙體。
功德甚深重,魔王莫能訾。
於空法得證,疑悔悉已洗。
波巡并降伏,今為稽首禮。
道言:我昔於無數劫所說無上道,常教化汝等,汝亦長夜随我受學,随所應度,引導汝等生道法中,欲令汝志造我上道。
而汝彌委得小乘法,而謂已足。
我今為汝說大乘經,名無上靈寶教諸真法。
天尊曰:汝積行厚重,今得所願,位登無上,智慧具足,台阙七寶,天華輝烨。
汝亦當以三乘法教化衆生。
於是衆聖共會,諸天并集,見道君獲無上果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各脫天衣及妙華香而以供養。
諸天妓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作,一切大衆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爾時,道君得無上道記,白天尊言:昔随教法,能離衆中生老病死常住之法,願為四衆說其因緣,今離疑悔。
天尊曰: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若丈人,其年衰邁,财富無量,其家廣大。
唯有一門百餘許人,住止其中。
堂閣朽故,欻然火起,即大驚怖。
我雖得出,而諸子等火宅嬉戲,不知怖畏,火來切已,不知為患。
告諸子曰:此為火宅,垂應燒死,其可怖畏。
我有下車、中車、大牛之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
汝等出來,随所欲得,随意相給。
諸子歡喜,競馳走出。
丈人見子安穩得出,於四座無複障閡,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先父所許玩好之具,下車、中車、大牛之車,願特賜與。
時丈人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衆寶裝鉸,周匝欄楯,四面懸鈴。
又於其上張設軒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璎,重敷綩綖,安置丹枕。
駕以白牛,膚色充梁,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
又多仆從,而使侍衛。
丈人言:此諸幼童,皆是我子,我既豐富,寶車無數,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别。
所以者何?我衆寶周
撰人不詳,似出於隋唐之際。
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
無上大乘要訣妙經 爾時,天尊以龍漢之年,於大福堂國化作自然七寶玄台,衆寶粒飾,懸缯華蓋周覆一國;於中平坐,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極世界,一切朗然。
當是其時,大聖衆神、飛天神王、丹靈真老、太上三炁天君、玉晨上皇諸真人、左右二真、無量大衆一時同會。
三界大魔王、萬海中龍王、十方仙人乘光來至,奉獻珍寶價直無量,百和之香不焚自熏,天鈞妓樂同時俱作。
元始天王告太上大道君曰:子積勳重大,神智得道,教化衆生,開度一切,三便已達,萬聖之宗,悉為備矣。
然未得此無上大乘要訣,究竟常住無量大法。
累劫積德,今果之矣。
因授以無上大乘要訣:至法上無複色,下無複淵,究竟法身得不退轉,位如我也。
拜以三乘之法,濟度衆生:汝當勤行大慈之心,令諸衆生得離煩惱,超拔三界,為之橋梁。
於是,太上道君避座稽首,前受記旨,而作此言: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所以者何?我昔學道以來,獨處山林,或坐或行,每作是念:我亦同入法性,雲何天尊以小乘法而見濟度?然是我咎,非天尊也。
所以者何?若我發心,修行洞慧,必以大乘而得度脫。
我等智淺,聞有道法而便信受,遂獲仙度,支年而住,不聞有此無極大乘之法。
今蒙告誨,疑嫌泰然,今日乃知是道真子,從道中生,從法化生。
於是道君不勝欣釋,以偈頌曰: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
心懷太歡喜,疑綱皆夷朽。
令不失大乘,無滅壽長久。
能除衆生惱,我聞諸漏愈。
情斷住小乘,自責最上咎。
今獲無上記,至極諸苦解。
同共一法中,我昔未知此。
煩惱諸衆生,孰能達伏倚?積德行所招,今蒙甘露灑。
金色三十二,八十種妙體。
功德甚深重,魔王莫能訾。
於空法得證,疑悔悉已洗。
波巡并降伏,今為稽首禮。
道言:我昔於無數劫所說無上道,常教化汝等,汝亦長夜随我受學,随所應度,引導汝等生道法中,欲令汝志造我上道。
而汝彌委得小乘法,而謂已足。
我今為汝說大乘經,名無上靈寶教諸真法。
天尊曰:汝積行厚重,今得所願,位登無上,智慧具足,台阙七寶,天華輝烨。
汝亦當以三乘法教化衆生。
於是衆聖共會,諸天并集,見道君獲無上果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各脫天衣及妙華香而以供養。
諸天妓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作,一切大衆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爾時,道君得無上道記,白天尊言:昔随教法,能離衆中生老病死常住之法,願為四衆說其因緣,今離疑悔。
天尊曰: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若丈人,其年衰邁,财富無量,其家廣大。
唯有一門百餘許人,住止其中。
堂閣朽故,欻然火起,即大驚怖。
我雖得出,而諸子等火宅嬉戲,不知怖畏,火來切已,不知為患。
告諸子曰:此為火宅,垂應燒死,其可怖畏。
我有下車、中車、大牛之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
汝等出來,随所欲得,随意相給。
諸子歡喜,競馳走出。
丈人見子安穩得出,於四座無複障閡,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先父所許玩好之具,下車、中車、大牛之車,願特賜與。
時丈人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衆寶裝鉸,周匝欄楯,四面懸鈴。
又於其上張設軒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璎,重敷綩綖,安置丹枕。
駕以白牛,膚色充梁,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
又多仆從,而使侍衛。
丈人言:此諸幼童,皆是我子,我既豐富,寶車無數,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别。
所以者何?我衆寶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