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庚生按:金線重樓,蔓生田野山石間,葉似三角風,光潤帶青黃色。

    芒種時開花,如穀精花,性力甚大,多食令人吐瀉不止。

     砒霜頂 治哮,須三年後可用。

    精豬肉三十兩(切作骰子塊),白信一兩研細末,拌在肉上令勻,用紙筋黃泥包之,令乾。

    白炭火於無人處煅,俟青煙出盡,研細,以湯浸蒸和丸如綠豆大。

    食前茶湯送下,大人二十粒,小兒四、五粒,量虛實服之。

     齁喘痰積方:凡天雨便發。

    坐臥不得,飲食不進,乃肺竅久積冷痰,遇陰氣觸動則發也。

    用後方一服即愈,服至七八次,即吐惡痰數升,藥性亦隨而出,即斷根矣。

     江西淡豆豉一兩(蒸搗如泥),入砒霜末一錢,枯礬三錢,丸綠豆大。

    每用冷茶冷水送下七丸,甚者九丸。

    小兒五丸。

    即高枕仰臥,忌食熱物等。

     以上二方,體虛者千萬忌用。

     皂礬頂 凡人猝中風,昏昏如醉,形體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流涎,斯須不治,便成大病。

    此證風涎潮於上,緻胸痹氣不通,用此吐之。

    皂莢末一兩,生礬末五錢,膩粉五錢。

    水調一、二錢,過咽即吐,用礬者,隔下涎也。

     碧霞丹 凡中風痰厥,癲癇驚風,痰涎上壅,牙關緊閉,上視搐搦,並宜治之。

    烏頭尖、附子尖、蠍梢各七十個,石綠(研幾度,飛過)十兩,為末,麵糊丸芡實大。

    每用一丸,薄荷汁半盞化下,更取溫酒半合,須臾吐出痰涎為妙。

    小兒驚風,加白殭蠶等分。

     庚生按:此方惟實症中痰中風,及大人食閉、小兒痰閉可用(石綠即是銅綠)。

     陰陽湯 凡治上焦欲吐,而不能吐者。

    滾水涼水各一碗,加炒鹽一撮,打百餘下,起泡飲之,立吐而愈。

     串藥 (主下瀉藥也) 牛郎串 治邪熱上攻,痰涎壅滯,翻胃吐食,十膈五噎,酒積、蟲積、血積、氣積諸般痞積,瘡熱腫痛;或大小便不利,婦人女子面色痿黃,鬼胎癥瘕,誤吞銅鐵銀物,皆治之。

    五更冷茶送下三錢,天明可看所下之物,此藥有疾去疾,有蟲去蟲,不傷元氣臟腑。

    小兒減半,孕婦忌服。

     白牽牛頭末四兩五錢(炒半生),白檳榔一兩,茵陳五錢,蓬朮五錢(醋煮),三稜五錢(醋炙),牙皂五錢(去皮炙)。

     上藥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依前數服行後,隨以溫粥補之,忌食他物。

     榔霜串 (必勝散) 治遠年近患大麻風癩瘡。

    大黃五錢,檳榔五錢,白牽牛五錢,粉霜五分,各為細末,分作三服。

    用生薑四兩絞汁,入砂糖半酒盞,水調勻,於晚間臨睡,腹中稍空,臥床上服之。

    至三更,遍身手足俱麻木如針刺,頭目齒縫俱痛,此藥尋病之功。

    二便或青或白或黑或黃或紅蟲之類,此乃病根也。

    三十日內服藥三次,漸痊,眉毛鬚髮俱生,肌膚如舊。

    或齒縫出血,漱齒藥列後。

     漱齒藥:貫仲五錢,黃連五錢為末。

    用水一盅,煎四五沸,入冰片少許。

    攪勻漱口。

    每日一服煎漱,忌食動風油膩之物,一月即愈。

     黃甲串 (偷刀散) 治橫痃便毒,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膿從大便下。

    大黃二錢,白芷二錢,穿山甲二錢煅存性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酒送下。

     無極丸 治男女諸病,婦人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下血,五淋,產後積血,癥瘕腹痛。

    男子五勞七傷,小兒骨蒸潮熱,其效甚速。

    大黃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便一碗,食鹽二錢,浸一日切曬;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曬,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用豆炒黃,去豆不用;一份用紅花四兩,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曬;一份用當歸四兩,入鹽醋一碗,同浸一日,去當歸,切曬。

    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利下惡物為驗,未下再服。

     備急丸 治心腹諸疾,猝暴百病。

    大黃、巴豆、乾薑各一兩,搗篩蜜和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三丸。

    凡客中惡心,腹脹滿痛如錯刀,氣急口噤猝死,以暖水或酒服之,或灌之。

    不愈再服三丸,腹中自然鳴轉,但吐即愈。

    若口已噤者,灌之即愈。

     烏龍串 (一粒金丹,又名捉虎丹) 專治風寒暑濕腳氣,不問遠年近日,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臨發時空心服一丸;趕到足面上赤腫痛不散,再服一丸;趕至腳心中,出黑汗乃除根。

    如痛在上,食後臥時